一种电梯轿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属于电梯技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通常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广泛应用于商场大厦、高层办公楼、高层住宅等楼宇当中,现有电梯轿厢的轿壁均为封闭式,并没有逃生的通道,在发生故障时,只能通过从轿门处逃生,在轿门发生故障打不开时,只能等待救援,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轿壁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方便电梯故障时人员逃生,避免轿门损坏或者电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对轿厢侧壁结构进行加强,同时对逃生通道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稳定性,通过设置逃生通道,同时电梯井设置与逃生通道匹配的逃生台,能够在电梯故障轿门无法打开时进行紧急逃生,避免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逃生门,能够避免人员误入逃生通道内,从而发生坠落的危险,保证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防护板,能够对安全锁进行防护,避免误操作,通过设置延伸踏板,在收起状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铺平时,可以对逃生通道进行延伸,方便人员通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前侧对称安装有轿门,所述轿厢侧壁内腔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安装有隔音板,且所述隔音板与加强筋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轿厢两侧对称设有逃生通道,且所述逃生通道贯穿轿厢侧壁,所述逃生通道内安装有逃生门,且所述逃生门通过转轴与逃生通道连接,所述逃生门与逃生通道另一侧通过安全锁连接,所述安全锁一侧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上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逃生通道侧壁对称设有把手,所述逃生通道底部均安装有延伸踏板,且所述延伸踏板与逃生通道底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延伸踏板顶部设有支撑伸缩杆,且所述延伸踏板顶部通过支撑伸缩杆与逃生通道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轿厢内壁对称设有广告位,且所述广告位设于逃生门一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逃生门设有轿厢内壁靠近轿门的一侧,且所述轿门外侧设有加强边框。

进一步而言,所述逃生通道的长度为0.3-0.5米,且电梯井两侧设有与逃生通道匹配的逃生台。

进一步而言,所述逃生门与逃生通道连接的转轴上安装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而言,所述逃生通道上方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安装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对轿厢侧壁结构进行加强,同时对逃生通道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稳定性;

2、通过设置逃生通道,同时电梯井设置与逃生通道匹配的逃生台,能够在电梯故障轿门无法打开时进行紧急逃生,避免事故的发生;

3、通过设置逃生门,能够避免人员误入逃生通道内,从而发生坠落的危险,保证人员的安全;

4、通过设置防护板,能够对安全锁进行防护,避免误操作;

5、通过设置延伸踏板,在收起状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铺平时,可以对逃生通道进行延伸,方便人员通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轿厢内壁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轿厢内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壁结构逃生门剖视图。

图中标号:1、轿厢;2、轿门;3、加强筋;4、隔音板;5、逃生通道;6、逃生门;7、安全锁;8、操作槽;9、防护板;10、把手;11、延伸踏板;12、支撑伸缩杆;13、广告位;14、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前侧对称安装有轿门2,所述轿厢1侧壁内腔设有加强筋3,能够对轿厢1侧壁结构进行加强,同时对逃生通道5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稳定性,所述加强筋3之间安装有隔音板4,且所述隔音板4与加强筋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轿厢1两侧对称设有逃生通道5,同时电梯井设置与逃生通道5匹配的逃生台,能够在电梯故障轿门2无法打开时进行紧急逃生,避免事故的发生,且所述逃生通道5贯穿轿厢1侧壁,所述逃生通道5内安装有逃生门6,能够避免人员误入逃生通道5内,从而发生坠落的危险,保证人员的安全,且所述逃生门6通过转轴与逃生通道5连接,所述逃生门6与逃生通道5另一侧通过安全锁7连接,所述安全锁7一侧设有操作槽8,所述操作槽8上安装有防护板9,能够对安全锁7进行防护,避免误操作,所述逃生通道5侧壁对称设有把手10,所述逃生通道5底部均安装有延伸踏板11,在收起状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铺平时,可以对逃生通道5进行延伸,方便人员通过,且所述延伸踏板11与逃生通道5底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延伸踏板11顶部设有支撑伸缩杆12,且所述延伸踏板11顶部通过支撑伸缩杆12与逃生通道5连接。

更具体而言,所述轿厢1内壁对称设有广告位13,且所述广告位13设于逃生门6一侧,所述逃生门6设有轿厢1内壁靠近轿门2的一侧,且所述轿门2外侧设有加强边框,所述逃生通道5的长度为0.3-0.5米,且电梯井两侧设有与逃生通道5匹配的逃生台,所述逃生门6与逃生通道5连接的转轴上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逃生通道5上方设有通风孔14,方便对电梯内进行通风,所述通风孔14内安装防护网。

实施例2

所述逃生门上6贴有警示标志与逃生指示图。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电梯发生故障停止,轿门2无法打开时,打开防护板9,开启逃生门6,将延伸踏板11打开,人员迅速通过逃生台逃离进入楼房内,保证人员的安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前侧对称安装有轿门(2),所述轿厢(1)侧壁内腔设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之间安装有隔音板(4),且所述隔音板(4)与加强筋(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轿厢(1)两侧对称设有逃生通道(5),且所述逃生通道(5)贯穿轿厢(1)侧壁,所述逃生通道(5)内安装有逃生门(6),且所述逃生门(6)通过转轴与逃生通道(5)连接,所述逃生门(6)与逃生通道(5)另一侧通过安全锁(7)连接,所述安全锁(7)一侧设有操作槽(8),所述操作槽(8)上安装有防护板(9),所述逃生通道(5)侧壁对称设有把手(10),所述逃生通道(5)底部均安装有延伸踏板(11),且所述延伸踏板(11)与逃生通道(5)底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延伸踏板(11)顶部设有支撑伸缩杆(12),且所述延伸踏板(11)顶部通过支撑伸缩杆(12)与逃生通道(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内壁对称设有广告位(13),且所述广告位(13)设于逃生门(6)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6)设有轿厢(1)内壁靠近轿门(2)的一侧,且所述轿门(2)外侧设有加强边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5)的长度为0.3-0.5米,且电梯井两侧设有与逃生通道(5)匹配的逃生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6)与逃生通道(5)连接的转轴上安装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通道(5)上方设有通风孔(14),所述通风孔(14)内安装防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壁结构,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前侧对称安装有轿门,所述轿厢侧壁内腔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安装有隔音板,且所述隔音板与加强筋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轿厢两侧对称设有逃生通道,且所述逃生通道贯穿轿厢侧壁,所述逃生通道内安装有逃生门,且所述逃生门通过转轴与逃生通道连接,所述逃生门与逃生通道另一侧通过安全锁连接,所述安全锁一侧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上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逃生通道侧壁对称设有把手,所述逃生通道底部均安装有延伸踏板,且所述延伸踏板与逃生通道底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方便电梯故障时人员逃生,避免轿门损坏或者电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华;饶良涛;周秋冬;闵文辉;吴江;刘华;黄斌;周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0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