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技术的竞争,已不仅仅停留在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上,人们对电梯轿厢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的电梯轿厢通常于轿厢外侧安装有进风扇,轿厢内壁上设置送风口,进风扇将风从送风口吹进,为轿厢内提供通风,但是,现有技术中从送风口出来的风一般直接吹向电梯乘客,而其中一些体质较弱的电梯乘客,比如孕妇或者老人等直接受到风吹后很容易得伤寒感冒,进而使得乘客乘坐电梯时舒适度低,乘坐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乘客乘坐电梯时舒适度的电梯轿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轿厢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口,送风口的送风方向贴合于轿厢本体的内壁面。
可选的,送风口设置于轿厢本体的侧壁上,轿厢本体的侧壁上对应送风口设置有扶手,扶手与轿厢本体上对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与送风口连通,空腔沿贴合于轿厢本体对应的内壁面的方向形成有开口。
可选的,扶手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轿厢本体的侧壁上,扶手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z形。
可选的,轿厢本体外侧设置有进风扇,轿厢本体上设置有风道,送风口与进风扇的送风端通过风道连通。
可选的,轿厢本体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轿厢本体和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轿厢本体外侧设置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进风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用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轿厢本体内的实时载人重量后,控制器控制进风扇自动调节风量。
可选的,压力传感器与轿厢本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
可选的,进风扇设置于轿厢本体下方,进风扇下方的进风端设置有银离子过滤网,银离子过滤网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
可选的,轿厢本体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排风扇。
可选的,扶手对应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隐藏灯。
可选的,轿厢本体侧壁上设置有电梯门,轿厢本体远离电梯门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艺术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轿厢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口,送风口的送风方向贴合于轿厢本体的内壁面。送风口的送风方向贴合于轿厢本体的内壁面,进而避免了从送风口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电梯乘客,从而造成一些体质较弱的电梯乘客,比如孕妇或者老人等直接受到风吹后得伤寒感冒的情况,使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轿厢本体内部的其中一视角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件轿厢本体内部的另一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5为图1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梯轿厢,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轿厢本体100,轿厢本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口101,送风口101的送风方向贴合于轿厢本体100的内壁面。送风口101的送风方向贴合于轿厢本体100的内壁面,进而避免了从送风口101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电梯乘客,从而造成一些体质较弱的电梯乘客,比如孕妇或者老人等直接受到风吹后得伤寒感冒的情况,使乘客乘坐电梯时的舒适度得到提高。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送风口101设置于轿厢本体100侧壁上,轿厢本体100侧壁上对应送风口101设置扶手102,扶手102与轿厢本体100上对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腔103,空腔103与送风口101连通,空腔103沿贴合于轿厢本体100对应的内壁面的方向形成有开口,以用于使送风口101的送风方向贴合于轿厢本体100上与送风口101对应的内壁面。
本实施例中,轿厢本体100的侧壁上对应送风口101设置扶手102,使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有一个支撑点,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扶手102与轿厢本体100上对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空腔103,空腔103与送风口101连通,空腔103沿贴合于轿厢本体100内壁面的方向形成有开口,从送风口101吹出的风先进入到空腔103内,再从空腔103内穿过开口并沿着贴合于轿厢本体100的内壁面的方向移动,最终进入到电梯乘坐空间内,避免了从送风口101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电梯乘客,从而造成一些体质较弱的电梯乘客,比如孕妇或者老人等直接受到风吹后得伤寒感冒的情况。同时,送风口101隐藏于扶手102后面的轿厢本体100的内壁面上,使送风口101不需要别的装饰物进行装饰,进而使得轿厢本体100内的装饰更加简洁大方。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扶手102换成装饰板或者灯箱等能改变送风口101送风方向的部件。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扶手102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轿厢本体100的侧壁上,扶手102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z形。如图5所示,当扶手102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z形时,扶手102与轿厢本体100上对应的内壁面之间可以形成上端或者下端贯穿的空腔103,从送风口101吹出的风从空腔103的上端或者下端沿贴合于轿厢本体100的内壁面的方向送入轿厢本体100内,而不会直接吹响乘客。而且,扶手102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z形,乘客支撑于扶手102的端部时,并不会送风口101吹出的风直接吹到。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轿厢本体100外侧设置有进风扇200,轿厢本体100上设置有风道104,送风口101与进风扇200的送风端通过风道104连通。进风扇200能提高送风口101的进风量,进而使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流通更快,进风扇200可以设置于轿厢本体100外侧合适的位置并通过风道104与送风口101连通。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轿厢本体100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300,轿厢本体100和支撑底板300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0,轿厢本体100外侧设置有控制器500,压力传感器40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0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500的输出端与进风扇20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用于压力传感器400检测到轿厢本体100内的实时载人重量后,控制器500控制进风扇200自动调节风量。支撑底板300设置有电梯井上,轿厢本体100设置于支撑底板300上,压力传感器400检测到轿厢本体100内的实时载人重量后,发出的测重信号,控制器500接收到测重信号后发出电平信号给进风扇200的电源端,进而控制进风扇200自动调节风量。当轿厢本体100内乘坐人数较多时,控制器500控制进风扇200提高转速,加大风量,进而提高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流通,使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性得到保证,而当轿厢本体100内人数很少或者没人时,控制器500控制进风扇200降低转速甚至停止运行,这样不仅能节省电量,而且还能提高进风扇20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梯轿厢的使用寿命。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400与轿厢本体100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105。弹簧105能起到缓冲和减振作用,使电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扇200设置于轿厢本体100下方,进风扇200下方的进风端设置有银离子过滤网201,银离子过滤网201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202。设置银离子过滤网201,能杀菌和过滤粉尘,设置活性炭过滤网202,能吸附有害气体和异味,进而可以使从进风扇200吹出的空气的质量得到提高。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扶手102靠近空腔103的侧壁上设置有隐藏灯107。设置隐藏灯107能够提高视觉效果,使人心情愉悦。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轿厢本体100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106,排风口106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排风扇600,进风扇200将新鲜空气吹进轿厢本体100内,排风口106将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排出,实现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循环,设置排风扇600,可以提高排风口106的排气效果,使轿厢本体100内的空气循环效果更好。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轿厢本体100侧壁上设置有电梯门108,轿厢本体100远离电梯门108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艺术玻璃109。设置艺术玻璃109使轿厢本体100内的装饰更加灵动,更有意境,艺术玻璃109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选择,比如山水画或者人物画等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本体(100),所述轿厢本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口(101),所述送风口(101)的送风方向贴合于所述轿厢本体(100)的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101)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100)的侧壁上,所述轿厢本体(100)的侧壁上对应所述送风口(101)设置有扶手(102),所述扶手(102)与所述轿厢本体(100)上对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空腔(103),所述空腔(103)与所述送风口(101)连通,所述空腔(103)沿贴合于所述轿厢本体(100)上对应的内壁面的方向形成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2)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100)的侧壁上,所述扶手(102)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z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00)外侧设置有进风扇(200),所述轿厢本体(100)上设置有风道(104),所述送风口(101)与所述进风扇(200)的送风端通过所述风道(10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00)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300),所述轿厢本体(100)和所述支撑底板(300)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0),所述轿厢本体(100)上设置有控制器(500),所述压力传感器(400)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50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500)的输出端与所述进风扇(20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400)检测到所述轿厢本体(100)内的实时载人重量后,所述控制器(500)控制所述进风扇(200)自动调节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400)与所述轿厢本体(100)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10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扇(200)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100)下方,所述进风扇(200)下方的进风端设置有银离子过滤网(201),所述银离子过滤网(201)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20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00)顶部设置有排风口(106),所述排风口(106)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排风扇(600)。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2)对应所述空腔(103)的侧壁上设置有隐藏灯(10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本体(100)侧壁上设置有电梯门(108),所述轿厢本体(100)远离所述电梯门(108)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艺术玻璃(10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