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压缩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装置中,压缩机从上一回运行后停机到可以再次启动时,压缩机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压力差必须要达到某个要求的范围内才可以重新启动,特别是对于冷媒量较大的系统搭载旋转式压缩机来说,该压力差必须达到一个较小的数值例如1kgf/cm2以内,否则将无法启动压缩机,从而无法实现停机后快速重启功能。
另一方面,相关技术中,当压缩机停机后,高压侧换热器内的制冷剂会通过压缩机零部件的间隙回到低压侧中,从而升高低压侧换热器内的温度和压力,这种情况下,会浪费高压侧换热器中的热量并损失低压侧换热器中的制冷量,不利于制冷装置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和吸气口;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所述阀芯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内且可选择性地封闭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以使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三通阀,可以实现压缩机本体的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三通阀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第三端口设于所述阀体的端部,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阀芯运动到抵压所述阀体的端部以封闭所述第三端口。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阀体的设有所述第三端口的端部的内壁为平面形,所述阀芯朝向所述第三端口的端部为平面形,所述阀芯的端部适于与所述阀体的端部的内壁形成面面接触以封闭所述第三端口。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阀芯可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且所述阀芯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流道,所述流道沿所述阀芯的轴向贯穿所述阀芯,所述阀芯运动到封闭所述第二端口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设于所述阀体的侧面,且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沿所述阀芯的运动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三端口设于所述阀体的端部,所述阀芯的外周壁抵压所述阀体的内周壁。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阀芯包括相连的芯杆和芯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芯杆,且所述流道设于所述芯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和供电线,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电磁线圈相连,且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阀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第三端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通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通面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断开,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断开;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运行状态停机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停机状态启动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换向装置、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所述制冷系统与上述的压缩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通阀在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通阀在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本体1,排气口12,排气口管路12a,吸气口13,吸气口管路13a,
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节流阀4,
换向装置5,第一阀口5a,第二阀口5b,第三阀口5c,第四阀口5d,
三通阀6,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
阀体61,第一腔61a,第二腔61b,
阀芯62,芯杆62a,芯座62b,流道62c,
电磁线圈63,供电线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三通阀6。
其中,压缩机本体1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12和吸气口13,压缩机本体1包括密封容器、电机部、压缩机构部,电机部和压缩机构部均设置在密封容器内,电机部用于驱动压缩机构部以实现吸气和压缩排气,密封容器内具有分隔开的排气侧和吸气侧,排气口12与排气侧连通,吸气口13与吸气侧连通,排气侧为高压侧,吸气侧为低压侧。
三通阀6包括:阀体61和阀芯62,阀体61设有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第一端口6a与排气口12连通,第三端口6c与吸气口13连通,第二端口6b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阀芯62可活动地设在阀体61内且可选择性地封闭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中的一个,以使第一端口6a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中的另一个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阀芯62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61内,阀芯62移动即可切换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第三端口6c的连通状态。
第一端口6a与排气口12连通,第三端口6c与吸气口13连通,第二端口6b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
换言之,压缩机本体1通过第二端口6b与外界管路相连,当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时,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断开与外部管路的连通,高压侧换热器残存的热量可以继续利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压缩机本体1正常启动工作时,电机部工作,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且第三端口6c与第一端口6a断开,压缩机本体1的输出的高压气体从排气口12通过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输出到制冷系统的排气口12管路,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通过吸气口13管路吸气。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压缩机本体1停止运行时,电机部不工作,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也就是说,三通阀6将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与吸气口13连通,且将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与制冷系统的其他部件断开,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而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实现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的快速压力平衡。
这样,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可以使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与吸气口13的压力快速平衡,便于快速再次启动压缩机本体1。
另一方面,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三通阀6切断了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和制冷系统的连通,高压侧换热器内部保持较高的压力状态,节流阀4在压差的作用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流量,从而使得高压侧换热器剩余的热量仍然可以进行放热而低压侧换热器仍然能够具有蒸发吸热的能力,这样,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制冷系统仍然能够利用换热器内剩余的热量,从而提升了制冷系统的总体效率,能使系统的剩余热量得到利用,具有简单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
在本发明中,由于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三通阀6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与高压侧换热器断开并且直接连通至压缩机本体1的低压侧,由于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容积较小,并且三通阀6具有直接的连通通道,这样的话,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与低压侧可以快速实现压力平衡,满足压缩机本体1启动时的压差小的要求,从而实现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快速重新启动的功能。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测试得到的压力平衡时间根据选用的三通阀6的旁通通道的尺寸大小,可以实现最快分钟内达到压力平衡的要求。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本体1,仅通过增加一个三通阀6,便可同时实现系统的余热利用和快速压力平衡的双重效果,特别适合于对启动压差比较敏感、启动力矩比较大以及有快速重新启动要求的场合,对转子式压缩机本体1的应用尤其有效,具有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三通阀6,可以实现压缩机本体1的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三通阀6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下面参考图2和图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三通阀6。
三通阀6还包括:电磁线圈63和供电线64,供电线64与电磁线圈63相连,且供电线64与压缩机本体1的电源线连接,电磁线圈63用于驱动阀芯62,这样压缩机本体1通电则电磁线圈63通电,驱动阀芯62运动到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的位置,压缩机本体1断电则电磁线圈63断电,驱动阀芯62运动到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的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端口6c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一端口6a的流通面积,第三端口6c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端口6b的流通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端口6a连通的压缩机内部空间有限,设置较小管径的第三端口6c便可实现快速的压力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61限定出阀腔,第三端口6c设于阀体61的端部,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时,阀芯62运动到抵压阀体61的端部以封闭第三端口6c。通过第三端口6c设置于阀体61的端部,当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时,即三通阀6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与高压侧换热器时,三通阀6内的压力较大,较大的压力可以使阀芯62推向阀体61的端部,从而使阀芯62对第三端口6c的密封效果更好。
相关技术中,在制冷系统中,高、低压的压差一般较大,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r410a制冷剂,一般正常工作时的压差为1~2mpa,当压差作用力作用于阀芯62时,气体的压差力的作用方向会向阀体61的端部(即第三端口6c的方向),从而增加了阀芯62对第三端口6c的
阀芯6231的左侧连通的是高压排气,气体的压差力作用方向向右,增加了阀芯62对端口的平面接触力,更好的实现封闭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61的设有第三端口6c的端部的内壁为平面形,阀芯62朝向第三端口6c的端部为平面形,阀芯62的端部适于与阀体61的端部的内壁形成面面接触以封闭第三端口6c,由此,面面接触的密封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封闭第三端口6c。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61限定出阀腔,阀芯62可选择性地将阀腔分隔为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且阀芯62设有连通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的流道62c,流道62c沿阀芯62的轴向贯穿阀芯62,阀芯62运动到封闭第二端口6b的位置时,第一端口6a与第一腔61a连通,第三端口6c与第二腔61b连通。
由此,阀芯62可以在阀体61内运动,当阀体61运动到封闭第二端口6b的位置时,阀芯62将阀腔分隔为第一腔61a体和第二腔61b体,第一端口6a与第一腔61a连通,第三端口6c与第二腔61b连通,且此时第一腔61a与第二腔61b通过流道62c连通,从而实现将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设于阀体61的侧面,且第一端口6a、第二端口6b沿阀芯62的运动方向错开设置,从而使阀芯62运动到封闭第二端口6b时,阀芯62不会封闭第一端口6a,从而保证第一端口6a与阀腔常连通。
第三端口6c设于阀体61的端部,阀芯62的外周壁抵压阀体61的内周壁,从而使阀芯62的端部可以封闭第三端口6c,阀芯62的外周壁可以封闭第二端口6b。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端口6b在轴向上设置于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之间,且阀腔的长度小于第三端口6c与第二端口6b的轴向距离,由此,当阀芯62在阀体61内运动时,阀芯62可以在轴向上在第三端口6c与第一端口6a间移动,当阀芯62运动到第三端口6c处,且阀芯62的端面止抵在第三端口6c所在的阀体61的端部时,阀芯62封闭第三端口6c,且阀芯62的外周壁不封闭第二端口6b,第二端口6b与阀腔连通,且第一端口6a与阀腔常连通,从而使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当阀芯62运动到第二端口6b处,阀芯62的外周壁抵压第二端口6b处的阀体61的内周壁时,阀芯62封闭第二端口6b,且将阀腔在阀芯62两侧分隔成第一腔61a和第二腔61b,其中第一腔61a与第一端口6a连通,第三腔的端部即为第三端口6c所在的端部,且阀芯62上设有沿轴向贯穿阀芯62的流道62c,从而使第一腔61a与第二腔61b连通,进而使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
在一些示例中,压缩机还包括驱动装置,阀芯62包括相连的芯杆62a和芯座62b,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芯杆62a,且流道62c设于芯座62b,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芯杆62a即可实现驱动阀芯62在阀腔内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通阀6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通,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断开;如图4所示,在第二状态时,第一端口6a与第三端口6c连通,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断开。压缩机设置为当压缩机本体1从运行状态停机时,三通阀6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压缩机设置为当压缩机本体1从停机状态启动时,三通阀6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也就是说,压缩机启动时,三通阀6自动切换到第一状态,便于压缩机本体1向外排气,压缩机本体1停机时,三通阀6自动切换到第二状态,便于压缩机本体1的排气口12和吸气口13的压力迅速平衡,便于下次迅速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本体1还包括:储液器,储液器的出口与压缩机构部的进气口连通,储液器上设置有吸气口13,吸气口13包括储液器和吸气口13,密封容器限定出高压的容纳腔,密封容器上设有排气口12,排气口12包括容纳腔和排气口12。
也就是说,密封容器围成高压的内部空间,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连通高压内部空间的排气口12,密封容器的内部空间及排气口12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电机部及压缩机构设置在高压的密封容器内部空间中;储液器设置在密封容器外部,储液器的出口与压缩机本体1的进气口连通,在储液器上设置有吸气口13,吸气口13与制冷系统的吸气口13管路(低压管路)连通,储液器、吸气口13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低压侧。
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连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与制冷系统的排气口12管路(高压管路)连通,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及制冷系统的吸气口13管路(低压管路)连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容器限定出与吸气口13连通的低压腔和与排气口12连通的高压腔,也就是说,密封容器围成低压的内部空间,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连通低压内部空间的吸气口13,吸气口13与制冷系统的吸气口13管路(低压管路)连通,低压的内部空间、吸气口13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低压侧;电机部及压缩机构部设置在低压的密封容器内部空间中。
特别地,某些设计中,将密封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较大容积的低压的内部空间和较小容积的高压内部空间两部分,压缩机本体1构的一端位于低压的内部空间中,而另一端位于高压的内部空间中,这种情况下,由于低压的内部空间较大,我们仍然认为压缩机本体1机构位于低压的内部空间中,而该压缩机本体1为密封容器内低压力结构的压缩机本体1。
密封容器内低压力结构的压缩机本体1还具有高压排气腔及排气口12,高压排气腔作为容纳经过压缩机本体1压缩后的高压气体的空间用以与低压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分隔,排气口12连通高压排气腔。在实际设计中,高压排气腔可以设置在密封容器的内部空间中,也可以设置在密封容器的外部。高压排气腔及排气口12共同构成了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
三通阀6的第一端口6a与压缩机本体1的高压侧连通,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与制冷系统的排气口12管路(高压管路)连通,三通阀6的第三端口6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及制冷系统的吸气口13管路(低压管路)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三通阀6进行针对性改造,便可同时实现系统的余热利用和快速压力平衡的双重效果,且可以保证压缩机与排气口12管路(高压管路)连通时,即第一端口6a与第二端口6b连接时,可以保证阀芯62对第三端口6c密封性,特别适合于对启动压差比较敏感、启动力矩比较大以及有快速重新启动要求的场合,对转子式压缩机的应用尤其有效,具有可靠性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
下面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以为空调器、冰箱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本体1、第一换热器2、节流阀4、第二换热器3,其中该压缩机本体1为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本体1,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与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相连,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与三通阀6的第二端口6b之间通过排气口12管路(高压管路)连通,节流阀4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热器3的第一接口之间,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相连,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之间通过吸气口13管路(低压管路)连通,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可以形成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快速重启,且在压缩机本体1停机后还能利用剩余热量,能效高。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本体1、换向装置5、第一换热器2、节流阀4、第二换热器3。
换向装置5包括第一阀口5a、第二阀口5b、第三阀口5c和第四阀口5d,换向装置5可以为四通阀,第一阀口5a与第二端口6b相连,第二阀口5b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相连,第二阀口5b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之间通过排气口管路12a(高压管路)连通,节流阀4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换热器3的第一接口之间,第二换热器3的第二接口与第四阀口5d相连,第三阀口5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相连,第三阀口5c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之间通过吸气口管路13a(低压管路)连通,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可以形成于压缩机本体1的吸气口13的端部。
当第一阀口5a与第二阀口5b连通,且第三阀口5c与第四阀口5d连通时,第一换热器2为高压侧换热器,第二换热器3为低压侧换热器;当第一阀口5a与第四阀口5d连通,且第二阀口5b与第三阀口5c连通时,第二换热器3为高压侧换热器,第一换热器2为低压侧换热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具有分隔开的排气口和吸气口;
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所述阀芯可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内且可选择性地封闭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以使所述第一端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第三端口设于所述阀体的端部,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阀芯运动到抵压所述阀体的端部以封闭所述第三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设有所述第三端口的端部的内壁为平面形,所述阀芯朝向所述第三端口的端部为平面形,所述阀芯的端部适于与所述阀体的端部的内壁形成面面接触以封闭所述第三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限定出阀腔,所述阀芯可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且所述阀芯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流道,所述流道沿所述阀芯的轴向贯穿所述阀芯,所述阀芯运动到封闭所述第二端口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设于所述阀体的侧面,且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沿所述阀芯的运动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三端口设于所述阀体的端部,所述阀芯的外周壁抵压所述阀体的内周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阀芯包括相连的芯杆和芯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芯杆,且所述流道设于所述芯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和供电线,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电磁线圈相连,且所述供电线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阀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口的流通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二端口的流通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断开,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断开;
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运行状态停机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压缩机设置为当所述压缩机本体从停机状态启动时,所述三通阀从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
10.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1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装置、第一换热器、节流阀、第二换热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换向装置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