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管。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1540260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缓冲管道结构,该缓冲管道机构通过在第一管道内设置缓冲圈和在第二管道内设置m型的缓冲垫起到对液体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解,减少因液体对管道的分流处造成的冲击而造成管道的碎裂,保证管道能够长时间正常使用,但是这种结构容易让流动的液体残留在缓冲垫的凹陷处,而在下一阶段的液体流动时,残留的液体会混杂在新流入的液体中进行流动,造成液体质量的影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管,其具有减少液体对三通管的冲击力,又能够避免液体残留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通管,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与第二管道连通且处于第一管道下方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三管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封闭盘,所述封闭盘的中部一体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封闭盘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柱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处于通槽的开口处的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从第一管道的上方流入第二管道的过程中,弧形板将会受到水流的冲击从而避免第二管道受到冲击,弧形板受到冲击之后将会向下移动,此时弹簧将提供支撑作用,另外将水流的冲击力过大后,弧形板向下移动的幅度增大,此时弧形板将无法遮挡通槽,接着多余的水流将会从通槽流出,减缓第二管道需要承受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弹簧的的弹性可以预先设置,进而可以人为调控弧形板移动时,弧形板可承受的水流压力。另外旋转封闭盘后,可以取出内部的弹簧进行替换,人为调节弧形板可承受的水流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弧形板下移后,第二管道内的水流能够更容易地从通槽的开口处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有处于第三管道内壁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弧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三管道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杆的长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的移动能够带动第一限位杆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限位杆的移动,第二限位杆将会沿着长条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二限位杆移动至长条槽的底部后,长条槽的底部将会限制第二限位杆的继续移动从而限制弧形板的继续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道一体连接有处于弧状板两侧的凹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管道通常为直线设置,两个凹形板能够让第一管道流入第二管道的水流朝远离第一管道的方向移动,起到导流水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管道通过通槽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三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流通管,所述流通管螺纹连接有旋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通槽流出的水流将会储存在储存箱内,避免浪费,另外转动旋转盘后,储存箱内的水流可以从储存箱内导出,实现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存箱的底部设置有推动板,所述储存箱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存箱内的水流通过流通管流出后,储存箱内的水流还会有部分存在底部,此时通过贯穿槽从储存箱的底部推动推动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水流向上移动从而让剩余的水流从流通管中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水流从第一管道的上方流入第二管道的过程中,弧形板将会受到水流的冲击从而避免第二管道受到冲击,弧形板受到冲击之后将会向下移动,此时弹簧将提供支撑作用,另外将水流的冲击力过大后,弧形板向下移动的幅度增大,此时弧形板将无法遮挡通槽,接着多余的水流将会从通槽流出,减缓第二管道需要承受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弹簧的的弹性可以预先设置,进而可以人为调控弧形板移动时,弧形板可承受的水流压力。另外旋转封闭盘后,可以取出内部的弹簧进行替换,人为调节弧形板可承受的水流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通槽;5、封闭盘;6、限位柱;7、弹簧;8、弧形板;9、倒角;10、第一限位杆;11、第二限位杆;12、长条槽;13、凹形板;14、连接管;15、储存箱;16、流通管;17、旋转盘;18、推动板;19、贯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三通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的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管道2,所述第二管道2设置有与第二管道2连通且处于第一管道1下方的第三管道3,所述第三管道3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设置有通槽4,所述第三管道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封闭盘5,所述封闭盘5的中部一体连接有限位柱6,所述封闭盘5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柱6外侧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连接有处于通槽4的开口处的弧形板8。
所述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的连通处设置有倒角9。
所述弧形板8固定连接有处于第三管道3内壁的第一限位杆10,所述第一限位杆10远离弧形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11,所述第三管道3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杆11的长条槽12。在无水流时,弧形板8在弹簧7的挤压作用下将会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因此第一限位杆10通过有向上运动的趋势,第二限位杆11将会挤压长条槽12的顶部。
所述第二管道2一体连接有处于弧形板8两侧的凹形板13。
所述第三管道3通过开槽连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远离第三管道3的一端连接有储存箱15,所述储存箱15远离连接管1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流通管16,所述流通管16螺纹连接有旋转盘17。
所述储存箱15的底部设置有推动板18,推动板18处于储存箱15的底部且与储存箱15的底部契合。所述储存箱15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槽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三通管,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设置有与第二管道(2)连通且处于第一管道(1)下方的第三管道(3),所述第三管道(3)与第二管道(2)的连接处设置有通槽(4),所述第三管道(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封闭盘(5),所述封闭盘(5)的中部一体连接有限位柱(6),所述封闭盘(5)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柱(6)外侧的弹簧(7),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连接有处于通槽(4)的开口处的弧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的连通处设置有倒角(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8)固定连接有处于第三管道(3)内壁的第一限位杆(10),所述第一限位杆(10)远离弧形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11),所述第三管道(3)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杆(11)的长条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一体连接有处于弧形板(8)两侧的凹形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3)通过通槽(4)连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远离第三管道(3)的一端连接有储存箱(15),所述储存箱(15)远离连接管(1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流通管(16),所述流通管(16)螺纹连接有旋转盘(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15)的底部设置有推动板(18),所述储存箱(15)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槽(1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