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脱装置是靠弹簧的弹力进行复位的,弹簧操作有时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过程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且弹簧的弹力不足时,还无法封闭挂钩,使挂钩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效果好,使用安全的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其组成包括:吊钩,所述的吊钩包括直吊杆,所述的直吊杆的底部具有行车吊钩,所述的直吊杆与所述的行车吊钩的衔接处开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的行车吊钩的一侧,所述的通孔插入螺杆,所述的螺杆的前半部分穿有前圆套,所述的螺杆的后半部分穿有后圆套,所述的前圆套焊接左前重杆和右前轻杆,所述的后圆套焊接左后重杆和右后轻杆,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左后重杆之间通过左横重杆连接,所述的左前轻杆与所述的左后轻杆之间通过左横轻杆连接,所述的左前重杆、所述的左横重杆、所述的左后重杆为一体重矩形结构,所述的左前轻杆、所述的左横轻杆、所述的左后轻杆为一体轻矩形结构。

所述的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所述的左前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长度,所述的左后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长度,所述的左前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重量,所述的左后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重量,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左后重杆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右前轻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左后重杆与所述的右后轻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左横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横重杆的重量,所述的左横重杆与所述的右横重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轻矩形结构搭在所述的行车吊钩的内侧、并封闭所述的行车吊钩的口。

所述的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所述的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螺帽,所述的螺帽挡住所述的后圆套,所述的螺杆连接螺母固定,所述的螺帽挡住所述的前圆套。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动复位,给员工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行车防脱钩的更换次数和吊装带的磨损,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发明依靠重矩形结构的重力始终保持轻矩形结构与行车吊钩内侧接触,能够防止索具从行车吊钩内发生脱落,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左前重杆、左横重杆、左后重杆为一体重矩形结构,使重矩形结构能够自动转动,确保重矩形结构始终能够使轻矩形结构翘起,确保封闭的行车吊钩效果好,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后视图。

附图3是本产品螺杆、前圆套、后圆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其组成包括:吊钩,所述的吊钩包括直吊杆1,所述的直吊杆的底部具有行车吊钩2,所述的直吊杆与所述的行车吊钩的衔接处开有通孔3,所述的通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的行车吊钩的一侧,所述的通孔插入螺杆4,所述的螺杆的前半部分穿有前圆套11,所述的螺杆的后半部分穿有后圆套12,所述的前圆套焊接左前重杆5和右前轻杆6,所述的后圆套焊接左后重杆7和右后轻杆8,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左后重杆之间通过左横重杆9连接,所述的左前轻杆与所述的左后轻杆之间通过左横轻杆10连接,所述的左前重杆、所述的左横重杆、所述的左后重杆为一体重矩形结构,所述的左前轻杆、所述的左横轻杆、所述的左后轻杆为一体轻矩形结构。

所述的左前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长度,所述的左后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长度,所述的左前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重量,所述的左后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重量,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左后重杆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右前轻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左后重杆与所述的右后轻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左横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横重杆的重量,所述的左横重杆与所述的右横重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轻矩形结构搭在所述的行车吊钩的内侧、并封闭所述的行车吊钩的口。

所述的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螺帽13,所述的螺帽挡住所述的后圆套,所述的螺杆连接螺母14固定,所述的螺帽挡住所述的前圆套。

工作原理:

依靠重矩形结构的自重,使重矩形结构向左旋转,使轻矩形结构接触行车吊钩的内侧、并卡住,在行车吊钩勾住索具之后,防止索具脱离行车吊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其组成包括:吊钩,其特征是:所述的吊钩包括直吊杆,所述的直吊杆的底部具有行车吊钩,所述的直吊杆与所述的行车吊钩的衔接处开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位置位于所述的行车吊钩的一侧,所述的通孔插入螺杆,所述的螺杆的前半部分穿有前圆套,所述的螺杆的后半部分穿有后圆套,所述的前圆套焊接左前重杆和右前轻杆,所述的后圆套焊接左后重杆和右后轻杆,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左后重杆之间通过左横重杆连接,所述的左前轻杆与所述的左后轻杆之间通过左横轻杆连接,所述的左前重杆、所述的左横重杆、所述的左后重杆为一体重矩形结构,所述的左前轻杆、所述的左横轻杆、所述的左后轻杆为一体轻矩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前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长度,所述的左后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长度,所述的左前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重量,所述的左后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重量,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右前轻杆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左后重杆与所述的右后轻杆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的左前重杆与所述的右前轻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左后重杆与所述的右后轻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左横重杆的重量大于所述的右横重杆的重量,所述的左横重杆与所述的右横重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的轻矩形结构搭在所述的行车吊钩的内侧、并封闭所述的行车吊钩的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杆的后端固定连接螺帽,所述的螺帽挡住所述的后圆套,所述的螺杆连接螺母固定,所述的螺帽挡住所述的前圆套。

技术总结
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吊钩,吊钩包括直吊杆,直吊杆的底部具有行车吊钩,直吊杆与行车吊钩的衔接处开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位于行车吊钩的一侧,通孔插入螺杆,螺杆的前半部分穿有前圆套,螺杆的后半部分穿有后圆套,前圆套焊接左前重杆和右前轻杆,后圆套焊接左后重杆和右后轻杆,左前重杆与左后重杆之间通过左横重杆连接,左前轻杆与左后轻杆之间通过左横轻杆连接,左前重杆、左横重杆、左后重杆为一体重矩形结构,左前轻杆、左横轻杆、左后轻杆为一体轻矩形结构。本发明用于防脱装置的自动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奉伟;石涛;王少强;吕书杰;亓兆法;贾浩然;李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雷科技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30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