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气动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
背景技术:
家用制氧机,市面上有多种家用制氧机,由于制氧的原理不同,各家用制氧机的使用特点也就不同。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有:1、分子筛原理;2、高分子富氧膜原理;3、电解水原理;4、化学反应制氧原理。而分子筛制氧机是唯一成熟的,具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氧机。
分子筛制氧系统又称分子筛变压吸附psa制氧系统,是以分子筛(molecularsieve)为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法(pressureswingadsorption,简称psa)以环境空气为原料,在常温低压的条件下,利用分子筛加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质)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对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容量减少的特性,形成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快速循环过程,使空气中的氧和氮气得以分离,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态酸和其它气态氧化物等,均属于分子极性很强的物质,很难通过分子筛,从而使产出氧的氧气纯度达到93%v/v以上。
现有分子筛制氧系统方案包括气动组合阀和制氧组件,现有分子筛制氧系统上使用的气动组合阀,在进气和排气过程中存在噪音较大,从而导致分子筛制氧系统整机噪音增大,大幅降低了用户使用舒适度,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有效降低了气动组合阀气体切换和排气过程中的噪音,提升了分子筛制氧系统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包括用于控制气路开关的先导电磁阀、固定设置于先导电磁阀下方的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内部的推杆组件,所述阀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氮气的排气口和用于输入空气的进气口,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分子筛筒连接的a口和b口,所述a口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气道的直径;所述b口包括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气道的直径。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均为圆柱形气道。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盖设于所述阀体a口所在的侧面,所述第二气道开设于所述后盖板上,所述第四气道开设于所述后盖板上。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容纳推杆组件的推杆腔体,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上密封组件、推杆、下密封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上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下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密封组件下方。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上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设于推杆腔体上端的上密封盖和与推杆卡接的上膜片;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设于推杆腔体下端的下密封盖和与推杆卡接的下膜片;所述固定装置为卡簧。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方案为,所述上密封盖的中央区域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推杆腔体的数量为2个,所述推杆组件的数量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包括用于控制气路开关的先导电磁阀、固定设置于先导电磁阀下方的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内部的推杆组件,所述阀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氮气的排气口和用于输入空气的进气口,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分子筛筒连接的a口和b口,所述a口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气道的直径;所述b口包括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气道的直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a口和b口的气道进行特殊设计,从而在a口和b口内形成一个空腔,起到阻抗消音作用,有效降低了气动组合阀的气体切换和排气噪音,进而降低了分子筛制氧系统整机的工作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气动组合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气动组合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全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后视图;
图8为图7中b-b剖视图。
图中:1-先导电磁阀;2-盖板;3-排气口;4-进气口;5-a口;51-第一气道;52-第二气道;6-阀体;7-b口;71-第三气道;72-第四气道;8-后盖板;9-上密封组件;911-左侧上密封盖;912-右侧上密封盖;921-左侧上膜片;931-左侧第一通气孔;932-右侧第一通气孔;101-左侧推杆;102-右侧推杆;11-固定装置;20-下密封组件;21-下密封盖;22-下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发明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包括用于控制气路开关的先导电磁阀1、固定设置于先导电磁阀下方的盖板2、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2下方的阀体6和安装于阀体6内部的两组推杆组件,所述阀体6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压缩氮气的排气口3和用于输入空气的进气口4,所述阀体6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分子筛筒连接的a口5和b口7,所述a口5包括第一气道51和第二气道52,所述第一气道51与所述第二气道52连通,所述第一气道5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气道52的直径;所述b口7包括第三气道71和第四气道72,所述第三气道71与所述第四气道72连通,所述第三气道7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气道72的直径。直径较大的第一气道51和第三气道71分别在a口5和b口7中形成相对较大的空腔,可起到阻抗消音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气动组合阀的气体切换和排气噪音。
为了降低气道阻力,使得气体流通更加顺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51、第二气道52、第三气道71和第四气道72均为圆柱形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51与第二气道5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气道71和第四气道7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形成的a口5和b口7具有更加优异的气道密闭性,不需要进行另外的密封措施。但上述结构在工艺加工层面存在一定难度。
可选的,为了降低a口5和b口7结构的工艺加工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后盖板8,所述后盖板8盖设于所述阀体6a口5所在的侧面,所述第二气道52开设于所述后盖板上,所述第四气道72开设于所述后盖板8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6内部开设有容纳推杆组件的推杆腔体(图中未显示),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下密封组件、推杆、下密封组件和固定装置11,所述下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下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固定装置11设置于所述下密封组件下方。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设于推杆腔体上端的上密封盖和与推杆卡接的上膜片;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设于推杆腔体下端的下密封盖21和与推杆卡接的下膜片22;所述固定装置11为卡簧。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密封盖的中央区域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外周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工作原理如下:
压缩空气从进气口4进入阀体6,经阀体6内的气体通道(图中未示出)进入到盖板2和先导电磁阀1中:如果先导电磁阀1左位得电,压缩空气通过先导电磁阀1左位进入盖板2内的气体通道,然后通过左侧上密封盖911的左侧第一通气孔931作用于左侧上膜片921,推动左侧推杆101向下移动,此时b口7打开,压缩空气经b口7进入左侧分子筛筒(图中未示出),同时,右侧分子筛筒中的压缩氮气从a口5进入阀体6,压缩氮气通过阀体6内的气体通道从排气口3排出;如果先导电磁阀1右位得电,压缩空气通过先导电磁阀1右位进入盖板2内的气体通道,然后通过右侧上密封盖912的右侧第一通气孔932作用于右侧上膜片922,推动右侧推杆102向下移动,此时a口5打开,压缩空气经a口5进入右侧分子筛筒,同时左侧分子筛筒中的压缩氮气从b口7进入阀体6,通过阀体6内的气动通道进入排气口3将氮气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气路开关的先导电磁阀、固定设置于先导电磁阀下方的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阀体和安装于阀体内部的推杆组件,所述阀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氮气的排气口和用于输入空气的进气口,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分子筛筒连接的a口和b口,所述a口包括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气道的直径;所述b口包括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与所述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气道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均为圆柱形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盖设于所述阀体a口所在的侧面,所述第二气道开设于所述后盖板上,所述第四气道开设于所述后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容纳推杆组件的推杆腔体,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上密封组件、推杆、下密封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上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上端,所述下密封组件卡设于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密封组件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设于推杆腔体上端的上密封盖和与推杆卡接的上膜片;所述下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设于推杆腔体下端的下密封盖和与推杆卡接的下膜片;所述固定装置为卡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的中央区域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氧机用气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腔体的数量为2个,所述推杆组件的数量为2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