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厂房用检修行车配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发电厂,主厂房是最核心的建筑物之一,大部分主机设备和主要的热力系统工艺管线、电缆均集中布置其中。主厂房主要布置有汽轮机、发电机及辅助系统等设备,主厂房内各设备及阀门等,一般通过主厂房的行车实现起吊安装及检修,行车的起吊范围应能覆盖主厂房尽可能大的范围,但由于行车本身结构局限性,对个别区域无法覆盖,导致需通过单轨吊或临时措施实现设备的吊装,导致安装或检修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厂厂房设备检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包括轮机系统、支撑系统、行车系统和悬臂吊组件,所述轮机系统穿设于所述支撑系统内部,所述行车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所述行车系统设置在所述轮机系统的上方,所述悬臂吊组件设置于所述行车系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轮机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蒸汽轮机和凝汽器,所述燃气轮机、所述蒸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组件同轴低位布置,所述燃气轮机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接,所述蒸汽轮连接于所述发电机,所述蒸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之间设置有3s离合器,所述蒸汽轮机外部出汽口安装有所述凝汽器,所述燃气轮机一侧设置旁路阀门组,所述凝汽器一侧的零米层设置凝结水泵坑,所述凝结水泵坑内设置有凝结水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第一排支撑柱组、第二排支撑柱组和第三排支撑柱组,所述第一排支撑柱组、第二排支撑柱组和第三排支撑柱组依次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支撑柱组阵列在所述燃气轮机的两侧,所述第二排支撑柱组阵列在所述发动机组件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三排支撑柱组阵列在所述凝汽器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车系统包括第一行车组件和第二行车组件,所述第一行车组件包括:第一行车桥架和第一行车,所述第一行车桥架两端分别可移动的架设在所述第一排支撑柱组和所述第二排支撑柱组上,所述第一行车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行车桥架上;所述第二行车组件包括:第二行车桥架和第二行车,所述第二行车桥架两端分别可移动的架设在所述第二排支撑柱组上和所述第三排支撑柱组上,所述第二行车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行车桥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悬臂吊组件包括第一悬臂吊和第二悬臂吊,所述第一悬臂吊设置在第一行车组件上,所述第二悬臂吊设置在第二行车组件的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悬臂吊根部采用固定式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车桥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悬臂吊根部采用滑动式连接在所述第二行车桥架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包括轮机系统、支撑系统、行车系统和悬臂吊组件,所述轮机系统穿设于所述支撑系统内部,所述行车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所述行车系统设置在所述轮机系统的上方,所述悬臂吊组件设置于所述行车系统,本方案的目的在于使联合循环机组中的各主要设备布置得更合理,得到更好的防护设施和运行检修空间,主要收益概况为以下内容:1.方便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检修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2.提高运行人员对设备运行维护的安全保障;3.缩短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4.提高厂房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燃气轮机;2、发电机;3、3s离合器;4、蒸汽轮机;5、凝汽器;6、凝结水泵;7、旁路阀门组;8、第一行车组件;9、第二行车组件;10、第一悬臂吊;11、第二悬臂吊;12、第一排支撑柱组;13、第二排支撑柱组;14、第三排支撑柱组;81、第一行车桥架;82、第一行车;91、第二行车桥架;92、第二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包括轮机系统、支撑系统、行车系统和悬臂吊组件,轮机系统穿设于支撑系统内部,行车系统设置于支撑系统,行车系统设置在轮机系统的上方,悬臂吊组件设置于行车系统。本方案的目的在于使联合循环机组中的各主要设备布置得更合理,得到更好的防护设施和运行检修空间,主要收益概况为以下内容:1.方便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检修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2.提高运行人员对设备运行维护的安全保障;3.缩短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4.提高厂房整体美观性。
优选的,轮机系统包括燃气轮机1、发电机2、蒸汽轮机4和凝汽器5,燃气轮机1、蒸汽轮机4和发电机2组件同轴低位布置,燃气轮机1与发电机2相连接,蒸汽轮连接于发电机2,蒸汽轮机4和发电机2之间设置有3s离合器3,蒸汽轮机4外部出汽口安装有凝汽器5,燃气轮机1一侧设置旁路阀门组7,凝汽器5一侧的零米层设置凝结水泵6坑,凝结水泵6坑内设置有凝结水泵6。
优选的,支撑系统包括:第一排支撑柱组12、第二排支撑柱组13和第三排支撑柱组14,第一排支撑柱组12、第二排支撑柱组13和第三排支撑柱组14依次平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支撑柱组12、第二排支撑柱组13和第三排支撑柱组14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支撑柱,在支撑柱上可铺设轨道,供行车系统在上面移动。
优选的,第一排支撑柱组12阵列在燃气轮机1的两侧,第二排支撑柱组13阵列在发动机组件一端的两侧,第三排支撑柱组14阵列在凝汽器5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柱组内的支撑柱阵列范围要能够供行车在上面移动并且能够覆盖整个厂区。
优选的,行车系统包括第一行车组件8和第二行车组件9,第一行车组件8包括:第一行车桥架81和第一行车82,第一行车桥架81两端分别可移动的架设在第一排支撑柱组12和第二排支撑柱组13上,第一行车82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一行车桥架81上;第二行车组件9包括:第二行车桥架91和第二行车92,第二行车桥架91两端分别可移动的架设在第二排支撑柱组13上和第三排支撑柱组14上,第二行车92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行车桥架91上。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行车桥架上安装有滑轮,两个行车桥架上都设置独立的动力系统,可带动滑轮在轨道上滚动,从而完成行车的横向移动,另外,行车桥架上设置滑轨,行车安装在滑轨内部,利用行车桥架的动力系统也可以带动行车在行车桥架上纵向滑动。
优选的,悬臂吊组件包括第一悬臂吊10和第二悬臂吊11,第一悬臂吊10设置在第一行车组件8上,第二悬臂吊11设置在第二行车组件9的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车82组件8上安装第一悬臂吊10,用于吊装旁路阀门组7,第二行车桥架91上安装第二悬臂吊11,用于吊装凝结水泵6和3s离合器3,悬臂吊都使用单独的小车。
优选的,第一悬臂吊10根部采用固定式连接在第一行车桥架81上。
优选的,第二悬臂吊11根部采用滑动式连接在第二行车桥架9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悬臂吊10组件仅吊装旁路阀组,因此悬臂吊根部采用固定式,第二悬臂吊11因需吊装2个设备,因此悬臂吊根部采用滑动式,可在行车梁底滑动一定范围,覆盖需吊装的设备范围。
本发明是通过合理设置厂房内各机器的位置,在机器上方设置检修行车,并在检修行车上设置悬臂吊,形成一种新型的厂房行车结构。将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同轴低位布置,蒸汽轮机和发电机之间设置有3s离合器,凝结水泵布置在零米层凝结水泵坑中靠厂房柱子侧布置,旁路阀门组布置在运转层靠燃机侧柱子布置,主厂房在燃机和汽机侧各设置一台检修行车,在常规行车检修范围外的设备,通过增设悬臂吊进行吊装;由于起吊重量较小,因此悬臂吊结构较轻便;可在行车梁顶或梁底增设小悬臂吊;增加悬臂吊后的该型式行车,起吊范围更大。燃气轮机侧行车在行车梁顶增设1台悬臂吊,用于吊装旁路阀门组,悬臂吊使用单独的小车,因为仅吊装旁路阀组,所以悬臂吊根部可采用固定式;蒸汽轮机侧行车在行车梁底增设1台悬臂吊,用于吊装凝结水泵和3s离合器,悬臂吊使用单独的小车,因为需吊装2个设备,所以悬臂吊根部采用滑动式,可在行车梁底滑动一定范围,覆盖需吊装的设备范围。
综上,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包括轮机系统、支撑系统、行车系统和悬臂吊组件,轮机系统穿设于支撑系统内部,行车系统设置于支撑系统,行车系统设置在轮机系统的上方,悬臂吊组件设置于行车系统,本方案的目的在于使联合循环机组中的各主要设备布置得更合理,得到更好的防护设施和运行检修空间,主要收益概况为以下内容:1.方便检修人员对设备的检修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2.提高运行人员对设备运行维护的安全保障;3.缩短施工安装周期和设备检修时间;4.提高厂房整体美观性。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计数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计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机系统、支撑系统、行车系统和悬臂吊组件,所述轮机系统穿设于所述支撑系统内部,所述行车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系统,所述行车系统设置在所述轮机系统的上方,所述悬臂吊组件设置于所述行车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机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蒸汽轮机和凝汽器,所述燃气轮机、所述蒸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组件同轴低位布置,所述燃气轮机与所述发电机相连接,所述蒸汽轮连接于所述发电机,所述蒸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之间设置有3s离合器,所述蒸汽轮机外部出汽口安装有所述凝汽器,所述燃气轮机一侧设置旁路阀门组,所述凝汽器一侧的零米层设置凝结水泵坑,所述凝结水泵坑内设置有凝结水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第一排支撑柱组、第二排支撑柱组和第三排支撑柱组,所述第一排支撑柱组、第二排支撑柱组和第三排支撑柱组依次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支撑柱组阵列在所述燃气轮机的两侧,所述第二排支撑柱组阵列在所述发动机组件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三排支撑柱组阵列在所述凝汽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系统包括第一行车组件和第二行车组件,所述第一行车组件包括:第一行车桥架和第一行车,所述第一行车桥架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排支撑柱组和所述第二排支撑柱组上,所述第一行车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行车桥架上;
所述第二行车组件包括:第二行车桥架和第二行车,所述第二行车桥架两端分别可移动的架设在所述第二排支撑柱组上和所述第三排支撑柱组上,所述第二行车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行车桥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吊组件包括第一悬臂吊和第二悬臂吊,所述第一悬臂吊设置在第一行车组件上,所述第二悬臂吊设置在第二行车组件的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吊根部采用固定式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车桥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厂厂房的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吊根部采用滑动式连接在所述第二行车桥架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