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mújù),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而众多的模具中一些成型模具都设置有成型的型腔,而为了保证型腔内侧表面的光滑和避免对产品造成损伤需要对模具进行抛光。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模具型腔的抛光多是使用电磨头对模具型腔内侧一点点的进行打磨抛光,这种抛光方式抛光面积小,费时费力,导致劳动力输出量大和模具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模具型腔抛光效率低和劳动输出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转动杆,转动杆呈矩形均匀排列有多个,且左右相邻的两个转动杆两两之间通过单皮带轮、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相互转动连接,多个转动杆的下端穿过导向板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抛光头,单皮带轮和双皮带轮的上方设置有挡板,且位于矩形最左侧的多个转动杆的上端穿过挡板均套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位于传动齿轮的上方设置有压板,且压板的前后端通过螺丝与导向板的前后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上端穿过压板设置有挂台,且位于挂台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座,且上固定座的左右两端通过螺丝与压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通过呈矩形状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转动杆以及转动杆下端设置的抛光头能够在抛光装置向模具压紧时,转动杆和抛光头会跟随模具型腔的曲面形状进行收缩调节并在弹簧的弹性压力下使得抛光头抵紧在模具型腔内表面实现打磨抛光,此时呈矩形状排列的抛光头会形成与型腔曲面相吻合的抛光面实现对模具型腔大面积的抛光,大大的提高模具型腔内表面抛光的效率和减少劳动量输出。

进一步的,转动杆的外侧圆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卡筋,转动杆通过设置的卡筋实现与传动齿轮、单皮带轮和双皮带轮的转动连接的同时转动杆可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抛光头设置为半球形,且抛光头上端设置有与转动杆配合的插口,抛光头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抛光叶片,且抛光头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锁紧螺丝,抛光头通过插口实现与转动杆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设置的锁紧螺丝实现对抛光头和转动杆的连接固定,抛光头通过设置的抛光叶片实现打磨抛光。

进一步的,位于多个传动齿轮中靠近最前侧的传动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且电机固定在压板的前端面,通过电机驱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之间通过单皮带轮、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呈矩形状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转动杆以及转动杆下端设置的抛光头能够在抛光装置向模具压紧时,转动杆和抛光头会跟随模具型腔的曲面形状进行收缩调节并在弹簧的弹性压力下使得抛光头抵紧在模具型腔内表面实现打磨抛光,此时呈矩形状排列的抛光头会形成与型腔曲面相吻合的抛光面实现对模具型腔大面积的抛光,大大的提高模具型腔内表面抛光的效率和减少劳动量输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转动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抛光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的转动杆转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上固定座;3、导向板;4、转动杆;41、挂台;42、卡筋;5、抛光头;51、抛光叶片;52、插口;53、锁紧螺丝;6、弹簧;7、压板;8、挡板;9、压板;10、单皮带轮;11、双皮带轮;12、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具体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转动杆4,转动杆4呈矩形均匀排列有多个,且左右相邻的两个转动杆4两两之间通过单皮带轮10、双皮带轮11和传动皮带12相互转动连接,多个转动杆4的下端穿过导向板3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抛光头5,单皮带轮10和双皮带轮11的上方设置有挡板8,且位于矩形最左侧的多个转动杆4的上端穿过挡板8均套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9,位于多个传动齿轮9中靠近最前侧的传动齿轮9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且电机固定在压板7的前端面,通过电机驱动传动齿轮9转动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之间通过单皮带轮10、双皮带轮11和传动皮带12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转动,位于传动齿轮9的上方设置有压板7,且压板7的前后端通过螺丝与导向板3的前后端固定连接,转动杆4的上端穿过压板7设置有挂台41,且位于挂台41的上端设置有弹簧6,弹簧6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座2,且上固定座2的左右两端通过螺丝与压板7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固定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通过呈矩形状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转动杆4以及转动杆4下端设置的抛光头5能够在抛光装置向模具压紧时,转动杆4和抛光头5会跟随模具型腔的曲面形状进行收缩调节并在弹簧6的弹性压力下使得抛光头5抵紧在模具型腔内表面实现打磨抛光,此时呈矩形状排列的抛光头5会形成与型腔曲面相吻合的抛光面实现对模具型腔大面积的抛光,大大的提高模具型腔内表面抛光的效率和减少劳动力输出。

具体请参照图4所示,转动杆4的外侧圆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卡筋42,转动杆4通过设置的卡筋42实现与传动齿轮9、单皮带轮10和双皮带轮11的转动连接的同时转动杆4可上下滑动。

具体请参照图5所示,抛光头5设置为半球形,且抛光头5上端设置有与转动杆4配合的插口52,抛光头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抛光叶片51,且抛光头5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锁紧螺丝53,抛光头5通过插口52实现与转动杆4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设置的锁紧螺丝53实现对抛光头5和转动杆4的连接固定,抛光头5通过设置的抛光叶片51实现打磨抛光。

工作原理:当使用本实用通过抓紧把手1将抛光装置抛光端对准模具的型腔,然后施力压住抛光装置,此时的转动杆4和抛光头5跟随模具型腔曲面进行弹性调整,使得抛光面与模具型腔面吻合,通过电机驱动传动齿轮9转动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之间通过单皮带轮10、双皮带轮11和传动皮带12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转动并带动抛光头5进行打磨抛光。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现有的模具型腔抛光效率高和减少劳动输出量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转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呈矩形均匀排列有多个,且左右相邻的两个转动杆(4)两两之间通过单皮带轮(10)、双皮带轮(11)和传动皮带(12)相互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的转动杆(4)的下端穿过导向板(3)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抛光头(5),所述单皮带轮(10)和双皮带轮(11)的上方设置有挡板(8),且位于矩形最左侧的多个转动杆(4)的上端穿过挡板(8)均套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9),位于所述的传动齿轮(9)的上方设置有压板(7),且压板(7)的前后端通过螺丝与导向板(3)的前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上端穿过压板(7)设置有挂台(41),且位于挂台(41)的上端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座(2),且上固定座(2)的左右两端通过螺丝与压板(7)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外侧圆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卡筋(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5)设置为半球形,且抛光头(5)上端设置有与转动杆(4)配合的插口(52),所述抛光头(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抛光叶片(51),且抛光头(5)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锁紧螺丝(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多个所述的传动齿轮(9)中靠近最前侧的传动齿轮(9)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且电机固定在压板(7)的前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转动杆,转动杆呈矩形均匀排列有多个,且左右相邻的两个转动杆两两之间通过单皮带轮、双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相互转动连接,多个转动杆的下端穿过导向板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抛光头。通过呈矩形状均匀排列设置的多个转动杆以及转动杆下端设置的抛光头能够在抛光装置向模具压紧时,转动杆和抛光头会跟随模具型腔的曲面形状进行收缩调节并在弹簧的弹性压力下使得抛光头抵紧在模具型腔内表面实现打磨抛光,此时呈矩形状排列的抛光头会形成与型腔曲面相吻合的抛光面实现对模具型腔大面积的抛光,大大的提高模具型腔内表面抛光的效率和减少劳动量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曾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吉山业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