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肠造瘘装置。
背景技术:
空肠造瘘术主要用于进行空肠内营养及肠道减压。主要适应于食管癌、气管或食管瘘、重症胰腺炎等不能进食,需要肠内营养者。
空肠造瘘术后,需要空肠造瘘装置实现空肠营养减压。现有空肠造瘘装置如图1所示,有空肠造瘘管和收集袋,收集袋采用现有造瘘袋,粘贴在造瘘口处;空肠造瘘管一端置入空肠,另一端伸入造瘘袋。空肠造瘘装置有三种工作状态:1、输入营养液,此时空肠造瘘管通畅并需要伸出造瘘袋,连接营养液输入装置。2、空肠减压,此时空肠造瘘管通畅但不伸出造瘘袋,肠内气体以及其他物质进入造瘘袋。3、不输入营养液也不减压,空肠造瘘管夹闭。
现有空肠造瘘装置实现上述1、3状态均有明显缺陷。输入营养液时,由于造瘘袋只有下端有排出口,操作时需要打开排出口排出收集物再将空肠造瘘管需要从该排出口伸出,操作麻烦。不输入营养液也不减压时,只能采用夹子夹住造瘘袋再夹住空肠造瘘管,同样操作麻烦并且常不可靠。可见现有空肠造瘘装置切换工作状态操作麻烦,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空肠造瘘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肠造瘘装置包括空肠造瘘管和收集袋,收集袋包括收集袋粘贴和袋体,空肠造瘘管穿过收集袋粘贴并伸入袋体,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壳体、阀芯、输入接头和旋钮;壳体穿过袋体并与袋体连接,壳体上设置有壳体轴向孔、壳体径向通孔和壳体输入孔,壳体径向通孔与壳体轴向孔连通,输入接头与壳体连接并与壳体轴向孔连通;阀芯位于壳体轴向孔内并与阀芯孔配合,阀芯上设置有阀芯轴向孔、阀芯径向通孔、阀芯径向盲孔和阀芯输入孔,阀芯径向通孔和阀芯径向盲孔均与阀芯轴向孔连通;壳体径向通孔、阀芯径向通孔、阀芯径向盲孔位于调节装置轴同一位置并位于袋体内,壳体输入孔和阀芯输入孔位于调节装置轴同一位置并位于袋体外;旋钮与阀芯连接;空肠造瘘管包括造瘘管a段和造瘘管b段,瘘管a段穿过收集袋粘贴并与壳体连接于壳体径向通孔一端,造瘘管b段连接于壳体径向通孔另一端;阀芯旋转可使造瘘管a段与造瘘管b段连通,或者造瘘管a段与输入接头连通,或者造瘘管a段封闭。
进一步的是:袋体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排出口。
进一步的是:袋体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是:空肠造瘘装置包括输入接头盖,输入接头盖与输入接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空肠造瘘装置切换三种工作状态时,只需旋转旋钮即可实现。极大地方便了护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空肠造瘘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空肠造瘘装置结构图;
图3是调节装置放大图;
图4和图5是调整装置在空肠减压时的状态图;
图6和图7是调整装置在营养液输入时的状态图;
图8和图9是调整装置在空肠造瘘管关闭时的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空肠造瘘管1、瘘管a段11、造瘘管b段12、收集袋2、收集袋粘贴21、袋体22、排出口23、排气口24、调节装置3、壳体31、壳体轴向孔311、壳体径向通孔312、壳体输入孔313、阀芯32、阀芯轴向孔321、阀芯径向通孔322、阀芯径向盲孔323、阀芯输入孔324、输入接头33、旋钮34、输入接头盖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空肠造瘘装置包括空肠造瘘管1和收集袋2,收集袋2包括收集袋粘贴21和袋体22,空肠造瘘管1穿过收集袋粘贴21并伸入袋体22,还包括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壳体31、阀芯32、输入接头33和旋钮34;壳体31穿过袋体22并与袋体22连接,壳体31上设置有壳体轴向孔311、壳体径向通孔312和壳体输入孔313,壳体径向通孔312与壳体轴向孔311连通,输入接头33与壳体31连接并与壳体轴向孔311连通;阀芯32位于壳体轴向孔311内并与阀芯孔配合,阀芯32上设置有阀芯轴向孔321、阀芯径向通孔322、阀芯径向盲孔323和阀芯输入孔324,阀芯径向通孔322和阀芯径向盲孔323均与阀芯轴向孔321连通;壳体径向通孔312、阀芯径向通孔322、阀芯径向盲孔323位于调节装置3轴同一位置并位于袋体22内,壳体输入孔313和阀芯输入孔324位于调节装置3轴同一位置并位于袋体22外;旋钮34与阀芯32连接;空肠造瘘管1包括造瘘管a段11和造瘘管b段12,瘘管a段11穿过收集袋粘贴21并与壳体31连接于壳体径向通孔312一端,造瘘管b段12连接于壳体径向通孔312另一端;阀芯32旋转可使造瘘管a段11与造瘘管b段12连通,或者造瘘管a段11与输入接头33连通,或者造瘘管a段11封闭。
空肠减压时,旋转旋钮34带动阀芯32旋转,使调整装置3如图4和图5所示。此时,如图4所示,空肠内空气和其他物质可依次通过造瘘管a段11、壳体径向通孔312上段、阀芯径向通孔322上段、阀芯轴向孔321、阀芯径向通孔322下段、壳体径向通孔312下段和造瘘管b段12进入收集袋2收集。如图5所示,阀芯32封闭壳体输入孔313,因此空肠内空气和其他物质不会漏出。
营养液输入时,旋转旋钮34带动阀芯32旋转,使调整装置3如图6和图7所示。此时,营养液可依次通过输入接头33、壳体输入孔313、阀芯输入孔324、阀芯轴向孔321、阀芯径向盲孔323、壳体径向通孔312上段和造瘘管a段11进入空肠。如图6所示,阀芯32封闭壳体径向通孔312下段,因此营养液不会通过造瘘管b段12进入收集袋2。
不输入营养液也不减压时,旋转旋钮34带动阀芯32旋转,使调整装置3如图8和图9所示。此时,阀芯32封闭壳体径向通孔312上段,造瘘管a段11关闭,空肠内物质不会漏出。
综上可见,本申请的空肠造瘘装置切换三种工作状态时,只需旋转旋钮34即可实现。极大地方便了护理工作。
为了方便排出收集袋2内收集的液固体物质,袋体22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排出口23。为了方便排出收集袋2内的气体,袋体22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排气口24。为了避免污染输入接头33,空肠造瘘装置包括输入接头盖35,输入接头盖35与输入接头33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空肠造瘘管1只是将现有空肠造瘘管1分成了两段。收集袋2与现有技术采用的造瘘袋类似,不过作了改进,即连接了调节装置3,设置了排气口24,现有造瘘袋本就具有排出口23。排气口24上可设置盖子方便其开闭。调节装置3各部件和排气口24均可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为了方便操作时辨识调整装置3处于何种状态,可在旋钮34上设置三种状态标识并在壳体31上设置指示标识,指示标识指向哪个状态标识即代表辨识调整装置3处于哪种状态。
1.空肠造瘘装置,包括空肠造瘘管(1)和收集袋(2),收集袋(2)包括收集袋粘贴(21)和袋体(22),空肠造瘘管(1)穿过收集袋粘贴(21)并伸入袋体(22),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壳体(31)、阀芯(32)、输入接头(33)和旋钮(34);壳体(31)穿过袋体(22)并与袋体(22)连接,壳体(31)上设置有壳体轴向孔(311)、壳体径向通孔(312)和壳体输入孔(313),壳体径向通孔(312)与壳体轴向孔(311)连通,输入接头(33)与壳体(31)连接并与壳体轴向孔(311)连通;阀芯(32)位于壳体轴向孔(311)内并与阀芯孔()配合,阀芯(32)上设置有阀芯轴向孔(321)、阀芯径向通孔(322)、阀芯径向盲孔(323)和阀芯输入孔(324),阀芯径向通孔(322)和阀芯径向盲孔(323)均与阀芯轴向孔(321)连通;壳体径向通孔(312)、阀芯径向通孔(322)、阀芯径向盲孔(323)位于调节装置(3)轴同一位置并位于袋体(22)内,壳体输入孔(313)和阀芯输入孔(324)位于调节装置(3)轴同一位置并位于袋体(22)外;旋钮(34)与阀芯(32)连接;空肠造瘘管(1)包括造瘘管a段(11)和造瘘管b段(12),瘘管a段(11)穿过收集袋粘贴(21)并与壳体(31)连接于壳体径向通孔(312)一端,造瘘管b段(12)连接于壳体径向通孔(312)另一端;阀芯(32)旋转可使造瘘管a段(11)与造瘘管b段(12)连通,或者造瘘管a段(11)与输入接头(33)连通,或者造瘘管a段(11)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肠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袋体(22)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排出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肠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袋体(22)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排气口(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肠造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接头盖(35),输入接头盖(35)与输入接头(33)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