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特别是涉及竹制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制品在加工时,需要将竹子的表面的毛刺打磨掉,但因为竹子韧性较大,使用者放置拿取时十分的危险,在竹条进料时,为了防止竹条偏移使用者需要手动调整竹条的角度,这一操作的步骤很容易将使用者的手卷入到打磨机中,在竹条出料时,竹条容易弹出拍到使用者的身体,使用者的工作安全无法保证,故而,我们提出卡槽可定位好竹条的位置,确保使用者的操作位置在安全的区域中,即使竹条弹起,竹条也会拍打在盖板底面,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证使用者的工作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防止竹条偏移使用者需要手动调整竹条的角度,这一操作的步骤很容易将使用者的手卷入到打磨机中,在竹条出料时,竹条容易弹出拍到使用者的身体,使用者的工作安全无法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所述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
搭载板,所述搭载板前端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且挡板底面呈平行等距固定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且分隔板之间均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均匀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
风机,所述风机嵌接在搭载板前端左侧,且风机底端嵌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面呈平行等距均匀开有若干个风孔。
优选的,所述搭载板后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且电机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端贯穿设置于搭载板中,且转轴与搭载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壁套接有磨轮,且磨轮通过转轴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磨轮右上侧,且卡板之间相对应,所述卡板位于卡槽内侧。
优选的,所述卡槽左侧均朝向于磨轮,且卡槽之间的宽度以及高度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风机位于磨轮左上侧,并风机后端设置有贯穿过搭载板的电缆插头,且风机底部开有若干个风口,所述风孔与风机的风口相互对应,且风机前端电性连接有若干个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由卡板卡住竹条的两端,竹条直接下滑到磨轮上,磨轮对竹条进行打磨,不需要使用者将竹条放到磨轮上,使用者在卡槽的右侧对竹条进行调整,卡槽可定位好竹条的位置,确保使用者的操作位置在安全的区域中。
被打磨后的竹条从磨轮的左侧送出,竹条在风机的下方,将竹条表面打磨时残留的竹屑吹去,竹条因为韧性的原因脱离磨轮后会弹起,通过盖板可抵住竹条,盖板底面覆盖有一层橡胶层,即使竹条弹起,竹条也会拍打在盖板底面,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证使用者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底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结构:搭载板1、电机2、转轴201、挡板3、分隔板301、卡板302、卡槽303、滚珠304、风机4、按键401、盖板5、风孔501、磨轮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所述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
搭载板1,所述搭载板1前端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3,且挡板3底面呈平行等距固定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分隔板301,所述分隔板30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302,且分隔板301之间均开有卡槽303,所述卡槽303内壁均匀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304,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将搭载板1进行安装,把搭载板1安装在外部的框架结构上,所述搭载板1后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2,且电机2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01201,所述转轴201前端贯穿设置于搭载板1中,且转轴201与搭载板1转动连接,再将外部电源接入到电机2中,电机2启动后,通过电机2带动转轴201201进行旋转,所述转轴201外壁套接有磨轮6,且磨轮6通过转轴201进行转动,转轴201201旋转的同时,由转轴201201带动磨轮6进行转动,磨轮6此时处于工作的状态下;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挡板3位于磨轮6右上侧,且卡板302之间相对应,所述卡板302位于卡槽303内侧,使用者准备好需要进行打磨的竹条,所述卡槽303左侧均朝向于磨轮6,且卡槽303之间的宽度以及高度均相等,竹条的宽度应当小于卡槽303的宽度,且竹条的厚度应当大于卡槽303的高度,使用者准备好需要进行打磨的竹条后,将竹条需要被打磨的一面朝向于下方,再将竹条对准卡槽303插入,卡槽303的左侧均朝向于磨轮6,加上卡槽303向磨轮6一端倾斜,所以竹条在卡槽303中顺势下滑,滚珠304与竹条面相接触,滚珠304可进行滚动配合卡槽303的滑动,并且由卡板302卡住竹条的两端,竹条直接下滑到磨轮6上,磨轮6对竹条进行打磨,不需要使用者将竹条放到磨轮6上,磨轮6在滚动打磨的同时将竹条向左侧输送,使用者在卡槽303的右侧对竹条进行调整,卡槽303可定位好竹条的位置,确保使用者的操作位置在安全的区域中;
如图1和图4所示,风机4,所述风机4嵌接在搭载板1前端左侧,且风机4底端嵌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底面呈平行等距均匀开有若干个风孔501,所述风机4位于磨轮6左上侧,并风机4后端设置有贯穿过搭载板1的电缆插头,且风机4底部开有若干个风口,所述风孔501与风机4的风口相互对应,且风机4前端电性连接有若干个按键401,使用者将风机4的电缆插头接入到外部的电源中,且风机4内部设置有风腔和叶轮结构,风机4的风口中会吹出气流,被打磨后的竹条从磨轮6的左侧送出,竹条在风机4的下方,将竹条表面打磨时残留的竹屑吹去,竹条因为韧性的原因脱离磨轮6后会弹起,通过盖板5可抵住竹条,盖板5底面覆盖有一层橡胶层,即使竹条弹起,竹条也会拍打在盖板5底面,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证使用者的工作安全。
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将搭载板1进行安装,把搭载板1安装在外部的框架结构上,再将外部电源接入到电机2中,由转轴201201带动磨轮6进行转动,磨轮6此时处于工作的状态下,将竹条对准卡槽303插入,卡槽303的左侧均朝向于磨轮6,竹条在卡槽303中顺势下滑,滚珠304与竹条面相接触,滚珠304可进行滚动配合卡槽303的滑动,竹条直接下滑到磨轮6上,磨轮6对竹条进行打磨,卡槽303可定位好竹条的位置,确保使用者的操作位置在安全的区域中,使用者将风机4的电缆插头接入到外部的电源中,且风机4内部设置有风腔和叶轮结构,风机4的风口中会吹出气流,被打磨后的竹条从磨轮6的左侧送出,竹条在风机4的下方,将竹条表面打磨时残留的竹屑吹去,竹条因为韧性的原因脱离磨轮6后会弹起,通过盖板5可抵住竹条,盖板5底面覆盖有一层橡胶层,即使竹条弹起,竹条也会拍打在盖板5底面,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保证使用者的工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
电机为ys7124型号;
风机为hg型号。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包括:
搭载板(1),所述搭载板(1)前端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3),且挡板(3)底面呈平行等距固定有若干个与其为一体的分隔板(301),所述分隔板(30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302),且分隔板(301)之间均开有卡槽(303),所述卡槽(303)内壁均匀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304);
风机(4),所述风机(4)嵌接在搭载板(1)前端左侧,且风机(4)底端嵌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底面呈平行等距均匀开有若干个风孔(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板(1)后端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2),且电机(2)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前端贯穿设置于搭载板(1)中,且转轴(201)与搭载板(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1)外壁套接有磨轮(6),且磨轮(6)通过转轴(201)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位于磨轮(6)右上侧,且卡板(302)之间相对应,所述卡板(302)位于卡槽(303)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03)左侧均朝向于磨轮(6),且卡槽(303)之间的宽度以及高度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品加工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位于磨轮(6)左上侧,并风机(4)后端设置有贯穿过搭载板(1)的电缆插头,且风机(4)底部开有若干个风口,所述风孔(501)与风机(4)的风口相互对应,且风机(4)前端电性连接有若干个按键(40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