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排水塑件管道与管配件连接的方式存在下述缺陷:溶剂型胶水粘接,是将管材外表面与管件承口外表面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粘接后成为一个整体,属于刚性粘接,存在问题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因施工条件或应用环境不好导致胶水涂抹不均匀,或管材、管件表面油污造成局部“漏点”,通过卡圈连接的两根管子,在卡圈被碰撞时容易脱落,无法起到保护作用,为此,我们推出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插接于第一内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内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外部设有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的上侧均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的下侧均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短管,所述第二缺口的下部连接有第二短管,所述第一外管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外管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二连接耳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的外侧均设有弧形卡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的一端均设有视窗法兰。

优选的,所述卡圈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第四连接耳。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耳通过第二螺栓与第四连接耳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内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带有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插接于第一内管的内部,为了防水,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并使用防水胶粘接,第一内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卡圈的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的一端均设有视窗法兰,起到观察作用,防止漏水时无法查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短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3、第一外管;4、第二外管;5、第一橡胶密封圈;6、卡圈;61、第二弧形板;62、第一弧形板;63、第三连接耳;64、第四连接耳;65、防滑橡胶垫;66、第二螺栓;7、第一缺口;8、第二缺口;9、第二短管;10、第一短管;11、第一螺栓;12、第二连接耳;13、第一连接耳;14、视窗法兰;15、弧形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所述第二内管2插接于第一内管1的内部,为了防水,所述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5,并使用防水胶粘接。

所述第一内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6,所述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的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卡圈6的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

所述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的上侧均设有第一缺口7,所述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的下侧均设有第二缺口8,所述第一缺口7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短管10,所述第二缺口8的下部连接有第二短管9,所述第一短管10和第二短管9的一端均设有视窗法兰14,起到观察作用,防止漏水时无法查看。

所述第一外管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13,所述第二外管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耳12,所述第一连接耳13通过第一螺栓11与第二连接耳12连接。

为了与缺口连接的更紧密,所述第一短管10和第二短管9的外侧均设有弧形卡口15。

所述卡圈6包括第一弧形板62和第二弧形板61,所述第一弧形板62上设有第三连接耳63,所述第二弧形板61上设有第四连接耳64。

为了防止卡圈脱落,所述第三连接耳63通过第二螺栓66与第四连接耳64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62和第二弧形板61的内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垫65。

具体的,使用时,本pp塑料管连接结构带有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所述第二内管2插接于第一内管1的内部,为了防水,所述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5,并使用防水胶粘接,第一内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6,所述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的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卡圈6的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所述第一短管10和第二短管9的一端均设有视窗法兰14,起到观察作用,防止漏水时无法查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管(2)插接于第一内管(1)的内部,所述第一内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6),所述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的外部设有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所述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的上侧均设有第一缺口(7),所述第一外管(3)和第二外管(4)的下侧均设有第二缺口(8),所述第一缺口(7)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短管(10),所述第二缺口(8)的下部连接有第二短管(9),所述第一外管(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13),所述第二外管(4)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耳(12),所述第一连接耳(13)通过第一螺栓(11)与第二连接耳(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1)和第二内管(2)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管(10)和第二短管(9)的外侧均设有弧形卡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管(10)和第二短管(9)的一端均设有视窗法兰(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6)包括第一弧形板(62)和第二弧形板(61),所述第一弧形板(62)上设有第三连接耳(63),所述第二弧形板(61)上设有第四连接耳(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耳(63)通过第二螺栓(66)与第四连接耳(64)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62)和第二弧形板(61)的内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垫(6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P塑料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插接于第一内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内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外部设有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的上侧均设有第一缺口,本实用新型带有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插接于第一内管的内部,为了防水,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之间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并使用防水胶粘接,第一内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卡圈的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的一端均设有视窗法兰,起到观察作用,防止漏水时无法查看。

技术研发人员:孟小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滁州熙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8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