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发明涉及流量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阀。



背景技术:

电动阀可以广泛应用于流体介质管路系统中,用于调节介质流量。以电动阀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例,电动阀可以使用于空调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或者电池冷却系统上。如图22,电动阀包括线圈组件221。制造电动阀时,需要将线圈组件221通过安装板4与电动阀的阀体安装固定。

安装时,线圈组件221的一部分固定部226与安装板4相固定,一部分固定部226则与阀体相抵接,以防止与安装板4相固定的固定部与阀体抵接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阀,所述电动阀包括定子组件、套管和转子部件,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壳体和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法兰;

所述安装板包括主体和支脚,所述支脚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安装面,所述安装法兰与所述支脚的安装面相抵接,所述安装板还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第一侧面;

所述主体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壳体包括多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贯穿一部分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主体与安装法兰之间,所述安装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固定部相对于第一侧面的突起高度,所述固定部与安装法兰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本方案提供的电动阀中,所述安装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固定部相对于第一侧面的突起高度,即固定部与安装法兰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可减少安装时固定部与安装法兰相抵接时固定部的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电动阀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封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封盖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转子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杆部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杆部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阀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9示出了电动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杆部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杆部件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电动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封盖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封盖的左视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安装法兰的立体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17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一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19示出了电动阀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5所示转子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5所示转子部件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22示出了一种常用电动阀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所示电动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电动阀包括转子部件4、杆组件10以及封盖3。如图6,转子部件4包括内螺纹部402,杆组件10包括杆部件5,杆部件5包括外螺纹部505,转子部件4的内螺纹部402与杆部件5的外螺纹部505啮合,可将转子部件4的回转运动转化为杆部件5的直线运动。外螺纹部505设置于杆部件5的外周部。

具体地,如图5、图20、图21,转子部件4包括磁体401和螺母403。螺母403与位于螺母外周部的磁体401固定或者为一体结构。磁体401可大致呈圆筒形,螺母403可大致呈圆柱形。磁体401包括朝向螺母403突出的凸起部4011,螺母403包括凹陷于螺母外侧的凹陷部4031,凸起部4011嵌入凹陷部4031,使得磁体401与螺母403之间更稳固地固定。内螺纹部402位于螺母403的内周侧。这种结构可以在转子部件4受到冲击时减少磁体401与螺母403间相对滑脱的风险,特别是在相对于杆部件5的轴向与周向上得到加固。

螺母403可采用塑料材质,螺母403可在注塑制造时与磁体401固定,螺母403和磁体401也可以为一体结构。由于转子部件4相对于杆部件5的偏心力大部分加载在螺纹部上,螺母403可以也可以采用金属粉末制造,可以使得内螺纹部402寿命更长。

如图2所示,电动阀还包括阀盖6和套管11,套管11内形成有第一腔8,转子部件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腔8内,第一腔8大致呈圆柱形,套管11的一端与封盖3固定或为一体结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套管11的一端与封盖3固定且连接处密封,套管11的另一端与阀盖6固定且连接处密封。

如图2至图8所示,封盖3内形成第二腔306,杆组件10一端伸入第二腔306。阀盖6包括轴孔62,杆组件10的另一端穿过轴孔62。

滑动腔306所对应的内壁包括沿杆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配合壁部302和限位壁部303,杆组件10一端包括第一配合部701和异形配合部702,第一配合部701与配合壁部302滑动配合。异形配合部70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配合部701相对于杆组件中心轴的距离不同,异形配合部702的至少一部分与限位壁部702滑动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杆组件的中心轴指的是杆部件5的旋转轴。

通过第一配合部701与配合壁部302的配合,杆组件10的一端可得到相对于杆组件10的径向限位,轴孔62对杆部件5的另一端进行相对于杆组件10的径向限位。从而,转子部件4也得到了相对于杆组件的径向限位。本方案以简单结构得到了转子部件4和杆组件10的径向限位,可节省滚珠轴承。同时,通过异形配合部702与限位壁部303的配合,杆组件10的一端可以得到相对于杆组件10的周向限位,即起到防转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杆组件10还包括最大外径大于杆部件5外螺纹部505的限位块7,限位块7与杆部件5的一端固定或者为一体结构,限位块7伸入封盖3的第二腔306。配合壁部302和限位壁部303位于第二腔306的内周部,限位块7可在第二腔306内沿杆组件10的长度方向滑动。

限位块7还可包括安装孔704,杆部件5的靠近第二腔306一端的一部分插入安装孔704。杆部件5和安装孔704之间可过盈配合。限位块7与杆部件5还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固定。

如图4所示,封盖3还包括台阶面304,台阶面304位于第二腔306的底部。当杆组件10运动到最顶端的极限位置时,限位块7与台阶面304抵靠,台阶面304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如图3、图4、图6、图7所示,在电动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块7包括位于限位块外周的第一配合部701和异形配合部702,限位壁部303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径小于配合壁部302的最小内径,使得限位块7周向限位于第二腔306内。即限位块7的横截面大致呈“d”形,可以起到限制杆组件10转动的作用。异形配合部702也可以相对杆部件5呈对称设置,使得限位块7受力更加均匀。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电动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块7包括位于限位块7外周的第一配合部701和异形配合部702,异形配合部702的至少一部分伸入限位壁部303,使得限位块7周向限位于第二腔306内。具体地,限位壁部303大致呈凹槽的形状,限位块7可包括沿杆组件径向方向贯穿限位块7的销705,异形配合部702为销705的一部分。

如图2、图4所示,封盖3还可包括封堵件307,封堵件307封闭封盖3的远离杆组件的开口端308。此外,封盖3还包括连通第二腔306与第一腔8的第一泄压孔305,第一泄压孔305位于杆组件与封堵件之间。第一泄压孔305可减小限位块7两侧的压差,有利于杆组件10的轴向运动。

如图2、图3和图8,封盖3包括转子上限位部301,阀盖6包括转子下限位部61。

电动阀还包括多个垫片12,转子上限位部301与转子部件4之间设置有垫片12,转子下限位部61与转子部件4之间也设置有垫片12。转子上限位部301和转子下限位部61可对转子部件4在杆组件的轴向方向限位。垫片12可减小转子部件4与转子上限位部301间的摩擦力、转子部件4与转子下限位部61间的摩擦力,减小转子部件4的磨损,提高转子部件的寿命。垫片12可为石墨材质,也可以为聚四氟乙烯等其它有润滑性的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上限位部和转子下限位部均可设置为旋转对称形状,使得转子部件4轴向受力较为均匀。此外,在杆部件的轴向上,转子部件4的螺母403的轴向长度小于磁体401的轴向长度,封盖3的一部分伸入磁体401内,封盖3伸入磁体内的一端部包括转子上限位部301,阀盖6的一部分伸入磁体401内,阀盖6伸入磁体401内的一端部包括转子下限位部61。可缩小杆组件10或第一腔8的长度,进而可缩小电动阀的尺寸。

此外,如图5所示,在杆部件5的径向上,垫片12相比于磁体401的主体更靠近杆部件5,因此垫片12对转子部件4绕杆部件5旋转的摩擦力矩相对较小,有利于转子部件4克服摩擦力矩而转动。优选地,可进一步减小垫片12的径向尺寸,使得垫片12仅与螺母402接触,可进一步减小垫片12对转子部件4绕杆部件5旋转的摩擦力矩。

电动阀还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壳体2和线圈组件1,壳体2包裹线圈组件1,线圈组件与壳体2固定或者通过注塑的方式为一体结构。线圈组件1套设于套管11。

电动阀还包括安装板9和安装法兰13,安装板9与壳体2固定。如图13至图16所示,安装板9包括主体901和支脚903,支脚903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安装面9031,安装法兰13与支脚903的安装面9031相抵接,并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安装板9还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第一侧面906,位于主体901的第一侧面906朝向安装法兰13。

主体901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孔902,壳体2包括多个第一凸起部202和多个第二凸起部203,第一凸起部202的一部分贯穿一部分第一固定孔902,第二凸起部203的一部分贯穿另一部分第一固定孔902后与安装法兰13相接触或者保持一定距离。第一凸起部202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位于主体901与安装法兰13之间,固定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孔902的内径,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可为热塑性材质,固定部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加热融化实现。第二凸起部203突出第一侧面906的高度大于固定部突出第一侧面906的高度。第一凸起部202和第二凸起部203间隔设置。

支脚903的安装面9031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固定部相对于第一侧面906的突起高度,即固定部与安装法兰13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第二凸起部203也可以进一步的起到限位作用,可减少安装或使用时固定部与安装法兰13相抵接时固定部的损坏。

支脚903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支脚903可相对于主体901呈对称布置,可使得支脚903与安装法兰13的固定更加稳固。支脚903位于主体901的外周。如图13和图15所示,安装法兰13还包括第三固定孔134,位于支脚903的第四固定孔904与第三固定孔134螺钉固定。安装板9还包括折弯部905,支脚903通过折弯部905与主体901连接,在安装板9较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冲压制造。

如图19所示,在电动阀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动阀还包括隔板37,隔板37位于主体901与安装法兰13之间。隔板37的厚度大于固定部突出第一侧面906的高度,主体901与隔板37相抵接,安装法兰13与隔板37相抵接,隔板还设置有容置孔371,容置孔371的内径大于固定部的外径,固定部和第二凸起部203的一部分位于容置孔371内。隔板37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可进一步减少安装时固定部与安装法兰相抵接时固定部的损坏。

安装法兰13包括法兰孔132,法兰孔132可位于安装法兰13的中心位置。阀盖6的一部分插入法兰孔132,阀盖6与安装法兰13固定且连接处密封。此外,安装法兰13与安装板9相对的一面可大致呈平整面。

如图13、图15、图17和图18所示,电动阀还包括阀壳体31和螺钉15,阀壳体31包括阀腔30。阀壳体31包括第二固定孔319,螺钉15依次穿过第四固定孔904、第三固定孔134和第二固定孔319,将安装板9、安装法兰13与阀壳体31固定。安装法兰13与阀壳体31可为一体结构。

如图18、图19,电动阀还包括导向部14,导向部14包括贯穿导向部两端的第二泄压孔,阀盖6包括贯穿阀盖6两端的第三泄压孔63,第三泄压孔63与第二泄压孔连通。通过第三泄压孔63和第二泄压孔可连通第一腔8与阀腔30,即阀腔30内的流体可直接进入第一腔8。可不需要在杆部件5与轴孔63间设置动密封结构。导向部14的一部分可插入法兰的法兰孔132,导向部14的另一部分可插入阀壳体31,第二泄压孔与阀腔30连通,且导向部14与安装法兰13固定。

如图2和图17,电动阀还包括o型圈19,阀壳体31还包括围绕阀腔30的第二凹槽312,o型圈19设置于第二凹槽312内,且o型圈位于安装法兰13与阀壳体31之间。且o型圈呈压紧状态,对阀腔30和第一腔8进行密封,减少由阀腔30和第一腔8内泄漏到外部的流体。

如图2所示,电动阀还包括阀芯组件20,阀芯组件20包括弹簧23、阀轴24、活塞组件25、弹簧预压环26。活塞组件25可沿阀轴24滑动。阀芯组件20还包括筒形主体21,筒形主体21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与导向部14之间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阀芯组件20的上端与杆组件10传动连接。相对于一整根较长的杆,将杆分为杆部件5和阀轴24两段进行车削加工,每一段的长度都较短,有利于增高杆的加工精度。安装法兰13、阀盖6和导向部14都可为金属材质。

在电动阀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杆组件10与阀轴24可为一体结构,不需要设置传动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阀壳体31包括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34,第一通道32与阀腔30的一部分连通,第二通道34与阀腔30的另一部分连通。阀壳体31可为塑料材质。

如图23所示,阀壳体31包括第一阀座317,第一阀座317位于阀腔30与第一通道32之间。活塞组件25可与第一阀座317接触。阀壳体31还包括止动部318,阀芯组件20还包括下限位部27。下限位部27可与止动部318抵靠。在活塞组件25的密封层251与第一阀座317接触之前,下限位部27下端与活塞组件25的密封层251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阀座317上端与止动部318上端之间的距离。在活塞组件25的密封层251发生磨损而变薄时,可以使得活塞组件25依旧可与第一阀座317接触且密封第一通道32。此外,下限位部27设置于阀芯组件20,相比于设置于杆部件5更靠近第一阀座317,使得阀芯组件20的定位更加精准。需要说明的是,“上端”指的是远离第一阀座317的那一端,“下端”指的是靠近第一阀座317的那一端。

参考图2和图23描述电动阀的操作。转子部件4正向旋转时,杆组件10推动阀芯组件20向下移动,活塞组件25随着阀芯组件20的下降而下降,直到活塞组件25与第一阀座317接触。此时,转子部件4仍可继续正向旋转并且阀芯组件20随杆组件10进一步下降,直到阀芯组件20的下限位部27与阀壳体的止动部318抵靠,阀轴24的下降过程停止。此时,活塞组件25依旧位于与第一阀座317抵靠的位置,弹簧23相比于原先状态多压缩了一段继续下降的长度。下限位部27可以限制弹簧23多压缩的长度,可防止活塞组件25受第一阀座317压力过大,进而可减小活塞组件25损坏的风险。此外,弹簧23可以在活塞组件25与第一阀座317接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之后,当转子部件4反向旋转时,杆组件10拉动阀芯组件20向上移动,连接在阀轴上的活塞组件25向远离第一阀座317的方向移动,可使得第一通道与阀腔30连通。此外,在杆组件10上端与台阶面304抵靠时,阀芯组件20的上升停止,电动阀处于全开状态。可通过转子部件4控制活塞组件25的位置来执行从第一通道32到第二通道34的流量控制。

如图2,电动阀还包括第二壳体35和电路板36,第二壳体35与壳体2固定,第二壳体35包括内腔351,电路板36设置于内腔351,电路板36与线圈组件1电连接。壳体2和第二壳体35都可为塑料材质且可通过注塑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相互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阀,所述电动阀包括定子组件、套管(11)和转子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11),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壳体(2)和线圈组件(1),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安装板(9)和安装法兰(13);

所述安装板(9)包括主体(901)和支脚(903),所述支脚(903)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安装面(9031),所述安装法兰(13)与所述支脚(903)的安装面(9031)相抵接,所述安装板(9)还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第一侧面(906);

所述主体(901)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孔(902),所述壳体(2)包括多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贯穿一部分第一固定孔(902),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主体(901)与安装法兰(13)之间,所述安装面(9031)与第一侧面(906)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固定部相对于第一侧面(906)的突起高度,所述固定部与安装法兰(13)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多个第二凸起部(203),所述第二凸起部(203)的一部分贯穿另一部分第一固定孔(902)后与所述安装法兰(13)相接触或者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凸起部突出第一侧面(906)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突出第一侧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多个第二凸起部(203),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一部分贯穿另一部分第一固定孔后与所述安装法兰(13)相接触或者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凸起部突出第一侧面(906)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突出第一侧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间隔设置;

所述电动阀还包括隔板(37),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安装法兰之间,所述隔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突出第一侧面(906)的高度,所述主体与所述隔板相抵接,所述安装法兰与所述隔板相抵接,所述隔板还设置有容置孔(371),所述容置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1)与所述第一壳体(2)固定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凸起部(202)和/或第二凸起部(203)为热塑性材质,所述固定部通过焊接或者加热融化形成;

所述支脚为多个,所述支脚(903)位于所述主体(901)的外周,所述支脚(903)相对于主体(902)呈对称布置,所述固定孔(902)相对于主体(901)呈对称布置;

所述安装板(9)还包括弯折部(905),所述支脚(903)通过折弯部(905)与主体(901)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包括杆组件(10)和封盖(3),所述线圈组件(1)套设于所述套管(11),所述套管内形成有第一腔(8),所述转子部件(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8)内,所述套管(11)的一端与所述封盖(3)固定或为一体结构,所述转子部件(4)包括内螺纹部(402),所述杆组件(10)包括外螺纹部(505),所述转子部件(4)的内螺纹部与所述杆组件(10)的外螺纹部啮合;

所述电动阀包括封盖(3)与阀盖(6),所述封盖(3)内形成第二腔(306),所述杆组件(10)一端伸入所述第二腔(306),所述滑动腔(306)所对应的内壁包括沿所述杆组件长度方向延伸的配合壁部(302)和限位壁部(303),所述杆组件(10)伸入所述第二腔的一端包括第一配合部(701)和异形配合部(702),所述第一配合部(701)与所述配合壁部(302)滑动配合;所述异形配合部(70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配合部(701)相对于杆组件中心轴的距离不同,所述异形配合部(702)与所述限位壁部(303)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组件(10)包括杆部件(5)以及限位块(7),所述外螺纹部设置于所述杆部件(5)的外周,所述限位块(7)与所述杆部件(5)的一端部固定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块(7)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外螺纹部(505)的外径;

所述限位壁部(303)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所述配合壁部(302)凸出设置,所述限位块(7)伸入所述第二腔(306);

所述限位块(7)包括位于限位块外周的所述第一配合部(701)和异形配合部(702),所述限位壁部(303)与所述异形配合部(702)相配合,使得所述限位块(7)周向限位于所述第二腔(306)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组件(10)包括杆部件(5)以及限位块(7),所述外螺纹部设置于所述杆部件(5)的外周,所述限位块(7)与所述杆部件(5)的一端固定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块(7)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外螺纹部(505)的外径;

所述限位块(7)伸入所述第二腔(306),所述限位壁部(303)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所述配合壁部(302)凹陷设置;

所述限位块(7)包括位于限位块(7)外周的所述第一配合部(701)和异形配合部(702),所述异形配合部(702)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限位壁部(303),所述异形配合部(702)与限位壁部(303)之间滑动配合,使得所述限位块(7)周向限位于所述第二腔(306)内。

8.如权利要求6或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件(4)包括螺母(403)和磁体(401),所述螺母(403)与位于螺母外周部的所述磁体(401)固定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内螺纹部位于所述螺母的内周侧,所述磁体(401)包括向所述螺母(403)突出的凸起部(4011),所述螺母(403)包括凹陷于螺母外侧的凹陷部(4031),所述凸起部(4011)嵌入所述凹陷部(403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还包括阀盖(6),所述套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阀盖(6)固定且连接处密封,所述封盖(6)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磁体(401)内,所述封盖(3)伸入所述磁体内的一端部包括转子上限位部(301),所述阀盖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磁体内,所述阀盖伸入所述磁体内的一端部包括转子下限位部(61);

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多个垫片(12),所述转子上限位部(301)与所述转子部件(4)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12),所述转子下限位部(61)与所述转子部件(4)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12),所述垫片(12)的材质为石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导向部(14),所述导向部(14)与所述安装法兰(13)固定;

所述电动阀还包括阀芯组件(20),所述阀芯组件(2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导向部滑动配合;

所述导向部(14)包括贯穿所述导向部两端的第二泄压孔(143),所述阀盖(6)包括贯穿阀盖两端的第一泄压孔(63),所述第一泄压孔(63)与所述第二泄压孔(143)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动阀,电动阀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法兰,安装板包括主体和支脚,支脚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安装面,安装法兰与支脚的安装面相抵接,安装板还包括朝向安装法兰侧的第一侧面,主体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孔,壳体包括多个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一部分贯穿一部分第一固定孔,第一凸起部包括固定部,固定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孔的内径,固定部位于主体与安装法兰之间,安装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固定部相对于第一侧面的突起高度,固定部与安装法兰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可减少安装时固定部与安装法兰相抵接时固定部的损坏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7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