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门技术领域,属于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基本都配有防护门,在未使用的时候防护门关闭。目前,常用的卸料平台防护门采用插销关闭,需要使用时人工打开,其操作较为繁琐,花费时间长;而且其卸料平台防护门开启时无固定,出现风力等原因会导致防护门关闭,影响材料拉运,降低效率,且风力作用下门扇撞击,易于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

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安装在卸料平台上,所述卸料平台设置在由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垂直连接构成的横杆框架上,平台立杆安装在横杆框架四角,卸料平台两侧设有水平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装置包括两扇对称设置的防护门扇及门扇固定机构,防护门扇通过抱箍与外侧的平台立杆活动连接,门扇固定机构设置在水平防护机构上,且门扇固定机构的安装位置与防护门扇的尺寸匹配,防护门扇打开时,由门扇固定机构固定,进行卸料作业,两扇防护门扇之间设有门锁机构。

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栏杆及防护栏板,防护栏杆设置在同侧的两根平台立杆上,防护栏板设置于防护栏杆内侧。

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扇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防护栏杆上的固定转轴、内固定限位片及外固定限位片,外固定限位片内侧固定设置弹簧,门扇固定钩套设在固定转轴上,门扇固定钩末端位于内固定限位片与弹簧之间,门扇固定钩首端外端面设有弧面结构。

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固定限位片的内端面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门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扇防护门扇上的门扣转轴及设置在另一扇防护门扇上的门扣固定环,门扣转轴上设有带钩门扣,门扣转轴与门扣固定环位置匹配,保证防护门扇关闭时,带钩门扣转动端部钩子扣在门扣固定环上。

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扣转轴外侧设有门扣限位块。

上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安装在卸料平台上,所述防护门装置包括两扇对称设置的防护门扇及门扇固定机构,防护门扇通过抱箍与外侧的平台立杆活动连接,门扇固定机构设置在水平防护机构上,且门扇固定机构的安装位置与防护门扇的尺寸匹配,防护门扇打开时,由门扇固定机构固定,进行卸料作业,两扇防护门扇之间设有门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一种启闭方便的卸料平台防护门装置,当卸料平台防护门需要开启拉运材料时,拉起门扣,推开防护门扇至完全打开状态,由门扇固定钩固定;待材料运送完成,只需推开门扇固定钩,使防护门扇脱离即可关闭,再转动带钩门扣落回门扣固定环上,实现关闭状态,其操作方便、可周转利用又安全可靠,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门关闭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门关闭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门打开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门打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扇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抱箍,2-门扇固定机构,201-内固定限位片,202-弹簧,203-门扇固定钩,204-固定转轴,205-外固定限位片,206-弧面结构,207-圆弧过渡结构,3-门扣限位块,4-门扣转轴,5-防护门扇,6-卸料平台,7-带钩门扣,8-第一横杆,9-第二横杆,10-防护栏杆,11-门扣固定环,12-平台立杆,13-防护栏板,14-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安装在卸料平台6上,所述卸料平台6设置在由第一横杆8及第二横杆9垂直连接构成的横杆框架上,平台立杆12安装在横杆框架四角,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卸料平台6两侧设有水平防护机构,水平防护机构包括水平防护栏杆10及防护栏板13,水平防护栏杆10设置在同侧的两根平台立杆12上,防护栏板13设置于防护栏杆10内侧;如图所示,所述防护门装置包括两扇对称设置的防护门扇5及门扇固定机构2,防护门扇5通过抱箍1与外侧的平台立杆12活动连接,门扇固定机构2设置在水平防护机构上,且门扇固定机构2的安装位置与防护门扇5的尺寸匹配,防护门扇5打开时,由门扇固定机构2固定,进行卸料作业,两扇防护门扇5之间设有门锁机构。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扇固定机构2包括安装在水平防护栏杆10上的固定转轴204、内固定限位片201及外固定限位片205,外固定限位片205内侧固定设置弹簧202,门扇固定钩203套设在固定转轴204上,门扇固定钩203末端位于内固定限位片201与卡簧202之间,为了提高其限位效果且节约原料,本实用新型的内固定限位片201及外固定限位片205可以通过垫板焊接在水平防护栏杆10外侧,且内固定限位片201及外固定限位片205位于固定转轴204的两侧,且内固定限位片201及外固定限位片205的高度均小于门扇固定钩203高度,为了便于防护门扇5打开,本实用新型将门扇固定钩203首端外端面设为弧面结构206,为了使门扇固定钩203转动时减少阻力,本实用新型同时将内固定限位片201的内端面设有圆弧过渡结构207,防护门扇5打开时,给门扇固定钩203施力,门扇固定钩203向内转动,直到防护门扇5位于门扇固定钩203的定位槽上,此时门扇固定钩203在弹簧202的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状态,将防护门扇5固定,升降机14开始作业。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扇防护门扇5上的门扣转轴4及设置在另一扇防护门扇5上的门扣固定环11,门扣转轴4上设有带钩门扣7,门扣转轴4与门扣固定环11位置匹配,保证防护门扇5关闭时,带钩门扣7转动端部钩子扣在门扣固定环11上,为了在防护门扇5打开时,带钩门扣7能固定放置,本实用新型在门扣转轴4外侧设有门扣限位块3,带钩门扣7反转搭在门扣限位块3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1)防护门扇5等部件均可以由工厂预制,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为特征,实现防护门启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利于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门扇固定装置2,在防护门扇打开时,防护门扇5能在门扇固定装置2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定位,无需其他人工操作,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机构设置在外侧,只能从施工升降机一侧操作,建筑物一侧人员无法操作,防止内侧人员随意打开防护门,造成高处坠落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门装置,能广泛应用在楼层卸料平台。有利于今后在施工现场大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安装在卸料平台(6)上,所述卸料平台(6)设置在由第一横杆(8)及第二横杆(9)垂直连接构成的横杆框架上,平台立杆(12)安装在横杆框架四角,卸料平台(6)两侧设有水平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装置包括两扇对称设置的防护门扇(5)及门扇固定机构(2),防护门扇(5)通过抱箍(1)与外侧的平台立杆(12)活动连接,门扇固定机构(2)设置在水平防护机构上,且门扇固定机构(2)的安装位置与防护门扇(5)的尺寸匹配,防护门扇(5)打开时,由门扇固定机构(2)固定,进行卸料作业,两扇防护门扇(5)之间设有门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栏杆(10)及防护栏板(13),防护栏杆(10)设置在同侧的两根平台立杆(12)上,防护栏板(13)设置于防护栏杆(10)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扇固定机构(2)包括安装在防护栏杆(10)上的固定转轴(204)、内固定限位片(201)及外固定限位片(205),外固定限位片(205)内侧固定设置弹簧(202),门扇固定钩(203)套设在固定转轴(204)上,门扇固定钩(203)末端位于内固定限位片(201)与弹簧(202)之间,门扇固定钩(203)首端外端面设有弧面结构(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固定限位片(201)的内端面设有圆弧过渡结构(20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门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扇防护门扇(5)上的门扣转轴(4)及设置在另一扇防护门扇(5)上的门扣固定环(11),门扣转轴(4)上设有带钩门扣(7),门扣转轴(4)与门扣固定环(11)位置匹配,保证防护门扇(5)关闭时,带钩门扣(7)转动端部钩子扣在门扣固定环(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扣转轴(4)外侧设有门扣限位块(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防护门自动定位装置,它包括两扇对称设置的防护门扇及门扇固定机构,防护门扇通过抱箍与外侧的平台立杆活动连接,门扇固定机构设置在水平防护机构上,且门扇固定机构的安装位置与防护门扇的尺寸匹配,防护门扇打开时,由门扇固定机构固定,进行卸料作业,两扇防护门扇之间设有门锁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启闭方便的卸料平台防护门装置,当卸料平台防护门需要开启拉运材料时,拉起门扣,推开防护门扇至完全打开状态,由门扇固定钩固定;待材料运送完成,只需推开门扇固定钩,使防护门扇脱离即可关闭,再转动带钩门扣落回门扣固定环上,实现关闭状态,其操作方便、可周转利用又安全可靠,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夏锦欢;丁世龙;何峰敏;何水军;朱琳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7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