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铜合金带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带材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相关的标准和使用规范中通常要求材料表面应光洁,肉眼观察不应有裂纹、起皮、气泡、针孔、夹杂、起刺、压入物、压折和锈蚀等缺陷;但是铜合金带材在轧制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轧制痕、压折和划伤等缺陷,因此需要进行酸洗处理才能达到表面要求;采用酸洗工艺处理铜合金带材表面,通常会存在污染环境及铜合金带材表面出现黑点、空孔、麻面等缺陷。

目前,也有生产厂家尝试采用研磨工艺处理铜合金带材表面,但研磨工艺生产效率较低;为提高研磨工艺的生产效率,通常会采用增大研磨压力、及提高研磨带速度的方法,但此方法会加大研磨辊和托辊的磨损,使研磨辊和托辊提前报废,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包括多组研磨装置;每组研磨装置设置有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多组研磨装置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通过多组研磨装置对铜合金带材进行研磨,在总研磨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每组研磨装置的研磨量,相应减小了研磨压力,使研磨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同时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的研磨带装置上设置了张紧辊摆动机构,通过张紧辊周期性摆动驱动研磨带沿研磨辊和托辊的轴线往复移动,使研磨辊和托辊的磨损均匀,进一步延长了研磨辊和托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不仅提高了研磨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每组研磨装置的研磨砂粒度,在保证研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铜合金带材的研磨质量,保证了铜合金带材的高性能。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包括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一台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一台下带面研磨装置设置为一组研磨装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的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共设置有若干组,每组研磨装置的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带面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带装置、托辊装置、托辊加力装置;所述研磨带装置上转动设置有研磨带;所述托辊装置固定设置在研磨带装置下部,托辊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研磨托辊,研磨托辊向上移动,与研磨带转动接触,铜合金带材研磨时,进入托辊装置和研磨带之间,利用研磨带和铜合金带材的速度差,在研磨砂作用下,进行铜合金带材的表面研磨;所述托辊加力装置固定设置在研磨带装置和托辊装置铜合金带材送出侧,其下部转动设置有铰链块,铰链块与托辊装置固定连接,带动研磨托辊上下移动;所述研磨带装置、托辊装置、托辊加力装置通过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带装置包括研磨带装置支架、研磨辊、张紧辊升降装置、张紧辊;所述研磨辊以轴线水平方式转动设置在研磨带装置支架上;所述张紧辊升降装置固定设置在研磨辊上部,其上部两端活动设置有张紧辊升降轴a、张紧辊升降轴b;所述张紧辊设置在张紧辊升降装置上部,其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张紧辊轴,张紧辊轴一端为铰链轴头,另一端为滑动轴头;铰链轴头通过张紧辊连接板a、张紧辊支撑座a与张紧辊升降轴a转动连接,滑动轴头通过张紧辊连接板b、张紧辊支撑座b与张紧辊升降轴b滑动连接;所述张紧辊连接板b上固定设置有研磨带位置调整油缸,其前端伸出有调整油缸轴,调整油缸轴通过调心轴承和螺栓与滑动轴头连接,调整油缸轴做周期性轴向运动时,带动张紧辊以张紧辊升降轴b的轴线做周期性摆动,进而带动研磨带沿张紧辊、研磨辊的轴线做往复移动,使张紧辊、研磨辊在工作过程中均匀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研磨带设置在研磨辊和张紧辊外表面,研磨辊和张紧辊通过研磨带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辊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研磨辊转动,进而带动研磨带转动;所述张紧辊升降轴a、张紧辊升降轴b连接有驱动油缸,驱动张紧辊升降轴a、张紧辊升降轴b上下移动,调整研磨带的张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托辊装置包括研磨托辊、托辊支撑架、托辊轴承座、转动支架;所述研磨托辊通过托辊轴承座转动设置在托辊支撑架一侧,托辊支撑架通过转轴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托辊支撑架另一侧设置有托辊支撑架连接头,其与托辊加力装置连接,由托辊加力装置带动托辊支撑架绕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研磨托辊做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辊加力装置包括托辊升降机构、托辊压力保持机构;所述托辊升降机构上固定设置有电机、导轨,电机通过丝杠连接丝杠螺母,驱动丝杠螺母上下移动;所述托辊压力保持机构包括滑动板,其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由丝杠螺母带动上下移动;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其通过液压缸轴连接有滑动龙门架;所述滑动板、滑动龙门架上设置有导轨滑块,导轨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沿导轨同时或独立上下运动;所述滑动龙门架下端转动设置有铰链块,铰链块与托辊支撑架连接头固定连接,当滑动龙门架上下运动时,带动铰链块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托辊支撑架绕转轴转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研磨托辊做上下运动;所述液压缸用于提供研磨托辊保持研磨时压力;所述托辊升降机构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滑动板、滑动龙门架的上下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带面研磨装置上还设置有供水管和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供水管通有水和研磨砂混合液,用于提供研磨用研磨砂;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以检测研磨带在研磨辊上的移动范围;供水管设置在上带面研磨装置的铜合金带材送入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带面研磨装置包括下研磨带装置、压辊装置、压辊辅助装置;所述下研磨带装置上转动设置有研磨带,所述压辊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研磨压辊;压辊装置固定设置在下研磨带装置上部,研磨压辊向下移动,与研磨带转动接触;所述下研磨带装置、压辊装置、压辊辅助装置通过下基座固定连接;下带面研磨装置上还设置有供水管和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供水管设置在下带面研磨装置的铜合金带材送入侧。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通有水砂混合液,水重量份为80,砂重量份为20;砂为800-2000目氧化铝。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包括三组研磨装置;每组研磨装置设置有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三组研磨装置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通过三组研磨装置对铜合金带材进行研磨,在总研磨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每组研磨装置的研磨量,相应减小了研磨压力,使研磨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同时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的研磨带装置上设置了张紧辊摆动机构,通过张紧辊摆动驱动研磨带沿研磨辊和托辊的轴线往复移动,使研磨辊和托辊的磨损均匀,进一步延长了研磨辊和托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不仅提高了研磨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每组研磨装置的研磨砂粒度,在保证研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铜合金带材的研磨质量,保证了铜合金带材的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上带面研磨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2为研磨带装置外观示意图一;

图3为研磨带装置外观示意图二;

图4为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5为研磨带装置外观示意图三;

图6为局部b放大示意图;

图7为托辊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8为托辊加力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9为托辊升降机构外观示意图;

图10为托辊压力保持机构外观示意图;

图中:1、研磨带装置;101、研磨带装置支架;102、研磨辊;103、张紧辊升降装置;1031、张紧辊升降轴a;1032、张紧辊连接板a;1033、张紧辊支撑座a;1034、张紧辊升降轴b;1035、张紧辊连接板b;1036、张紧辊支撑座b;1037、研磨带位置调整油缸;1038、调整油缸轴;104、张紧辊;1041、张紧辊轴;1042、铰链轴头;1043、滑动轴头;106、研磨带;2、托辊装置;201、研磨托辊;202、托辊支撑架;2021、托辊支撑架连接头;203、托辊轴承座;204、转动支架;3、托辊加力装置;301、托辊升降机构;3013、电机;3014、丝杠;3015、丝杠螺母;3016、导轨;3017、位置传感器;302、托辊压力保持机构;3021、滑动板;3022、滑动龙门架;3023、液压缸;3024、铰链块;3025、导轨滑块;3026、液压缸轴;4、基座;5、供水管;6、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包括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一台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一台下带面研磨装置设置为一组研磨装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的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共设置有三组,每组研磨装置的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

所述上带面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带装置1、托辊装置2、托辊加力装置3;所述研磨带装置1上转动设置有研磨带106;所述托辊装置2固定设置在研磨带装置1下部,托辊装置2上活动设置有研磨托辊201,研磨托辊201向上移动,与研磨带106转动接触;所述托辊加力装置3固定设置在研磨带装置1和托辊装置2铜合金带材送出侧,其下部转动设置有铰链块3024,铰链块3024与托辊装置2固定连接,带动研磨托辊201上下移动;所述研磨带装置1、托辊装置2、托辊加力装置3通过基座4固定连接;

所述研磨带装置1包括研磨带装置支架101、研磨辊102、张紧辊升降装置103、张紧辊104;所述研磨辊102以轴线水平方式转动设置在研磨带装置支架101上;所述张紧辊升降装置103固定设置在研磨辊102上部,其上部两端活动设置有张紧辊升降轴a1031、张紧辊升降轴b1034;所述张紧辊104设置在张紧辊升降装置103上部,其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张紧辊轴1041;所述张紧辊轴1041一端为铰链轴头1042,另一端为滑动轴头1043;铰链轴头1042通过张紧辊连接板a1032、张紧辊支撑座a1033与张紧辊升降轴a1031转动连接,滑动轴头1043通过张紧辊连接板b1035、张紧辊支撑座b1036与张紧辊升降轴b1034滑动连接;所述张紧辊连接板b1035上固定设置有研磨带位置调整油缸1037,其前端伸出有调整油缸轴1038,调整油缸轴1038通过调心轴承和螺栓与滑动轴头1043连接;所述研磨带106设置在研磨辊102和张紧辊104外表面,研磨辊102和张紧辊104通过研磨带106转动连接;

所述研磨辊102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张紧辊升降轴a1031、张紧辊升降轴b1034连接有驱动油缸;

所述托辊装置2包括研磨托辊201、托辊支撑架202、托辊轴承座203、转动支架204;所述研磨托辊201通过托辊轴承座203转动设置在托辊支撑架202一侧,托辊支撑架202通过转轴与转动支架204转动连接;托辊支撑架202另一侧设置有托辊支撑架连接头2021,其与托辊加力装置3连接;

所述托辊加力装置3包括托辊升降机构301、托辊压力保持机构302;所述托辊升降机构30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013、导轨3016,电机3013通过丝杠3014连接有丝杠螺母3015;所述托辊压力保持机构302包括滑动板3021,其与丝杠螺母3015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3021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3023,其通过液压缸轴3026连接有滑动龙门架3022;所述滑动板3021、滑动龙门架3022上设置有导轨滑块3025,导轨滑块3025与导3016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龙门架3022下端转动设置有铰链块3024,铰链块3024与托辊支撑架连接头2021固定连接;所述托辊升降机构301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3017;

所述上带面研磨装置上还设置有供水管5和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6;供水管5设置在上带面研磨装置的铜合金带材送入侧;

所述下带面研磨装置包括下研磨带装置、压辊装置、压辊辅助装置;所述下研磨带装置上转动设置有研磨带,所述压辊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研磨压辊;压辊装置固定设置在下研磨带装置上部,研磨压辊向下移动,与研磨带转动接触;所述下研磨带装置、压辊装置、压辊辅助装置通过下基座固定连接;下带面研磨装置上还设置有供水管和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供水管设置在下带面研磨装置的铜合金带材送入侧;

所述供水管5通有水和研磨砂混合液,水重量份为80,研磨砂重量份为20;水中添加有研磨辅助剂;研磨砂为800-2000目氧化铝。

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在工作时,可通过调整三组研磨装置使用的研磨砂粒度,达到高效、高质量的目的:

如第一组研磨装置使用800目的研磨砂,第二组研磨装置使用1500目研磨砂,第三组研磨装置使用2000目研磨砂,达到研磨效率和质量的平衡。

如第一组研磨装置使用800目的研磨砂,第二组研磨装置使用1200目研磨砂,第三组研磨装置使用1500目研磨砂,在满足质量的要求下,达到较高的研磨效率。

如第一组研磨装置使用1500目的研磨砂,第二组研磨装置使用1800目研磨砂,第三组研磨装置使用2000目研磨砂,以满足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的研磨质量。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一台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一台下带面研磨装置设置为一组研磨装置,上带面研磨装置和下带面研磨装置的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设置有若干组,每组研磨装置的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带面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带装置(1)、托辊装置(2)、托辊加力装置(3);所述研磨带装置(1)上转动设置有研磨带(106),所述托辊装置(2)固定设置在研磨带装置(1)下部,托辊装置(2)上活动设置有研磨托辊(201),研磨托辊(201)向上移动,与研磨带(106)转动接触;所述托辊加力装置(3)固定设置在研磨带装置(1)和托辊装置(2)铜合金带材送出侧,其下部转动设置有铰链块(3024),铰链块(3024)与托辊装置(2)固定连接,带动研磨托辊(201)上下移动;所述研磨带装置(1)、托辊装置(2)、托辊加力装置(3)通过基座(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研磨带装置(1)包括研磨带装置支架(101)、研磨辊(102)、张紧辊升降装置(103)、张紧辊(104);所述研磨辊(102)以轴线水平方式转动设置在研磨带装置支架(101)上;所述张紧辊升降装置(103)固定设置在研磨辊(102)上部,其上部两端活动设置有张紧辊升降轴a(1031)、张紧辊升降轴b(1034);所述张紧辊(104)设置在张紧辊升降装置(103)上部,其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张紧辊轴(1041),其一端设置有铰链轴头(1042),另一端设置有滑动轴头(1043);铰链轴头(1042)通过张紧辊连接板a(1032)、张紧辊支撑座a(1033)与张紧辊升降轴a(1031)转动连接,滑动轴头(1043)通过张紧辊连接板b(1035)、张紧辊支撑座b(1036)与张紧辊升降轴b(1034)滑动连接;所述张紧辊连接板b(1035)上固定设置有研磨带位置调整油缸(1037),其前端伸出有调整油缸轴(1038),其通过调心轴承和螺栓与滑动轴头(1043)连接;所述研磨带(106)设置在研磨辊(102)和张紧辊(104)外表面,研磨辊(102)和张紧辊(104)通过研磨带(10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研磨辊(102)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张紧辊升降轴a(1031)、张紧辊升降轴b(1034)连接有驱动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辊装置(2)包括研磨托辊(201)、托辊支撑架(202)、托辊轴承座(203)、转动支架(204);所述研磨托辊(201)通过托辊轴承座(203)转动设置在托辊支撑架(202)一侧,托辊支撑架(202)通过转轴与转动支架(204)转动连接;托辊支撑架(202)另一侧设置有托辊支撑架连接头(2021),其与托辊加力装置(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辊加力装置(3)包括托辊升降机构(301)、托辊压力保持机构(302);所述托辊升降机构(30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3013)、导轨(3016),电机(3013)通过丝杠(3014)连接丝杠螺母(3015);所述托辊压力保持机构(302)包括滑动板(3021),其与丝杠螺母(3015)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3021)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3023),其通过液压缸轴(3026)连接有滑动龙门架(3022);所述滑动板(3021)、滑动龙门架(3022)上设置有导轨滑块(3025),导轨滑块(3025)与导轨(3016)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龙门架(3022)下端转动设置有铰链块(3024),铰链块(3024)与托辊支撑架连接头(2021)固定连接;所述托辊升降机构(301)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301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带面研磨装置上还设置有供水管(5)和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6);供水管(5)设置在上带面研磨装置的铜合金带材送入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带面研磨装置包括下研磨带装置、压辊装置、压辊辅助装置;所述下研磨带装置上转动设置有研磨带;所述压辊装置固定设置在下研磨带装置上部,压辊装置上活动设置有研磨压辊,研磨压辊向下移动,与研磨带转动接触;所述下研磨带装置、压辊装置、压辊辅助装置通过下基座固定连接;下带面研磨装置上还设置有供水管和研磨带位置检测传感器;供水管设置在下带面研磨装置的铜合金带材送入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水管(5)通有水和研磨砂混合液,水重量份为80,研磨砂重量份为20;研磨砂为800-2000目氧化铝。

技术总结
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带材研磨装置,包括多组研磨装置;每组研磨装置设置有上带面研磨装置、下带面研磨装置;多组研磨装置中心线对齐,沿铜合金带材移动方向顺序、分离固定设置;多组研磨装置对铜合金带材进行研磨,在总研磨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小了每组研磨装置研磨辊和托辊之间的研磨压力,使研磨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每组研磨装置的研磨带装置上设置了张紧辊摆动机构,张紧辊摆动驱动研磨带沿研磨辊和托辊的轴线移动,使研磨辊和托辊的磨损均匀,进一步延长了研磨辊和托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研磨装置提高了研磨辊和托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每组研磨装置的研磨砂粒度,在保证研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铜合金带材的研磨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谯光辉;赵国天;刘洪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大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7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