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太阳能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可以储存电能的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电板(photovoltaicpanel),又称为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模块,是一种利用太阳光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设备,在被光照射到的瞬间,即可输出电压及电流。太阳能光电板实际上是一种发电设备,其本身无法储存电能,因此,太阳能光电板必须与蓄电系统结合使用,才能持续储存电能以供用户使用。

为了供应足够的电力给用户,一般而言,太阳能光电板必须组装固定于无遮蔽物之地面或建筑物外表,并且和设置于其他地址或建筑物内部的蓄电系统相互连接,以作为完整的太阳能系统(solarenergysystem)进行运作。然而,大容量蓄电系统伴随着庞大的占地空间及制作成本;此外,电能从太阳能光电板传输至蓄电系统的输电过程中,还具有电力损耗的问题。因此,申请人认为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空间、成本效益,并且可以储存电能的太阳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其包括:一太阳能光电板,太阳能光电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太阳光接收面,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及一蓄电板,蓄电板与第二表面相互接合,用于储存电能。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蓄电板为一片状电容。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蓄电板是以电性连接方式贴合于第二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太阳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太阳能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词汇,为在此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明了的相同意义。

本案将可透过以下实施例说明而让在此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了解其创作精神,并可据以完成。

本案的实施并非由下列实施例而限制其实施型态。

图1为常见的太阳能系统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太阳能系统1包括复数个太阳能光电板11和蓄电系统12,在复数个太阳能光电板11和蓄电系统12之间还具有复数条传输线13。

图1中太阳能系统1的问题在于,蓄电系统12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储存足够的电能并随时提供给用户,因此占地空间庞大,且造价昂贵;此外,在传输过程中,利用传输线13将电能从太阳能光电板11传输至蓄电系统12,还伴随着电力损耗的问题。

图2为本申请的太阳能装置2的示意图,包括太阳能光电板21和蓄电板22。与图1常见的太阳能系统1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装置2的太阳能光电板21和蓄电板22相互接合,其中,太阳能光电板21还具有第一表面211以及第二表面212,蓄电板22接合于第二表面212。

在图2的实施例中,太阳能光电板21负责光电转换功能,可以为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已知的任意种类的太阳能光电板;蓄电板22负责电能储存功能。太阳能光电板21的第一表面211为太阳光接收面,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光电板21的第二表面212则是与蓄电板22电性连接,藉此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板22,使电能得以直接储存于蓄电板22。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光电板21可以透过单层黏胶(未绘示)与蓄电板22相互黏贴接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蓄电板22为具有成本效益,且可以任意卷绕的片状电容。

由于现有的太阳能系统,必须透过传输线,将太阳能光电板转换而得的电能,经由一定的传输距离,才能够储存电能于蓄电系统,而本申请则选用合适的蓄电板,将蓄电板直接贴合于太阳能光电板,移除了既有的蓄电系统,并缩减电能传输距离以减少能量耗损,使得本申请的太阳能装置可以储存电能,同时减少所占空间以及降低成本。

【符号说明】

1太阳能系统

11太阳能光电板

12蓄电系统

13传输线

2太阳能装置

21太阳能光电板

22蓄电板

211第一表面

212第二表面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太阳能光电板,所述太阳能光电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太阳光接收面,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及

一蓄电板,所述蓄电板与所述第二表面相互接合,用于储存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板为一片状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板是以电性连接方式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其包括:一太阳能光电板,该太阳能光电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为太阳光接收面,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及一蓄电板,该蓄电板与该第二表面相互接合,用于储存电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行广;赵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兴聚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7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