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



背景技术:

手臂输液港与picc及胸壁输液港相比具有留置时间长、维护周期长、感染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高、穿刺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医护合作可行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但输液港置入术作为一项有创操作,术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术区疼痛、渗血、肿胀,甚至有可能出现血肿,局部红肿,切口愈合障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输液港座周围疼痛是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取出的原因之一。

目前对于术后常伴有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局部冰敷对于预防出血、减轻疼痛有着良好的效果,临床工作中,手臂输液港置入术后常用冰袋压迫手臂切口,起到止血、止痛和消肿等作用,但常规普通冰袋由于硬度大,不能全方位紧贴手臂,温度过低,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移位,影响冷疗效果,需要护士频繁更换和调整冰袋位置,因此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包括袋套以及放置在袋套空腔内的水袋,所述袋套一端设有取出水袋的缝口,缝口外端设有粘接闭合的封口贴,所述袋套为便于合拢成圆形的矩形条状结构,袋套两端设有相互粘接的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的子母两面分别安装在袋套相对位置的正反两面;所述水袋为管状流道结构,水袋上设有若干条隔条,隔条均匀分布并分隔水袋内区域形成盘绕式的流道,水袋一侧上端设有连通流道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袋套上设有对应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伸出袋套的外端设有螺帽,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柱状下端为螺纹结构,螺帽分别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螺纹连接并夹持住袋套的外层固定。

优选的,所述袋套的外端面设有绑带,所述绑带串接在带袢上固定在袋套的外端,绑带为双组结构,绑带两端设有相互对接的卡扣,绑带一侧设有调节绑带长度的日字调节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为双组条状结构,便于根据手臂粗细调节长度,封口贴通过第二魔术贴相互粘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为止水快接母头,外端水管通过快接公头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快速对接。

优选的,所述袋套外端面的内层设有防止冷能散失的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袋套内端面对应患处粘贴有一次性的棉贴,防止吸附渗漏的血液等,并提高透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有效减少了频繁更换和调整冰袋的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执行力,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患者频繁拆卸冰袋带来的不适;水袋的盘绕结构有利于弯曲贴合在患者手臂上,并通过魔术贴和绑带加强了固定,防止脱落,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便于冷水的更换且可以持续水循环达到一致冷疗的效果,采用的止水快接头方便快速对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袋套外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袋套内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袋套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

本实施例中,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包括袋套1以及放置在袋套1空腔内的水袋2,所述袋套1一端设有取出水袋2的缝口,缝口外端设有粘接闭合的封口贴11,所述袋套1为便于合拢成圆形的矩形条状结构,袋套1两端设有相互粘接的第一魔术贴12,第一魔术贴12的子母两面分别安装在袋套1相对位置的正反两面;所述水袋2为管状流道结构,水袋2上设有若干条隔条21,隔条21均匀分布并分隔水袋2内区域形成盘绕式的流道,水袋2一侧上端设有连通流道的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袋套1上设有对应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的孔洞;具体的,水袋2内装在袋套1内并通过第一魔术12贴粘接套在患者手臂上,水袋2内的水温度升高后,通过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更换水袋2内的水,并将冷冻水重新注入,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伸出袋套1的外端设有螺帽13,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的柱状下端为螺纹结构,螺帽13分别与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螺纹连接并夹持住袋套1的外层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袋套1的外端面设有绑带14,所述绑带14串接在带袢15上固定在袋套1的外端,绑带14为双组结构,绑带14两端设有相互对接的卡扣15,绑带14一侧设有调节绑带14长度的日字调节扣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12为双组条状结构,便于根据手臂粗细调节长度,封口贴11通过第二魔术贴17相互粘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为止水快接母头,外端水管通过快接公头与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快速对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袋套1外端面的内层设有防止冷能散失的保温层18。

本实施例中,所述袋套1内端面对应患处粘贴有一次性的棉贴19,防止吸附渗漏的血液等,并提高透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水袋冷却后放入袋套内,水袋上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伸出袋套对应的孔洞并通过螺帽固定,袋套通过第一魔术贴粘接套在患者手臂上,袋套背面的棉贴对应人员患处,袋套外端的绑带调节长度后相互卡接加强袋套的固定,并可以在不方便固定的地方拉伸固定住袋套;当水袋内的温度升高后,通过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对接外端水管快速更换冷水,且可以通过水管与微型水泵持续更换水袋内的冷水,冷水循环利用,达到长时间冷疗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包括袋套以及放置在袋套空腔内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套一端设有取出水袋的缝口,缝口外端设有粘接闭合的封口贴,所述袋套为便于合拢成圆形的矩形条状结构,袋套两端设有相互粘接的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的子母两面分别安装在袋套相对位置的正反两面;所述水袋为管状流道结构,水袋上设有若干条隔条,隔条均匀分布并分隔水袋内区域形成盘绕式的流道,水袋一侧上端设有连通流道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袋套上设有对应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伸出袋套的外端设有螺帽,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柱状下端为螺纹结构,螺帽分别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螺纹连接并夹持住袋套的外层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套的外端面设有绑带,所述绑带串接在带袢上固定在袋套的外端,绑带为双组结构,绑带两端设有相互对接的卡扣,绑带一侧设有调节绑带长度的日字调节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为双组条状结构,便于根据手臂粗细调节长度,封口贴通过第二魔术贴相互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为止水快接母头,外端水管通过快接公头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快速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套外端面的内层设有防止冷能散失的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套内端面对应患处粘贴有一次性的棉贴,防止吸附渗漏的血液等,并提高透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臂输液港术后镇痛用冷疗袋,包括袋套以及放置在袋套空腔内的水袋,所述袋套一端设有取出水袋的缝口,缝口外端设有粘接闭合的封口贴,所述袋套为便于合拢成圆形的矩形条状结构,袋套两端设有相互粘接的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的子母两面分别安装在袋套相对位置的正反两面,该装置有效减少了频繁更换和调整冰袋的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执行力,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患者频繁拆卸冰袋带来的不适;水袋的盘绕结构有利于弯曲贴合在患者手臂上,并通过魔术贴和绑带加强了固定,防止脱落,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便于冷水的更换且可以持续水循环达到一致冷疗的效果,采用的止水快接头方便快速对接。

技术研发人员:丁金霞;汪锦芳;吴亚子;张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6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