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很多需要排水或进水的洗涤电子产品,为了更加智能化,会在水管中安装水流传感器来自动感应水流压力大小来实现自动调试指令。但是,水管中的水流传感器在水压低的时候,水流可能无法准确的推动感应,导致洗涤电子产品无法准确的执行下一步的指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管中的水流传感器在水压低的时候无法准确被推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圆柱形;锥形凸台,同心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锥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底座和所述锥形凸台中心设有贯穿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锥形凸台的压力水道,所述压力水道的孔径面积从所述底座下端面向所述锥形凸台上端面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边沿设有倒圆角或导斜角。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凸台的直径是所述底座直径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水道为梯形孔或锥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锥形凸台和压力水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和锥形凸台中心设有贯穿于底座和锥形凸台的压力水道,压力水道的孔径面积从底座下端面向锥形凸台上端面逐渐变小,将其安装在水流传感器前端,通过改变水流过的孔径,以达到增压的目的,使得水流传感器在水压低的时候能够被准确的推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锥形凸台;3-台阶面;4-压力水道,5-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包括底座1、锥形凸台2和压力水道4。其中,底座1、锥形凸台2和压力水道4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塑料件。
底座1为圆柱形,锥形凸台2同心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锥形凸台2的外周面与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台阶面3。
底座1和锥形凸台2中心设有贯穿于底座1和锥形凸台2的压力水道4,压力水道4的孔径面积从底座1下端面向锥形凸台2上端面逐渐变小,通过改变水流过的孔径,以达到增压的目的。
如图3所示,在具体使用时,两根水管5通过内外螺纹连接,锥形凸台2的外周面卡设在其中一个根水管5的内径中,台阶面3与水管5的一端相抵顶,另一根水管5的台阶面与底座1底部相抵顶,将水管水流增压器安装固定在两根水管5端部之间。将水流传感器安装在锥形凸台2前方的水管5中,当水压很低时,通过孔径面积从底座1下端面向锥形凸台2上端面逐渐变小的压力水道,改变水流过的孔径来达到增压的目的,使得水流传感器在水压低的时候能够被准确的推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座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边沿设有倒圆角或导斜角。
作为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锥形凸台2的直径是底座1直径的三分之二。
作为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压力水道4为梯形孔或锥形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1和锥形凸台2中心设有贯穿于底座1和锥形凸台2的压力水道4,压力水道4的孔径面积从底座1下端面向锥形凸台2上端面逐渐变小,将其安装在水流传感器前端,通过改变水流过的孔径,以达到增压的目的,使得水流传感器在水压低的时候能够被准确的推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为圆柱形;
锥形凸台,同心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锥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台阶面;
所述底座和所述锥形凸台中心设有贯穿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锥形凸台的压力水道,所述压力水道的孔径面积从所述底座下端面向所述锥形凸台上端面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边沿设有倒圆角或导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凸台的直径是所述底座直径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水道为梯形孔或锥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管水流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锥形凸台和压力水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