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5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由于没有线材束缚,易操作,易携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此类耳机一般使用耳机充电盒对其进行充电。但是,往往耳机充电盒只能给耳机充电,不能给其它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充电。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旨在解决耳机充电盒只能给耳机充电,不能给其它电子产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储电模块和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信号输入端、第二充电接口、控制器以及第一电子开关;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为在接收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触发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设置为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导通,以使所述储电模块为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连接的电子产品充电。可选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为耳机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至少包括usb充电接口以及苹果高速多功能充电接口。可选的,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设置为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所述控制器。可选的,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控制开关以及第一电阻,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接地,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的输出端接地。可选的,所述提示模块包括第二电子开关、第二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pnp三极管或者npn三极管。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n型绝缘性场效应管或者p型绝缘性场效应管。可选的,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耳机充电盒集成用于为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供电的第二充电接口,当用户需要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时,通过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导通,在第一电子开关导通时,储电模块与第二充电接口连通,用户即可通过第二充电接口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如此设置,使得耳机充电盒既能给耳机充电,也能给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供电,用户出行不再需要携带多个充电设备,用户体验度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3为图2中按键模块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又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5为图4中提示模块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充电盒再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7为图6中电压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储电模块20控制器30第一电子开关40第一充电接口50第二充电接口60按键模块70提示模块80电压检测电路q2第二电子开关d1发光二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s1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参照图1,该耳机充电盒包括储电模块10和第一充电接口40,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与第一充电接口40连接,该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信号输入端、控制器20、第一电子开关30以及第二充电接口50。该控制器20的第一输入端与该信号输入端连接,该控制器20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一电子开关30的受控端连接;该第一电子开关30的输入端与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一电子开关30的输出端与该第二充电接口50连接。该控制器20,可以是单片机、dsp、fpga等微处理器,该控制器20内可以集成有用于分析处理所接收到的触发信号的软件程序和模块。该控制器20,用于在接收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触发信号时,调用其内部的程序和模块根据该触发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30。该第一电子开关30,可以为各种晶体管,例如p型绝缘性场效应管、n型绝缘性场效应管、pnp三极管或者npn三极管等。该第一电子开关30,用于根据控制器20输出的控制信号导通,使得该储电模块10与该第二充电接口50连通,用户可通过该第二充电接口50为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充电。该第一充电接口40,为耳机充电接口,用于给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充电。该第二充电接口50,至少包括microusb充电接口以及苹果高速多功能充电接口(lightning接口),但不限于此。该耳机充电盒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在耳机充电盒内集成了耳机供电线路以及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的供电线路。默认耳机充电线路一直处于畅通状态,用户可随时通过第一充电接口40为耳机充电。也就是说,用户将耳机插入第一充电接口40,耳机充电盒内的储电模块10即可为插入的耳机充电,该储电模块10可选为可充电电池。而耳机以外的电子产品的供电线路受控制器20的控制,默认状态下,第一电子开关30断开,耳机以外的电子产品的充电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当用户需要给耳机以外的电子产品如安卓手机、苹果手机等充电时,用户可通过信号输入端为控制器20提供触发信号,例如,可通过耳机充电盒的按键模块为控制器20提供触发信号。控制器20在接收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触发信号时,控制器20产生控制信号并输出至第一电子开关30的受控端,该控制信号可以为高电平的电信号,也可以为低电平的电信号,具体根据第一电子开关30的导通条件设置。第一电子开关30在接收到控制器20输出的控制信号时,第一电子开关30由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在第一电子开关30处于导通状态时,储电模块10与第二充电接口50连通,用户将待充电的电子产品插入第二充电接口50,即可为待充电的电子产品充电。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耳机充电盒集成用于为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供电的第二充电接口40,当用户需要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时,通过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控制第一电子开关30导通,在第一电子开关30导通时,储电模块10与第二充电接口50连通,用户即可通过第二充电接口50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如此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既能给耳机充电,也能给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供电,用户出行不再需要携带多个充电设备,用户体验度更高。可选的,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按键模块60,该按键模块60的输出端与该控制器2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按键模块60,用于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器20的第一输入端。具体的,当用户需要使用耳机充电盒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时,可以通过操作按键模块60,例如按下按键,长按按键等,按键模块60在接收到用户的按键操作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器20。该触发信号可选为低电平的触发信号,该控制器20的第一输入端可选为控制器20的其中一个io口。在默认状态下,控制器20的这一io口被上拉在高电平,当用户操作按键模块60时,控制器20的这一io口被下拉为低电平。控制器20在检测到其io口由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时,控制器20控制第一电子开关30由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充电接口50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可选的,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按键模块60包括控制开关s1以及第一电阻r1,该控制开关s1的第一端接地,该控制开关s1的第二端与该控制器2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该控制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具体的,在控制开关s1断开时,由于第一电阻r1的上拉作用,使得控制器20的第一输入端,即控制器20中与控制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的io口被上拉为高电平。当用户需要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时,用户按下触控开关s1,以使控制开关s1闭合。在控制开关s1闭合时,储电模块10、第一电阻r1以及控制开关s1接地形成回路,控制器20的io口由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控制器20在检测到其io口由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时,控制器20控制第一电子开关30由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充电接口50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可选的,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提示模块70;该提示模块70的受控端与该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该提示模块70的输入端与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该提示模块70的输出端接地。该提示模块70,设置为在接收到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提示信号时,发出提示信息。其中,该控制器20输出端的提示信号可以是高电平的提示信号,也可以为低电平的提示信号,具体可根据提示模块70内部元器件设置。该提示信息可以是亮灯、改变灯光颜色等等,提示模块70通过发出提示信息以告知用户其他电子产品的供电线路已导通,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充电接口50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可选的,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提示模块70包括第二电子开关q2、第二电阻r2以及发光二极管d1;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电子开关q的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电子开关q2的输出端接地,该第二电子开关q2的受控端与该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该第二电子开关q2可以是pnp三极管或者npn三极管,还可以是绝缘性场效应管等,此处不限。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为控制器20的多个io口中的其中一个io口,该io口在默认状态下输出设定电平的电信号,以使第二电子开关q2处于断开状态,例如,若该第二电子开关q2为pnp三极管,则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在默认状态下输出高电平的电信号,以使该第二电子开关q2默认处于断开状态;若该第二电子开关q2为npn三极管,则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在默认状态下输出低电平的电信号,以使该第二电子开关q2默认处于断开状态。当用户通过信号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至控制器20时,控制器20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电子开关30,以控制第一电子开关30导通,使得其他电子产品的供电线路导通。与此同时,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提示信号,该提示信号可以是高电平,也可以是低电平,具体可根据第二电子开关q2的导通条件设置,例如,若该第二电子开关q2为pnp三极管,则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提示信号为低电平的电信号,以使该第二电子开关q2由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若该第二电子开关q2为npn三极管,则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提示信号为高电平的电信号,以使该第二电子开关q2由断开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第二电子开关q2在接收到控制器20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提示信号时,第二电子开关q2导通。在第二电子开关q2导通时,储电模块10、发光二极管d1以及第二电子开关q2接地形成回路,发光二极管d1亮,以告知用户其他电子产品的供电线路已导通,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充电接口50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可选的,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80,该电压检测电路80的输入端与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80的输出端与该控制器2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该电压检测电路80,用于检测耳机充电盒内储电模块10的剩余电量,并将储电模块10的剩余电量传输至控制器20,以供控制器20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控制器20将接收到的储电模块10的剩余电量通过耳机充电盒的显示屏显示,或者,在储电模块10的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时,通过耳机充电盒的告警装置发出告警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为储电模块10充电,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可选的,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压检测电路80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该储电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均与该控制器2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具体的,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公共点连接至该控制器20的第二输入端,控制器20的第二输入端可选为控制器20的adc引脚。该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具有分压作用,以对储电模块10输出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控制器20通过其第二输入端检测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公共点的电压参数或者电流参数,并根据所获取的电压参数或者电流参数确定储电模块10当前的剩余电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此设置,使得该耳机充电盒既能够为其他电子产品充电,也具有电量提醒功能,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储电模块和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信号输入端、第二充电接口、控制器以及第一电子开关;

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设置为在接收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触发信号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设置为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导通,以使所述储电模块为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所连接的电子产品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为耳机充电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至少包括usb充电接口以及苹果高速多功能充电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按键模块,设置为被触发时,输出触发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控制开关以及第一电阻,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接地,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提示模块;

所述提示模块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的输出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包括第二电子开关、第二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pnp三极管或者npn三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n型绝缘性场效应管或者p型绝缘性场效应管。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包括储电模块和第一充电接口,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信号输入端、第二充电接口、控制器以及第一电子开关;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耳机充电盒只能给耳机充电,不能给耳机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充电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名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