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2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致热原、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就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肾只能利用渗透压和超滤压来达到清除过多的水分之目的。所使用的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装置都具备上述这些功能,从而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使之近于生理状态。现有的透析装置,血透时血在膜内,滤出液在膜外,也就是说需要将病人的血液抽到体外进行过滤,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尤其对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为其带来不便,透析期间需要病人一直待在病床上,导致透析病人在透析时能够进行行走完全不可能,尤为重要的是大幅增加了透析病人的治疗成本以及大幅增加了透析病人的穿刺次数而增强痛苦。为此,提出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血透时血在膜外,滤出液在膜内,不需要将病人的血液抽到体外就能进行过滤,其可长期埋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尤其对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可为其带来便利,为透析病人在透析时仍然能够进行行走带来可能,尤为重要的是可有效降低透析病人的治疗成本以及有效减少透析病人的穿刺次数而降低痛苦,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包括超滤透析单元、负压发生单元以及废液引流单元,所述负压发生单元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相通设置,所述废液引流单元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相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超滤透析单元用于插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设置的负压发生单元用于将超滤透析单元内部的空气抽出以使得超滤透析单元内部产生负压,利用超滤透析单元内部与病人中心静脉内部的压力差,以使得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的内部,废液引流单元用于将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内部的血液中的毒素水分引流出来并收集起来。进一步的,所述超滤透析单元包括基座、密封板以及超滤透析束,所述基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且所述基座的另一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密封板固定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壁上,所述超滤透析束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底壁上,且所述超滤透析束与所述基座的内部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用作超滤透析单元的主体结构,密封板用于将基座密封,第一连接管用于连接负压发生单元,第二连接管用于连接废液引流单元,超滤透析束用于插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利用压力差将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束的内部从而实现透析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还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端部还螺接有肝素帽,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背向所述肝素帽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管用于连接肝素帽,肝素帽用于连接注射器利用生理盐水对超滤透析束以及基座的内部进行冲洗以防止超滤透析束以及基座的内部被堵塞。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外周边缘还一体设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关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座的设置使得基座便于配合医用绑带或者自黏胶带固定在病人的皮肤上。进一步的,所述超滤透析束的外部还设有捆扎机构,所述捆扎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纤维丝,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套装在所述超滤透析束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面与所述基座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套装在所述超滤透析束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端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座背向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面上嵌入式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纤维丝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超滤透析束的外部,所述纤维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纤维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捆扎机构,且捆扎机构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纤维丝构成,第一连接座为圆筒形结构,这样第一连接座可与病人的皮肤上用于插入超滤透析束的切口以及中心静脉上的切口相吻合,可避免超滤透析束与病人的皮肤以及中心静脉的连接处病人的静脉血发生渗漏的情况,第二连接座用于连接纤维丝同时用于扎紧超滤透析束,纤维丝用于将超滤透析束扎紧,可避免超滤透析束散乱,过滤网用于防护超滤透析束远离基座的一端端部,可避免压强过大导致超滤透析束远离基座的一端端部变形或者破裂。进一步的,所述超滤透析束由若干根半透膜管构成,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的一端均为开口端,且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的另一端均为封闭端,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的开口端均通过配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底壁上,且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的封闭端均为半圆弧端,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的管壁内部均嵌装有若干呈等距离布置的支撑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滤透析束由若干根半透膜管构成,从而使得超滤透析束具备选择透过性的性质,能够保证超滤透析束将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反向压滤到其内部,支撑环用于对每根半透膜管进行支撑,可避免半透膜管被血压压扁而导致其无法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发生单元包括盒体、盒盖、负压泵、气管、控制器、蓄电池、压力传感器以及触控显示屏,所述盒体的后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盒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后部,且所述盒盖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底壁上,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的抽气口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电池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负压泵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负压泵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嵌装在所述密封板上,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部与所述基座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前部,且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基座和超滤透析束内部的压力数据并实时上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上传的压力数据实时控制负压泵的工作状态,以保证基座和超滤透析束内部的压力处于稳定地负压状态,蓄电池用于为负压泵、控制器、压力传感器以及触控显示屏供电,触控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压力数据、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负压泵的工作状态以及用于修改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负压泵的工作参数。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一侧壁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充电接口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用于控制该装置开关机,充电接口用于为蓄电池充电。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内底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布在所述气管的两侧,且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管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负压泵的抽气口之间,且所述电磁阀的电控端还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气管的内部是否进入液体,在检测到气管的内部进入液体时,将检测信号上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可避免负压泵内部因进入液体而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废液引流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单向阀、流量计、引流管、集液袋以及喇叭,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均背向所述基座设置,所述流量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且所述流量计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所述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还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引流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背向所述基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袋的一端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喇叭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且所述喇叭的电控端还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第二单向阀的作用下,第二连接管只能用于向外流出废液,可防止集液袋内部的液体反流入基座的内部,同时在两个第二单向阀的作用下,第二连接管内部流经流量计的液体量比较稳定,可避免流量计多计数据,从而保证流量计统计的数据比较准确,进而保证在集液袋内部集满废液时,控制器可及时控制喇叭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集液袋,以保证病人顺利地进行透析,同时也使得该装置对集液袋的规格没有要求,可使用不同规格的集液袋,只要通过触控显示屏设置好流量计的统计参数即可,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设置的超滤透析单元用于插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设置的负压发生单元用于将超滤透析单元内部的空气抽出以使得超滤透析单元内部产生负压,利用超滤透析单元内部与病人中心静脉内部的压力差,以使得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的内部,同时超滤透析单元由基座、密封板以及超滤透析束构成,且超滤透析束由若干根半透膜管构成,从而使得超滤透析束可长期埋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进而使得该装置血透时血在膜外,滤出液在膜内,不需要将病人的血液抽到体外就能进行过滤,尤其对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可为其带来便利,为透析病人在透析时仍然能够进行行走带来可能,尤为重要的是可有效降低透析病人的治疗成本以及有效减少透析病人的穿刺次数而降低痛苦;2、本发明,设置的废液引流单元由两个第二单向阀、流量计、引流管、集液袋以及喇叭,在两个第二单向阀的作用下可使得流量计的统计数据比较精准,同时流量计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喇叭的电控端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这样在流量计统计的流量数据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喇叭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集液袋,以保证病人顺利地进行透析,同时也使得该装置对集液袋的规格没有要求,可使用不同规格的集液袋,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图3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局部视图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超滤透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超滤透析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局部视图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超滤透析单元的超滤透析束的半透膜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超滤透析单元的超滤透析束的半透膜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局部视图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负压发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的负压发生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局部视图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超滤透析单元;2、负压发生单元;3、废液引流单元;4、基座;5、密封板;6、压力传感器;7、第一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超滤透析束;11、捆扎机构;12、第一连接座;13、纤维丝;14、第二连接座;15、过滤网;16、固定座;17、配装座;18、半透膜管;19、支撑环;20、第一连接头;21、气管;22、第一单向阀;23、肝素帽;24、第二单向阀;25、流量计;26、第二连接头;27、引流管;28、集液袋;29、盒体;30、触控显示屏;31、盒盖;32、电源开关;33、充电接口;34、蓄电池;35、控制器;36、喇叭;37、负压泵;38、通孔;39、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0、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利贵审查委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到的功效,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以下结合附图1-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超滤透析单元1、负压发生单元2以及废液引流单元3,所述负压发生单元2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1相通设置,所述废液引流单元3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1相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超滤透析单元1用于插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设置的负压发生单元2用于将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的空气抽出以使得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产生负压,利用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与病人中心静脉内部的压力差,以使得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1的内部,废液引流单元3用于将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的血液中的毒素水分引流出来并收集起来。较佳地,如图2-6所示,所述超滤透析单元1包括基座4、密封板5以及超滤透析束10,所述基座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4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7,且所述基座4的另一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9,所述密封板5固定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顶壁上,所述超滤透析束10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底壁上,且所述超滤透析束10与所述基座4的内部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4用作超滤透析单元1的主体结构,密封板5用于将基座4密封,第一连接管7用于连接负压发生单元2,第二连接管9用于连接废液引流单元3,超滤透析束10用于插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利用压力差将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束10的内部从而实现透析的目的。较佳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基座4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还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8,所述第三连接管8远离所述基座4的一端端部还螺接有肝素帽23,所述第三连接管8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2,所述第一单向阀22的导通方向背向所述肝素帽23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管8用于连接肝素帽23,肝素帽23用于连接注射器利用生理盐水对超滤透析束10以及基座4的内部进行冲洗以防止超滤透析束10以及基座4的内部被堵塞。较佳地,如图6所示,所述基座4的外周边缘还一体设有两个固定座16,两个所述固定座16关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固定座16的设置使得基座4便于配合医用绑带或者自黏胶带固定在病人的皮肤上。较佳地,如图2和6所示,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外部还设有捆扎机构11,所述捆扎机构11包括第一连接座12、第二连接座14以及纤维丝13,所述第一连接座12固定套装在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座12的一端面与所述基座4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4固定套装在所述超滤透析束10远离所述基座4的一端端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座14背向所述第一连接座12的一端面上嵌入式安装有过滤网15,所述纤维丝13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外部,所述纤维丝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2固定连接,且所述纤维丝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4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捆扎机构11,且捆扎机构11由第一连接座12、第二连接座14以及纤维丝13构成,第一连接座12为圆筒形结构,这样第一连接座12可与病人的皮肤上用于插入超滤透析束10的切口以及中心静脉上的切口相吻合,可避免超滤透析束10与病人的皮肤以及中心静脉的连接处病人的静脉血发生渗漏的情况,第二连接座14用于连接纤维丝13同时用于扎紧超滤透析束10,纤维丝13用于将超滤透析束10扎紧,可避免超滤透析束10散乱,过滤网15用于防护超滤透析束10远离基座4的一端端部,可避免压强过大导致超滤透析束10远离基座4的一端端部变形或者破裂。较佳地,如图6-11所示,所述超滤透析束10由若干根半透膜管18构成,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一端均为开口端,且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另一端均为封闭端,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开口端均通过配装座17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底壁上,且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封闭端均为半圆弧端,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管壁内部均嵌装有若干呈等距离布置的支撑环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滤透析束10由若干根半透膜管18构成,从而使得超滤透析束10具备选择透过性的性质,能够保证超滤透析束10将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反向压滤到其内部,支撑环19用于对每根半透膜管18进行支撑,可避免半透膜管18被血压压扁而导致其无法工作。较佳地,如图4、6和12-13所示,所述负压发生单元2包括盒体29、盒盖31、负压泵37、气管21、控制器35、蓄电池34、压力传感器6以及触控显示屏30,所述盒体29的后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盒盖31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后部,且所述盒盖3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38,所述负压泵37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内部,所述气管21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底壁上,且所述气管21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37的抽气口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气管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头2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远离所述基座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35和所述蓄电池3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内部,所述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负压泵37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5和所述负压泵37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嵌装在所述密封板5上,且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感应部与所述基座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30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前部,且所述触控显示屏30与所述控制器35双向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6用于检测基座4和超滤透析束10内部的压力数据并实时上传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根据压力传感器6上传的压力数据实时控制负压泵37的工作状态,以保证基座4和超滤透析束10内部的压力处于稳定地负压状态,蓄电池34用于为负压泵37、控制器35、压力传感器6以及触控显示屏30供电,触控显示屏30用于实时显示压力数据、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35和负压泵37的工作状态以及用于修改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35和负压泵37的工作参数。较佳地,如图12-13所示,所述盒体29的一侧壁上还设有电源开关32和充电接口33,所述电源开关32和所述充电接口33均与所述蓄电池34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32用于控制该装置开关机,充电接口33用于为蓄电池34充电。较佳地,如图13-14所示,所述盒体29的内底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布在所述气管21的两侧,且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管21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0,所述电磁阀40位于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与所述负压泵37的抽气口之间,且所述电磁阀40的电控端还与所述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用于实时检测气管21的内部是否进入液体,在检测到气管21的内部进入液体时,将检测信号上传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控制电磁阀40关闭,可避免负压泵37内部因进入液体而损坏。较佳地,如图2-4所示,所述废液引流单元3包括两个第二单向阀24、流量计25、引流管27、集液袋28以及喇叭36,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2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9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24的导通方向均背向所述基座4设置,所述流量计2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9上,且所述流量计25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24之间,所述流量计25的信号输出端还与所述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引流管27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头26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26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背向所述基座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引流管2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袋28的一端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喇叭36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内部,且所述喇叭36的电控端还与所述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第二单向阀24的作用下,第二连接管9只能用于向外流出废液,可防止集液袋28内部的液体反流入基座4的内部,同时在两个第二单向阀24的作用下,第二连接管9内部流经流量计25的液体量比较稳定,可避免流量计25多计数据,从而保证流量计25统计的数据比较准确,进而保证在集液袋28内部集满废液时,控制器35可及时控制喇叭36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集液袋28,以保证病人顺利地进行透析,同时也使得该装置对集液袋28的规格没有要求,可使用不同规格的集液袋28,只要通过触控显示屏30设置好流量计25的统计参数即可,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整体形状呈圆柱形,且超滤透析束10的直径不大于4mm(基于人的中心静脉血管直径能够达到6mm而确定),长度不超过30cm,超滤率为30-40ml/h.mmhg,且构成超滤透析束10的半透膜管18可采用型号为f60的半透膜制成,型号为f60的半透膜的滤过率为40ml/h.mmhg,假设病人48小时超滤量为4800ml,则每小时超滤100ml,则需要提供的负压值为100ml÷40ml/h.mmhg即为2.5mmhg,因此为了保证该装置能够达到100ml/h的过滤速度,必须控制负压泵37工作实时保证超滤透析束10内部的负压不小于2.5mmhg,并利用压力传感器6对基座4内部的气压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器35根据压力传感器6监控的数据调整负压泵37的工作状态,同时利用流量计25对排出的废液量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器35根据排出的废液量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当不在设定范围内时控制器35将控制负压泵37使其自动调整压力直至流量计25实时监测到的废液流出速度与目标值相符合,在集液袋28内部装满废液时,控制器35会控制喇叭36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集液袋28,触控显示屏30用于实时显示压力数据、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35和负压泵37的工作状态以及用于修改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35和负压泵37的工作参数,同时用于输入超滤目标或者超滤速度;其次,还可在基座4的内部安装基于lpc904的漏血监测智能传感器,且将基于lpc904的漏血监测智能传感器与控制器35电性连接,可用于实时监测超滤透析束10是否发生膜破的现象,在超滤透析束10发生膜破的现象时,病人的血液将会进入超滤透析束10的内部,不仅影响透析效果,还可导致病人失血,在超滤透析束10发生膜破的现象时,控制器35控制喇叭36报警,并在触控显示屏30显示报警信息,已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更换该装置,进而保证病人的安全。另外,所述控制器35可选用型号为stc89c51的单片机,所述压力传感器6可选用型号为u7100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负压泵37可选用vm系列的微型负压泵,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可选用欧姆龙ee-sx1109透过型的光电传感器,所述流量计25可选用合肥史密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mith5013的微型流量计。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盒体29的外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8-25份、碳酸钙粉末8-12份、纳米银粉10-12份、酚醛树脂12-16份、二氧化钛粉末8-10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1-3份和水30-40份;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以此制得混合溶液;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纳米银粉、酚醛树脂、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200nm,以此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为80-100℃,待反应釜停止工作后温度降至40-50℃时将采用100目的过滤网将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液滤出,得到的滤液即为制得的防护涂料;s4、将盒体29的外表面采用无尘布蘸取擦拭干净,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盒体29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厚度为200-400um的涂膜;s5、将步骤s4喷涂有防护涂料的盒体29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为80-100℃,干燥固化时间为30-40min,即在盒体29的外表面上制得防护层。将实施例1-2中的盒体29放在实验室中具有相同的条件的细菌培养箱中120小时后取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表:实施例观察结果实施例1盒体29的外表面上滋养大量细菌实施例2盒体29的外表面上滋养较少量细菌从上表观察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抗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盒体29的防腐、抗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盒体29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外表面上滋养大量细菌。工作原理:该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设置的超滤透析单元1用于插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设置的负压发生单元2用于将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的空气抽出以使得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产生负压,利用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与病人中心静脉内部的压力差,以使得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1的内部,同时超滤透析单元1由基座4、密封板5以及超滤透析束10构成,且超滤透析束10由若干根半透膜管18构成,从而使得超滤透析束10可长期埋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进而使得该装置血透时血在膜外,滤出液在膜内,不需要将病人的血液抽到体外就能进行过滤,尤其对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可为其带来便利,为透析病人在透析时仍然能够进行行走带来可能,尤为重要的是可有效降低透析病人的治疗成本以及有效减少透析病人的穿刺次数而降低痛苦,另外还能为透析病人减少前往医院的次数成为可能;设置的废液引流单元3由两个第二单向阀24、流量计25、引流管27、集液袋28以及喇叭36,在两个第二单向阀24的作用下可使得流量计25的统计数据比较精准,同时流量计25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喇叭36的电控端与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这样在流量计25统计的流量数据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35控制喇叭36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集液袋28,以保证病人顺利地进行透析,同时也使得该装置对集液袋28的规格没有要求,可使用不同规格的集液袋28,进而使得该装置实用性较好。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病人中心静脉处的皮肤切口,然后将病人中心静脉采用医疗手段切口,并将超滤透析束10埋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然后缝合处理,通过电源开关32将该装置开机,然后控制器35控制负压泵37工作,将超滤透析束10以及基座4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超滤透析束10内部产生负压,病人血液中的毒素水分被反向压滤到超滤透析单元1的内部,同时将负压发生单元2放置在基座4的上方,将废液引流单元3废液引流单元3放在基座4的下方,超滤透析单元1内部的滤出液将会沿着引流管27进入集液袋28的内部,当时流量计25统计的液体流量达到设定数据时,控制器35将会及时控制喇叭36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集液袋28,在更换集液袋28时,将引流管27夹闭,可更换集液袋28,或者在第二连接管9上加装阀门,这样便于更换集液袋28,在基座4或者超滤透析束10内部堵塞时,可通过肝素帽23连接注射器利用生理盐水对超滤透析束10以及基座4的内部进行冲洗,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定期监测埋入体内部分的血栓形成情况,拔管时需要动作轻柔,避免血栓掉落,必要时拔管前行局部融拴后拔管。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滤透析单元(1)、负压发生单元(2)以及废液引流单元(3),所述负压发生单元(2)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1)相通设置,所述废液引流单元(3)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1)相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1)包括基座(4)、密封板(5)以及超滤透析束(10),所述基座(4)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座(4)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7),且所述基座(4)的另一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9),所述密封板(5)固定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顶壁上,所述超滤透析束(10)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底壁上,且所述超滤透析束(10)与所述基座(4)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背向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一侧还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8),所述第三连接管(8)远离所述基座(4)的一端端部还螺接有肝素帽(23),所述第三连接管(8)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2),所述第一单向阀(22)的导通方向背向所述肝素帽(2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的外周边缘还一体设有两个固定座(16),两个所述固定座(16)关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外部还设有捆扎机构(11),所述捆扎机构(11)包括第一连接座(12)、第二连接座(14)以及纤维丝(13),所述第一连接座(12)固定套装在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座(12)的一端面与所述基座(4)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4)固定套装在所述超滤透析束(10)远离所述基座(4)的一端端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座(14)背向所述第一连接座(12)的一端面上嵌入式安装有过滤网(15),所述纤维丝(13)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超滤透析束(10)的外部,所述纤维丝(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2)固定连接,且所述纤维丝(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透析束(10)由若干根半透膜管(18)构成,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一端均为开口端,且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另一端均为封闭端,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开口端均通过配装座(17)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底壁上,且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封闭端均为半圆弧端,若干根所述半透膜管(18)的管壁内部均嵌装有若干呈等距离布置的支撑环(1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单元(2)包括盒体(29)、盒盖(31)、负压泵(37)、气管(21)、控制器(35)、蓄电池(34)、压力传感器(6)以及触控显示屏(30),所述盒体(29)的后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盒盖(31)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后部,且所述盒盖(3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38),所述负压泵(37)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内部,所述气管(21)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底壁上,且所述气管(21)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37)的抽气口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气管(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头(2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7)远离所述基座(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35)和所述蓄电池(3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内部,所述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负压泵(37)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5)和所述负压泵(37)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嵌装在所述密封板(5)上,且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感应部与所述基座(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30)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前部,且所述触控显示屏(30)与所述控制器(35)双向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9)的一侧壁上还设有电源开关(32)和充电接口(33),所述电源开关(32)和所述充电接口(33)均与所述蓄电池(34)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9)的内底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布在所述气管(21)的两侧,且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气管(21)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40),所述电磁阀(40)位于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39)与所述负压泵(37)的抽气口之间,且所述电磁阀(40)的电控端还与所述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引流单元(3)包括两个第二单向阀(24)、流量计(25)、引流管(27)、集液袋(28)以及喇叭(36),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2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9)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24)的导通方向均背向所述基座(4)设置,所述流量计(2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9)上,且所述流量计(25)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单向阀(24)之间,所述流量计(25)的信号输出端还与所述控制器(35)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引流管(27)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头(26)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26)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背向所述基座(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引流管(2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袋(28)的一端固定且相通连接,所述喇叭(36)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9)的内部,且所述喇叭(36)的电控端还与所述控制器(35)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内反向单纯超滤透析装置,包括超滤透析单元、负压发生单元以及废液引流单元,所述负压发生单元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相通设置,所述废液引流单元与所述超滤透析单元相通设置,超滤透析单元包括基座、密封板以及超滤透析束。本发明,其可长期埋入病人中心静脉的内部,尤其对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可为其带来便利,为透析病人在透析时仍然能够进行行走带来可能,尤为重要的是可有效降低透析病人的治疗成本以及有效减少透析病人的穿刺次数而降低痛苦,能够保证病人顺利地进行透析,同时其对集液袋的规格没有要求,可使用不同规格的集液袋,进而使得其实用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梁聪;薛丽娜;刘金凤;牛红艳;祝喜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5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