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运输过程中,石油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冲击、震动等原因导致石油管道内的石油泄漏,泄漏的石油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石油管道的泄漏点一般在于管道之间的连接处。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防冲击变形协调管道接头装置,通过该接头装置连接相邻的石油管道,以提高石油管道连接处的抗冲击能力。该接头装置由管径不同的三部分构成。其中,中间部分为大管径管道,两端部分为小管径管道。两端管壁上各设有两排紧固螺孔断面,每个断面均匀设有四个紧固螺孔,通过此紧固螺孔用紧固螺丝固定橡胶圈密封挡块和防冲限位挡块;橡胶圈密封挡块和防冲限位挡块共同构成放置密封橡胶圈的卡槽。该装置具有一定的轴向和弯曲调节能力,可以实现大变形反应下管道的自我调节,提高了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然而,上述接头装置的抗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接头装置,能够提高管接头装置的抗震能力,从而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

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第一连接头座和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

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减震架体连接,减震架体套接在伸缩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一连接头座上具有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

减震架体包括支架、和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支架套接在伸缩管上,第一弹性件套接在第一连接件上,且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延伸件,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一延伸件与支架之间;

第二延伸件插入第二连接件内,且第二延伸件可沿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各至少设置两个,相应的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各至少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支架垂直,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平行,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二延伸件为回转件,第二延伸件可绕第二延伸件的轴线转动,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滑槽,滑槽沿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延伸件插入滑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二连接件朝向第一连接头座的端部具有开口,开口与滑槽接通,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有挡块,以使挡块封闭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一连接头座上具有第一通孔,伸缩管与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通孔的边缘具有朝向第一连接头座外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管道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二连接头座具有第一支撑座和两个第三延伸件;

减震架体还包括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座,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套接在支撑件上;

各第三延伸件穿过不同的第二支撑座,支撑件穿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位于两个第二弹性件之间,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二支撑座上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三延伸件穿过第二通孔,支撑件穿过第三通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两个第三延伸件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三延伸件的延伸方向为管接头本体的径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

第二连接头座上具有第四通孔,伸缩管与第四通孔的内侧壁连接,第四通孔的边缘具有朝向第二连接头座外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具体结构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第一连接头座和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减震架体连接,减震架体套接在伸缩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中减震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中第一连接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中第二连接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管接头本体;

101-第一连接头座;

1011-第一延伸件;

1012-第二延伸件;

1013-第一连接部;

1014-第一通孔;

102-伸缩管;

103-第二连接头座;

1031-第三延伸件;

1032-第一支撑座;

1033-第四通孔;

1034-第二连接部;

20-减震组件;

201-减震架体;

2011-支架;

2012-第一连接件;

2013-第二连接件;

20131-滑槽;

2014-挡块;

2015-第二支撑座;

20151-第二通孔;

20152-第三通孔;

2016-支撑件;

202-第一弹性件;

203-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石油运输过程中,石油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冲击、震动等原因导致石油管道内的石油泄漏,泄漏的石油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石油管道的泄漏点一般在于管道之间的连接处。因此,常采用防冲击变形的协调管道接头装置,通过该接头装置连接相邻的石油管道,以提高石油管道连接处的抗冲击能力。该接头装置一般由管径不同的三部分构成。其中,中间部分为大管径管道,两端部分为小管径管道。两端管壁上各设有两排紧固螺孔断面,每个断面均匀设有四个紧固螺孔,通过此紧固螺孔用紧固螺丝固定橡胶圈密封挡块和防冲限位挡块;橡胶圈密封挡块和防冲限位挡块共同构成放置密封橡胶圈的卡槽。该装置具有一定的轴向和弯曲调节能力,可以实现大变形反应下管道的自我调节,提高了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当该接头装置的抗震效果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接头装置,通过设置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第一连接头座和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减震架体连接,减震架体套接在伸缩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中减震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中第一连接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接头装置中第二连接头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接头装置,包括:管接头本体10和减震组件20。

其中,管接头本体10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101、伸缩管102和第二连接头座103,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

减震组件20包括减震架体201、第一弹性件202和第二弹性件203,第一弹性件202和第二弹性件203与减震架体201连接,减震架体201套接在伸缩管102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103连接,第一弹性件202与第一连接头座101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10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203与第二连接头座103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10的径向移动。

具体的,为了使管接头本体10适应减震组件20在抗震时发生的相对位移,可选的,伸缩管102可以是可伸缩的波纹管等结构。其中,第一连接头座101、伸缩管102和第二连接头座103可以是金属件,也可以是非金属件。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具体的,当第一连接头座101沿管接头本体10的轴向移动或绕自身轴线转动时,伸缩管102随之发生相应的位移,第一弹性件202中的至少一个会被压缩,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203与第二连接头座103连接,当管接头装置受到震动时,第二弹性件203和第二连接头座103沿管接头本体10的径向移动,第二弹性件203被压缩,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力时能够得到缓冲,进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其中,为了实现与相邻管道连接,在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上可以分别设置有与相邻管道相匹配的外螺纹或内螺纹,使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与相邻管道通过螺纹旋拧的方式实现连接,或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与相邻管道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管102可以是圆形管、矩形管等任意形状,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上与伸缩管102连通的孔与伸缩管102的形状一致,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任意形状,其中,伸缩管102与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也可以通过螺纹旋拧、卡接、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或者,第一连接头座101、伸缩管102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具体的,减震架体201可以为圆环等结构,套接在伸缩管102上,第一弹性件202和第二弹性件203可以是压缩弹簧,其中,第一弹性件202和第二弹性件203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头座101、伸缩管102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依次连通形成管接头本体10,将减震架体201套接在伸缩管102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103连接,第一弹性件202与第一连接头座101连接,且第一连接头座101可沿管接头本体10的轴向移动或转动,第二弹性件203与第二连接头座103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10的径向移动,第一连接头座101和第二连接头座103分别还与相邻管道连通,当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第一连接头座101沿管接头本体10的轴向移动或倾斜,第一弹性件202中的至少一个会被压缩,伸缩管102也会发生相应的位移,第二连接头座103沿管接头本体10的径向移动,第二弹性件203也会被压缩,使管道在受到冲击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通过设置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其中,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第一连接头座和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减震架体连接,减震架体套接在伸缩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可选的,第一连接头座101上具有第一延伸件1011和第二延伸件1012。减震架体201包括支架2011,和连接在支架2011上的第一连接件2012和第二连接件2013,支架2011套接在伸缩管102上,第一弹性件202套接在第一连接件2012上,且第一连接件2012穿过第一延伸件1011,第一弹性件202位于第一延伸件1011与支架2011之间;第二延伸件1012插入第二连接件2013内,且第二延伸件1012可沿第二连接件2013的延伸方向移动。

具体的,第一延伸件1011可以为长方体等任意形状,且在第一延伸件1011上设置有矩形通孔、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等,相应的,第一连接件2012可以为方形杆、圆形杆等,且第一弹性件202套接在第一连接件2012上,第一连接件2012穿过第一延伸件1011,使第一弹性件202位于第一延伸件1011与支架2011之间,当管道受到外部冲击时,第一弹性件202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2012和第二连接件2013各至少设置两个,相应的第一延伸件1011和第二延伸件1012各至少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2012和第二连接件2013与支架2011垂直,且第一连接件2012与第二连接件2013平行,第一连接件2012与第二连接件2013均匀间隔设置。

具体的,第二延伸件1012为回转件,例如:圆柱等,相应的,第二连接件2013可以是矩形板等,在第二连接件2013上设置有滑槽20131,滑槽2013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椭圆形等任意形状的凹槽或通孔,第二延伸件1012插入第二连接件2013上的滑槽20131内,当管道受到外部冲击时,第二延伸件1012可以在滑槽20131内绕其本身的轴线转动,或者第二延伸件1012在滑槽20131内沿滑槽20131的延伸方向移动,套接在第二连接件2013上的第一弹性件202会受到相同或不同程度的压缩。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2013朝向第一连接头座101的端部具有开口,开口与滑槽20131接通,第二连接件2013可拆卸连接有挡块2014,以使挡块2014封闭开口。

具体的,为了方便将第二延伸件1012插入第二连接件2013中,将滑槽20131的一端可以设置为开口,即滑槽20131可以为u形,为了防止第二延伸件1012滑出滑槽20131,在第二连接件2013的开口处设置挡块2014,使挡块2014封闭滑槽20131的开口,且挡块2014与第二连接件201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挡块2014可以为销,在第一连接件2012上设置销孔,将销插入销孔内实现开口的封闭,也可以将挡块201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013固定连接,挡块2014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2013卡合等方式连接。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座101上具有第一通孔1014,伸缩管102与第一通孔1014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通孔1014的边缘具有朝向第一连接头座101外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013,第一连接部1013用于与管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013及第一连接部1013上的第一通孔1014可以是圆形等任意形状,只要与其连通的伸缩管102和相邻管道形状一致即可。第一连接部1013上可以设置外螺纹或在第一通孔1014上内螺纹,通过螺纹旋拧的方式与相邻管道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与相邻管道连接。

可选的,第二连接头座103具有第一支撑座1032和两个第三延伸件1031;减震架体201还包括支撑件2016和两个第二支撑座2015,第二弹性件2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203套接在支撑件2016上;各第三延伸件1031穿过不同的第二支撑座2015,支撑件2016穿过第一支撑座1032和第二支撑座2015,第一支撑座1032位于两个第二弹性件203之间,第二弹性件203位于第一支撑座1032与第二支撑座2015之间。

具体的,第二连接头座103上的第一支撑座1032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板、圆柱形板等,且第一支撑座1032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供支撑件2016穿过,该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等,支撑件2016也可以是与之相匹配的圆形杆等形状。

进一步的,在第二连接头座103上还具有两个第三延伸件1031,相应的,减震架体201上包括可供第三延伸件1031穿过的第二支撑座2015,可选的,第二支撑座2015的结构可以是形状一致的矩形板、椭圆形板、不规则形状等,也可以是由两块矩形板或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板粘接或一起成型。

具体的,第二弹性件203套接在支撑件2016上,支撑件2016穿过第一支撑座1032和第二支撑座2015,当管道在受到震动时,第二连接头座103会在第二支撑座2015上沿径向移动,第二弹性件203被压缩,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可选的,第二支撑座2015上具有第二通孔20151和第三通孔20152,第三延伸件1031穿过第二通孔20151,支撑件2016穿过第三通孔20152。

其中,第二通孔20151的形状与第三延伸件1031的形状相一致,可以为方形孔、圆形孔等,第三通孔20152的形状与支撑件2016的形状相一致,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不规则孔等。

通常的,为了方便将第三延伸件1031穿过第二支撑座2015,可将第二支撑座2015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结构,并使该开口结构与第二通孔20151连通,为了防止第三延伸件1031滑出第二通孔20151,可在开口处设置挡块2014,使挡块2014与第三延伸件1031可拆卸连接,以封闭第三延伸件1031上的开口,可选的,挡块2014可以是销轴,在第三延伸件1031上设置与销轴相匹配的销孔,销轴插入销孔内,实现开口结构处的封闭进和与第三延伸件1031的可拆卸连接,或者使挡块2014的一端与第三延伸件1031开口处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块2014之间卡合,从而实现与第三延伸件1031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三延伸件103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三延伸件1031的延伸方向为管接头本体10的径向。

可选的,第二连接头座103上具有第四通孔1033,伸缩管102与第四通孔1033的内侧壁连接,第四通孔1033的边缘具有朝向第二连接头座103外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034,第二连接部1034用于与管道连通。

具体的,第二连接头座103上的具有与伸缩管102和相邻管道连通的第四通孔1033,其中,第四通孔1033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等形状,第一通孔1014的形状与伸缩管102以及相邻管道的形状一致即可,为了便于第二连接头座103与相邻管道连接,在第二连接头座10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034,且第二连接部1034朝向第二连接头座103的外部延伸,第二连接部1034的形状与相邻连通管道的形状一致即可,可以在第二连接部1034上设置外螺纹或者在第四通孔1033内壁上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旋拧的方式与相邻管道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与相邻管道连接,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具体的,在使用时,第一连接头座101、伸缩管102和第二连接头座103依次连通形成管接头本体10,减震架体201中的支架2011套接在伸缩管102上,减震架体201上连接在支架2011上的第一连接件2012和第二连接件2013各至少设置为两个,且在支架2011上均匀间隔设置,其中,各第一连接件2012和各第二连接件2013相互平行且均与支架2011垂直,第一弹性件202套接在第一连接件2012上,第一连接件2012穿过第一连接头座101上的第一延伸件1011,使第一弹性件202位于支架2011与第一延伸件1011之间,第一连接头座101上的第二延伸件1012插入第二连接件2013上的滑槽20131内,并在滑槽20131内可沿滑槽20131的延伸方向移动,第二连接头座103上的第三延伸件1031穿过减震架体201上的第二支撑座2015,第二弹性件203套接在支撑件2016上,支撑件2016穿过第二支撑座2015和第一支撑座1032,使弹性件位于第一支撑座1032和第二支撑座2015之间,支撑件2016和第三延伸件1031可沿第二连接头座103的径向移动,当管道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伸缩管102可发生位移,第一连接头座101在随着第二延伸件1012在滑槽20131内移动或绕第二延伸件1012的自身轴线转动,第一弹性件202中的至少一个被压缩,第二弹性件203沿第二连接头座103的径向被压缩,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接头装置,通过设置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其中,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第一连接头座和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减震架体连接,减震架体套接在伸缩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落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

所述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所述第一连接头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减震架体连接,所述减震架体套接在所述伸缩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座上具有第一延伸件和第二延伸件;

所述减震架体包括支架、和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支架套接在所述伸缩管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延伸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延伸件与所述支架之间;

所述第二延伸件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内,且所述第二延伸件可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各至少设置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延伸件和所述第二延伸件各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架垂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平行,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件为回转件,所述第二延伸件可绕所述第二延伸件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延伸件插入所述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头座的端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滑槽接通,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有挡块,以使所述挡块封闭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座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管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头座外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座具有第一支撑座和两个第三延伸件;

所述减震架体还包括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套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各所述第三延伸件穿过不同的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延伸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支撑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延伸件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延伸件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管接头本体的径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座上具有第四通孔,所述伸缩管与所述第四通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四通孔的边缘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头座外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管道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接头装置。包括:管接头本体和减震组件;管接头本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座、伸缩管和第二连接头座,第一连接头座和第二连接头座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管道连通;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架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减震架体连接,减震架体套接在伸缩管上且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连接头座连接且可沿管接头本体的径向移动,使管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提高管道的安全运营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燕;李刚;夏国雄;张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