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14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本上手机app与水利rtu都是采用直连,无身份验证,或十分简单密码验证。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这种情况十分容易被恶意操作、恶意篡改,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个漏洞,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入身份验证机制,为了防止恶意篡改、恶意控制水利rtu的问题,增加安全性的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

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

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

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

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

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

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

s9:rtu对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允许app操作rtu,否则不允许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接入为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还包含有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对app操作者进行确认,一旦生物特征与录入的生物特征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包含有以下步骤:

s1.1:采集人脸图像,并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人脸进行对齐纠正;

s1.2: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割,形成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耳朵采集区,然后对上述采集区以外的人脸图像进行剔除,形成局部部位组合图像;

s1.3: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正则化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训练出正则化pca投影矩阵;

s1.4:采用正则化pca投影矩阵,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训练图像;根据训练图像对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

s1.5:根据训练好的cnn模型,从训练图像中提取多个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通过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进行线性判断式分析lda处理,训练出lda投影矩阵;

s1.6:将正则化pca投影矩阵、训练好的cnn模型及lda投影矩阵作为人脸识别模型;

s1.7:将人脸识别模型与app中录入的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作为优选,所述app与数据中心主站移动通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和耳朵采集区均为涵盖对应器官的椭圆形区域,采集区中还含有其他的面部信息,可以提高训练后的人脸识别模型的准确度。

作为优选,所述耳朵采集区为左耳采集区和右耳采集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手机app对水利rtu的访问前的进行合法身份验证,验证通过之后,才能对水利rtu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入身份验证机制,为了防止恶意篡改、恶意控制水利rtu的问题,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

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

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

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

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

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

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

s9:rtu对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允许app操作rtu,否则不允许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入为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

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

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

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

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

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

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

s9:rtu对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允许app操作rtu,否则不允许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入为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含有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对app操作者进行确认,一旦生物特征与录入的生物特征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包含有以下步骤:

s1.1:采集人脸图像,并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人脸进行对齐纠正;

s1.2: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割,形成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耳朵采集区,然后对上述采集区以外的人脸图像进行剔除,形成局部部位组合图像;

s1.3: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正则化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训练出正则化pca投影矩阵;

s1.4:采用正则化pca投影矩阵,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训练图像;根据训练图像对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

s1.5:根据训练好的cnn模型,从训练图像中提取多个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通过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进行线性判断式分析lda处理,训练出lda投影矩阵;

s1.6:将正则化pca投影矩阵、训练好的cnn模型及lda投影矩阵作为人脸识别模型;

s1.7:将人脸识别模型与app中录入的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pp与数据中心主站移动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和耳朵采集区均为涵盖对应器官的椭圆形区域,采集区中还含有其他的面部信息,可以提高训练后的人脸识别模型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朵采集区为左耳采集区。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

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

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

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

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

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

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

s9:rtu对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允许app操作rtu,否则不允许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入为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含有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对app操作者进行确认,一旦生物特征与录入的生物特征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包含有以下步骤:

s1.1:采集人脸图像,并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人脸进行对齐纠正;

s1.2: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割,形成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耳朵采集区,然后对上述采集区以外的人脸图像进行剔除,形成局部部位组合图像;

s1.3: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正则化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训练出正则化pca投影矩阵;

s1.4:采用正则化pca投影矩阵,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训练图像;根据训练图像对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

s1.5:根据训练好的cnn模型,从训练图像中提取多个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通过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进行线性判断式分析lda处理,训练出lda投影矩阵;

s1.6:将正则化pca投影矩阵、训练好的cnn模型及lda投影矩阵作为人脸识别模型;

s1.7:将人脸识别模型与app中录入的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pp与数据中心主站移动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和耳朵采集区均为涵盖对应器官的椭圆形区域,采集区中还含有其他的面部信息,可以提高训练后的人脸识别模型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朵采集区为右耳采集区。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

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

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

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

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

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

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

s9:rtu对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允许app操作rtu,否则不允许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入为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含有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对app操作者进行确认,一旦生物特征与录入的生物特征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包含有以下步骤:

s1.1:采集人脸图像,并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人脸进行对齐纠正;

s1.2: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割,形成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耳朵采集区,然后对上述采集区以外的人脸图像进行剔除,形成局部部位组合图像;

s1.3: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正则化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训练出正则化pca投影矩阵;

s1.4:采用正则化pca投影矩阵,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训练图像;根据训练图像对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

s1.5:根据训练好的cnn模型,从训练图像中提取多个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通过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进行线性判断式分析lda处理,训练出lda投影矩阵;

s1.6:将正则化pca投影矩阵、训练好的cnn模型及lda投影矩阵作为人脸识别模型;

s1.7:将人脸识别模型与app中录入的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pp与数据中心主站移动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和耳朵采集区均为涵盖对应器官的椭圆形区域,采集区中还含有其他的面部信息,可以提高训练后的人脸识别模型的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朵采集区为左耳采集区和右耳采集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手机app对水利rtu的访问前的进行合法身份验证,验证通过之后,才能对水利rtu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入身份验证机制,为了防止恶意篡改、恶意控制水利rtu的问题,增加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

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

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

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

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

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

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

s9:rtu对加密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允许app操作rtu,否则不允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为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含有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对app操作者进行确认,一旦生物特征与录入的生物特征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包含有以下步骤:

s1.1:采集人脸图像,并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人脸进行对齐纠正;

s1.2: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割,形成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耳朵采集区,然后对上述采集区以外的人脸图像进行剔除,形成局部部位组合图像;

s1.3: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正则化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训练出正则化pca投影矩阵;

s1.4:采用正则化pca投影矩阵,对局部部位组合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训练图像;根据训练图像对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训练;

s1.5:根据训练好的cnn模型,从训练图像中提取多个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通过具有第一维度的图像特征进行线性判断式分析lda处理,训练出lda投影矩阵;

s1.6:将正则化pca投影矩阵、训练好的cnn模型及lda投影矩阵作为人脸识别模型;

s1.7:将人脸识别模型与app中录入的信息进行匹配,一旦匹配不成功则不允许操作ap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p与数据中心主站移动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型采集区、嘴唇采集区和耳朵采集区均为涵盖对应器官的椭圆形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朵采集区为左耳采集区和右耳采集区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APP中获取访问者的指纹信息;S2: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主站;S3:数据中心主站对接收到的指纹信息进行辨别确认;S4:一旦数据中心主站与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匹配成功则允许APP无线接入RTU;S5:RTU有APP接入后随机生成明文码并发送给APP;S6:APP接收到RTU的文明码后将其发送给数据中心主站;S7:数据中心主站接收到明文码后生成加密信息并将加密信息发送给APP;S8:APP接收到加密信息后将其发送给RTU;该水利RTU的信息验证方法手机APP对水利RTU的访问前的进行合法身份验证,验证通过之后,才能对水利RTU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入身份验证机制,为了防止恶意篡改、恶意控制水利RTU的问题,增加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杨洲;林占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东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5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