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详细地说,涉及透析液回路的清洗技术,尤其涉及在透析液回路中具备除水通路及设置于该除水通路的除水用计量泵的血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以血液透析治疗等为目的的血液净化装置,并且已知有如下血液净化装置:为了在上述治疗时从患者身上清除废物并排出多余的水分,在上述血液净化装置中在使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回路中设置有除水通路及除水用计量泵(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上述血液净化装置中,需要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上述透析液回路的清洗,因此,使用构成透析液回路的各通路来构成闭合回路,使清洗液在该闭合回路中循环。

此时,清洗液最初以浓度高的原液的状态供给到各通路,但通过使该清洗原液与净水一起在闭合回路中循环而稀释至规定浓度。

另外,作为在血液净化装置中使用的计量泵,已知有所谓的活塞泵(专利文献2),构成该活塞泵的缸体和活塞分别使用耐磨损性、耐久性优异的陶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332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8953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清洗具备陶瓷制构件的计量泵时,若使用柠檬酸作为清洗液,则有可能由于将该清洗液直接高浓度地使用而腐蚀上述计量泵的陶瓷制构件。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高浓度的清洗液导致的计量泵的损伤的血液净化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血液净化装置具备:具有收纳新鲜透析液的供给室及收纳已使用的透析液的回收室的计量收纳体;从上述供给室向血液净化器供给新鲜透析液的透析液供给通路;从上述血液净化器向上述回收室回收已使用的透析液的透析液回收通路;向上述供给室供给净水的供水通路;以及从上述回收室排出已使用的透析液的排液通路,

另外,具备除水通路以及设置于该除水通路的除水用计量泵,上述除水通路不经由计量收纳体而将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和上述排液通路连接,

在清洗由上述各通路构成的透析液回路时,由连接通路和循环通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清洗液在该闭合回路中流通而利用上述清洗液进行上述各通路的清洗,上述连接通路不经由血液净化器而将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的下游侧和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的上游侧连接,上述循环通路将上述供水通路的上游侧和上述排液通路的下游侧连接,其中,

具备判定单元,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上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是否适当,

在用净水充满上述闭合回路的状态下,向上述闭合回路引入规定量的清洗原液,然后在使上述除水用计量泵停止的状态下,使上述净水和清洗原液在上述闭合回路中循环,将清洗原液稀释而使其成为清洗液,

当上述判定单元判定为上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时,使上述除水用计量泵工作而使清洗液在上述除水通路及除水用计量泵中流通。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发明,在高浓度的清洗原液在形成于透析液回路的闭合回路中循环的期间,使上述计量泵停止而避免接触到高浓度的清洗原液,能够防止构成计量泵的构件的损伤。

而且,当判定单元判定为上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时,计量泵工作,能够利用适当的浓度的清洗液进行计量泵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计量泵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清洗时的动作的图,是表示将清洗原液引入到透析液回路的作业的图。

图4是说明清洗时的动作的图,是表示使清洗液在第1闭合回路中循环的作业的图。

图5是说明清洗时的动作的图,是表示使清洗液在第1闭合回路中循环的作业的图。

图6是说明清洗时的动作的图,是表示使清洗液在第1闭合回路中循环的作业的图。

图7是说明清洗时的动作的图,是表示使清洗液在第2闭合回路中循环的作业的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将清洗原液引入到透析液回路的作业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图示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图1表示作为进行透析治疗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液透析装置1的液体回路,上述血液透析装置1由控制单元c控制。

上述血液透析装置1具备:作为通过扩散和超滤在血液与透析液之间进行透析的血液净化器的透析器2;与该透析器2连接而使血液流通的血液回路3;以及与透析器2连接而使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回路4。

而且,本实施例的血液透析装置1在透析治疗后对上述透析液回路4进行清洗,图1表示清洗时的回路结构,示出了使上述透析器2从上述透析液回路4脱离,取而代之使连接通路5与透析液回路4连接的状态。

透析液回路4具备作为两个相同形状的计量收纳体的第1计量腔11和第2计量腔12,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内部由隔膜划分为收纳新鲜透析液的供给室11a、12a和收纳已使用的透析液的回收室11b、12b。

在上述两个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连接有使新鲜透析液在其与上述透析器2之间流通的透析液供给通路13,另外,在回收室11b、12b连接有使已使用的透析液在其与上述透析器2之间流通的透析液回收通路14。

另外,在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连接有与供给净水的未图示的净水供给单元连通的供水通路15,并且,在回收室11b、12b连接有向未图示的排液罐等排出已使用的透析液的排液通路16,在上述供水通路15中设置有供水泵p1。

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上游部分分支为两个方向而分别与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连接,在各分支部分分别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供给阀v1、v2。

另外,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下游部分经由连接器13a而能够与上述透析器2连接,在图1所示的清洗时将该连接器13a与上述连接通路5的一端连接。

并且,在透析液供给通路13中设置有通过测定电导率来测量液体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17以及在与上述连接器13a相邻的位置通过上述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3。

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下游部分分支为两个方向而分别与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回收室11b、12b连接,在该分支部分分别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回收阀v4、v5。

另外,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上游部分经由连接器14a而能够与上述透析器2连接,在图1所示的清洗时将该连接器14a与上述连接通路5的另一端连接。

并且,在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中的与上述连接器14a相邻的位置,设置有通过上述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6,在其下游侧串联地设置有输送透析液的透析液泵p2和除气槽18。

在上述除气槽18设置有与上述排液通路16连通的分支通路19,在该分支通路19中设置有通过上述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7。

在上述供水通路15中的上述供水泵p1的上游侧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8,下游侧分支为两个方向而与上述供给室11a、12a连接,在分支的通路中分别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供液阀v9、v10。

在上述供水通路15中的上述分支部分的上游侧连接有作为使成为透析液原液的a液及b液流通的透析液原液通路的a液通路21及b液通路22,在这些a液通路21及b液通路22中分别设置有作为透析液原液用计量泵的a液计量泵p3及b液计量泵p4。

在上述a液通路21的端部设置有插入到收纳有a液的a液罐23中的吸入构件21a,在该吸入构件21a与a液计量泵p3之间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11。

在透析治疗时,将上述吸入构件21a插入到上述a液罐23,通过上述a液计量泵p3抽出a液,将该a液经由上述供水通路15供给到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

另外,在清洗时,从a液罐23取出上述吸入构件21a,将该吸入构件21a收纳于清洗筒24,在该清洗筒24的下端部连接有送液通路24a,在上端部连接有排出通路24b。

上述送液通路24a的上游端连接到上述供水通路15中的供水泵p1的下游侧,上述排出通路24b的下游端连接到上述分支通路19中的比上述开闭阀v7靠排液通路16的位置。

而且,在这些送液通路24a及排出通路24b中分别设置有由控制单元c控制的开闭阀v12、v13。

上述b液通路22在上述开闭阀v12的上游侧与上述送液通路24a连接,在该b液通路22的中途设置有使成为b液的原料的粉末溶解的溶解单元25和设置于该溶解单元25的上游侧并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14。

在透析治疗时,在上述溶解单元25安装收纳有粉状的粉末的筒26,从上述送液通路24a向该筒26内供给在上述供水通路15中流通的净水,以使上述粉末溶解。

溶解得到的b液通过上述b液计量泵p4在b液通路22中输送,经由上述供水通路15向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供给规定量。

另外,在清洗时,在将上述筒26从溶解单元25取下的状态下,能够通过形成在溶解单元25的内部的未图示的清洗用通路来使清洗液流通。

上述排液通路16的上游部分分支为两个方向而与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回收室11b、12b连接,在该分支部分分别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排液阀v15、v16,并且在下游部分设置有通过控制单元c的控制而进行开闭的开闭阀v17。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血液透析装置1中,能够在透析治疗中进行除去血液中的多余的水分的除水,从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设置有回收阀v4、v5的分支部分的近前处至上述排液通路16的设置有排液阀v15、v16的分支部分与开闭阀v1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使已使用的透析液流通的除水通路27。

在上述除水通路27设置有除水用计量泵p5,通过在透析中使该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能够从上述透析器2进行规定量的除水。

此外,本实施例的除水通路27与上述分支通路19连接,成为经由后述的循环通路28而与排液通路16连接的结构,但也可以将除水通路27直接与排液通路16连接。

而且,本实施例的血液透析装置1中,为了清洗上述透析液回路4,通过上述连接通路5将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13和透析液回收通路14连接,并且在上述排液通路16与供水通路15之间设置有循环通路28,在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与供水通路15之间设置有清洗液缓冲通路29。

在上述连接通路5经由通路30a连接有收纳有以柠檬酸为主原料的清洗原液的清洗液罐30,在该通路30a中设置有由控制单元c控制的开闭阀v18。

上述循环通路28的一端连接到排液通路16的开闭阀v17的上游侧,另一端连接到上述供水通路15的开闭阀v8与供水泵p1之间。另外,在循环通路28中设置有由控制单元c控制的开闭阀v19。

上述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一端连接到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透析液泵p2的上游侧,另一端连接到上述供水通路15中的上述循环通路28的连接位置与供水泵p1之间。另外,在清洗液缓冲通路29中设置有由控制单元c控制的开闭阀v20。

下面,使用图2对用于上述a液、b液供给用及除水用的各计量泵p3、p4、p5的结构进行说明。

这些泵使用称为所谓陶瓷泵的活塞泵,由圆筒状的缸体32、在该缸体32内一边旋转一边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33、收纳上述缸体32及活塞33的壳体34、驱动上述活塞33的马达35、以及连结活塞33和马达35的接头机构36构成。

上述缸体32及活塞33使用耐腐蚀性、耐磨损性优异的陶瓷,上述缸体32收纳于具有有底筒状的树脂制的壳体34。

上述缸体32的两端部与上述壳体34的底部及开口部的位置相匹配地形成,在壳体34的开口部经由树脂制的密封环37安装有盖34a。

在上述壳体34的前端侧,在相向的位置设置有吸入端口34a及排出端口34b,在上述缸体32上,与该吸入端口34a及排出端口34b的位置相匹配地穿设有贯通孔,在内侧形成有与吸入端口34a及排出端口34b连通的计量室32a。

在将上述计量泵用作a液计量泵p3、b液计量泵p4的情况下,分别将a液通路21、b液通路22的上游侧的部分连接到上述吸入端口34a,将其下游侧的部分连接到上述排出端口34b。

另外,在将上述计量泵用作除水用计量泵p5的情况下,将除水通路27的上游侧的部分连接到上述吸入端口34a,将其下游侧的部分连接到上述排出端口34b。

上述活塞33一边通过上述马达35及接头机构36旋转一边在缸体32内上下往复运动。

上述接头机构36由固定于马达35的旋转轴的圆筒构件36a和设置于圆筒构件36a的内壁的球面轴承36b构成,上述活塞33的从缸体32突出的部分以贯通球面轴承36b的球体构件的状态连结于球面轴承36b的球体构件。

在上述活塞33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切口33a,根据活塞33的旋转位置,上述吸入端口34a或排出端口34b的任一方被关闭,另一方与上述计量室32a连通。

由此,在活塞33一边旋转一边即将到达上止点之前,吸入端口34a与计量室32a通过切口33a的位置连通,一边使容积增大一边从吸入端口34a吸引液体。

之后,在活塞33一边旋转一边即将到达下止点之前,排出端口34b与计量室32a通过切口33a连通,一边使容积减少一边将计量室32a的液体从排出端口34b排出。

在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计量泵用作a液计量泵p3、b液计量泵p4的情况下,流入到上述计量室32a的原液的一部分微量地流入到缸体32的内表面与活塞33的外表面的滑动部分的间隙,之后结晶化而成为使缸体32与活塞33的滑动性恶化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计量泵用作除水用计量泵p5的情况下,流入到上述计量室32a的透析液流入到上述间隙,之后由于析出的碳酸钙而使缸体32与活塞33的滑动性恶化,进而成为使两者固着的原因。

因此,在上述供水通路15与上述除水通路27之间设置冲洗通路38,以利用净水除去在透析治疗中流入到上述滑动部分的间隙中的液体,从上游侧起依次将b液计量泵p4、a液计量泵p3、除水用计量泵p5分别连接于该冲洗通路38。而且,在该冲洗通路38中的上述b液计量泵p4的上游侧设置有由控制单元c控制的开闭阀v21。

而且,在上述计量泵中的上述壳体34的基端侧,在相向的位置设置有流入端口34c及流出端口34d,在上述缸体32上,在该流入端口34c及流出端口34d的位置穿设有贯通孔,并且在内周面形成有与这些流入端口34c及流出端口34d连通的槽32b。

而且,在上述流入端口34c连接冲洗通路38的上游侧的部分,在上述流出端口34d连接冲洗通路38的下游侧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结构,从上述冲洗通路38流入到流入端口34c的液体在上述槽32b中流通并从上述流出端口34d排出,在此期间,在上述槽32b中流通的液体的一部分进入到缸体32的内表面与活塞33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将进入到上述缸体32与活塞33的滑动部分的间隙中的原液、透析液除去。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透析液回路4,在透析治疗时,将在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中调制的新鲜透析液经由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13交替地输送到透析器2,将通过了透析器2的已使用的透析液经由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交替地回收到回收室11b、12b。

例如在第1计量腔11的供给室11a中调制新鲜透析液的情况下,供水通路15的供水泵p1将净水向供给室11a供给,a液通路21的a液计量泵p3将a液罐23的a液向上述供给室11a供给规定量,b液通路22的b液计量泵p4将在上述溶解单元25中溶解的b液向上述供给室11a供给规定量。

由此,净水和a液、b液以规定的比例流入第1计量腔11的供给室11a并混合,在其内部调制新鲜透析液。随之,第1计量腔11的隔膜变形,将已回收到回收室11b的已使用的透析液向排液通路16压出。

另一方面,在第2计量腔12中,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透析液泵p2使透析器2的已使用的透析液流入到回收室12b,由此第2计量腔12的隔膜变形,将已经在供给室12a中调制的新鲜透析液压出到透析液供给通路13。

而且,在透析治疗中进行除水的情况下,使上述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将规定量的已使用的透析液经由上述除水通路27从排液通路16排出。

另外,在透析治疗中需要时,使来自供水通路15的净水在上述冲洗通路38中流通,由此,在上述各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中,利用从流入端口34c流入的净水,进行缸体32与活塞32的滑动部分的清洗。

而且,如上所述,在通过上述血液透析装置1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之后,从透析液回路4取下透析器2,利用清洗液对构成该透析液回路4的各通路以及泵、开闭阀进行清洗。

在此,在清洗上述透析液回路4的清洗液中含有柠檬酸,若使该清洗液以高浓度的清洗原液的状态直接在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中流通,则构成它们的陶瓷制的缸体32、活塞33有可能被高浓度的柠檬酸腐蚀。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血液透析装置1中,使清洗原液与净水一起在形成于透析液回路4的闭合回路中循环而成为充分稀释的规定浓度的清洗液后,进行上述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的清洗。

以下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当血液透析治疗结束时,如图1所示,使透析液供给通路13和透析液回收通路14从透析器2脱离,将设置在它们的端部的连接器13a、14a与上述连接通路5的两端连接。

另外,在上述a液通路21中,使上述吸入构件21a从a液罐23脱离,将其插入到上述清洗筒24,另外,在b液通路22中从上述溶解单元25取下筒26。

当在该状态下经由控制单元c开始清洗动作时,控制单元c在关闭了上述清洗液罐30的通路30a的开闭阀v18的状态下,使供水泵p1、透析液泵p2工作,从供水通路15供给净水,从排液通路16排液,从而使净水在构成透析液回路4的所有通路中流通,将这些通路内的透析液等置换为净水。

此时,使净水也在透析治疗中与除气槽18连接而使空气流通的上述分支通路19中流通,该分支通路19内也充满净水。

然后,在上述透析液回路4被净水充满的状态下,作为引出清洗原液的准备作业,控制单元c关闭与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连接的供液阀v9、v10并且打开供给阀v1、v2,打开与回收室11b、12b连接的回收阀v4、v5并且关闭排液阀v15、v16。

于是,通过上述透析液泵p2的送液,使净水从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向透析液供给通路13排出而使其成为最小容积,并且使净水从透析液回收通路14流入到回收室11b、12b而使其成为最大容积。

下面,图3示出了将收纳在上述清洗液罐30中的高浓度的清洗原液引出到透析液回路4的作业。此外,图中涂成黑色的开闭阀表示处于关闭的状态,涂成白色的开闭阀表示处于打开的状态。

控制单元c关闭供水通路15的开闭阀v8、循环通路28的开闭阀v19、a液通路21的开闭阀v11、送液通路24a的开闭阀v12、排出通路24b的开闭阀v13、b液通路22的开闭阀v14、冲洗通路38的开闭阀v21。

另外,控制单元c打开与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连接的供液阀v9、v10并且关闭供给阀v1、v2,关闭与回收室11b、12b连接的回收阀v4、v5并且打开排液阀v15、v16,并且关闭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开闭阀v3。

从该状态开始,控制单元c打开上述清洗液罐30的通路30a的开闭阀v18、上述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开闭阀v20后,使上述供水泵p1工作。

于是,净水从供水通路15流入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与流入量相应的净水从回收室11b、12b经由上述排液通路16排出到外部。

此时,由于上述供水通路15的开闭阀v8及循环通路28的开闭阀v19被关闭,因此,上述清洗液缓冲通路29及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净水被引入到供水通路15。

随之,清洗原液经由上述连接通路5从清洗液罐30中引出,该清洗原液在透析液回收通路14及清洗液缓冲通路29中流通,流入到上述供水通路15(图3的粗线部分)。

这样,通过在上述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中收纳净水,能够计量清洗原液的引出量,能够将规定量的清洗原液供给到透析液回路4。

这样将规定量的清洗原液引入到透析液回路4后,控制单元c关闭上述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开闭阀v20,在该状态下使上述除水通路27的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

由此,规定量的净水从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经由上述除水通路27向排液通路16排出,随之,规定量的清洗原液经由上述连接通路5从清洗液罐30向透析液回收通路14引出(图3的粗虚线部分)。

此时的除水用计量泵p5输送净水的送液量设定为使得所引出的清洗原液在透析液回收通路14中的除水通路27的连接位置的近前处停止(图3的粗虚线的阴影部分)。

通过进行这样的作业,能够利用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以及除水用计量泵p5来计量出所需量的清洗原液而从清洗液罐30引出到透析液回路4。

然而,从清洗液罐30引出的清洗原液为高浓度的状态且未被净水充分地稀释,若直接使高浓度的清洗原液在上述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中流通,则有可能腐蚀构成它们的陶瓷制的部件。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清洗原液向透析液回路4内供给时,使其不与上述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接触,从该状态开始使清洗原液与净水一起循环,从而将清洗原液稀释至规定的浓度。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从将规定量的清洗原液引出到透析液回路4中的状态开始,控制单元c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保持关闭供水通路15的开闭阀v8、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开闭阀v3、a液通路21的开闭阀v11、b液通路22的开闭阀v14、冲洗通路38的开闭阀v21的状态不变,并且将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开闭阀v20、上述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开闭阀v6、上述清洗液罐30的通路30a的开闭阀v18、上述排液通路16的开闭阀v17、供水通路15的供液阀v9、v10、排液通路16的排液阀v15、v16分别关闭,并且打开上述循环通路28的开闭阀v19、上述送液通路24a的开闭阀v12、上述排出通路24b的开闭阀v13。

由此,形成从供水通路15经由与清洗筒24连接的送液通路24a及排出通路24b返回到供水通路15的闭合回路(图4的粗线部分)。

在该状态下,控制单元c使供水泵p1工作,从而引入到供水通路15中的清洗原液在上述闭合回路中循环,在此期间,与送液通路24a及排出通路24b的净水搅拌而被稀释。

接着,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c打开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开闭阀v20、分支通路19的开闭阀v7、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开闭阀v6以及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开闭阀v3,并且打开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供给阀v1、v2以及供水通路15的供液阀v9、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回收阀v5以及排液通路16的排液阀v15、v16。

由此,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清洗原液成为能够流入供水通路15的状态,另外,形成从供水通路15经由第1计量腔11的供给室11a在透析液供给通路13、连接通路5、透析液回收通路14中流通,然后经由第2计量腔12的回收室12b在排液通路16、循环通路28中流通并返回到供水通路15的闭合回路。另外,此时液体也在分支通路19中流通(图5的粗线部分)。

在该闭合回路中,控制单元c除了供水泵p1之外还使透析液泵p2工作。

于是,在供水泵p1的作用下,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清洗原液从供水通路15经由供给室11a在透析液供给通路13中流通,然后经由连接通路5到达透析液回收通路14。

另一方面,在透析液泵p2的作用下,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清洗原液经由回收室12b在排液通路16中流通,一部分在分支通路19中流通并从循环通路28流入供水通路15。

这样,引入到清洗液缓冲通路29及透析液回收通路14中的清洗原液一边在第1计量腔11的供给室11a、透析液供给通路13、透析液回收通路14、第2计量腔12的回收室12b、排液通路16、分支通路19、循环通路28中流通,一边与净水搅拌而被稀释。

之后,当经过规定时间时,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c关闭上述供水通路15的供液阀v9并且打开供液阀v10,使液体能够通过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2a,并且关闭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回收阀v5并且打开回收阀v4,使液体能够通过第1计量腔11的回收室11b。

由此,在供水通路15中流通的清洗原液及净水在供水泵p1的作用下经由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2a在透析液供给通路13中流通,另一方面,在透析液回收通路14中,在透析液泵p2的作用下,经由第1计量腔11的回收室11b在排液通路16中流通。

之后,控制单元c交替地切换图5的状态和图6的状态,每隔规定时间交替地使液体能够通过第1计量腔11的供给室11a和回收室11b,另外交替地使液体能够通过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2a和回收室12b。

此时,在使液体能够通过第1计量腔11的供给室11a或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2a的情况下,打开排液阀v15或排液阀v16,使相反侧的回收室11b或回收室12b成为能够流出的状态。

另外,在使液体能够通过第1计量腔11的回收室11b或第2计量腔12的回收室12b的情况下,打开供给阀v1或供给阀v2,使相反侧的供给室11a或供给室12a成为能够流出的状态。

而且,通过在如以上那样形成的第1闭合回路(图5、图6的粗线部分)中使净水和清洗原液循环,从而搅拌它们而将上述清洗原液稀释至规定的浓度。另外,与此同时清洗该第1闭合回路。

在此,上述控制单元c具备判定清洗液的浓度是否适当的判断单元d,该判定单元d具备计时器t,当从在上述图5或图6所示的上述第1闭合回路中使透析液泵p2工作起经过清洗原液被充分稀释的规定时间时,判定为该清洗原液被稀释至规定的浓度。

而且,当通过上述判定单元d判定为清洗原液被稀释至规定的浓度时,控制单元c使上述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使被稀释至规定浓度的清洗液在除水通路27中流通(图6的粗虚线部分)。

控制单元c使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上述除水通路27的清洗所需的规定时间,从而能够利用清洗液对除水通路27及除水用计量泵p5的缸体32内的计量室32a进行清洗。

此外,上述判定单元d也可以通过上述透析液供给通路13所具备的浓度传感器17来测定在上述第1闭合回路中循环的净水和清洗原液的浓度(电导率)而判定为该清洗原液被稀释至规定的浓度。

这样,当使上述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规定时间来对除水用计量泵p5及除水通路27进行清洗时,如图7所示,控制单元c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关闭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开闭阀v20、分支通路19的开闭阀v7、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开闭阀v6、透析液供给通路13的开闭阀v3、清洗筒24的排出通路24b的开闭阀v13,并且将与第1计量腔11、第2计量腔12的供给室11a、12a连接的供液阀v9、v10、供给阀v1、v2及与回收室11b、12b连接的回收阀v4、v5、排液阀v15、v16全部关闭,并且停止透析液泵p2、除水用计量泵p5的工作。

另外,控制单元c打开b液通路22的开闭阀v14、a液通路21的开闭阀v11而形成第2闭合回路(图7的粗线部分),除了供水泵p1之外,还使b液计量泵p4、a液计量泵p3工作。

由此,稀释至规定的浓度的清洗液从供水通路15向冲洗通路38流入,经由分支通路19、循环通路28而向供水通路15循环。

另一方面,送液通路24a的清洗液的一部分流入到b液通路22,通过溶解单元25的内部通路,然后在b液计量泵p4的作用下向供水通路15压出而向送液通路24a循环。

另外,送液通路24a的清洗液的剩余部分在流入到清洗筒24之后从吸入构件21a向a液通路21流通,在a液计量泵p3的作用下向供水通路15压出而向送液通路24a循环。

而且,控制单元c使清洗液在上述第2闭合回路中循环清洗所需的规定时间,从而能够对a液通路21、b液通路22以及形成在构成a液计量泵p3、b液计量泵p4的各缸体32的内部的计量室32a进行清洗,与此同时也能够对冲洗通路38以及形成在b液计量泵p4、a液计量泵p3的各缸体32中的槽32b进行清洗。

在此,由于在上述第2闭合回路中流通的清洗液已经被稀释至规定的浓度,因此,即使清洗液在具备上述陶瓷制的构件的计量泵中流通,也能够抑制这些构件的腐蚀,另外也能够利用适当浓度的清洗液来进行这些构件的清洗。

这样,在上述第1闭合回路、第2闭合回路中使清洗液流通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c使清洗液的循环停止,使净水在构成透析液回路4的通路中流通,进行将清洗液置换为净水的作业,由此透析液回路4的清洗作业结束。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利用清洗液对透析液回路4进行清洗时,如图3所示,将清洗原液引入到透析液回路4内,但此时使高浓度的清洗原液不与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接触。

并且,如图5、图6所示,直至清洗原液被净水稀释而成为规定浓度的清洗液为止,使该清洗液在上述第1闭合回路中循环,从而使高浓度的清洗原液不在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中流通,以防止陶瓷制的构件被高浓度的清洗原液损伤。

而且,在清洗原液被稀释至规定的浓度之后,如图6、图7所示,使清洗液在上述第1、第2闭合回路中循环,从而能够利用规定的浓度的清洗液对a液、b液、除水用计量泵p3、p4、p5进行清洗。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将收纳有清洗原液的清洗液罐30、通路30a以及开闭阀v18设置于上述连接通路5,但作为第2实施例,也能够构成为将其设置于上述清洗液缓冲通路29。

具体进行说明,在图8中,相对于图3所示的结构,将清洗液罐30的通路30a连接到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与透析液回收通路14连接的连接端部与开闭阀v20之间,并且在该通路30a设置有开闭阀v18。

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在关闭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开闭阀v6的状态下使供水泵p1工作,也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从清洗液罐30向清洗液缓冲通路29引出清洗原液并输送到供水通路15。

并且,通过关闭清洗液缓冲通路29的开闭阀v20并使除水用计量泵p5工作,能够将清洗原液从清洗液缓冲通路29引入到透析液回收通路14的与除水通路27连接的连接位置的近前处。

从该状态开始,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地通过上述第1闭合回路用净水将清洗原液稀释至规定浓度,然后依次形成第2闭合回路而能够进行透析液回路4的清洗。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计量泵设为陶瓷泵,将清洗原液设为含有柠檬酸,但即使是由其他材料构成该计量泵的情况下,在使用的清洗原液中含有使构成该计量泵的构件损伤的原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上述的动作来防止计量泵的损伤。

附图标记说明

1血液透析装置(血液净化装置)2透析器(血液净化器)

4透析液回路5连接通路

11第1计量腔(计量收纳体)

12第2计量腔(计量收纳体)

13透析液供给通路14透析液回收通路

15供水通路16排液通路

21a液通路(透析液原液通路)

22b液通路(透析液原液通路)

27除水通路28循环通路

38冲洗通路

p3a液计量泵(原液用计量泵)

p4b液计量泵(原液用计量泵)

p5除水用计量泵。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所述血液净化装置具备:具有收纳新鲜透析液的供给室及收纳已使用的透析液的回收室的计量收纳体;从所述供给室向血液净化器供给新鲜透析液的透析液供给通路;从所述血液净化器向所述回收室回收已使用的透析液的透析液回收通路;向所述供给室供给净水的供水通路;以及从所述回收室排出已使用的透析液的排液通路,

另外,具备除水通路以及设置于该除水通路的除水用计量泵,所述除水通路不经由计量收纳体而将所述透析液回收通路和所述排液通路连接,

在清洗由所述各通路构成的透析液回路时,由连接通路和循环通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清洗液在该闭合回路中流通而利用所述清洗液进行所述各通路的清洗,所述连接通路不经由血液净化器而将所述透析液供给通路的下游侧和所述透析液回收通路的上游侧连接,所述循环通路将所述供水通路的上游侧和所述排液通路的下游侧连接,

其特征在于,

具备判定单元,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是否适当,

在用净水充满所述闭合回路的状态下,向所述闭合回路引入规定量的清洗原液,然后在使所述除水用计量泵停止的状态下,使所述净水和清洗原液在所述闭合回路中循环,将清洗原液稀释而成为清洗液,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时,使所述除水用计量泵工作而使清洗液在所述除水通路及除水用计量泵中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单元具备计时器,通过该计时器对所述净水和清洗原液的循环时间进行计时,在该循环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判定为所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变得适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单元具备浓度传感器,在识别出在所述闭合回路中循环的清洗原液的浓度被稀释至规定浓度时,判定为所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供水通路连接而供给透析液的原液的透析液原液通路以及设置于该透析液原液通路的原液用计量泵,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时,使所述原液用计量泵工作而使清洗液在所述透析液原液通路及原液用计量泵中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水用计量泵及原液用计量泵由筒状的缸体和在该缸体的内部进退的活塞构成,

具备向所述活塞和缸体的滑动部位供给净水的冲洗通路,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时,使清洗液在所述冲洗通路中流通。

技术总结
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具备将透析液回收通路和排液通路连接的除水通路以及设置于该除水通路的除水用计量泵,并且使清洗液在由连接通路和循环通路形成的闭合回路中流通而利用清洗液进行各通路的清洗,所述连接通路将透析液供给通路和透析液回收通路连接,所述循环通路将供水通路和排液通路连接。血液净化装置具备判定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是否适当的判定单元,首先向闭合回路中引入规定量的清洗原液后,在使除水用计量泵停止的状态下使净水和清洗原液在闭合回路中循环。之后在判定单元判定为闭合回路中的清洗液的浓度适当时,使清洗液在除水通路及除水用计量泵中流通而进行清洗。能够防止由高浓度的清洗原液导致的计量泵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利春;齐藤辰悟;三岛崇;中村祐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涩谷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5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