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厂小尺寸仪表管径的约束与减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



背景技术:

为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电厂布置有大量测量仪表管路。在工艺系统测量中,仪表管主要用于传导测量介质,而测量介质常常具有高温、高压等特点。仪表管布置时,在满足支架间距等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需要考虑其上游管路热膨胀引起的相对位移及自身的热膨胀位移,同时需要考虑上游设备或管道振动的影响,尤其是高频振动激励引起的管道表面磨损、振动疲劳断裂等风险。

为减小高频振动激励引起的管路磨损、断裂风险,往往需要严格约束管路的振动位移。对于传导高温高压介质的仪表管,还需要满足热膨胀位移要求。但目前的支架布置难以同时实现上述功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能有效平衡管路的热膨胀位移及振动,同时能适用在高温环境,从而避免因外界载荷使仪表管道承受应力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造成寿命降低及管路损坏带来的设备停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包括:管夹组件,其包括:管夹和紧固螺栓,所述管夹为上下剖分式结构,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二者相对开设有夹管槽,夹管槽的两侧开设有螺栓穿孔;以及支撑组件,其包括:上端板、薄板和下端板,所述管夹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支撑组件的上端板上,并实现对管道的夹紧;所述下端板固定于静止部件上;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通过薄板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管夹为长方体结构的方形管夹。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管夹的厚度不小于管道的直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端板与下端板通过薄板焊接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端板通过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于静止部件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端板和下端板与薄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立筋。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薄板采用碳钢、不锈钢或耐热钢。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薄板的正面与管道的位移方向保持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能有效平衡管路的热膨胀位移及振动,同时能适用在高温环境,从而避免因外界载荷(位移、振动)使仪表管道承受应力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造成寿命降低及管路损坏带来的设备停产,避免高温高压或有害介质泄漏对人员、环境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为有效平衡仪表管上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及工艺设备振动引起的交变应力,现研发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的具体结构包括:管夹组件和支撑组件,能有效平衡管路的热膨胀位移及振动,同时能适用在高温环境,从而避免因外界载荷(位移、振动)使仪表管道承受应力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造成寿命降低及管路损坏带来的设备停产,避免高温高压或有害介质泄漏对人员、环境的伤害。

具体来讲,管夹组件包括:管夹2和紧固螺栓1,其中,管夹2为上下剖分式结构,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二者相对开设有夹管槽,夹管槽的两侧开设有螺栓穿孔。紧固螺栓1穿过螺栓穿孔将管夹2固定在支撑组件上,从而实现管夹2对管道的夹紧。

优选的,管夹2为长方体结构的方形管夹。仪表管固定采用方形管夹,夹体厚度不小于仪表管管径,保证了接触面积,有利于仪表管振动抑制。

优选的,管夹2的厚度不小于仪表管的直径。

支撑组件包括:上端板3、薄板4和下端板5,其中,管夹2通过紧固螺栓1固定在支撑组件的上端板3上,并实现对管道的夹紧。下端板5固定于静止部件上。上端板3与下端板5通过薄板4连接,通过薄板4的高(h)、宽(b)、厚(s)及材料的协调选择,精确控制薄板的刚度,在仪表管管道移动时,薄板能同步产生一定弹性变形,防止管道承受应力超过管道承受能力而造成寿命减低或断管。薄板的高(h)、宽(b)、厚度(s)及材料的选则:根据应力计算,在确保管道满足规范(asmeb31.1、asmeb31.3等规范,根据行业要求选择)条件下联合支架安装位置对应管道处所承受热膨胀产生的最大推力及位移之比为管道允许承受最大刚度,薄板的刚度要求小于等于仪表管道允许承受最大刚度,否则将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现场安装空间、仪表管道允许承受最大刚度及工作环境温度条件,协调选定薄板高(h)、宽(b)、厚度(s)尺寸及薄板材料。(薄板刚度验证:薄板一段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在自由端顶端垂直于薄板加载推力f,在载荷下自由端产生变形x,载荷(f)除以变形(x)即为薄板的刚度,应与计算值相一致。)

优选的,上端板3与下端板5通过薄板4焊接连接。

优选的,下端板5通过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于静止部件上。

优选的,为保证连接可靠性,上、下端板(3、5)与薄板4通过上、下立筋(6、7)焊接加强。

优选的,薄板4采用碳钢、不锈钢或耐热钢。通过选用合适的耐高温金属材料,该联合支架可以适用高达500℃的温度环境条件。

优选的,薄板4的正面8与管道位移方向保持垂直。

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设计简单,工作过程中支架始终与仪表管路刚性连接,最大程度的限制仪表管振动位移:薄板在正面平面方向上刚度最大,基本可以完成抑制此平面内的振动位移,在垂直于薄板的正面方向上由于薄板仍具有一定刚度,因此,对垂直于薄板正面的振动也能起到较好减振作用;可调刚度薄板的变形可以补偿管道热膨胀的位移。相比通常设计导向支架,本联合支架除了满足热膨胀要求外,更能有效抑制管道振动。

综上,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能有效平衡管路的热膨胀位移及振动,同时能适用在高温环境,从而避免因外界载荷(位移、振动)使仪表管道承受应力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造成寿命降低及管路损坏带来的设备停产,避免高温高压或有害介质泄漏对人员、环境的伤害。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夹组件,其包括:管夹和紧固螺栓,所述管夹为上下剖分式结构,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二者相对开设有夹管槽,夹管槽的两侧开设有螺栓穿孔;以及

支撑组件,其包括:上端板、薄板和下端板,所述管夹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支撑组件的上端板上,并实现对管道的夹紧;所述下端板固定于静止部件上;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通过薄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为长方体结构的方形管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的厚度不小于管道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通过薄板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板通过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于静止部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与薄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立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采用碳钢、不锈钢或耐热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的正面与管道的位移方向保持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包括:管夹组件,其包括:管夹和紧固螺栓,所述管夹为上下剖分式结构,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二者相对开设有夹管槽,夹管槽的两侧开设有螺栓穿孔;以及支撑组件,其包括:上端板、薄板和下端板,所述管夹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支撑组件的上端板上,并实现对管道的夹紧;所述下端板固定于静止部件上;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通过薄板连接。该简易薄板减振联合支架能有效平衡管路的热膨胀位移及振动,同时能适用在高温环境,从而避免因外界载荷使仪表管道承受应力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造成寿命降低及管路损坏带来的设备停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林;米红松;史政林;贺成龙;陈子君;李嘉谋;杨远来;刘思远;欧瑞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5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