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改良seldinger法插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插管套件。
背景技术:
高级生命支持是指由专业医务人员在心搏呼吸停止现场,或在向医疗单位转送途中进行的抢救。此阶段可能应用一些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其目的为促进心脏恢复搏动,恢复自主循环,提高心、脑灌注压,减轻酸血症,提高心室颤动阈值。主要包括通气与供氧、循环支持、电除颤、复苏后脏器功能监测等,而在循环支持中通常需要搭建体外循环,因此会根据需要对动静脉血管进行相应穿刺。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是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的重症病人进行生命支持的一种重要技术。ecmo急救设备主要由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组成。ecmo的主要方式分为v-v(vein-vein)流转和v-a(vein-artery)流转,总体来说v-v转流方法为肺替代的方式,v-a转流方法为心肺联合替代的方式。
目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用于穿刺动静脉血管的插管套件大多需要将插插管芯和插插管依次分两步进行操作,且根据插管芯口径尺寸不同进行多次扩张血管这样导致操作者操作复杂,容易失误,且现有的插管芯和插管结构设计使操作者操作时导致容易出血,伤口易感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动/静脉插管套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容易失误,插管进入血管中容易出血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插管套件包括:两端均设有开口并具有中空内腔的插管,以及穿插于插管中空内腔的插管芯,所述插管具有较小口径的前端管身以及较大口径的后端管身,在前端管身与后端管身之间设有口径渐变的过渡段,插管芯本体前部具有分段式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穿过所述插管中空内腔并从所述插管前端开口伸出,所述插管芯内设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一孔径,所述第一孔径的开口处位于所述穿刺部的尖端处,所述后端管身设置有第一止血结构工作区,在所述后端管身接口处插接有防止插管芯抽出后血液喷出的第二止血结构,所述插管芯经所述止回阀插入至所述插管的中空内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血结构为止血夹/止血钳,所述第二止血结构为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止回阀内部由硅胶材质制成具有能够弹性形变的止回瓣膜,所述止回瓣膜向插管芯插入方向倾斜且由中央向根部厚度逐渐增加,所述止回瓣膜的中央留有间隙孔并通过间隙孔抱紧所述插管芯本体。
优选地,所述分段式穿刺部从端部到尾部每段硬度依次减小,且所述分段式穿刺部从端部到尾部口径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分段式穿刺部尖端加硬区间段长度为8mm至12mm。
优选地,所述插管芯本体远离所述穿刺部的端部具有方便操作者握持插拔的手持端,所述手持端前端插入至所述第二止回血后端接口处,所述手持端具有软质橡胶外壳,并在表面沿受力方向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手持端内部具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二孔径,所述第二孔径与所述第一孔径连通。
优选地,所述插管的后端管身侧面设置有鲁尔接口,所述鲁尔接口与所述插管中空内腔连通。
优选地,设置所述鲁尔接头后端管身外表面沿旋转受力方向设置有第二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前端管身插入血管部分设有若干行贯穿插管内外的通孔,每行通孔沿管轴方向等间距开设,且相邻行之间的通孔沿管轴方向以特定间距错位开设。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插管上相邻行之间的通孔沿管轴方向的特定间距在0.2mm至0.4mm之间,所述插管上每行通孔之间的等间距在40mm至6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插管的管身上设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插管管壁内置有用于增强抗弯折性的弹簧,并在对应所述插管过渡段区域的弹簧经过加硬处理。
优选地,所述接头的接口为鲁尔圆锥接口,且该接口段长度为至少25mm。
优选地,所述插管根据静脉与动脉血管的不同分为两种长度,其中,用于静脉血管穿刺插管总长为650mm,用于动脉血管穿刺插管总长为300mm,所述插管的管壁厚度为0.4-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的动/静脉插管套件,主要在临床使用中对静脉血管、动脉血管进行穿刺操作用以搭建体外循环手术,具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插管套件操作者首先通过钢针芯将导丝插入,通过插入的导丝引导,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插入血管至目标位置并起到扩张血管作用,当出血时,把导丝和插管芯取出,留插管在人体内以搭建体外循环手术,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插管套件中的插管芯的穿刺部硬度从端部到尾部减小及穿刺部口径从端部到尾部增大,所以操作者可以将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插入血管至目标位置起到扩张血管作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插管套件的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中插管和插管芯分步骤插入血管不同,所以简化了插入操作,另外,在后端管身利用第一止回血结构防止出血,插管后端接口内插接有第二止回血结构,防止插管芯抽出后血液喷出,进一步降低了出血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静脉插管套件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静脉插管套件的插管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脉插管套件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脉插管套件的插管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插管套件的止回阀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插管套件的插管芯的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插管套件的固定耳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插管;11前端管身;12后端管身;121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2固定耳安装位置;123型号标识区;13过渡段;14中空内腔;15通孔;2插管芯;21插管芯本体;22穿刺部;221第一渐变段;222第二渐变段;23手持端;231第一防滑纹;24第一孔径;3止回阀;31止回瓣膜;间隙孔32;4第二防滑纹;5固定耳;51中心孔;52安装孔;6鲁尔接口;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动/静脉插管套件,主要在临床使用中对静脉血管、动脉血管进行穿刺操作用以搭建体外循环手术,能够简化插管操作过程,增强插管稳固性,降低出血。
下面结合附图1-7和实施例1-2对动/静脉插管套件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插管套件,包括如图2所示的插管1、图6所示的插管芯2、以及图5所示的止回阀3。
插管1总长度为650mm,插管1两端开口且并具有中空内腔14,插管1具有较小口径长度为500mm的前端管身11以及较大口径的后端管身12,前端管身11还具有开口端熔头,更易于进行皮下穿刺,该插管1的管身上在前端管身11与后端管身12之间设有口径渐变的长度为25mm的过渡段13。插管1的前端管身11插入血管部分的管身上设有若干行贯穿插管内外的椭圆形通孔15,每行通孔15沿管轴方向等间距开设,等间距在40mm-60mm之间,相邻行之间的通孔沿管轴方向以特定间距错位开设,特定间距在0.2mm-0.4mm之间。前端管身11的前端交错开孔,这样降低前端管身11弯折的风险。插管1的管身上设有图7所示的固定耳5,该固定耳5上设有中心孔51和位于中心孔外围的若干安装孔52,插管1的后端管身12的靠前位置设置有固定耳安装位置122,固定耳5通过中心孔51套装在该固定耳安装位置122上,固定耳5也可以与插管1一体成型,固定耳5以及安装孔52方便插管1固定,增强插管1的稳定性,防止体外循环手术搭建后因为管道的移动而扩张插管口,降低伤口感染。插管1的后端管身12上还设有方便操作者识别并夹持止血夹/止血钳的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避免操作者使用止血夹/止血钳夹错部位;当插管1插入血管后,利用止血夹/止血钳在该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夹紧插管1,防止血液流出,插管1两端开口,不必设置放气口,通过止血夹/止血钳在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夹持配合,即可在穿刺过程中防止出血。插管1的管壁中还内置有用于增强抗弯折性的弹簧7(未示出),并在对应插管1过渡段13区域的弹簧经过加硬处理,插管1的管壁厚度为0.4-0.5mm,得益于插管1管身的错位开孔、内置的弹簧及插管的材质,降低管身弯折的风险,进而使得插管1管身壁更薄而不弯折,血液流量更大更稳定。
插管芯2总长度为680mm,插管芯本体21前部具有分段式穿刺部22,图6中以两段式为例,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其中,第一渐变段221的长度为25mm,第二渐变段222的长度为25mm,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的硬度为可以为渐变硬度也可以为相同硬度,如果为渐变硬度,第一渐变段221的硬度从尖端到接触第二渐变段222逐渐减小,第二渐变段222的硬度从接触第一渐变段221的一端到另外一端硬度逐渐减小,如果为相同硬度,则第一渐变段221硬度比第二渐变段222硬度大,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的口径依次增大,这种结构设计操作者可以将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插入血管至目标位置起到扩张血管作用,简化了插入操作,另外,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的长度根据需求,也可以设置为非等长,穿刺部22穿过中空内腔14并从插管1前端开口伸出,插管芯2在穿刺部22的端部具有经过加硬处理的尖端,硬度大于插管芯2其他区间段,该尖端的加硬区间段长度为8至12mm,例如,该加硬的尖端长度段可以为10mm,加硬插管芯尖端,使插入更容易,减少出血率,分段式穿刺部便于应对不同尺寸的血管,简化了穿刺操作,插管芯2内设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一孔径24,第一孔径24的开口处位于穿刺部22的尖端处。
优选地,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静脉插管套件还包括防止插管芯2抽出后血液喷出的如图5所示的止回阀3,止回阀3的长度为40mm,止回阀3插入至插管1后端接口内,插管芯2经止回阀3插入至插管1的中空内腔14。参考图5,止回阀3内部由硅胶材质制成具有能够弹性形变的止回瓣膜31,止回瓣膜31向插管芯2插入方向倾斜且由中央向根部厚度逐渐增加,当插管芯本体通过间隙孔32插入插管1后,止回瓣膜31抱紧插管芯本体2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利用止血夹/止血钳在后端管身12夹紧插管1防止出血的基础上,在插管1后端接口内插接止回阀3,进一步防止出血,尤其防止插管芯2抽出后血液喷出,利用止血夹/止血钳以及止回阀形成了双重防出血措施,降低了出血风险。
优选地,参考图1和6,插管芯本体21远离穿刺部22的端部具有方便操作者握持插拔的手持端23,手持端23前端插入至止回阀3后端接口处,手持端23具有软质橡胶外壳,并在表面沿受力方向设有第一防滑纹231,手持端23内部具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二孔径,第二孔径与第一孔径24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插管芯2在后端通过设置手持端23,这样更加方便手持插管芯进行操作,尤其是手持端23外壳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纹231,第一防滑纹231有利于插拔方向上的受力,因此,手持端23的设计尤其有利于对插管芯进行插拔操作,另外,手持端23前部设置有多个台阶,便于插接至止回阀3后端接口。
优选地,参考图2,插管1的后端管身12侧面处外表面沿旋转受力方向设置有第二防滑纹4,第二防滑纹4的受力方向的设置有利于操作者对插管1进行旋转操作。
优选地,参考图2,插管1的后端管身12的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和固定耳安装位置122之间还设置有型号标识区123印刷或粘贴有产品标识及型号。便于使用者识别产品及其型号,防止选错产品及型号。
结合上述内容,以下将简要介绍本实施例公开的手术使用的静脉插管套件在临床使用中对静脉血管、动脉血管进行穿刺操作以及搭建体外循环术的方法。
具体地,在手术时,首先穿刺处进行麻醉,通过钢针扎针,通过钢针芯将导丝插入,通过导丝引导,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刺入血管,当出血时,把导丝和插管芯取出,留插管在人体内以搭建体外循环手术,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插管套件中的插管芯的穿刺部硬度从端部到尾部减小及穿刺部口径从端部到尾部增大,所以操作者可以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插入血管至目标位置起到扩张血管作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插管套件的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中插管和插管芯分步骤插入血管不同,所以简化了插入操作,在上述操作中,在后端管身利用止血夹/止血钳夹紧插管防止出血,插管后端接口内插接有止回阀,防止插管芯抽出后血液喷出,进一步降低了出血风险。
实施例2
参考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脉插管套件,包括如图4所示的插管1、图6所示的插管芯2、以及图5所示的止回阀3。
插管1总长度为300mm,插管1两端开口且并具有中空内腔14,插管1具有较小口径长度为150mm的前端管身11以及较大口径的后端管身12,后端管身12长为125mm,前端管身11还具有开口端熔头,更易于进行皮下穿刺,该插管1的管身上在前端管身11与后端管身12之间设有口径渐变的过渡段13,过渡段13的长度为25mm。插管1的前端管身11插入血管部分的管身上设有若干行贯穿插管内外的椭圆形通孔15,每行通孔15沿管轴方向等间距开设,等间距在40mm-60mm之间,相邻行之间的通孔沿管轴方向以特定间距错位开设,特定间距在0.2mm-0.4mm之间。前端管身11的前端交错开孔,这样降低前端管身11弯折的风险。插管1的管身上设有图7所示的固定耳5,该固定耳5上设有中心孔51和位于中心孔外围的若干安装孔52,插管1的后端管身12的靠前位置设置有固定耳安装位置122,固定耳5通过中心孔51套装在该固定耳安装位置122上,固定耳5可以与插管1一体成型,固定耳5以及安装孔52方便插管1固定,增强插管1的稳定性,防止体外循环术搭建后因为管道的移动而扩张插管口,降低伤口感染。插管1的插管后端12上还设有方便操作者识别并夹持止血夹/止血钳的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避免操作者使用止血夹/止血钳夹错部位;当插管1插入血管后,利用止血夹/止血钳在该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夹紧插管1,防止血液流出,插管1两端开口,不必设置放气口,通过止血夹/止血钳在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夹持配合,即可在穿刺过程中防止出血。插管1的管壁中还内置有用于增强抗弯折性的弹簧7(未示出),并在对应插管1过渡段13区域的弹簧经过加硬处理,插管1的管壁厚度为0.4-0.5mm,得益于插管1管身的错位开孔、内置的弹簧及插管的材质,降低管身弯折的风险,进而使得插管1管身壁更薄而不弯折,血液流量更大更稳定。
插管芯2总长度为380mm,插管芯本体21前部具有分段式穿刺部22,图6中以两段式为例,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其中,第一渐变段221的长度为25mm,第二渐变段222的长度为25mm,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的硬度为可以为渐变硬度也可以为相同硬度,如果为渐变硬度,第一渐变段221的硬度从尖端到接触第二渐变段222逐渐减小,第二渐变段222的硬度从接触第一渐变段221的一端到另外一端硬度逐渐减小,如果为相同硬度,则第一渐变段221硬度比第二渐变段222硬度大,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的口径依次增大,这种结构设计操作者可以将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刺入血管至目标位置起到扩张血管作用,简化了插入操作,另外,第一渐变段221和第二渐变段222的长度根据需求,也可以设置为非等长,穿刺部22穿过中空内腔14并从插管1前端开口伸出,插管芯2在穿刺部22的端部具有经过加硬处理的尖端,硬度大于插管芯2其他区间段,该尖端的加硬区间段长度为8至12mm,例如,该加硬的尖端长度可以为10mm,加硬插管芯尖端,使插入更容易,减少出血率,分段式穿刺部便于应对不同尺寸的血管,简化了穿刺操作,插管芯2内设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一孔径24,第一孔径24的开口处位于穿刺部22的尖端处。
优选地,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脉插管套件还包括防止插管芯2抽出后血液喷出的如图5所示的止回阀3,止回阀3的长度为40mm,止回阀3插入至插管1后端接口内,插管芯2经止回阀3插入至插管1的中空内腔14。参考图5,止回阀3内部由硅胶材质制成具有能够弹性形变的止回瓣膜31,止回瓣膜31向插管芯2插入方向倾斜且由中央向根部厚度逐渐增加,当插管芯本体通过间隙孔32插入插管1后,止回瓣膜31抱紧插管芯本体2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利用止血夹/止血钳在后端管身12夹紧插管1防止出血的基础上,在插管1后端接口内插接止回阀3,进一步防止出血,尤其防止插管芯2抽出后血液喷出,利用止血夹/止血钳以及止回阀形成了双重防出血措施,降低了出血风险。
优选地,参考图3和6,插管芯本体21远离穿刺部22的端部具有方便操作者握持插拔的手持端23,手持端23前端插入至止回阀3后端接口处,手持端23具有软质橡胶外壳,并在表面沿受力方向设有第一防滑纹231,手持端23内部具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二孔径,第二孔径与第一孔径24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插管芯2在后端通过设置手持端23,这样更加方便手持插管芯进行操作,尤其是手持端23外壳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纹231,第一防滑纹231有利于插拔方向上的受力,因此,手持端23的设计尤其有利于对插管芯进行插拔操作,另外,手持端23前部设置有多个台阶,便于插接至止回阀3后端接口。
优选地,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脉插管套件的插管1的后端管身12侧面设置有鲁尔接口6,鲁尔接口6与插管1中空内腔14连通。鲁尔接口6是动脉插管套件与静脉插管套件的主要区别之一,由于动脉血与静脉血不同,相比之下,动脉血含氧较多,因此,动脉插管套件的插管1上设置鲁尔接口6,方便在操作中通过鲁尔接口对动脉血液取样进行血液成分血气检测。设置鲁尔接头6后端管身12外表面沿旋转受力方向设置有第二防滑纹4,第二防滑纹4的受力方向的设置有利于操作者对插管1进行旋转操作。
优选地,参考图4,插管1的后端管身12的止血夹/止血钳工作区121和固定耳安装位置122之间还设置有型号标识区123印刷或粘贴有产品标识及型号。便于使用者识别产品及其型号,防止选错产品及型号。
结合上述内容,以下将简要介绍本实施例公开的手术使用的动脉插管套件在临床使用中对静脉血管、动脉血管进行穿刺操作以及搭建体外循环术的方法。
具体地,在手术时,首先穿刺处进行麻醉,通过钢针扎针,通过钢针芯将导丝插入,通过导丝引导,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刺入血管,当出血时,把导丝和插管芯取出,留插管在人体内以搭建体外循环手术,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插管套件中的插管芯的穿刺部硬度从端部到尾部减小及穿刺部口径从端部到尾部增大,所以操作者可以将插管连同插管芯一起插入血管至目标位置起到扩张血管作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插管套件的操作方法与现有技术中插管和插管芯分步骤插入血管不同,所以简化了插入操作,在上述操作中,在后端管身利用止血夹/止血钳夹紧插管防止出血,插管后端接口内插接有止回阀,防止插管芯抽出后血液喷出,进一步降低了出血风险。通过动脉插管套件的插管上的鲁尔接口,在操作中通过鲁尔接口进行动脉血液取样并进行血液成分血气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静脉插管套件,既能适用于静脉血管穿刺插管,又适用于动脉血管穿刺插管,相对于现有的血管插管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第一止回血结构以及第一止回血结构形成了双重防出血措施,尤其能够防止插管芯抽出后血液从插管内喷出,极大降低了出血风险;
2.固定耳和安装孔方便插管固定,增强插管的稳定性,防止体外循环术搭建后因为管道的移动而扩张插管口,降低伤口感染;
3.插管管身增加第一止回血结构工作区,避免使用者使用第一止回血结构置错部位;
4.加硬插管芯尖端,使插入更容易,减少出血率,分段式穿刺部便于应对不同尺寸的血管,简化了插入操作;
5.插管管身的错位开孔以及内置的弹簧,降低管身弯折的风险,进而使得管身壁更薄而不弯折,血液流量更大更稳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动/静脉插管套件,所述插管套件包括:两端均设有开口并具有中空内腔的插管,以及穿插于插管中空内腔的插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具有较小口径的前端管身以及较大口径的后端管身,在前端管身与后端管身之间设有口径渐变的过渡段,插管芯本体前部具有分段式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穿过所述插管中空内腔并从所述插管前端开口伸出,所述插管芯内设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一孔径,所述第一孔径的开口处位于所述穿刺部的尖端处,所述后端管身设置有第一止回血结构工作区,在所述后端管身接口处插接有防止插管芯抽出后血液喷出的第二止回血结构,所述插管芯经所述止回阀插入至所述插管的中空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血结构为止血夹/止血钳,所述第二止回血结构为止回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内部由硅胶材质制成具有能够弹性形变的止回瓣膜,所述止回瓣膜向插管芯插入方向倾斜且由中央向根部厚度逐渐增加,所述止回瓣膜的中央留有间隙孔并通过间隙孔抱紧所述插管芯本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穿刺部从端部到尾部每段硬度依次减小,且所述分段式穿刺部从端部到尾部口径依次增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穿刺部尖端加硬区间段长度为8mm至12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芯本体远离所述穿刺部的端部具有方便操作者握持插拔的手持端,所述手持端前端插入至所述第二止回血结构后端接口处,所述手持端具有软质橡胶外壳,并在表面沿受力方向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手持端内部具有供导丝穿过的第二孔径,所述第二孔径与所述第一孔径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后端管身侧面设置有鲁尔接口,所述鲁尔接口与所述插管中空内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鲁尔接头后端管身外表面沿旋转受力方向设置有第二防滑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管身插入血管部分设有若干行贯穿插管内外的通孔,每行通孔沿管轴方向等间距开设,且相邻行之间的通孔沿管轴方向以特定间距错位开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插管上相邻行之间的通孔沿管轴方向的特定间距在0.2mm至0.4mm之间,所述插管上每行通孔之间的等间距在40mm至60mm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管身上设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管壁内置有用于增强抗弯折性的弹簧,并在对应所述插管过渡段区域的弹簧经过加硬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插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根据静脉与动脉血管的不同分为两种长度,其中,用于静脉血管穿刺插管总长为650mm,用于动脉血管穿刺、插管总长为300mm,所述插管管壁厚度为0.4-0.5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