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
背景技术:
手指创伤,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通过对手指伤口的包裹,达到止血和护创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外科用药为创可贴,但是由于创可贴在防水性和透气性方面表现较差,且手指不易伸展,长时间粘贴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使皮肤过敏,另外手指创伤类型的不同,并发不同的伤口炎症,而目前的创可贴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根据创伤类型选择相应的抗菌消炎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可用于手指创口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包括凡士林纱条、位于所述的凡士林纱条外且具有绕卷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内套层、位于所述的内套层外且具有卷绕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外套层、设置在所述的凡士林纱条上和/或所述的内套层的内侧上的药物敷料层;当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未使用时,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分别呈卷绕状态且所述的外套层位于所述的内套层的上方;当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使用时,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分别呈展开状态且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包裹在手指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将凡士林纱条覆盖在手指伤口处,然后通过向下卷开内套层和外套层,使内套层和外套层套设在手指上,对伤口起到包裹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物敷料层,可以根据伤口的类型选用特定的药物,也可以在使用时进行相应药物的涂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可用于对手指伤口的止血消炎。
优选地,所述的凡士林纱条、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的上端部通过缝合或粘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外套层的下段设置有橡胶环,从而提高了保护套在手指上的稳定性,增加了与手指创伤伤口的有效包裹性。
优选地,所述的凡士林纱条呈长条形或者为侧面开口的弧形,从而便于敷设于手指的伤口处且增大了与手指创伤伤口的有效包裹面积,加速了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
优选地,当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分别呈圆柱形。
优选地,当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外套层的长度比所述的内套层的长度长3~5mm,进一步优选为5mm。
优选地,当所述的内套层和所述的外套层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内套层的长度比所述的凡士林纱条的长度长3~5mm,进一步优选为5mm。
优选地,当所述的外套层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外套层的长度为40~60mm,优选50mm,方便使用者选用。
优选地,当所述的内套层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内套层的内径为20~30mm,优选20、24、28、30mm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手指的选用。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敷料层的药物为抗菌消炎药物,具有消炎,防止伤口感染的作用。
抗菌消炎药物可以根据手指创伤伤口情况,选择头孢菌素、青霉素、先锋、碘伏等药物。
优选地,所述的外套层的材质为弹力绷带,从而能够更好的包裹手指,利于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内套层的材质为带有孔状的纱布,从而加强了保护套的透气性和防水性,有利于伤口愈合。
本文所涉及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在保护套套设在手指上的方位进行定义,其中指尖的位置为上,靠近手掌的一侧为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他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手指创伤的包裹面积,增加手指包裹后的伸展性,不会因为长期包裹引发对皮肤的伤害,增加了在伤口愈合时的透气性和防水性,有效针对不同创伤类型选择不同抗菌消炎药物,更好的促进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绕卷状态);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绕卷状态);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绕卷状态);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时的示意图;
其中:1、外套层;2、内套层;3、凡士林纱条;4、药物敷料层;5、橡胶环;6、手指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各附图所示,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包括凡士林纱条3、位于凡士林纱条3外且具有绕卷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内套层2、位于内套层2外且具有卷绕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外套层1、设置在凡士林纱条3上和/或内套层2的内侧上的药物敷料层4;外套层1的下段设置有橡胶环5。凡士林纱条3、内套层2和外套层1的上端部通过缝合或粘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凡士林纱条3、内套层2和外套层1通过缝合成为一体式三层结构。外套层1的材质为弹力绷带,内套层2的材质为带有孔状的纱布。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药物敷料涂覆在凡士林纱条3上,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药物敷料涂覆在内套层2的内表面上,根据再一种实施方式,凡士林纱条3上和内套层2的内表面上均涂覆有药物敷料。
凡士林纱条3呈长条形或者为侧面开口的弧形,如图1所示,凡士林纱条3呈长条形,中间与内套层2固定,两端分别垂下。
内套层2和外套层1在绕卷状态时,内套层2自身绕卷成环状,外套层1自身绕卷成环状,如图2和3所示,且外套层1所绕成的卷位于内套层2所绕成的卷的上方。
如图4所示,内套层2和外套层1呈展开状态时,内套层2和外套层1分别呈圆柱形;外套层1的长度比内套层2的长度长3~5mm,进一步优选为5mm;内套层2的长度比凡士林纱条3的长度长3~5mm,进一步优选为5mm;外套层1的长度为40~60mm,优选50mm;内套层2的内径为20~30mm,优选20、24、28、30mm等多种规格。
药物敷料层4的药物为抗菌消炎药物,抗菌消炎药物可以根据手指创伤伤口情况,选择头孢菌素、青霉素、先锋、碘伏等药物。
使用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经批准使用的伤口清洁剂清洗伤口,选择合适大小以及适当的抗菌消炎敷料药物的一次性手指保护套,将凡士林纱条3包裹于手指创伤伤口上,将内套层2向下卷开到凡士林纱条3外侧表面上,并包裹覆盖手指的面积大于凡士林纱条3包裹手指创伤伤口的面积,再将外套层1向下卷开到内套层2的外侧表面,包裹覆盖面积大于内套层2的包裹覆盖面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凡士林纱条(3)、位于所述的凡士林纱条(3)外且具有绕卷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内套层(2)、位于所述的内套层(2)外且具有卷绕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外套层(1)、设置在所述的凡士林纱条(3)上和/或所述的内套层(2)的内侧上的药物敷料层(4);当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未使用时,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分别呈卷绕状态且所述的外套层(1)位于所述的内套层(2)的上方;当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使用时,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分别呈展开状态且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包裹在手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凡士林纱条(3)、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的上端部通过缝合或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层(1)的下段设置有橡胶环(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凡士林纱条(3)呈长条形或者为侧面开口的弧形,当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分别呈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外套层(1)的长度比所述的内套层(2)的长度长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内套层(2)和所述的外套层(1)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内套层(2)的长度比所述的凡士林纱条(3)的长度长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外套层(1)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外套层(1)的长度为40~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内套层(2)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内套层(2)的内径为20~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敷料层(4)的药物为抗菌消炎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指创伤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层(1)的材质为弹力绷带;所述的内套层(2)的材质为纱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