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以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一种机械化工具称为电动工具。常见的电动工具有电钻、电动砂轮机和电动螺丝刀等。可拆卸装配于电动工具上的电动工具调速开关是至关重要的部件,电动工具调速开关能够控制电动工具运转,具有调节转速及正反转的功能。
现有的电动工具开关缺少防尘结构,在作业工程中,作业产生的粉尘会穿过部件装配之间的间隙而落入电动工具开关内部,使用一段时间后,粉尘会妨碍到电动工具开关内部器件运转,设置导致电动工具开关失效。对于非专业领域的使用者来说只能选择更换电动工具开关,增加了经济开销。
专利号为2017206517044的一种交流防尘调速开关公开了一种防尘结构,电动工具开关上的壳体和盖板上均设置有防尘凹槽,2个防尘凹槽相互对接使得容纳机械触点机构的容纳腔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从而起到了防尘的作用,有效的延长了电动工具开关的使用寿命。虽然阻碍了大部分粉尘进入容纳腔,但是位于容纳腔外的动作机构依旧会被灰尘堵塞,导致开关动作失灵。
针对这个缺陷,申请人计划在设置有动作机构的区域开设排尘口,使得非专业领域的使用者可以不通过拆卸电动工具开关来清尘。如何有效排出粉尘需要申请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装了排尘口,通过手柄压缩复位弹簧使排尘区内产生空气流动,将粉尘从排尘口处排出的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防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包括手柄和壳体,壳体上连接有盖板,壳体与盖板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板,所述手柄与限位板之间压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板将所述容纳腔分为被包裹在电动工具内的排尘区和封闭的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电动工具运转的机械触点机构,所述排尘区上开设有第一排尘口;所述手柄上连接有推杆,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容纳推杆滑动密封的导滑道,所述手柄推动推杆控制机械触点机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包括相互对接第一防尘板和第二防尘板,所述第一防尘板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第二防尘板设置在盖板上,所述第一防尘板上成型有台阶,所述第二防尘板上成型有与台阶一侧贴合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尘板成型有贴合第一防尘板下侧面的固定块,固定块与所述限位块形成卡住台阶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导滑道包括所述第一防尘板上的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防尘板上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对接,所述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上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电动工具开关还包括调节电动工具转动方向的正反转机构,正方转机构包括正反转机座,正反转机座连接有正反转外壳,正反转外壳内设有调节转盘,所述正反转外壳成型有环绕调节转盘的第一防尘卡块,所述正反转机座上成型与第一防尘卡块相配合的第二防尘卡块。
优选地,所述正反转机座上安装有带动调节转盘的调节拨杆,调节拨杆下侧连接有弹簧片,调节拨杆转动时,弹簧片使其复位,所述弹簧片卡接在正反转机座上。
优选地,所述正反转机座上成型有固定台,固定台与正反转机座的底端形成固定槽,所述弹簧片上成型卡位块,卡位块与所述固定槽相互配合实现弹簧片与正反转机座的稳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反转机座上开设有排尘槽。
优选地,所述推杆上设有定位方螺母,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自锁键,自锁键上成型有卡柱,所述定位方螺母上成型有与卡柱相配合的卡位件,所述定位方螺母与自锁键配合实现推杆的定位,从而使电动工具处于锁定的运行状态,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三排尘口,所述卡位件穿过第三排尘口并延伸至盖板外侧,所述卡位件上开设有排尘滑道。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当使用者觉得需要清理下堆积在排尘区的粉尘时,先将电动工具开关从电动工具中取出。使用者可以不断通过手柄压缩复位弹簧,然后松开让复位弹簧带动手柄归位的动作,使排尘区内产生空气对流,使堆积在排尘区内的粉尘顺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从排尘通道排出。
2、在正反转机构的调节转盘位置加装了相互配合的第一防尘台和第二防尘台,加长了粉尘进入调剂转盘区域的距离,达到良好的防尘效果。
3、使用弹簧片来代替弹簧使调节拨杆复位,与弹簧相比,弹簧片更不容易被粉尘堵塞,而且与正反转机座上的排尘槽配合。可以通过调节拨杆拨动时将粉尘从排尘槽排出,有效的延长了正反转机构的使用寿命。
4、在盖板上且位于自锁键了的位置开设有第三排尘口,定位方螺母的卡位件上开设有排尘滑道且通过第三排尘口延伸至盖板外侧,似的落入壳体内的粉尘达到自锁键的卡柱位置时,能够直接顺着排尘滑道穿过第三排尘口达到壳体外,有效防止自锁键位置的粉尘堆积,避免自锁键失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与电动工具开关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工具开关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正反转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正反转机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8是图2中的c处放大图。
图9是图3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1-手柄;12-推杆;13-复位弹簧;14-定位方螺母;141-卡位件;142-排尘滑道;143-固定部;15-手柄套;16-旋转帽;17-螺纹杆;2-壳体;21-排尘区;211-第一排尘口;22-控制区;221-机械触点机构;23-限位板;24-第一防尘板;231-台阶;3-盖板;31-第二防尘板;311-限位块;312-固定块;313-卡槽;32-第二排尘口;33-第二滑道;34-第三排尘口;35-自锁键;351-卡柱;4-第一滑道;41-容置槽;42-密封圈;51-正反转机座;511-第二防尘卡块;512-固定台;513-固定槽;52-正反转外壳;521-第一防尘卡块;53-调节转盘;54-调节拨杆;541-卡位角;55-弹簧片;551-卡位块;552-凹陷;56-排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包括手柄11、推杆12和壳体2,手柄11与推杆12是一体成型,所述手柄11上卡接有增加与使用者手部接触面积的手柄套15。壳体2上卡接有盖板3,壳体2和盖板3形成一个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将限位板,限位板将容纳腔分为被包裹在电动工具内的排尘区21和封闭的控制区22。
如图1所示,控制区22内设置有控制电动工具运转的机械触点机构221,所述推杆12穿过所述排尘区21,所述手柄11推动推杆12控制机械触点机构221。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防尘板24和第二防尘板31,第一防尘板24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在手柄11与限位板23之间压设有复位弹簧13,使用者通过按压手柄11推动推杆12的同时压缩复位弹簧13,当使用者不再对手柄11施力时,手柄11受到复位弹簧13被压缩时产生的回复力,由此复位弹簧13带动手柄11归位。所述盖板3上成型有与第一防尘板24对接的第二防尘板31。所述第一防尘板24与第二防尘板31相互配合阻碍了粉尘从排尘区21进入到控制区22。所述排尘区21上开设有第一排尘口211。所述盖板3上与第一排尘口21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排尘口32。第二排尘口32与第一排尘口211相互配合形成了排尘通道。使用者可以不断通过手柄11压缩复位弹簧13,然后松开让复位弹簧13带动手柄11归位的动作,使排尘区内产生空气对流,使堆积在排尘区内的粉尘顺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从排尘通道排出。清洁后,放入电动工具内,并形成封闭的排尘区21和控制区22,可定时清理,方便操作,解决了非专业人员不易清洁、以及清洁难度大的问题。
如图2、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防尘板24上成型有台阶231,所述第二防尘板31上成型有与台阶231上侧贴合的限位块311,限位块311的存在增加灰尘进入控制区22的距离,增加防尘效果。所述第二防尘板31成型有贴合第一防尘板24下侧面的固定块312,固定块312与所述限位块311形成卡住台阶231的卡槽313,大大增加了灰尘进入控制区22的距离,而且通过这种卡接的结构增加了盖板3与壳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限位板23上开设有容纳推杆12滑动的导滑道,导滑道包括第一防尘板24上的第一滑道4和第二防尘板31上的第二滑道33。所述第一滑道4与第二滑道33上均开设有容置槽41,容置槽41内卡接有套设在推杆12外的密封圈42,所述第一滑道4与第二滑道33相配合形成一个通孔,相互对接的方式有利于密封圈42的更换。所述密封圈42由软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优选硅胶,手柄11推动推杆12时,推杆12滑动贴合密封圈42,由于与推杆12是软性接触,减少了推杆12的滑动摩擦力,而且由于密封圈42受挤压时向两边扩张的特性,从而减小了密封圈42与推杆12之间的间隙,使得粉尘不容易从第一滑道4和第二滑道33处进入控制区22,起到了良好的防尘效果。
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推杆12上设有定位方螺母14,定位方螺母14上成型有固定部143,固定部143置于手柄11的中间位置,手柄11推动推杆12时会一并带动定位方螺母14向下移动,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自锁键35,自锁键35上成型有卡柱351,所述定位方螺母14上成型有与卡柱351相配合的卡位件141,卡位件141上开设有卡槽,当使用者按住手柄11推动推杆12和定位方螺母14向下直至按不动时,此时可以按下自锁键35,自锁键35的卡柱351会进入排尘区,到达卡槽上方。当使用者不再对手柄11使力时,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推杆12和定位方螺母14一起往上移动,直至卡槽贴合卡柱351。因为定位方螺母14的固定部143处于推杆12的上方,使得定位方螺母14与推杆12组成了一个传动机构。当定位方螺母14被卡住时,定位方螺母14的固定部143也阻碍了推杆12的继续移动。以此来实现推杆12的定位,从而使电动工具处于锁定的运行状态。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第三排尘口34,所述卡位件141穿过第三排尘口34并延伸至盖板3外侧,所述卡位件141上开设有排尘滑道142。所述固定部143上设置有调节转速档次的旋转帽16和螺纹杆17。旋转帽16与螺纹杆17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螺纹杆17上设置有螺纹,固定部143上开设有与螺纹杆17相配合的螺纹孔,螺纹杆17穿过螺纹孔,其一端抵接在推杆12上。当使用者想要使电动工具进入通过调档来调整转速的状态,按照上面所述步骤,将推杆12定位。此时机械触点机构处于常闭状态。此时通过转动旋转帽16,旋转帽16带动螺纹杆17一起转动,因为螺纹杆17与所述固定部143是螺纹连接。在转动过程中,螺纹杆17的不断旋转进固定部143,其抵接在推杆12的一端慢慢将推杆12往下推,从而实现电动工具的调档调速。通过在盖板3上设置第三排尘口34,以及将带有排尘滑道142的卡位件141延伸至盖板3外侧。使得电动工具开关在作业过程中,粉尘能直接顺着排尘滑道142穿过第三排尘口34到达电动工具开关外,有效避免了在自锁键35的卡柱351的位置的粉尘堆积,影响自锁的闭合的结果。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电动工具开关还包括调节电动工具上的钻头转动方向的正反转机构,正方转机构包括正反转机座51,正反转机座51连接有正反转外壳52。正反转机座51与正反转外壳52采取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作业工程中,粉尘容易从卡接处进入正反转机构内。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结构,如图5所示,正反转外壳52内设有调节转盘53,所述正反转外壳52成型有环绕调节转盘53的第一防尘卡块521,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成型与第一防尘卡块521相贴合的第二防尘卡块511,第一防尘卡块521与第二防尘卡块511相互配合,增加了粉尘到达调节转盘53所在区域的距离,防尘效果大大增加。
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安装有带动调节转盘53的调节拨杆54,调节拨杆54下侧连接有弹簧片55,当调节拨杆54转动时,弹簧片55使其复位,所述弹簧片55两侧卡接在正反转机座51的固定台512,固定台512与正反转机座51的底端形成两个固定槽513。现有的一些电动工具开关的正反转机座51采用了弹簧来将调节拨杆54复位。由于正反转功能不常使用,因此弹簧中的间隙容易积攒粉尘,从而导致弹簧不能被压缩,从而使调节拨杆54复位的效果变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片55代替了弹簧,如图4所示,调节拨杆54上成型有卡位角541,弹簧片55上成型有卡位角541相配合的凹陷552,所述卡位角541两面贴合凹陷处,弹簧片55两端向上弯折一次后再向下弯折,弹簧片55上两端均成型有卡位块551,卡位快卡入固定槽513中实现弹簧片55与正反转机座51之间的稳定连接。当调节拨杆54拨动时,由于弹簧片55的特性,卡位角541带动弹簧片55发生变形,由此弹簧片55产生回复力。当调节拨杆54不受力时,弹簧片55的回复力使调节拨杆54归位。弹簧片55通过自身变形产生回复力代替了弹簧压缩空间产生回复力的方式,使其不轻易被粉尘堵住,并且采用不锈钢的材质构成,复位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两侧均开设有排尘槽56,调节拨杆54被拨动的时候,由于拨动的速度较快,幅度较大,可以把一些停留在弹簧片55处的粉尘通过排尘槽56带到电动工具开关外。调节拨杆54的排尘动作与弹簧片55相互配合,有效避免了正反转机座51被粉尘堵住导致正反转变化的结果。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电动工具开关使用前需装配于电动工具的手柄上,电动工具的手柄将整个电动工具开关包裹在内,只能从外部看到调节拨杆54、手柄套15和旋转帽16。在电动工具作业工程中,电动工具的手柄外壳首先阻挡了一部分粉尘,但是不可避免的,依旧会有一些粉尘从元器件装配之间的间隙吸附在电动工具开关上。大部分粉尘通过手柄11与壳体2的连接处进入壳体内。由此壳体内的一些区域会有一些粉尘堆积。本实用新型在壳体2内加装了防尘结构,使得控制区22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保证了控制区22的机械触点能够灵敏运作。此时排尘区21会有粉尘堆积。使用者可以不断通过手柄11压缩复位弹簧13,然后松开让复位弹簧13带动手柄11归位的动作,使排尘区21内产生空气对流,使堆积在排尘区21内的粉尘顺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从排尘通道排出。或者使用风扇对准排尘口吹,使其内部产生空气流动,以此来达到排尘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使用者通过拆卸电动工具开关来清尘导致电动工具开关损坏的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包括手柄(11)和壳体(2),壳体(2)上连接有盖板(3),壳体(2)与盖板(3)形成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设有限位板(23),所述手柄(11)与限位板(23)之间压设有复位弹簧(13),所述限位板(23)将所述容纳腔分为被包裹在电动工具内的排尘区(21)和封闭的控制区(22),所述控制区(22)内设置有控制电动工具运转的机械触点机构(221),所述排尘区(21)上开设有第一排尘口(211);所述手柄(11)上连接有推杆(12),所述限位板(23)上开设有容纳推杆(12)滑动密封的导滑道,所述手柄(11)推动推杆(12)控制机械触点机构(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3)包括相互对接第一防尘板(24)和第二防尘板(31),所述第一防尘板(24)设置在壳体(2)上,所述第二防尘板(31)设置在盖板(3)上,所述第一防尘板(24)上成型有台阶(231),所述第二防尘板(31)上成型有与台阶(231)一侧贴合的限位块(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尘板(31)成型有贴合第一防尘板(24)下侧面的固定块(312),固定块(312)与所述限位块(311)形成卡住台阶(231)的卡槽(3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道包括所述第一防尘板(24)上的第一滑道(4)和所述第二防尘板(31)上的第二滑道(33),所述第一滑道(4)与所述第二滑道(33)对接,所述第一滑道(4)与第二滑道(33)上均开设有容置槽(41),容置槽(41)内安装有密封圈(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开关还包括调节电动工具转动方向的正反转机构,正反转机构包括正反转机座(51),正反转机座(51)连接有正反转外壳(52),正反转外壳(52)内设有调节转盘(53),所述正反转外壳(52)成型有环绕调节转盘(53)的第一防尘卡块(521),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成型与第一防尘卡块(521)相配合的第二防尘卡块(5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安装有带动调节转盘(53)的调节拨杆(54),调节拨杆(54)下侧连接有弹簧片(55),调节拨杆(54)转动时,弹簧片(55)使其复位,所述弹簧片(55)卡接在正反转机座(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成型有固定台(512),固定台(512)与正反转机座(51)的底端形成固定槽(513),所述弹簧片(55)上成型有卡位块(551),卡位块(551)与所述固定槽(513)相互配合实现弹簧片(55)与正反转机座(51)的稳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机座(51)上开设有排尘槽(56)。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工具开关的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2)上设有定位方螺母(14),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自锁键(35),自锁键(35)上成型有卡柱(351),所述定位方螺母(14)上成型有与卡柱(351)相配合的卡位件(141),所述定位方螺母(14)与自锁键(35)配合实现推杆(12)的定位,从而使电动工具处于锁定的运行状态,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第三排尘口(34),所述卡位件(141)穿过第三排尘口(34)并延伸至盖板(3)外侧,所述卡位件(141)上开设有排尘滑道(14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