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控制器开关种类繁多,不同的设备需选用不同种类的开关,随着用户对设备使用要求的逐步提高,更人性化的设计逐步替代传统设计;传统开关结构不紧凑,灵敏度差,组装繁琐,兼容性、互换性差。
专利申请号cn200820039936.5公开了旋转复位急停开关,包括壳体、套筒、连接体、设在连接体体上端的按压件上盖、设在套筒内的滑移件(挂架)和设在壳体下端的电气器件(插端端子);按压件上盖与连接体为上盖内凸扣位连接连接,连接体与套筒凹槽倒扣连接;在套筒与壳体之间侧壁设有滑移件挂架;挂架组装于套筒侧壁滑轨上;在套筒与壳体之间底部设有弹簧13;壳体是圆形;滑移件挂架和套筒外壁之间设有止勾,止勾相对于壳体沿套筒的外壁,即滑轨内轴向和周向运动,该结构易复位,更换上盖连接体比较容易,但不能适应不同多种工况的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及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包括:
上盖主体,上盖主体包括:上盖、滤片以及连接体,滤片与连接体熔接,上盖组装于熔接后的滤片与连接体上,上盖主体下端与套筒的上部通过凹凸扣位连接;
套筒,套筒内设有光源件,光源件通过滤片显示光亮;
主壳体,主壳体与套筒之间设有压簧及弹簧;
端子合体,端子合体设置于主壳体的下方,端子合体上设有撞针,触动撞针实现讯号切换,端子合体与电器电路可通过焊接或插接方式导通讯号。
当机器处于运转时,通过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平面指示灯可判定机器设备运转状况,平面按压可控制机器设备运转,达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套筒的顶端还设有滤片,安装在套筒中的光源件可以通过滤片显示光亮。按压件可以采用静止复位、交替复位和瞬间复位三种形式。
滤片与连接体熔接,上盖组装于熔接后的滤片与连接体上,具有防水防尘密封功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套筒为圆柱体,在套筒的顶端内壁上设有凸台和导向柱,且连接体的下端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以及与导向柱对应的槽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有效稳定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导向。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主壳体内部设有卡勾位,在套筒下端设有导向槽口,设置于主壳体内部的卡勾位与设置于套筒下端的导向槽口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更稳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主壳体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截面呈“工”字型结构的密封颈圈和密封圈,密封主件组装于主壳体上端内部,以及套筒上端外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防尘防水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连接框和螺母,连接框包括:连接框上件和连接框下件,上盖主体装进连接框内,连接框通过螺母连接到主壳体的下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连接框可有效保护开关承受一定冲击力防尘,连接框有效增加开关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主壳体内的挂架,挂架与套筒滑动连接,
在套筒下端外壁设有滑轨,滑轨为“山”字状和“v”型结构,在主壳体下端内壁设有挂架的导向槽口;
挂架安插于套筒下端外壁的滑轨上,且挂架组装在主壳体下端内壁的导向槽口中。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更稳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固定子,固定子组装在主壳体下端,固定子用于限制套筒向下滑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形上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形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形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方形上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方形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方形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长方形上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长方形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长方形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1;2.滤片;3.密封圈;4.密封颈圈;5.连接体;51.凹槽;52.槽口;6.光源件;7.套筒;71.凸台;72.导向柱;8.挂架;9.灯脚;10.压簧;11.主壳体;12.端子合体;13.弹簧;14.固定子;15.撞针;16.连接框;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及其方法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如图1-3所示,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包括:
上盖主体,上盖主体包括:上盖1、滤片2以及连接体5,滤片2与连接体5熔接,上盖1组装于熔接后的滤片2与连接体5上,上盖主体下端与套筒7的上部通过凹凸扣位连接;
套筒7,套筒7内设有光源件6,光源件6可以为灯珠,也可以为led指示灯或是其他形式的灯源。光源件6通过滤片2显示光亮;
主壳体11,主壳体11与套筒7之间设有压簧10及弹簧13;
端子合体12,端子合体12设置于主壳体11的下方,端子合体12上设有撞针15,触动撞针15实现端子合体12精密件讯号切换,端子合体12与电器电路可通过焊接或插接方式导通讯号。
当机器处于运转时,通过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平面指示灯可判定机器设备运转状况,平面按压可控制机器设备运转,达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套筒7的顶端还设有滤片2,安装在套筒7中的光源件6可以通过滤片2显示光亮。按压件可以采用静止复位、交替复位和瞬间复位三种形式。
滤片2与连接体5熔接,上盖1组装于熔接后的滤片2与连接体5上,具有防水防尘密封功效。
上盖主体包括上盖1、滤片2以及连接体5,上盖1、滤片2及连接体5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种形状中的一种。
光源件6的颜色可以为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但不局限于这五种颜色。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套筒7为圆柱体,在套筒7的顶端内壁上设有2个凸台71和4个导向柱72,且连接体5的下端设有与2个凸台71对应的凹槽51,以及与4个导向柱72对应的槽口52。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有效稳定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导向。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主壳体11内部设有卡勾位,在套筒7下端设有4个导向槽口,设置于主壳体11内部的卡勾位与设置于套筒7下端的导向槽口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更稳定。导向槽口为环状矩形。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主壳体11与套筒7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截面呈“工”字型结构的密封颈圈4和密封圈3,密封主件组装于主壳体11上端内部,以及套筒7上端外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防尘防水性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连接框16和螺母17,连接框16包括:连接框上件和连接框下件,上盖主体装进连接框16内,连接框16通过螺母17连接到主壳体11的下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连接框16可有效保护开关承受一定冲击力防尘,连接框16有效增加开关寿命。连接框16为连接电器的器件。
主壳体11下端为圆柱形,且外设螺纹状;主壳体11上部为方型。而主壳体11外设的螺纹与螺母17螺纹连接。
连接框16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种形状中的一种,其形状与上盖主体的形状一致。
如图4-12所示,上盖主体可以实现圆形上盖主体、长方形上盖主体和正方形上盖主体三种形状,搭配对应圆形连接框、长方形连接框、正方形连接框,从而实现圆形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长方形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和正方形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组装方便,类型多样,而且可以任意互换上盖主体和光源件6,以适应于不同工况的控制要求。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主壳体11内的挂架8,挂架8与套筒7滑动连接,
在套筒7下端外壁设有滑轨,滑轨为“山”字状和“v”型结构,在主壳体11下端内壁设有挂架8的导向槽口;
挂架8安插于套筒7下端外壁的滑轨上,且挂架8组装在主壳体11下端内壁的导向槽口中。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更稳定。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固定子14,固定子14组装在主壳体11下端,固定子14用于限制套筒7向下滑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更稳定。
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方法,利用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来实现瞬间复位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去掉挂架8部件,通过按压上盖主体上的上盖1,推动套筒7下滑触碰端子合体12上的撞针15实现讯号切换,结束按压动作后,通过弹簧13回位,实现平面按压开关的瞬间复归功能。
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方法,利用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来实现交替复位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按压上盖主体上的上盖1,推动套筒7下滑,套筒7下端外壁的挂架8上滑到滑轨“山”字下端、“v”字结构内,实现限位,挂架8控制套筒7下滑距离,套筒7下端推动端子合体12上的撞针15下滑,撞针15触发端子合体12内控制装置,结束一次按压动作后,实现电路信号传导或关闭及指示;
再次按压上盖主体的上盖1,先推动套筒7向下滑动,挂架8在滑轨内先向上运作再向下运作到“v”字结构下端卡住,实现复位,再次触动端子合体12上的撞针15,结束第二次按压动作后,实现按压切换,实现电路信号关闭或传导及指示,实现平面按压开关交替复位功能。
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方法,利用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来实现静止复位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固定子14组装在主壳体11下端,限制套筒7向下滑动;光源件6通过连接灯脚9、压簧10安装,光源件6保持发亮,实现平面按压开关静止复位指示灯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结构紧凑,灵敏度高,组装方便,类型多样,当机器处于危险状态时,通过紧急制动切断电源,停止设备运转,达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主体,所述上盖主体包括:上盖、滤片以及连接体,所述滤片与所述连接体熔接,所述上盖组装于熔接后的所述滤片与连接体上,所述上盖主体下端与套筒的上部通过凹凸扣位连接;
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光源件,所述光源件通过所述滤片显示光亮;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压簧及弹簧;
端子合体,所述端子合体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下方,所述端子合体上设有撞针,触动撞针实现讯号切换,所述端子合体与电器电路可通过焊接或插接方式导通讯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圆柱体,在所述套筒的顶端内壁上设有凸台和导向柱,且所述连接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凹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壳体内部设有卡勾位,在所述套筒下端设有导向槽口,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部的卡勾位与设置于所述套筒下端的导向槽口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壳体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截面呈“工”字型结构的密封颈圈和密封圈,密封主件组装于所述主壳体上端内部,以及所述套筒上端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连接框和螺母,所述连接框包括:连接框上件和连接框下件,所述上盖主体装进所述连接框内,所述连接框通过所述螺母连接到所述主壳体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挂架,所述挂架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
在所述套筒下端外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为“山”字状和“v”型结构,在所述主壳体下端内壁设有挂架的导向槽口;
所述挂架安插于所述套筒下端外壁的滑轨上,且所述挂架组装在所述主壳体下端内壁的导向槽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按压开关控制器还包括:固定子,所述固定子组装在所述主壳体下端,所述固定子用于限制所述套筒向下滑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