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隔热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尤其涉及真空绝热板。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板(vip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可以达到0.002-0.004w/m.k,为传统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1/10。

真空绝热由芯部隔热材料,气体吸附剂、干燥剂和阻隔袋组成。通过对芯材与阻隔袋抽真空,通过减少绝热板内部气体的热传递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真空绝绝热板的现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先将阻隔膜制成一面开口的袋子,再将由玻璃纤维制作成的芯材放入袋中,将整体放入真空室内抽真空,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后对封边进行加热封口。

现有技术的缺点:

1.抽真空难:为了得到比较导热系数比较小的真空绝人板就必须对阻隔袋内部抽真空到比较低的一个真空度,而当抽到一定真空度后,气体从袋子中出来是通过气体分子的自由运动随机从袋子内出来(并非通过压力差流出),由于阻隔袋只有单边开口,所以抽真空流导小且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真空度,影响效率且真空度亦不好保证。折边破坏阻隔袋的结构,造成漏率;通过现有技术对阻隔袋进行抽真空封装势必会在真空绝热板的四周中间形成封边,如图1,在真空绝热板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真空绝热板贴附于冰箱外壳或其他冷藏设备的表面,因此这种需要先将这种封边折至绝热板的表面使其形成一个规则的形状。而由于阻隔袋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对阻隔袋进行折叠这一过程就会使阻隔袋形成一些微小的气孔,使外部的气体进入,对真空绝热板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当形成比较大的漏率时会使绝热板进入大量气体,导热系数大大增加而直接失效。

2.折边工艺需要花费的较大的人工成本:由于真空绝热板的规格较多,在现有技术下无法对材料进行全自动动化,全机械化的折边,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折边或者是人机配合的半自动折边,但是这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增加折边时对真空绝热板的搬运过程所造成的破坏。

3.封边过长:由于玻璃纤维制成的芯材具有较高的蓬松度,为了满足装袋工艺,必须将袋子做得比较大,才能将芯材放入袋子,而袋子在抽真空压缩后必然就会形成比较长的封边。这样的制作工艺也就造成了对阻隔袋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比较低,并且生成工艺更加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相向设置在芯材厚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

所述第一阻隔件中的一部分经过预处理下凹形成凹槽;所述芯材全部或者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阻隔件与第一阻隔件凹槽以外的部分密封贴合形成沿着芯材周向延伸的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位于所述芯材朝向第二阻隔件的一面所在的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通过冲压成型或吸塑成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改变了以往使用阻隔袋装入芯材再抽真空的方式,改为使用单独的两块阻隔膜,这样就可以从四个方向上进行抽真空处理。当阻隔膜与芯材在真空室抽真空时,芯材的整个上表面都是暴露于真空室内,所形成的空气流道大,因此在内部气体能被更快抽走的同时,也可以让气体抽得更干净,得到更低的真空度,使绝热板的导热系数更低,隔热性更好。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所形成的封边在一侧,而不是在中间,且不受芯材蓬松度影响,所形成的封边较现有技术比会窄很多,且由于封边在一侧,在把绝热板贴附于冰箱外壳或其他冷藏设备的表面时,可以让有封边的这一侧进行贴附,可以省去折边这一工艺,这不仅对真空绝热板的寿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对真空绝热板的制作过程也少去了折边这一工艺,使真空绝热板的加工变得更简单和快捷,节省大量的制造成本。

3.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通过预处理在第一阻隔件上形成了一个凹槽,可以将芯材放置在这个凹槽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用纯平的阻隔膜抽真空吸附在芯材表面的做法,预成型的凹槽底部比较圆滑,不会出现传统真空绝板在四个顶角处的尖角,阻隔膜就不容易破损,真空绝热板的耐用性就得到了加强。

4.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由于阻隔袋材料的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较小封边也就能节省材料的使用,从而减低真空绝热板的制造成本。

5.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真空绝热板,可以省去制袋工艺,原有技术下需先将阻隔材料制作成单面开口的袋子,而本发明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直接免去这个步骤,只需将材料切成大小合适片状即可,使得真空绝热板的加工更加的简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真空绝热板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真空绝热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2,一种真空隔热板,包括芯材1、相向设置在芯材1厚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阻隔件11和第二阻隔件12;

所述第一阻隔件11中的一部分经过预处理形成沿着远离芯材1的方向下凹的凹槽;所述芯材1全部或者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阻隔件12与第一阻隔件11凹槽以外的部分密封贴合形成沿着芯材1周向延伸的封边。

通过上述设置后,封边就形成在第二阻隔件12所在的平面上,与传统工艺所形成的封边,如图1所示,形成了很大的区别。

上述的一种真空绝热板,改变了以往使用阻隔袋装入芯材1再抽真空的方式,改为使用单独的两块阻隔膜,这样就可以从四个方向上进行抽真空处理。当阻隔膜与芯材1在真空室抽真空时,芯材1的整个上表面都是暴露于真空室内,所形成的空气流道大,因此在内部气体能被更快抽走的同时,也可以让气体抽得更干净,得到更低的真空度,使绝热板的导热系数更低,隔热性更好。

并且所形成的封边在芯材1的一侧,而不是在中间,在把绝热板贴附于冰箱外壳或其他冷藏设备的表面时,可以让有封边的这一侧进行贴附,可以省去折边这一工艺,这不仅对真空绝热板的寿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对真空绝热板的制作过程也少去了折边这一工艺,使真空绝热板的加工变得更简单和快捷,节省大量的制造成本。

传统技术中芯材1在抽真空之前就要放入阻隔袋,因此阻隔袋要足够大,在抽真空之后,阻隔袋形成的封边就会非常大,而本发明的芯材在抽真空之后,将第一阻隔膜11和第二阻隔膜12相互压缩至相应的厚度后即可进行封边,这样就不受芯材1蓬松度影响,所形成的封边较现有技术比会窄很多。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通过冲压成型或吸塑成型,由于经过预处理,所以所述凹槽的四个底角为圆弧角。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用纯平的阻隔膜抽真空吸附在芯材1表面的做法,预成型的凹槽底部比较圆滑,不会出现传统真空绝热板在四个顶角处的尖角,阻隔膜就不容易破损,真空绝热板的耐用性就得到了加强。

上文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范例,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相向设置在芯材厚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

所述第一阻隔件中的一部分经过预处理下凹形成凹槽;所述芯材全部或者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阻隔件与第一阻隔件凹槽以外的部分密封贴合形成沿着芯材周向延伸的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位于所述芯材朝向第二阻隔件的一面所在的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通过冲压成型或吸塑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隔热板,包括芯材、相向设置在芯材厚度方向两侧的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所述第一阻隔件中的一部分经过预处理下凹形成凹槽;所述芯材全部或者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阻隔件与第一阻隔件凹槽以外的部分密封贴合形成沿着芯材周向延伸的封边。上述的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比较低,并且生成工艺更加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陈锋声;罗智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3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