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制基础及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屋顶设备基础绝大部分均是直接安装在大块混泥土基础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保的重视、未来建筑、未来城市会向着:便捷化、智慧化、高效化、节能化、宜居化发展。这也会导致屋顶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种公共设备:如风机设备、水处理设备、通信基站、太阳能、热力管道等设备。
屋顶安装的设备会越来越多,楼面的负载也会越来越大,楼面沉降风险比较大;后期混泥土基础老化、开裂,楼面年久漏水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且需要把设备全部拆除之后,才能够进行维修;对防水施工的要求及难度也会越来越高,质量可靠性低,一致性很难得到保证。行业迫切需要一种轻量化,模块化、便于bim施工技术推广、施工快、方便现场调节的基础去取代现有的混泥土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制基础及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顶设备安装困难、施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制基础,包括x轴调节件、y轴调节件、z轴调节件、防水盖、本体和底板,所述z轴调节件与防水盖一端固定连接,所述x轴调节件与z轴调节件可拆卸连接,且x轴调节件与z轴调节件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y轴调节件与x轴调节件可拆卸连接,且y轴调节件与x轴调节件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y轴调节件用于与外部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且外部支撑件与y轴调节件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本体一端与防水盖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用于与屋顶可拆卸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z轴调节件上设有z向腰孔,所述z向腰孔的设置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所述x轴调节件上设有x向腰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x向腰孔的设置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z向腰孔连接,所述y轴调节件上设有y向腰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y向腰孔的设置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连接孔与x向腰孔连接,所述y向腰孔与外部支撑件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补强垫片,所述补强垫片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配合y向腰孔与外部支撑件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用于与屋顶连接固定。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部中空,所述底板设置在本体内,所述第四连接孔设置在位于本体内部的底板上,所述本体侧面设有检修口。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检修口盖,所述检修口盖可滑动地包裹在本体外,且检修口盖覆盖检修口。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外边缘大于本体的外边缘,所述第四连接孔围绕本体设置在底板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边缘设有锥形坡。
一种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钢制基础进行施工,具体步骤包括:
(1)、将z轴调节件、防水盖、本体和底板依次固定连接;
(2)、通过底板配合膨胀螺钉固定在屋顶上;
(3)、将x轴调节件连接在z轴调节件上,根据高度需要,对两者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4)、将y轴调节件连接在x轴调节件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5)、将外部支撑件连接在y轴调节件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6)、对钢制基础周围进行防水及隔热处理;
(7)、最后在外部支撑件上进行设备安装。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5)处,还采用补强垫片对y轴调节件和外部支撑件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钢制基础及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x轴调节件、y轴调节件和z轴调节件三者相互配合,可以对支撑件的安装位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整体采用钢制,与同等体积的混泥土基础相比,钢制基础的质量仅为混泥土基础的1/6,且负载更大;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不需要动用工程机械对基础进行开挖,节约拆除费用;本钢制基础可以重复利用,利于资源的节约;工厂模块化制作,质量稳定性好,一致性好,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更低;现场组装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相对于传统混泥土基础,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内装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内装式与外部支撑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内装式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内装式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外装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外装式与外部支撑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钢制基础的外装式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内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一、二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内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三、四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内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五、六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内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七、八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3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外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一、二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4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外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三、四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5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外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五、六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图16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外装式钢制基础的第七、八种防水防腐施工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x轴调节件;2-y轴调节件;3-z轴调节件;4-防水盖;5-本体;6-底板;7-排气口;8-z向腰孔;9-排水缺口;10-x向腰孔;11-第一连接孔;12-y向腰孔;13-第二连接孔;14-补强垫片;15-第三连接孔;16-第四连接孔;17-检修口;18-检修盖;19-外部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制基础,包括x轴调节件1、y轴调节件2、z轴调节件3、防水盖4、本体5和底板6。
z轴调节件3与防水盖4一端固定连接,x轴调节件1与z轴调节件3可拆卸连接,且x轴调节件1与z轴调节件3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y轴调节件2与x轴调节件1可拆卸连接,且y轴调节件2与x轴调节件1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y轴调节件2用于与外部支撑件19可拆卸连接,且外部支撑件19与y轴调节件2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本体5一端与防水盖4另一端固定连接,底板6与本体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底板6用于与屋顶可拆卸连接。
x轴调节件1、y轴调节件2和z轴调节件3三者相互配合,可以对支撑件的安装位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整体采用钢制,与同等体积的混泥土基础相比,钢制基础的质量仅为混泥土基础的1/6,且负载更大;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不需要动用工程机械对基础进行开挖,节约拆除费用;本钢制基础可以重复利用,利于资源的节约;工厂模块化制作,质量稳定性好,一致性好,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更低;现场组装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相对于传统混泥土基础,更加节能环保。
参阅图4、5,防水盖4和本体5之间的连接处的四角上,还设有四个排气口7,可以防止因昼夜温差的影响,内部的水蒸气排不出去而产生冷凝水导致内部积水,致使本钢制基础生锈、使用寿命降低,以及积水渗漏而导致楼层漏水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以屋顶平面为xy轴面,垂直于屋顶平面的方向为z轴方向。
z轴调节件3上设有z向腰孔8,z向腰孔8的设置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z轴调节件3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面和两个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两两垂直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一连接面平行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连接面平行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垂直于防水盖4固定在防水盖4上。相邻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设有间隙,互不相接。该间隙为排水缺口9,泼到z轴调节件3内的雨水能够通过排水缺口9排出,防止积水腐蚀防水盖4,造成防水盖4生锈而减少使用寿命。每个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上均设有两个z向腰孔8,即整个z轴调节件3上一共设有八个z向腰孔8。
x轴调节件1上设有x向腰孔10和第一连接孔11,x向腰孔10的设置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x轴调节件1包括两个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两两垂直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三连接面平行相对设置,两个第四连接面平行相对设置。相邻的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相互固定连接。每个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上均设有两个x向腰孔10和第一连接孔11,即整个x轴调节件1上一共设有八个x向腰孔10和八个第一连接孔11。
x轴调节件1与z轴调节件3通过第一连接孔11与z向腰孔8配合连接,根据安装需求,调整第一连接孔11在z向腰孔8上的位置,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y轴调节件2上设有y向腰孔12和第二连接孔13,y向腰孔12的设置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y轴调节件2包括顶板和四个侧板,侧板垂直固定在顶板的四边上。顶板和侧板配合使得y轴调节件2呈无底的盖状结构。顶板上设有三个y向腰孔12,第二连接孔13设置在侧板上。
y轴调节件2与x轴调节件1通过第二连接孔13与x向腰孔10配合连接,根据安装需求,调整第二连接孔13在x向腰孔10上的位置,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还包括补强垫片14。补强垫片14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5,第三连接孔15配合y向腰孔12与外部支撑件19连接。补强垫片14设置在y轴调节件2内,螺栓依次穿过补强垫片14上的第三连接孔15、y轴调节件2上的y向腰孔12后,再与外部支撑件19连接固定。
底板6上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16,用于通过螺钉与屋顶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4,钢制基础为内装式。具体地,本体5内部中空。底板6设置在本体5内,第四连接孔16设置在位于本体5内部的底板6上。本体5侧面设有检修口17。
本体5外还设有检修盖18。检修盖18可滑动地包裹在本体5外,且检修口17盖覆盖检修口17。检修盖18的设置可以在本钢制基础正常使用时,将检修口17完全盖住,防止雨水等入侵,而当需要维护和防腐检修时,只需将检修盖18向上推起,将检修口17露出即可进行操作,检修和维护非常方便。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6-8,钢制基础为外装式,具体为底板6的外边缘大于本体5的外边缘,第四连接孔16围绕本体5设置在底板6上。底板6边缘设有锥形坡,便于雨水顺着锥形坡流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钢制基础均采用优质结构钢表面热镀锌处理,增加强度,减轻重量,同时又能保护钢制基础不被腐蚀。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
一、当采用内装式钢制基础进行施工时,具体步骤包括:
(1)、将z轴调节件3、防水盖4、本体5和底板6依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2)、通过底板6配合膨胀螺钉固定在屋顶上;
(3)将检修盖18拉下,并用螺钉将检修盖18固定在本体5上;
(4)、将x轴调节件1连接在z轴调节件3上,根据高度需要,对两者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5)、将y轴调节件2连接在x轴调节件1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采用补强垫片14对y轴调节件2和外部支撑件19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
(6)、将外部支撑件19连接在y轴调节件2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7)、对钢制基础周围进行防水及隔热处理;
(8)、最后在外部支撑件19上进行设备安装。
在进行具体施工前,首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防水防腐施工方法,根据需要设置钢制基础的屋顶的状况,参阅图9-12,可分为八种防水防腐施工方法。其中,每种施工方法的防水层均铺设到防水盖4的下方,使得雨水从防水盖4处滑落时,能直接落到防水层上,从而对本体5及以下的部分进行了进一步地保护。
二、当采用外装式钢制基础进行施工时,具体步骤包括:
(1)、将z轴调节件3、防水盖4、本体5和底板6依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2)、通过底板6配合膨胀螺钉固定在屋顶上;
(3)、将x轴调节件1连接在z轴调节件3上,根据高度需要,对两者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4)、将y轴调节件2连接在x轴调节件1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采用补强垫片14对y轴调节件2和外部支撑件19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
(5)、将外部支撑件19连接在y轴调节件2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6)、对钢制基础周围进行防水及隔热处理;
(7)、最后在外部支撑件19上进行设备安装。
在进行具体施工前,首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防水防腐施工方法,根据需要设置钢制基础的屋顶的状况,参阅图13-16,可分为八种防水防腐施工方法。其中,每种施工方法的防水层均铺设到防水盖4的下方,使得雨水从防水盖4处滑落时,能直接落到防水层上,从而对本体5及以下的部分进行了进一步地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基础包括:x轴调节件、y轴调节件、z轴调节件、防水盖、本体和底板,所述z轴调节件与防水盖一端固定连接,所述x轴调节件与z轴调节件可拆卸连接,且x轴调节件与z轴调节件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y轴调节件与x轴调节件可拆卸连接,且y轴调节件与x轴调节件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y轴调节件用于与外部支撑件可拆卸连接,且外部支撑件与y轴调节件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所述本体一端与防水盖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用于与屋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调节件上设有z向腰孔,所述z向腰孔的设置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所述x轴调节件上设有x向腰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x向腰孔的设置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z向腰孔连接,所述y轴调节件上设有y向腰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y向腰孔的设置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连接孔与x向腰孔连接,所述y向腰孔与外部支撑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强垫片,所述补强垫片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配合y向腰孔与外部支撑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四连接孔,用于与屋顶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中空,所述底板设置在本体内,所述第四连接孔设置在位于本体内部的底板上,所述本体侧面设有检修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口盖,所述检修口盖可滑动地包裹在本体外,且检修口盖覆盖检修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外边缘大于本体的外边缘,所述第四连接孔围绕本体设置在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边缘设有锥形坡。
9.一种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钢制基础进行施工,具体步骤包括:
(1)、将z轴调节件、防水盖、本体和底板依次固定连接;
(2)、通过底板配合膨胀螺钉固定在屋顶上;
(3)、将x轴调节件连接在z轴调节件上,根据高度需要,对两者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4)、将y轴调节件连接在x轴调节件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5)、将外部支撑件连接在y轴调节件上,根据需要,对两者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后固定;
(6)、对钢制基础周围进行防水及隔热处理;
(7)、最后在外部支撑件上进行设备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制基础的防水隔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处,还采用补强垫片对y轴调节件和外部支撑件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