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34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舱。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检测管道或者深井内部的情况,可能会使用到爬行器。爬行器的放入和回收,现有的一种方法是采用绳索和吊钩的方式,将吊钩对好爬行器上的挂钩,再将爬行器放置入深井中;在使用完爬行器,即完成井内检测后,再将爬行器吊出。如果深度较深,绳索又没有刚性,往往很难将吊绳上的吊钩,与管道(井)内爬行器上的挂钩对接上。普通操作员经常会花费较多时间,用于吊钩与挂钩的对位,及确认井外挂绳上的吊钩与井内爬行器上的挂钩是否配合好。因此,现有技术中,爬行器的回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吊舱,其能够实现对爬行器简单、高效地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舱,用于装载爬行器,包括:

用于支撑爬行器的承载台;

连接于承载台的连接部;

连接于连接部的卡架,卡架与承载台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纳爬行器的容置空间,卡架与承载台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共同形成供爬行器出入容置空间的出入口,卡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绳的悬挂部,当吊舱通过悬挂部被吊起时,出入口高于连接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悬挂部的一端铰接于卡架远离连接部的一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吊舱还包括电控机构,用于控制卡架相对于承载台的位置,以调整出入口的大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控机构包括单向轴承以及与单向轴承配合的电锁装置,卡架通过单向轴承与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当电锁装置不通电时,卡架仅能够朝靠近承载台的方向转动,当电锁装置通电时,卡架能够朝远离承载台的方向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悬挂部固定连接于卡架远离连接部的一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架上设置有限位部,以限制爬行器在容置空间中的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上设置有过线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台上凸设有引导块,以引导爬行器在驶入容置空间时,爬行器两侧轮胎分别位于引导块的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台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用于引导爬行器驶入容置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台底部设置有齿状的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吊舱,包括用于支撑爬行器的承载台、连接于承载台的连接部、连接于连接部的卡架,卡架与承载台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纳爬行器的容置空间,卡架与承载台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爬行器出入的出入口,卡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绳的悬挂部,当吊舱通过悬挂部被吊起时,出入口高于连接部而朝上。这样可以利用吊舱将爬行器放入深井或者管道中,然后爬行器驶出吊舱进行作业。作业完毕之后回到吊舱,再将爬行器和吊舱一起回收。回收爬行器的过程中避免了挂钩对准的操作,因此回收起来比较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舱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吊舱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吊舱在悬挂部张开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吊舱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吊舱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标:1-吊绳;2-线缆;3-爬行器;010-吊舱;11-出入口;100-承载台;110-引导块;120-导向斜面;130-防滑结构;200-连接部;210-轮胎止块;220-过线孔;230-导轮;240-电锁装置;250-单向轴承;300-卡架;310-悬挂部;320-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舱010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吊舱010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吊舱010在悬挂部310张开情况下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舱010,用于装载爬行器3,包括用于支撑爬行器3的承载台100、连接于承载台100的连接部200以及连接于连接部200的卡架300,卡架300与承载台100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纳爬行器3的容置空间,卡架300与承载台100在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形成供爬行器3出入的出入口11,卡架30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绳1的悬挂部310,当吊舱010通过悬挂部310被吊起时,出入口11高于连接部而朝上。装载爬行器3的吊舱010可以随吊绳1下放到深井或者管道中,爬行器3驶离吊舱010之后,进行相关的作业。作业完成后,控制爬行器3重新驶入吊舱010中,然后再由吊绳1拉起,从而完成爬行器3的回收。

图2的实施例中,承载台100大致为矩形,承载台100上凸设有引导块110,以引导爬行器3在驶入容置空间时,爬行器3两侧轮胎分别位于引导块110的两侧。这样能够使爬行器3不易偏离容置空间的中心。为了使爬行器3能够顺利的驶入和驶出容置空间,承载台1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具有导向斜面120。导向斜面120使得爬行器3的轮子可以更轻易地驶上承载台100,也可以使爬行器3从承载台100驶下时,减小落地的冲击。

如图2所示,可选的,承载台100底部设置有齿状的防滑结构130,以提升吊舱010在落下到深井后的抓地力。

连接部200的包括两个半圆弧状的管体,一端用于连接卡架300。两个管体之间形成过线孔220,爬行器3的线缆2从过线孔220穿过。这样使得爬行器3在行动时,不会使线缆2任意地摆动而碰撞井壁或者管壁,从而起到保护线缆2的作用。

连接部200的内侧设置有两个轮胎止块210,当爬行器3驶入容置空间之后,轮胎止块210能够在爬行器3到位之后抵接爬行器3的轮胎。为了减小冲击力,轮胎止块210可以设置具有弹性的缓冲材料,比如橡胶。

卡架300包括两根横杆,横杆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200的管体,另一端延伸至出入口11。悬挂部310设置于卡架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并与卡架300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悬挂部310为u形管状。当悬挂部310被吊绳1提起时,可以相对于卡架300转动。当吊舱010通过悬挂部310被吊起时,出入口11朝上或者倾斜向上,以防止爬行器3从出入口11落出。

图1至图3实施例中的吊舱010在使用时,先将爬行器3放入到吊舱010中,线缆2穿过过线孔220。用吊绳1绑在悬挂部310上,然后利用吊绳1将吊舱010和爬行器3一同下放到井底。吊舱010着地之后,爬行器3从出入口11驶出吊舱010,线缆2保持从过线孔220穿过的状态。当爬行器3完成作业后,驶入吊舱010。轮胎抵接到轮胎止块210后移动到位。此时用吊绳1将吊舱010和爬行器3从深井内吊起,完成爬行器3的回收。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吊舱010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吊舱010的第二视角示意图。请参照图4和图5,与前一种实施例的吊舱010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卡架300的结构,以及卡架300和连接部200的连接方式。

在图4的实施例中,卡架300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200,吊舱010还包括电控机构,用于控制卡架300相对于承载台100转动的位置,以调整出入口11的大小。

具体的,电控机构包括单向轴承250以及与单向轴承250配合的电锁装置240,卡架300通过单向轴承250与连接部200可转动地连接,当电锁装置240不通电时,电锁装置240的锁紧销能够令卡架300仅能够朝靠近承载台100的方向转动,以缩小容置空间,将爬行器固定在吊舱010内;当电锁装置240通电时,卡架300能够朝远离承载台100的方向转动,以扩大容置空间,使得爬行器可以驶出吊舱010。

在本实施例中,悬挂部310固定连接于卡架300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当吊绳1拉起通过悬挂部310将整个吊舱010吊起时,吊舱010的出入口11高于连接部200因此朝上,以避免爬行器从出入口11掉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架300上设置有限位部320,以限制爬行器在容置空间中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0上还设置有可转动的导轮230,线缆2从吊舱010尾部穿出后,会贴在导轮230上,线缆2拉动时,导轮230起到导向、保护线缆2的作用。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引导块110可以分为条状的左引导块110和条状的右引导块110,以分别限制爬行器的左轮和右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0可以通过一个单向轴承250和另一个同轴设置的普通轴承共同连接卡架300,以增强稳定性。当然,两个同轴设置的轴承也可以均为单向轴承250。

图4实施例的吊舱010在使用时,先令爬行器驶入吊舱010,并旋转卡架300令卡架300放下,将爬行器稳稳卡在其应有的位置上。再将井外吊绳1连着卡架300上的悬挂部310,将吊舱010徐徐降下至深井内。到达井下时,电锁装置240的锁紧销脱离卡位,使得卡架300可以沿图5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将挂绳拉紧,卡架300旋转打开,这时,就可以直接驱动爬行器脱离吊舱010,并进行正常的检测工作。在爬行器完成井内检测任务后,将爬行器自动倒入吊舱010内,随即将吊绳1放下,卡架300将因重力作用而降下,并自动卡紧爬行器。最后通过吊绳1将吊舱010上提,即完成了爬行器的回收。通过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管道机器人放置在吊舱010中,进行上下吊装;通过电动控制,可以使得吊舱010的打开和闭合智能化、自动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吊舱,包括用于支撑爬行器的承载台、连接于承载台的连接部、连接于连接部的卡架,卡架与承载台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纳爬行器的容置空间,卡架与承载台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爬行器出入的出入口,卡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绳的悬挂部,当吊舱通过悬挂部被吊起时,出入口高于连接部。这样可以利用吊舱将爬行器放入深井或者管道中,然后爬行器驶出吊舱进行作业。作业完毕之后回到吊舱,再将爬行器和吊舱一起回收。回收爬行器的过程中避免了挂钩对准的操作,因此回收起来比较简单、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吊舱,用于装载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爬行器的承载台;

连接于所述承载台的连接部;

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卡架,所述卡架与所述承载台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爬行器的容置空间,所述卡架与所述承载台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共同形成供所述爬行器出入所述容置空间的出入口,所述卡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绳的悬挂部,当所述吊舱通过悬挂部被吊起时,所述出入口高于所述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卡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吊舱还包括电控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卡架相对于所述承载台的位置,以调整所述出入口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包括单向轴承以及与所述单向轴承配合的电锁装置,所述卡架通过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当所述电锁装置不通电时,所述卡架仅能够朝靠近所述承载台的方向转动,当所述电锁装置通电时,所述卡架能够朝远离所述承载台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架上设置有限位部,以限制所述爬行器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过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凸设有引导块,以引导所述爬行器在驶入所述容置空间时,所述爬行器两侧轮胎分别位于所述引导块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爬行器驶入所述容置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底部设置有齿状的防滑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舱,设计工程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舱,包括用于支撑爬行器的承载台、连接于承载台的连接部、连接于连接部的卡架,卡架与承载台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形成用于容纳爬行器的容置空间,卡架与承载台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供爬行器出入的出入口,卡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绳的悬挂部,当吊舱通过悬挂部被吊起时,出入口高于连接部而朝上。这样可以利用吊舱将爬行器放入深井或者管道中,然后爬行器驶出吊舱进行作业。作业完毕之后回到吊舱,再将爬行器和吊舱一起回收。回收爬行器的过程中避免了挂钩对准的操作,因此回收起来比较简单、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宋有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1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