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播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头戴式耳机还是音箱都独立存在,相互没有关联;头戴式耳机是近场声学设计,音箱是远场声学设计,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别的声学解决方案,给人以不同的声学体验,要享受这两种声学体验一般来说需要买两套设备,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音频播放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分别购买耳机和音箱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频播放设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包括:耳机单体,用于播放音频;头戴固定件,所述耳机单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且所述耳机单体与所述头戴固定件电性连接;音箱组件,所述耳机单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音箱组件上,且所述耳机单体与所述音箱组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头戴固定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触点,所述耳机单体上设置多个第二电触点,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触点包括第一检测电触点、第一正极电触点以及第一负极电触点;所述第二电触点包括第二检测电触点、第二正极电触点以及第二负极电触点;其中,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后,所述第一检测电触点与第二检测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一正极电触点与第二正极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一负极电触点与第二负极电触点接触导通。
可选地,所述耳机单体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组件以及耳机控制芯片,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与所述喇叭组件、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壳体还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二电触点设置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头戴固定件为头条,所述头条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头条的端部插接于所述插孔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导通。
可选地,所述耳机壳体包括:侧壁,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侧壁上;后壳,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壁围合成声腔,所述喇叭组件位于所述声腔内。
可选地,所述后壳上开设有多个后腔通孔。
可选地,所述音箱组件包括:音箱壳体,所述音箱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耳机单体卡合固定于所述安装开口内。
可选地,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音箱控制芯片,所述音箱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内,所述音箱控制芯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触点;其中,所述耳机单体上设置多个第四电触点,所述第四触点设置于所述耳机单体伸入所述安装开口的一端,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后,所述第三电触点与第四电触点接触并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三电触点包括第三检测电触点、第三正极电触点以及第三负极电触点;所述第四电触点包括第四检测电触点、第四正极电触点以及第四负极电触点;其中,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音箱上后,所述第三检测电触点与第四检测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三正极电触点与第四正极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三负极电触点与第四负极电触点接触导通。
可选地,所述音箱壳体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所述安装开口;
后壳体,所述音箱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后壳体上;侧壳体,所述侧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体以形成音腔;其中,在所述后壳体和/或侧壳体上设置有被动辐射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耳机单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并与所述头戴固定件电性连接,同时,将所述耳机单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音箱组件上并与所述音箱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单体复用为头戴式耳机的听筒和音箱的喇叭使用,用户只需购买一套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后,可以同时享有头戴式耳机近场声学体验和音箱的远场声学体验,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与头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与头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与音箱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与音箱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音箱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单体与音箱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播放设备的音箱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频播放设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包括:耳机单体20,用于播放音频;头戴固定件10,所述耳机单体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且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电性连接;音箱组件30,所述耳机单体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音箱组件30上,且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音箱组件3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单体20为两个,分别用于播放左声道音频和右声道音频,以实现立体声效果;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可拆卸连接,所述耳机单体20设置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时,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电性连接,组合形成头戴式耳机的形式,所述耳机单体20可作为头戴式耳机的听筒使用;两个所述耳机单体20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拆卸下来后,可以安装到所述音箱组件30上,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音箱组件30电性连接,组合形成音箱的形式,所述耳机单体20可作为音箱的喇叭使用,可以理解,所述耳机单体20从所述音箱组件30拆卸下来后,可以重新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与头戴固定件10组合形成头戴式耳机的形式。
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耳机单体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并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电性连接,同时,将所述耳机单体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音箱组件30上并与所述音箱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单体20复用为头戴式耳机的听筒和音箱的喇叭使用,用户只需购买一套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就可以同时享有头戴式耳机的近场声学体验和音箱的远场声学体验,从而降低用户的购买成本。
请参阅图5,可选地,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触点(图未示),所述耳机单体20上设置多个第二电触点21,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一一对应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触点,在所述耳机单体20上设置多个第二电触点21,在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一一对应接触导通,从而实现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之间的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中一者可以设置为弹性电触点如pogo-pin针,另一者可以设置为与弹性电触点接触的非弹性金属触点,或者,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均设置为弹性电触点,或者,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均设置为非弹性金属触点,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触点包括第一检测电触点(图未示)、第一正极电触点(图未示)以及第一负极电触点(图未示);所述第二电触点21包括第二检测电触点211、第二正极电触点212以及第二负极电触点213;其中,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上后,所述第一检测电触点与第二检测电触点211接触导通,所述第一正极电触点与第二正极电触点212接触导通,所述第一负极电触点与第二负极电触点213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电触点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触点211是否导通,以确定所述耳机单体20当前是否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连接,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电触点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触点211导通时,则可以控制所述耳机单体20开启头戴式耳机的音频播放模式;同时,将所述第一正极电触点与第二正极电触点212接触导通,将所述第一负极电触点与第二负极电触点213接触导通,用于传输要播放的音频信号到所述耳机单体2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只有在两个所述耳机单体20均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连接成功时,才能正常进行音频播放,也可以是,在单只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连接成功时,即可进行音频播放,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5,可选地,所述耳机单体20包括:耳机壳体22,所述耳机壳体22内设置有喇叭组件(图未示)以及耳机控制芯片(图未示),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与所述喇叭组件、所述第二电触点21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壳体22还开设有插孔23(见图2),所述第二电触点21设置于所述插孔23内;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为头条,所述头条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头条的端部插接于所述插孔23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一一对应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壳体22作为所述耳机单体20的外观机构,所述耳机壳体22内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喇叭组件和所述耳机控制芯片的声腔(图未示),其中,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与所述喇叭组件、所述第二电触点21均电连接;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一方面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电触点与所述第二电触点21是否导通,以确定所述耳机单体20是否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连接,同时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上设置有功放电路(图未示),所述耳机控制芯片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功放电路放大后,输出到所述耳机控制芯片所在的耳机单体20中的喇叭组件进行音频播放,另外,所述耳机控制芯片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功放电路放大后,通过所述第一正极电触点、第一负极电触点、所述头戴固定件10传递至另一只所述耳机单体20中进行音频播放,从而实现两只所述耳机单体20同时进行音频播放,实现立体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耳机壳体22上开设有插孔23,并将所述第二电触点21设置于所述插孔23内,从而防止第二电触点21外露,对所述第二电触点21进行保护,且进一步地,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为头条,所述头条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头条的两端部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耳机单体20的插孔23后,在每只所述耳机单体20内,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21一一对应接触导通,从而实现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条的电性连接。所头条两端插设于所述插孔23的过程中,所述头条可与所述耳机壳体22卡接连接或者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头条与所述耳机单体20的稳固连接。可以理解,所述头戴固定件10不限于是所述头条,也可以是挂耳元件(图未示),在此情况下,两只所述耳机单体20可以通过电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如蓝牙)连接。
请参阅图5,可选地,所述耳机壳体22包括:侧壁221,所述插孔23开设于所述侧壁221上;后壳222,所述后壳222与所述侧壁221围合成声腔(图未示),所述喇叭组件位于所述声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221可设置成圆筒状,所述后壳222扣合于所述侧壁221一端,所述侧壁221与所述后壳222合围形成所述声腔,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以及所述喇叭组件位于所述声腔内;进一步地,所述插孔23开设于所述侧壁221上,不会破坏所述后壳222的结构,同时便于所述头条插入所述插孔23中与耳机单体2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壳222上开设有多个后腔通孔24(见图1、2、7),通过所述后腔通孔24用于排气,以提升所述耳机单体20的低频性能。
请参阅图3-4,可选地,所述音箱组件30包括:音箱壳体31,所述音箱壳体31上开设有安装开口32,所述耳机单体20卡合固定于所述安装开口32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音箱壳体31上开设有安装开口32,并将所述耳机单体20卡合固定于所述安装开口32内,从而实现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音箱组件30的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所述耳机单体20也可以是与形成所述安装开口32的侧壁221螺纹连接。具体地,由于所述耳机单体2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开口32的数量也设置成两个。所述耳机单体20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开口32中。
请参阅图4-9,可选地,所述音箱组件30还包括:音箱控制芯片33,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31内,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触点34;其中,所述耳机单体20上设置多个第四电触点25,所述第四电触点25设置于所述耳机单体20伸入所述安装开口32的一端,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32后,所述第三电触点34与第四电触点25接触并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触点34,在所述耳机单体20上设置多个第四电触点25,在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32上后,所述第三电触点34与第四电触点25一一对应接触导通,从而实现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之间的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三电触点34与第四电触点25中一者可以设置为弹性电触点如pogo-pin针,另一者可以设置为与弹性电触点接触的非弹性金属触点,或者,所述第三电触点34与第四电触点25均设置为弹性电触点,或者,所述第三电触点34与第四电触点25均设置为非弹性金属触点,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9,可选地,所述第三电触点34包括第三检测电触点341、第三正极电触点342以及第三负极电触点343;所述第四电触点25包括第四检测电触点251、第四正极电触点252以及第四负极电触点253;其中,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音箱组件30上后,所述第三检测电触点341与第四检测电触点251接触导通,所述第三正极电触点342与第四正极电触点252接触导通,所述第三负极电触点343与第四负极电触点253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一方面用于检测所述第三检测电触点341与所述第四检测电触点251是否导通,以确定所述耳机单体20是否与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连接,同时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上设置有功放电路(图未示),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功放电路放大后,分两路输出到两个所述耳机单体20,从而实现两只所述耳机单体20同时进行音频播放,实现立体声效果。
具体地,通过音箱控制芯片33检测所述第三检测电触点341与所述第四检测电触点251是否导通,以确定所述耳机单体20当前是否与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连接,在检测到所述第三检测电触点341与所述第四检测电触点251导通时,则可以控制所述耳机单体20开启音箱的音频播放模式;同时,将所述第三正极电触点342与第四正极电触点252接触导通,所述第三负极电触点343与第四负极电触点253接触导通,并将将要播放的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耳机单体2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只有在两个所述耳机单体20均与所述音箱控制主板连接成功时,才能正常进行音频播放,也可以是,在单只所述耳机单体20与所述头戴固定件10连接成功时,即可进行音频播放,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8,可选地,所述音箱壳体31包括:前壳体311,所述前壳体311上开设所述安装开口32;后壳体312,所述音箱控制芯片33设置于所述后壳体312上;侧壳体313,所述侧壳体31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体312以形成音腔314;其中,在所述后壳体312和/或侧壳体313上设置有被动辐射盘31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前壳体311、侧壳体313以及后壳体312共同合围形成所述耳机单体20的音腔314,并在所述前壳体311上开设所述安装开口32用于安装所述耳机单体20,由于所述耳机单体20安装于所述前壳体311上,因此,所述音腔314实际上为后耳机单体20的后音腔314,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后壳体312和/或侧壳体313上设置有被动辐射盘315,所述被动辐射盘315与所述后音腔314向配合,可以显著增加音箱组件30的低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包括:
耳机单体,用于播放音频;
头戴固定件,所述耳机单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且所述耳机单体与所述头戴固定件电性连接;
音箱组件,所述耳机单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音箱组件上,且所述耳机单体与所述音箱组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触点,所述耳机单体上设置多个第二电触点,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触点包括第一检测电触点、第一正极电触点以及第一负极电触点;
所述第二电触点包括第二检测电触点、第二正极电触点以及第二负极电触点;
其中,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头戴固定件上后,所述第一检测电触点与第二检测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一正极电触点与第二正极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一负极电触点与第二负极电触点接触导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单体包括:
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设置有喇叭组件以及耳机控制芯片,所述耳机控制芯片与所述喇叭组件、所述第二电触点电性连接,所述耳机壳体还开设有插孔,所述第二电触点设置于所述插孔内;
所述头戴固定件为头条,所述头条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头条的端部插接于所述插孔后,所述第一电触点与第二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包括:
侧壁,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侧壁上;
后壳,所述后壳与所述侧壁围合成声腔,所述喇叭组件位于所述声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开设有多个后腔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组件包括:
音箱壳体,所述音箱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耳机单体卡合固定于所述安装开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
音箱控制芯片,所述音箱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内,所述音箱控制芯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触点;
其中,所述耳机单体上设置多个第四电触点,所述第四电触点设置于所述耳机单体伸入所述安装开口的一端,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开口后,所述第三电触点与第四电触点接触并导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触点包括第三检测电触点、第三正极电触点以及第三负极电触点;
所述第四电触点包括第四检测电触点、第四正极电触点以及第四负极电触点;
其中,所述耳机单体安装于所述音箱上后,所述第三检测电触点与第四检测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三正极电触点与第四正极电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三负极电触点与第四负极电触点接触导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壳体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上开设所述安装开口;
后壳体,所述音箱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后壳体上;
侧壳体,所述侧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体以形成音腔;
其中,在所述后壳体和/或侧壳体上设置有被动辐射盘。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