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是指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称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卷材的厚度尺寸控制严格,只有达到尺寸要求的卷材的才能够投入使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卷材的厚度进行检测,比较原始的厚度检测方式是检测人员手持千分尺,选取不同的点进行检测,然后取平均值,显然这种测量方式效率比较低,检测精度受人员影响比较大,为了满足现代工业的高效、精确、实时在线的主动测量要求,各种测量方法随之出现,但是测量时都需要先对卷材进行张紧操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测量的精准,现有检测卷材厚度时对卷材的张紧主要就是依靠牵引机构进行牵引张紧,这样的张紧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卷材行程较长,往往容易受到重力影响,降低测量的精准度,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解决了依靠牵引机构进行牵引张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卷材行程较长,往往容易受到重力影响,降低测量精准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包括导引底座和增高底座,所述增高底座的底部的通过螺栓与导引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增高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检测辊,所述导引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检测辊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检测架,所述第一检测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机构,所述增高底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导引底座的顶部且位于通槽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检测架,所述第二检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导引底座的顶部且位于通槽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机构和第二测量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第一伸缩杆和探针模组,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伸缩杆推杆的一端与探针模组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量机构中的安装板与第一检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机构中的安装板与导引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测量机构和第二测量机构互为反向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顶架和调节辊,所述第二伸缩杆推杆的顶端与顶架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辊前后两侧连接柱的外表面均与顶架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架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架立板的外表面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二检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调节辊设置在第二检测架的内部,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导引底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导引辊,所述第一检测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卷材厚度检测机构,通过在增高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检测辊,导引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检测辊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检测架,第一检测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机构,增高底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导引底座的顶部且位于通槽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检测架,第二检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导引底座的顶部且位于通槽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机构,配合导引底座、增高底座、检测辊、第一检测架、第一测量机构、通槽、第二检测架、调节机构和第二测量机构的设置,利用增高底座将卷材挑高,在挑高点即检测辊上方利用第一测量机构进行厚度尺寸测量,保证测量的精准度,同时利用调节机构对卷材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机构的下方利用第二测量机构进行辅助测量,进而得到多组数据供于分析,有效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更加舒适。

(2)、该卷材厚度检测机构,通过在第一测量机构和第二测量机构均包括安装板、第一伸缩杆和探针模组,第一伸缩杆1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9上,第一伸缩杆推杆的一端与探针模组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测量机构中的安装板与第一检测架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测量机构中的安装板与导引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测量机构和第二测量机构互为反向设置,第一伸缩杆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配合安装板、第一伸缩杆和探针模组的设置,利用探针进行接触测量,并且利用伺服油缸和伺服阀为第一伸缩杆进行动力控制,可以将伸缩杆行程控制在毫米之间,测量更加精准,并且为编程控制提供基础条件,为自动化测量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导引底座;2、增高底座;3、检测辊;4、第一检测架;5、第一测量机构;6、通槽;7、调节机构;8、第二测量机构;9、安装板;10、第一伸缩杆;11、探针模组;12、第二伸缩杆;13、顶架;14、调节辊;15、滑槽;16、导引辊;17、第二检测架;18、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包括导引底座1和增高底座2,增高底座2的底部的通过螺栓与导引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导引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导引辊16,所述第一检测架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8,增高底座2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检测辊3,导引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检测辊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检测架4,第一检测架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机构5,第一测量机构5和第二测量机构8均包括安装板9、第一伸缩杆10和探针模组11,探针模组11就是多个探针组合行程的板状测量机构,用于测量多个点,保证测量精准度,第一伸缩杆1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9上,第一伸缩杆10推杆的一端与探针模组1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测量机构5中的安装板9与第一检测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测量机构8中的安装板9与导引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测量机构5和第二测量机构8互为反向设置,第一伸缩杆10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配合安装板9、第一伸缩杆10和探针模组11的设置,利用探针进行接触测量,并且利用伺服油缸和伺服阀为第一伸缩杆10进行动力控制,可以将伸缩杆行程控制在毫米之间,测量更加精准,并且为编程控制提供基础条件,为自动化测量奠定基础,从而能够精准的得出伸缩杆伸出的长度,然后经过单片机以及a/d转换器处理,将数值精准的显示在显示屏18上,增高底座2顶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6,导引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通槽6的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检测架17,第二检测架1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5,顶架13立板的外表面和滑槽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杆12的底部与第二检测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调节辊14设置在第二检测架17的内部,第二伸缩杆12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第二检测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包括第二伸缩杆12、顶架13和调节辊14,用以控制调节辊14的升降,进而调节卷材的张紧度,方便第二测量机构8的厚度测量,第二伸缩杆12推杆的顶端与顶架13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调节辊14前后两侧连接柱的外表面均与顶架13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导引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通槽6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机构8,配合导引底座1、增高底座2、检测辊3、第一检测架4、第一测量机构5、通槽6、第二检测架17、调节机构7和第二测量机构8的设置,利用增高底座2将卷材挑高,在挑高点即检测辊3上方利用第一测量机构5进行厚度尺寸测量,保证测量的精准度,同时利用调节机构7对卷材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机构7的下方利用第二测量机构8进行辅助测量,进而得到多组数据供于分析,有效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更加舒适。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启动第一伸缩杆10的控制开关,推动探针模组11至与检测辊3顶部接触,记录第一伸缩杆10伸出的距离为a,并在显示屏18上进行展示,然后控制第一伸缩杆10复位,将卷材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依次经过导引辊16、检测辊3、调节辊14、检测辊3和导引辊16进行输送,再次启动第一伸缩杆10的控制开关,推动探针模组11至与卷材顶部接触,记录第一伸缩杆10伸出的距离为b,并在显示屏18上进行展示,卷材厚度尺寸即为a减去b的数值,经过单片机的处理能够将卷材的厚度在显示屏18上进行显示,在两个检测辊3上方和一个调节辊14的下方,可以测得三组数据用于分析,同时在使用时可控制第二伸缩杆12带动顶架13使调节辊14升降,对卷材的张紧度进行调整,在调整时,需要对第二测量机构8的行程a值进行重新测定,再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包括导引底座(1)和增高底座(2),所述增高底座(2)的底部的通过螺栓与导引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底座(2)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检测辊(3),所述导引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检测辊(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检测架(4),所述第一检测架(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机构(5),所述增高底座(2)顶部的中部开设有通槽(6),所述导引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通槽(6)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检测架(17),所述第二检测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7),所述导引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通槽(6)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5)和第二测量机构(8)均包括安装板(9)、第一伸缩杆(10)和探针模组(11),所述第一伸缩杆(1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9)上,所述第一伸缩杆(10)推杆的一端与探针模组(11)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5)中的安装板(9)与第一检测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机构(8)中的安装板(9)与导引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测量机构(5)和第二测量机构(8)互为反向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10)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第二伸缩杆(12)、顶架(13)和调节辊(14),所述第二伸缩杆(12)推杆的顶端与顶架(13)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辊(14)前后两侧连接柱的外表面均与顶架(13)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架(1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5),所述顶架(13)立板的外表面和滑槽(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2)的底部与第二检测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调节辊(14)设置在第二检测架(17)的内部,所述第二伸缩杆(12)通过伺服油缸和伺服阀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导引辊(16),所述第一检测架(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包括导引底座和增高底座,所述增高底座的底部的通过螺栓与导引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增高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板转动连接有检测辊,导引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检测辊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检测架,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卷材厚度检测机构,利用增高底座对卷材进行挑高,并且在挑高点即检测辊上方利用第一测量机构进行厚度尺寸测量,保证测量的精准度,同时利用调节机构对卷材的张紧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机构的下方利用第二测量机构进行辅助测量,进而得到多组数据供于分析,有效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鹏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2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