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利用行车吊装工件进行周转。上述行车沿一承载轨进行滑动,以将工件吊装至加工位置。然而,在行车行走过程中,需要掌握行车的位置,当行车到达指定位置时,触发信号,以执行相应的命令。例如,行车到达工件的加工位置时,行车执行与工件脱离的命令。因此,针对如何实现信号的触发,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包括:浸粉装置以及上下料装置;

所述浸粉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提升机构、夹爪以及流化槽,所述提升机构位于所述流化槽上方,并由所述行走机构带动沿x方向运动,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夹爪相连接,并带动所述夹爪沿z方向运动;

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转盘以及上下料机构;

所述转盘包括:三个旋转臂以及连接至各旋转臂端部的上料治具,三个旋转臂之间具有夹角,且三个旋转臂具有同一枢转轴,所述上料治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架、位于所述固定架下方的顶升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一侧,其包括:气爪、驱动所述气爪进行上下料动作的机械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座、电机、行走齿轮、轨道,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行走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行走齿轮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轨道行走,所述轨道为与行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底座两端搭接于对应的齿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提升机构为沿z方向布置的气缸,所述夹爪与所述气缸的气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夹爪包括:相对设置的夹臂、驱动夹臂张开或夹紧的气缸、连接于夹臂端部的夹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三个旋转臂一体成型,三个旋转臂的中心与一置于机箱中的旋转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气爪包括:相对设置的夹臂、驱动夹臂张开或夹紧的气缸、连接于夹臂端部的夹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机械臂为三轴机械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改进,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板、驱动所述顶升板动作的顶升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可应用在行车运行时的承载轨上,当行车到达时,其与行车发生触碰,行程开关被触发,以发送相应的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应用于形成承载轨上时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包括:上接近开关、第一受信号板、外部信号连杆、信号板、摇臂、第二受信号板、安装架、下接近开关。

所述上接近开关经第一受信号板与所述外部信号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外部信号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板上,所述信号板上形成有第二受信号板,所述信号板通过摇臂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摇臂通过轴套与所述安装架枢转连接,所述安装架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所述下接近开关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或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上,所述第二受信号板延伸至所述下接近开关处。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包括:上接近开关1、第一受信号板2、外部信号连杆3、信号板4、摇臂5、第二受信号板6、安装架7、下接近开关8。

所述上接近开关1经第一受信号板2与所述外部信号连杆3的一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安装于输送机的承载轨的安装面上时,所述上接近开关1通过信号支架9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上述安装面可以为行车的龙门架的安装面等。此时,所述外部信号连杆3上还套装有发号器套管10。

所述外部信号连杆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板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信号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1连接至所述信号板4上。

所述信号板4上形成有第二受信号板6,所述信号板4通过摇臂5安装于所述安装架7上,所述摇臂5通过轴套12与所述安装架7枢转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摇臂5为两个,其中一个摇臂5为l形,另一个摇臂5为直线形,所述信号板4的一端通过l形的摇臂5,另一端通过直线形摇臂5安装于所述安装架7上。此外,所述信号板4的至少一侧边缘还延伸形成有信号加宽板41。

所述安装架7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71和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72,所述下接近开关8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71和/或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72上,所述第二受信号板6延伸至所述下接近开关8处。同时,所述安装架7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71和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72之间的挡板73。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工作时:

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承载轨道上,信号板受自重处于初始垂直向下状态,行车沿输送机运行方向行走到发号装置处;行车上的(双向)发号板碰触到信号板前端斜面;信号板通过轴套沿旋转方向斜向上移动,当发号板移动到信号板平面段时发出工作位置信号。

同时,第二受信号板可触发下接近开关动作发出使能信号;第一受信号板可触发上接近开关动作发出使能信号;当正面安装有其它部件干涉时,可以安装在反向;当安装时因为发号板过短或者接触面积小时,可以加装信号加宽板;当行车上的(双向)发号板完全通过信号板平面时,信号板受自重自动下落至初始垂直状态,结束发出的工作位置信号;反之发号板保持在信号板平面时就持续发出工作位置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可应用在行车运行时的承载轨上,当行车到达时,其与行车发生触碰,行程开关被触发,以发送相应的信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包括:上接近开关、第一受信号板、外部信号连杆、信号板、摇臂、第二受信号板、安装架、下接近开关;

所述上接近开关经第一受信号板与所述外部信号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外部信号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板上,所述信号板上形成有第二受信号板,所述信号板通过摇臂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摇臂通过轴套与所述安装架枢转连接,所述安装架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所述下接近开关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或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上,所述第二受信号板延伸至所述下接近开关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安装于输送机的承载轨的安装面上时,所述上接近开关通过信号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信号连杆上还套装有发号器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信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至所述信号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为两个,其中一个摇臂为l形,另一个摇臂为直线形,所述信号板的一端通过l形的摇臂,另一端通过直线形摇臂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之间的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板的至少一侧边缘还延伸形成有信号加宽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其包括:上接近开关、第一受信号板、外部信号连杆、信号板、摇臂、第二受信号板、安装架、下接近开关;上接近开关经第一受信号板与外部信号连杆的一端相连接,外部信号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至信号板上,信号板上形成有第二受信号板,信号板通过摇臂安装于安装架上,摇臂通过轴套与安装架枢转连接,安装架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下接近开关分别安装于第一接近开关安装位和/或第二接近开关安装位上,第二受信号板延伸至下接近开关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通用发号装置可应用在行车运行时的承载轨上,当行车到达时,其与行车发生触碰,行程开关被触发,以发送相应的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潘旭;易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丰泰涂装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1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