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4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卫星互联网系统是一种全球化,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的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它既具有卫星通信方面的覆盖广,小区配置相对灵活等优势;又具有地面通信5g方面的大带宽,高速率等优势。并且,由于是低轨互联网系统,它的相对时延较低。

作为低轨卫星互联网地面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关站需遵循相应的工程标准规范研制,也就需要对信关站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而由于低轨卫星的快速移动导致馈电链路较大的多普勒频偏和时延变化,信关站为了保证通信链路的正常可用,需要提前根据一定的规律补偿多普勒偏移。

因此,信关站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是否准确对于卫星通信来说比较重要,现有技术中仅有对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的计算方法,并不能满足信关站对补偿的调试以及验收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测算信关站对于多普勒频移和时偏补偿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包括: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均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测量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二多普勒偏移;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第一多普勒偏移,第一多普勒偏移可以理解为多普勒偏移的理论值;再通过测量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下行信号,能够计算得到第二多普勒偏移,第二多普勒偏移可以理解为测量到的实际多普勒偏移(即信关站的发射信号的多普勒偏移);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能够得到信关站的补偿精度(即补偿准确性),进而实现信关站对补偿的调试以及验收等需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包括: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根据所述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所述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得到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时,通过初始位置信息和时间同步的信息得到的位置信息为同步后的位置信息,使位置信息符合实际,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包括: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来获取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信息,使得到的信息更准确,更便于计算,进而提高最终计算的第一多普勒偏移的准确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卫星的位置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对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进行确认和同步;根据确认和同步后的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得到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卫星的位置信息时,通过对卫星的星历进行同步和确认,能够保证卫星的位置信息更准确,进而提高最终计算的第一多普勒偏移的准确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包括: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根据所述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频率偏移;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差;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差计算所述信关站和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定时偏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预设算法计算第一多普勒偏移时,可以先计算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再根据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计算相对距离差,进而根据相对距离差计算第一多普勒偏移,使计算得到的多普勒偏移更准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测量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下行信号,包括:模拟所述卫星的终端触发所述信关站的业务流程;获取所述信关站对所述业务流程进行响应的下行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测量下行信号时,可以通过模拟卫星终端,触发业务流程来将信关站带入业务流程,进而使信关站下发下行信号,进而快速测量到该下行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包括:计算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的均方差;根据所述均方差确定所述补偿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补偿精度时,可以通过计算均方差确定,使确定的补偿精度更直观,更准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的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下行发送多普勒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向误差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实施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装置的功能模块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200-多普勒偏移的测试装置;201-位置获取模块;202-计算模块;203-测量模块;204-补偿精度确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接下来先对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低轨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对于硬件设施,可应用于单独设置的测试站。该测试站不仅可以通过获取到的信息计算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理论值,还可以利用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下行信号计算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实际值,然后再根据理论值和实际值对信关站的补偿精度做一个评估。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普勒偏移包括多普勒频移(频率偏移)和定时偏移,在得到的多普勒偏移中,既包括频移值,也包括定时偏移值。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接下来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均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

步骤102:根据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

步骤103:测量卫星的下行信号,并根据下行信号计算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多普勒偏移。

步骤104:根据第一多普勒偏移和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能够计算得到第一多普勒偏移,第一多普勒偏移可以理解为多普勒偏移的理论值;再通过测量卫星与信关站之间的下行信号,能够计算得到第二多普勒偏移,第二多普勒偏移可以理解为测量到的实际多普勒偏移;通过将两者进行对比能够得到信关站的补偿精度(即补偿准确性),进而实现信关站对补偿的调试以及验收等需求。

接下来对步骤101-步骤104的详细实施流程进行介绍。

在步骤101中,可以理解,信关站为待测试补偿精度的信关站,卫星为与待测试补偿精度的信关站之间进行通信的卫星。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站可以通过测试人员进行启动,启动后可以进行测试,因此步骤101可以是在接受到测试人员的启动指令,并启动成功后执行。

进一步的,对于信关站和卫星的位置信息,由于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各种时间通常都是不同步的,为了保证计算的多普勒偏移的准确度,该位置信息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为了实现时间同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1中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根据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得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

其中,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可以包括: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对于时间同步的信息,初始位置信息为相对于信关站的时间的位置信息,时间同步信息可以理解将其转化为相对于测试站的时间的位置信息。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来确定信关站位置以及导航授时来完成信关站时间的同步,其中,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可以是导航模拟器或者外置导航天线。具体的,例如使用导航模拟器或外置导航天线实现对星,用功分和射频线缆将外部导航信号同时接入信关站和测试站中,利用信关站自带的接收授时功能以及位置上报功能,测试站通过接收授时来完成与信关站的时间同步,进而得到时间同步的位置信息;通过对于自身位置的判定来确定信关站的位置信息。

这种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同时与信关站和测试站之间进行通信,在信关站处获取到一个位置信息,并附带有该位置信息对应的时间,即信关站处于该位置的时间点,此为接收授时。当测试站从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处获取到该位置信息和该位置信息附带的时间时,测试站从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到这些信息也有一个时间点。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实现得到时间同步的位置信息。举例来说,假设初始位置信息为相对于信关站对应时间t1的位置;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到该初始位置信息的时间为t2,发送给测试站的时间也为t2,那么对于测试站来说,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可以代表信关站对应到测试站的时间t2时的位置。

除了这种时间同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时间同步方式,例如信关站将位置和时间同步标准发送给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根据该时间同步标准确定一个同步时间后,再发送给测试站,测试站根据同步时间和位置来确定信关站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时,通过初始位置信息和时间同步的信息得到的位置信息为同步后的位置信息,使位置信息符合实际,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并且可以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来获取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信息,使得到的信息更准确,更便于计算,进而提高最终计算的第一多普勒偏移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101中获取卫星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获取卫星对应的星历;对卫星对应的星历进行确认和同步;根据确认和同步后的卫星对应的星历得到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

其中,星历即卫星的运行轨迹,也是卫星产生多普勒偏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信关站星历更新快,星历来源于外部输入的因素,测试站获取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以及与信关站同步后,测试站通过同样外部输入的方式获取星历后,可以与信关站通过人为或软件交互的方法进行星历版本的确认和同步。

可以理解,星历可以代表卫星运行随时间而变的精确位置或轨迹表,通过将星历进行同步后,利用同步的时间可以直接得到卫星当前的精确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卫星的位置信息时,通过对卫星的星历进行同步和确认,能够保证卫星的位置信息更准确,进而提高最终计算的第一多普勒偏移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在步骤101中得到卫星和信关站各自的位置信息后,在步骤102中利用预设算法计算第一多普勒偏移,即理论的多普勒偏移值。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2包括:根据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根据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计算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频率偏移;根据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差;根据相对距离差计算信关站和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定时偏移。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分为多普勒频率偏移和多普勒定时偏移的计算,为了便于理解,接下来对多普勒频率偏移和多普勒定时偏移的计算原理进行介绍。

接下来请参照图2,为信关站下行发送多普勒模型示意图,其中,a点为卫星位置,阴影部分为终端所处波束覆盖范围,b点为波束中心点,c点为终端位置,d点为终端在轨道面投影,o点为地球质心;α为地心角,β为卫星下视角,γ为侧视角;r为地球半径,h为轨道高度,vt为卫星运动线速度。

由于终端天线指向卫星的精确性不足,考虑对星方向的误差。请参照图3,为指向误差模型示意图,其中,a为卫星真实位置,a′为估计的卫星位置,d为误差距离,δ为终端允许的指向误差,由于天线的波束宽度非常窄,可以近似认为d=lacδ。再考虑多普勒频偏和传输距离的误差,接收终端多普勒频偏为其中,fc是载波频率,c为光速。当运动方向远离信号来波方向时,多普勒频偏为负,反之为正。由图2中几何关系可以得到ad的距离为:cd近似为轨道面法线方向可得:dac=dad/cosγ。进而得到vt在ad方向分量为其中为卫星运动角速度:其中μ为开普勒常数。综上,多普勒频偏的计算公式为:因此,通过计算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即可得到多普勒频率偏移值。

进一步的,卫星到信关站的距离变化决定了传输时延,假设卫星从a点移动到b点,信关站固定在c点,那么我们分别用ac和bc来表示两个距离;c为光速,卫星天线方向角的误差忽略不计;得到定时偏移而卫星到星下点的距离我们按照离地距离固定,终端的移动由终端自行补偿为准,所以卫星与终端之间的传输时延不在此次计算范围内。由上式可知,定时偏移由卫星与信关站的相对距离差决定,因此,当获取到卫星与信关站的位置后,可以根据卫星和信关站的位置计算相对距离差得到多普勒定时偏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预设算法计算第一多普勒偏移时,可以先计算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再根据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计算相对距离差,进而根据相对距离差计算第一多普勒偏移,使计算得到的多普勒偏移更准确。

可理解的,第一多普勒偏移为测试站基于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理论的多普勒偏移。

此外,对于测试站来说,作为测试装置,还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多普勒频偏和定时偏移估计信关站发射的信号定时偏移和频移与目标定时偏移和频偏的偏差情况。在入网之后,测试站与信关站的定时偏差在范围内,频率偏差在范围内,这两个偏差的范围可以理解为目标定时偏移和偏差,其中ncp为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的长度,fscs为子载波间隔。因此定时偏差估计算法和频率偏差估计算法需满足该范围要求。假设入网之后补偿频偏fd和时偏td之后的ofdm符号为r(n),那么0≤n<n ncp。

其中,ofdm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cp是一个数据符号后面的一段数据复制到该符号的前面形成的循环结构。

进一步的,在步骤103中,计算第二多普勒偏移,即对信关站的发射信号的第二多普勒偏移进行测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测量下行信号可以包括:模拟卫星的终端触发所述信关站的业务流程;获取信关站对业务流程进行响应的下行信号。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测量下行信号时,可以通过模拟卫星终端,触发业务流程来将信关站带入业务流程,从而使信关站下发下行信号,进而测量到该下行信号。其中,业务流程可以是模拟终端与信关站完成空口信号时频同步等。

接下来对具体如何根据测量到的信号进行第二多普勒定时偏移和第二多普勒频率偏移的计算的原理进行介绍。

根据低轨系统体制,在一个时隙中,包含一个参考信号——crs(commonreportingstandard,公共参考信号)的符号,其参数配置是终端侧已知的,因此,就可以在本地生成标准的频域crs符号。如果存在时域采样点同步误差,则该误差在频域上表现为相位旋转。利用同一符号相邻导频点上信道估计值的相关运算可以估计出这个相位;从而计算出时间同步误差。下面对这种算法的原理进行说明:

假设存在n个采样点同步误差的频域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其中,srs(n)是crs的时域样值序列,srs(k)是srs(n)的傅里叶变换,h(k)是子载波位置处的信道频域信息,n是ofdm系统子载波个数。

类似于ls信道估计算法,将接收导频信号与本地导频做互相关运算:

crs信号采用qpsk调制满足|srs(k)|=1,因此,上式变为:

为了消除变量k的影响,对信道估计的结果做相邻子载波上的复数相关运算:

相邻导频间的信道信息可以认为是相干的,所以h(k)h*(k 1)的相位均值为0,即diff的相位近似等于卫星互联网系统crs相邻导频子载波间隔为2,相位相应修正为因此定时误差可以由下式计算:

保证上式成立时,需满足:

则定时估计范围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因此,估计算法可以满足定时估计范围的需求。

从而,信关站发射信号的定时偏差为:

小数倍频偏(指频偏范围在内)估计有多种方式,可以利用经典的基于cp的算法或导频进行频偏估计。cp的精度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较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测量信关站发射信号的频偏,通常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例如20db以上,可以满足测量需求,因此,可以采用基于cp的算法计算多普勒频偏。

在存在小数倍频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循环前缀的相关运算表达式如下:

公式中ncp表示cp长度,n表示ofdm符号长度,δf是相邻样点间的频偏值,其估计值按下式取得:

估计范围:

其中是ofdm符号的采样频率。

从而,信关站发射信号的频率偏差为:

f′d=fd δf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计算第二多普勒偏移时,多普勒偏移包括定时偏移和频率偏移,根据测量到的信号分别计算定时偏移和频移,使得到的第二多普勒偏移更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方法时,步骤102和步骤103的执行顺序可以不作限制,例如在获取到位置信息后,先进行信号的测量,在测量到信号后,再分别根据位置信号和测量的信号进行计算。

进一步的,在步骤102和步骤103中分别得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第二多普勒偏移后,可以执行步骤104,即基于第一多普勒偏移和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4包括:计算第一多普勒偏移和第二多普勒偏移的均方差;根据均方差确定补偿精度。

可以理解,第一多普勒偏移是计算的信关站与卫星之间的理论偏移值,第二多普勒偏移是测量信号得到的偏移值,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均方差,可以判断信关站的补偿情况是否准确。举例来说,可以预设一个均方差与补偿精度之间的关系,在得到均方差后,直接根据均方差与补偿精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对应的补偿精度。

进一步的,在得到补偿精度后,可以根据补偿精度对信关站的补偿算法进行调整,例如补偿精度较小,说明补偿的不好,可以改进补偿算法;补偿精度较大,说明补偿的较好,可以暂不改变信关站的补偿算法。

当然,除了通过均方差确定补偿精度,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例如直接计算差值等,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介绍,接下来请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在具体应用时的一种可选的交互实施流程图,如图4所示,多普勒偏移测试站启动,测试站利用导航装置完成与信关站的时间同步,得到时间同步的位置信息;然后测试站与信关站之间完成星历版本的确认与同步,其中,若星历版本与信关站上的不一致,可以进行更新。进一步的,模拟终端触发业务流程,信关站响应触发,进行业务流程处理,发送下行业务信号,测试站测量得到该下行业务信号;进而测试站再根据得到的所有信息计算理论值与测量值,并显示。

可以理解,为了实现该方法,在测试站中,可以设置人机交互界面与外部设备接口,进而得到各类信息与指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装置200,包括:位置获取模块201、计算模块202、测量模块203与补偿精度确定模块204。

位置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均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计算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测量模块203,用于测量所述卫星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二多普勒偏移。补偿精度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

可选的,位置获取模块201具体用于: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根据所述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所述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得到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位置获取模块201具体还用于: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

可选的,位置获取模块201具体还用于:获取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对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进行确认和同步;根据确认和同步后的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得到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计算模块2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根据所述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频率偏移;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差;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差计算所述信关站和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定时偏移。

可选的,测量模块203具体用于:模拟所述卫星的终端触发所述信关站的业务流程;获取所述信关站对所述业务流程进行响应的下行信号。

可选的,补偿精度确定模块204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的均方差;根据所述均方差确定所述补偿精度。

前述实施例中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中的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多普勒偏移的测试装置200中的各个模块,通过前述对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各个模块的实施方式,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均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

测量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二多普勒偏移;

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所述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得到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包括:

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所述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所述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三方卫星导航装置获取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包括:

通过导航模拟器或外置导航天线获取所述信关站的初始位置信息和所述信关站时间同步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卫星的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

对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进行确认和同步;

根据确认和同步后的所述卫星对应的星历得到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包括:

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

根据所述地心角、侧视角以及轨道高度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频率偏移;

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差;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差计算所述信关站和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定时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下行信号,包括:

模拟所述卫星的终端触发所述信关站的业务流程;

获取所述信关站对所述业务流程进行响应的下行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的均方差;

根据所述均方差确定所述补偿精度。

9.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均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卫星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二多普勒偏移;

补偿精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普勒偏移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测试方法,包括:获取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卫星的位置信息;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均为经过时间同步的信息;根据所述信关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算法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一多普勒偏移;测量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第二多普勒偏移;根据所述第一多普勒偏移和所述第二多普勒偏移确定所述信关站与所述卫星之间的多普勒偏移的补偿精度。该方法用以测算信关站对于多普勒频移和时偏补偿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陆连伟;刘斌彬;沈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1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