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7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难降解及毒性物质多,细菌病毒等含量大。必须经过处理,消除污染方可排放。基于生物处理法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和处理效率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的优势和膜分离技术对废水中无机盐、有机物、胶体、细菌等物质的去除能力,常采用生物处理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组合形式进行垃圾渗滤液处理。经过膜分离技术中的反渗透系统处理,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已提标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排放标准也会逐步提高至一级a标准。两项标准之间的指标差别主要在cod、bod、ss、tn与nh3-n。生物处理法与膜分离技术处理后的排水水质有机物指标(如cod、bod、ss)通常可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标的难点在于因无机盐存在而被影响的tn和nh3-n指标。

在此背景之下,需要一种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无机盐,降低排水水质指标,使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标准可以提升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淡水循环系统、浓水循环系统、以及电力驱动膜系统,

淡水循环系统包括:淡水箱、淡水循环泵;

浓水循环系统包括:浓水箱、浓水循环泵、增压泵;

淡水循环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在淡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之间,形成淡水经淡水循环泵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二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与淡水箱,形成淡水从电力驱动膜回至淡水箱的通路,

浓水循环泵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浓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形成浓水由浓水箱到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四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系统与浓水箱,形成浓水由电力驱动膜系统到浓水箱的通路。

进一步,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浓水箱通过增压泵将浓水输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

进一步,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膜具有离子选择特性,可以透过离子而不透过水,依靠电场作用,淡水中的离子会定向迁移至浓水中,淡水与浓水在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循环互不接触。

进一步,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离子交换膜能够透过离子而不透过水,淡水与浓水在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循环互不接触。

进一步,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淡水循环通路与浓水循环通路均设有压力表,流量计与电导率仪,用于监测淡水与浓水的水质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方法,运行于如权利要求1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反渗透系统排水首先经总管被输送至淡水箱,在总管设有一只支管,将5%~10%的水量输送至浓水箱;

步骤二、淡水箱中的淡水经淡水循环泵作用,由淡水箱被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再循环回到淡水箱,与此同时,浓水箱中的浓水经浓水循环泵作用,由浓水箱被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再循环回到浓水箱;

步骤三、当达到预定浓度时,浓水箱中的浓水输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

进一步,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二中,再循环回到淡水箱的淡水,与反渗透系统排水混合形成新的淡水,当达到排水液位时,将符合预定排放标准的淡水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与方法,用于提升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指标,作为反渗透系统的后端工艺与系统,可以使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直接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处理工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排水水质,减少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降低环保风险,产生更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适应范围广,针对水质指标不同,可以灵活调配系统设定参数,保障达到处理要求。

本发明操作管理方便,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维护简单方便。

本发明运行费用低,系统投资少,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电力驱动膜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包括:淡水循环系统、浓水循环系统以及电力驱动膜系统。

淡水循环系统包括:淡水箱11、淡水循环泵16和第一气动球阀14等辅助设备;

浓水循环系统包括:浓水箱13、浓水循环泵18、增压泵19和第二气动球阀15等辅助设备。

电力驱动膜系统的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所述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膜具有离子选择特性,可以透过离子而不透过水,依靠电场作用,淡水中的离子会定向迁移至浓水中,淡水与浓水在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循环互不接触。

浓水箱连接增压泵19,将浓水输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

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还包括压力表、流量计、电导率仪、电气控制系统以及系统必备的阀门、管路等附属设备,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图1中的标记对应的含义

表2:图1中的仪表字母符号对应的含义

仪表被测变量或功能编号表

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如下:

待处理的水经由一根管路输送至淡水箱,再经一根支管输送5%~10%的水量进入浓水箱。

淡水循环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在淡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之间,形成淡水经淡水循环泵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二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与淡水箱,形成淡水从电力驱动膜回至淡水箱的通路。

浓水循环泵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浓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形成浓水由浓水箱到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四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系统与浓水箱,形成浓水由电力驱动膜系统到浓水箱的通路。

在淡水和浓水分别经过电力驱动膜系统的过程中,由于电力驱动膜装置的电场作用,构成无机盐的离子发生定向迁移,电力驱动膜中所采用的膜具有离子选择特性,只透过离子,而不透过水。所以淡水中的无机盐离子被定向迁移到浓水一侧。在此过程中,系统完成了对淡水无机盐的去除。从而使淡水中的总氮、氨氮等指标也随之下降。浓水则在此过程中接收了无机盐成为水质指标更高的浓水。

淡水循环至淡水箱,与反渗透系统排水混合形成新的淡水,当达到排水液位时,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淡水经管路直接排放。

浓水循环回浓水箱,与反渗透系统排水混合形成新的浓水,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经由增压泵作用输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

应用实例:

上海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反渗透系统排水400m3/d。原工艺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系统排水送入污水处理厂。故垃圾填埋场需要向污水处理厂缴纳污水处理费。经工艺改造,在反渗透系统后端设置本工艺与系统。反渗透系统排水经由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工艺与系统的处理之后,有≥380m3/d的系统排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反渗透系统排水指标cod=50~55mg/l,

tn=35mg/l,nh3-n=8~9mg/l。经本工艺系统处置后的排水指标为cod=30~45mg/l,tn=10mg/l,nh3-n=3mg/l。本工艺的应用,为该垃圾填埋场节省了污水处理费用的同时,提高了本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技术先进性,降低环保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淡水循环系统、浓水循环系统、以及电力驱动膜系统,

淡水循环系统包括:淡水箱、淡水循环泵;

浓水循环系统包括:浓水箱、浓水循环泵、增压泵;

淡水循环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在淡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之间,形成淡水经淡水循环泵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二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与淡水箱,形成淡水从电力驱动膜回至淡水箱的通路,

浓水循环泵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浓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形成浓水由浓水箱到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四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系统与浓水箱,形成浓水由电力驱动膜系统到浓水箱的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水箱通过增压泵将浓水输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膜具有离子选择特性,可以透过离子而不透过水,依靠电场作用,淡水中的离子会定向迁移至浓水中,淡水与浓水在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循环互不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离子交换膜能够透过离子而不透过水,淡水与浓水在电力驱动膜系统中的循环互不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淡水循环通路与浓水循环通路均设有压力表,流量计与电导率仪,用于监测淡水与浓水的水质参数。

6.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方法,运行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反渗透系统排水首先经总管被输送至淡水箱,在总管设有一只支管,将5%~10%的水量输送至浓水箱;

步骤二、淡水箱中的淡水经淡水循环泵作用,由淡水箱被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再循环回到淡水箱,与此同时,浓水箱中的浓水经浓水循环泵作用,由浓水箱被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再循环回到浓水箱;

步骤三、当达到预定浓度时,浓水箱中的浓水输送至浓缩液处理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中,再循环回到淡水箱的淡水,与反渗透系统排水混合形成新的淡水,当达到排水液位时,将符合预定排放标准的淡水进行排放。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与方法,本发明的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的处理系统,包括:淡水循环系统、浓水循环系统、以及电力驱动膜系统,淡水循环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在淡水箱与电力驱动膜系统之间,形成淡水经淡水循环泵输送至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第二管路连接电力驱动膜与淡水箱,形成淡水从电力驱动膜回至淡水箱的通路,类似的还具有浓水由浓水箱到电力驱动膜系统的通路和浓水由电力驱动膜系统到浓水箱的通路。本发明可以使垃圾渗滤液排水水质直接提升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滨;宋玉;李亚攀;赵由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鹭滨环保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9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