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氧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
背景技术:
负离子调氧仪是一种通过生成空气负离子、应用产生的空气离子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负离子生成机,因为空气离子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外界物理因素,而由于空气中天然存在的离子数量易受地理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广泛加以利用,所以负离子调氧仪就有存在的必要。
现有一种负离子调氧仪,包括:负离子释放窗、支撑杆与底座,负离子释放窗水平设置在支撑杆上,负离子释放窗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环,负离子释放窗通过连接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负离子释放窗另一端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延伸;支撑杆竖向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底座可拆式连接;在使用时,将负离子释放窗下表面对准人体,并且将负离子释放窗通电,负离子释放窗即可释放出负离子作用到人体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负离子释放窗水平设置在支撑杆上且一端与支撑杆可拆式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延伸,使得负离子释放窗会占用比较多的空间,在不使用时就会比较碍事,而将其拆开放置,一个是需要拆卸,另一个是在下次需要使用时又需要对其进行组装,使得使用一次比较麻烦,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具有在负离子释放窗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将其收起、减少了负离子释放窗在不使用时所占空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块;负离子释放窗一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连接块上还竖向设置有第一弧形槽,负离子释放窗靠近连接环一端插设有一根插杆,插杆穿过负离子释放窗靠近连接环一端进入到第一弧形槽中,并且随着负离子释放窗的转动,插杆在第一弧形槽中沿第一弧形槽滑动;在负离子释放窗处于竖直状态时,插杆处于第一弧形槽上端端部位置,在负离子释放窗处于水平状态时,插杆处于第一弧形槽下端端部位置;第一弧形槽槽底靠近上端端部的位置上还设置有与插杆相适配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设置,使得负离子释放窗能够在竖直面上进行转动,在负离子释放窗需要收起时,可以将负离子释放窗向上转动收起,此时负离子释放窗就不会占用太多水平方向上的空间,也不易被碰撞到,在负离子释放窗需要使用时,可以将负离子释放窗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一弧形槽的设置,使得插杆随着负离子释放窗上下转动时能够延伸特定的路径滑动,而且有助于负离子释放窗保持水平的状态;插槽与插杆的设置,使得负离子释放窗处于竖直状态时可以被固定住,以使负离子释放窗可以保持住竖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离子释放窗上设置有供所述插杆穿过的穿孔,穿孔中设置有用于顶动插杆插入所述插槽的顶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孔的设置,为顶动组件提供了安装的位置,使得顶动组件可以安装在穿孔中,而且顶动组件安装在穿孔中既不会影响顶动组件工作,又不会占用外界的空间;顶动组件的设置,使得插杆能够自动插进插槽中,不需要使用人员在调节时自己手动去将插杆按进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动组件包括:第一挡件、第二挡件与弹簧,第一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穿孔侧壁远离所述插槽一端;第二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杆上;弹簧套设在插杆上,并且弹簧一端与第一挡件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挡件抵接;在插杆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滑动时,弹簧被第一挡件与第二挡件压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件与第二挡件的设置,使得插杆在被拉动时可以对弹簧产生挤压,以使得插杆上受到的外界作用力能够转移到弹簧上储存起来,在插杆不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就能够释放出来将插杆顶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此时插杆在被拉动后也就不需要为了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对插杆施力,插杆就能够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上还固定设置有定位件,在插杆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滑动时,定位件远离所述连接块一侧表面与所述负离子释放窗靠近连接块一侧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需要被拔出插槽中时,只需将插杆拔出至定位件与负离子释放窗抵接的状态即可,此时插杆也就被拔出插槽,可以在第一弧形槽中进行滑动,定位件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准确及时的知道插杆是否已经拔出到位,避免出现施力过多或施力不足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的槽口呈扩张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的槽口呈扩张设置,方便插杆插入到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还竖向设置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与第一弧形槽处于连接块上同一侧表面上,第二弧形槽上端端部与第一弧形槽下端端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连通;连接块上设置有转动孔,负离子释放窗靠近连接块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活动穿设在转动孔中,转动杆侧表面与转动孔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弧形槽与间隙的设置,使得负离子释放窗需要向下转动时,可以将负离子释放窗向远离连接块的方向拉动,此时插杆就能够从第一弧形槽进入到第二弧形槽中,然后再沿着第二弧形槽向下滑动,从而达到负离子释放窗向下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孔下端侧壁上设置有u形槽,在转动杆处于u形槽中时,所述插杆处于所述第一弧形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槽的设置,增大了插杆侧表面与转动孔下端的接触面积,使得转动杆不易随意的在转动孔中滑动,有助于插杆稳定处于第一弧形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弧形槽槽底下端的端部处设置有与所述插杆相适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使得插杆滑动到第二弧形槽下端的位置上时能够插入到凹槽中,此时负离子释放窗也就不易再继续转动,有助于负离子释放窗保持此时的状态,便于将负离子释放窗收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负离子释放窗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使得负离子释放窗在不使用时可以被收起,在需要使用时可以调节至水平状态使用,既不影响负离子释放窗的正常使用,又可以减少负离子释放窗不使用时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第一弧形槽的设置,使得插杆随着负离子释放窗上下转动时能够延伸特定的路径滑动,而且有助于负离子释放窗保持水平的状态;插槽与插杆的设置,使得负离子释放窗处于竖直状态时可以被固定住,以使负离子释放窗可以保持住竖直的状态;
第二弧形槽与间隙的设置,使得负离子释放窗需要向下转动时,可以将负离子释放窗向远离连接块的方向拉动,此时插杆就能够从第一弧形槽进入到第二弧形槽中,然后再沿着第二弧形槽向下滑动,从而达到负离子释放窗向下转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负离子释放窗;31、插杆;311、定位件;32、穿孔;33、转动杆;4、连接环;5、连接块;51、第一弧形槽;511、插槽;52、第二弧形槽;521、凹槽;53、转动孔;531、u形槽;6、顶动组件;61、第一挡件;62、第二挡件;6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包括:底座1、支撑杆2与负离子释放窗3,底座1呈长方体形状且为硬质塑料材质;支撑杆2竖向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上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支撑杆2呈长方体形状且为硬质塑料材质;负离子释放窗3外壳为硬质塑料材质,负离子释放窗3水平设置在支撑杆2上。
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负离子调氧仪还包括连接环4与连接块5,连接环4为硬质塑料材质,连接环4套设在支撑杆2上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块5呈扇形且为硬质塑料材质,连接块5熔接在连接环4外侧表面上,并且连接块5上弧形面处于自身远离连接环4一端,负离子释放窗3一端与连接块5转动连接;连接块5上与自身轴线垂直的侧表面上竖向开设有一道第一弧形槽51,第一弧形槽51的圆心处于连接块5的轴线上,第一弧形槽51整体呈四分之一段圆弧状;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环4一端插设有一根插杆31,插杆31呈圆柱形且为硬质塑料材质,插杆31穿过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环4一端进入到第一弧形槽51中,并且随着负离子释放窗3的转动,插杆31在第一弧形槽51中沿第一弧形槽51滑动。
参照图1与图2,在负离子释放窗3处于竖直状态时,插杆31处于第一弧形槽51上端端部位置,在负离子释放窗3处于水平状态时,插杆31处于第一弧形槽51下端端部位置;在第一弧形槽51槽底靠近上端端部的位置上还开设有一个与插杆31相适配的插槽511,使得负离子释放窗3向上转动成竖直状态时,插杆31插入到插槽511中,使得负离子释放窗3保持竖直状态不变。
参照图1与图2,负离子释放窗3上开设有供插杆31穿过的穿孔32,穿孔32截面呈圆形,穿孔32中设置有用于顶动插杆31插入插槽511的顶动组件6,使得插杆31插入到插槽511中的动作不需要手动完成,节省了操作的动作。
参照图1与图2,顶动组件6包括:第一挡件61、第二挡件62与弹簧63,第一挡件61与第二挡件62均处于穿孔32中,第一挡件61呈圆环形且为硬质塑料材质,第一挡件61熔接在穿孔32侧壁远离插槽511一端;第二挡件62呈圆环形且为硬质塑料材质,第二挡件62套设在插杆31上且与插杆31熔接;弹簧63为不锈钢材质,弹簧63套设在插杆31上,并且弹簧63一端与第一挡件61靠近第一弧形槽51一侧表面抵接,弹簧63另一端与第二挡件62远离第一弧形槽51一侧表面抵接。
参照图1与图2,在插杆31在第一弧形槽51中滑动时,弹簧63被第一挡件61与第二挡件62压缩,在插杆31滑动到插槽511所在的位置上时,插杆31就会在弹簧63回复力的作用向插入到插槽511中,此时负离子释放窗3就被固定,保持竖直的状态,负离子释放窗3也就不易被撞到。
参照图1与图2,为了能够准确的将插杆31拉出插槽511,在插杆31上还固定设置有定位件311,定位件311呈圆环形且为硬质塑料材质,定位件311套设在插杆31上且与插杆31熔接,在插杆31在第一弧形槽51中滑动时,定位件311远离连接块5一侧表面与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块5一侧表面抵接,使得使用者在拉动插杆31时,只需拉动插杆31至定位件311与负离子释放窗3抵接就可以,此时插杆31就可以沿着第一弧形槽51滑动,负离子释放窗3也就可以转动。
参照图1与图2,为了方便插杆31插入到插槽511中,插槽511的槽口进行了倒边扩张设置。
参照图1与图2,在连接块5上还竖向开设有第二弧形槽52,第二弧形槽52整体也呈四分之一的圆弧状,第二弧形槽52的圆心处于连接块5的轴线上,第二弧形槽52与第一弧形槽51处于连接块5上同一侧表面上,第二弧形槽52上端端部与第一弧形槽51下端端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连通;连接块5上开设有转动孔53,转动孔53截面呈圆形,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块5一端插设有一根转动杆33,负离子释放窗3上开设有通孔供转动杆33穿过,并且转动杆33与通孔过盈配合,转动杆33穿设在转动孔53中且穿过转动孔53一端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母,转动杆33侧表面与转动孔53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负离子释放窗3在呈水平状态时,可以向远离连接环4的方向被拉动。
参照图1与图2,在负离子释放窗3呈水平状态被向远离连接环4的方向拉动时,插杆31就会从第一弧形槽51下端滑入到第二弧形槽52上端,此时负离子释放窗3就可以向下转动,使得负离子释放窗3还可以向下转动收起,而插杆31也就可以沿着第二弧形槽52向下滑动,并且弹簧63在插杆31处于第二弧形槽52中滑动时也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参照图1与图2,为了对向下转动后的负离子释放窗3进行固定,在第二弧形槽52槽底下端的端部处开设有与插杆31相适配的凹槽521,凹槽521截面呈圆形,在插杆31滑动至凹槽521处时,就会在在弹簧6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插入到凹槽521中,达到对负离子释放窗3进行固定的目的。
参照图1与图2,为了使得插杆31在第一弧形槽51下端位置时能够更加稳定,不易随意滑入到第二弧形槽52中,转动孔53下端侧壁上开设有u形槽531,在转动杆33处于u形槽531中时,插杆31处于第一弧形槽51中且与第一弧形槽51下端侧壁抵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负离子释放窗3需要向上被收起时,只需将负离子释放窗3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即可,此时插杆31会在弹簧63回复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弧形槽51中插入到插槽511中,将负离子释放窗3固定;在负离子释放窗3需要水平放置时,首先将插杆31从插槽511中拔出,然后再将负离子释放窗3向下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插杆31与第一弧形槽51下端的侧壁抵接,使得负离子释放窗3保持水平状态不下垂;在负离子释放窗3需要向下收起时,首先将负离子释放窗3向远离连接环4的方向拉动,使得插杆31从第一弧形槽51的下端进入到第二弧形槽52的上端,然后将负离子释放窗3向下转动,直至插杆31对准凹槽521,此时插杆31就会在弹簧63回复力的作用下插入到凹槽521中,对负离子释放窗3进行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包括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固定设置在支撑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上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块(5);负离子释放窗(3)一端与连接块(5)转动连接;连接块(5)上还竖向设置有第一弧形槽(51),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环(4)一端插设有一根插杆(31),插杆(31)穿过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环(4)一端进入到第一弧形槽(51)中,并且随着负离子释放窗(3)的转动,插杆(31)在第一弧形槽(51)中沿第一弧形槽(51)滑动;在负离子释放窗(3)处于竖直状态时,插杆(31)处于第一弧形槽(51)上端端部位置,在负离子释放窗(3)处于水平状态时,插杆(31)处于第一弧形槽(51)下端端部位置;第一弧形槽(51)槽底靠近上端端部的位置上还设置有与插杆(31)相适配的插槽(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释放窗(3)上设置有供所述插杆(31)穿过的穿孔(32),穿孔(32)中设置有用于顶动插杆(31)插入所述插槽(511)的顶动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动组件(6)包括:第一挡件(61)、第二挡件(62)与弹簧(63),第一挡件(61)固定设置在所述穿孔(32)侧壁远离所述插槽(511)一端;第二挡件(62)固定设置在所述插杆(31)上;弹簧(63)套设在插杆(31)上,并且弹簧(63)一端与第一挡件(61)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挡件(62)抵接;在插杆(3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51)中滑动时,弹簧(63)被第一挡件(61)与第二挡件(62)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1)上还固定设置有定位件(311),在插杆(3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51)中滑动时,定位件(311)远离所述连接块(5)一侧表面与所述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块(5)一侧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11)的槽口呈扩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上还竖向设置有第二弧形槽(52),第二弧形槽(52)与第一弧形槽(51)处于连接块(5)上同一侧表面上,第二弧形槽(52)上端端部与第一弧形槽(51)下端端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在水平方向上连通;连接块(5)上设置有转动孔(53),负离子释放窗(3)靠近连接块(5)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活动穿设在转动孔(53)中,转动杆(33)侧表面与转动孔(53)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53)下端侧壁上设置有u形槽(531),在转动杆(33)处于u形槽(531)中时,所述插杆(31)处于所述第一弧形槽(51)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收起的负离子调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槽(52)槽底下端的端部处设置有与所述插杆(31)相适配的凹槽(5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