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
背景技术:
陶瓷气体放电管是一种过压开关型保护元器件,在电路中一般都是并联使用,旨在保护用电设备免受雷电浪涌、系统过电压、操作过压以及谐波干扰损害等。其工作原理为当电路正常工作时,陶瓷气体放电管处于高阻状态,可视为断路;当加到放电管两端的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气体放电管开始放电,由高阻态变为趋于零的低阻状态,相当于短路,使浪涌过电压迅速降低接近零电压,并将过电流释放入地,从而对后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但该类产品目前的瓶颈是当市场需求越来越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于提高通流量,通俗做法就是通过牺牲产品体积来提高通流量,导致pcb贴板占板空间大,成本高,集成小型化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可以有效预防铜电极高温熔化,提高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抗浪涌等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下电极柱、电子粉、惰性气体、镍层、金属陶瓷管;金属陶瓷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电极和下电极,上电极的下表面下凸一体成型有上电极柱,下电极的上表面向上一体成型有下电极柱,上述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和下电极柱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镍层;上述上电极柱的下表面以及下电极柱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数个网格凹槽,网格凹槽内填设有电子粉;上述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下电极柱以及金属陶瓷管所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充设有惰性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镍层的厚度为7-15μm。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粉为硅酸盐或金属氧化物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氖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氖气与氩气的体积比为96:4。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陶瓷管的高度为5.0mm,长度为5.0mm,宽度为4.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电极柱和下电极柱均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电极柱和下电极柱的凸出高度均为1.4m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可以有效预防铜电极高温熔化,提高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抗浪涌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网格凹槽5、电子粉6、惰性气体7、镍层8、金属陶瓷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电子粉6、惰性气体7、镍层8、金属陶瓷管9;金属陶瓷管9的尺寸如下:高度为5.0mm,长度为5.0mm,宽度为4.2mm,金属陶瓷管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电极1和下电极2,上电极1和下电极2均为无氧铜材质制成,上电极1的下表面下凸一体成型有上电极柱3,下电极2的上表面向上一体成型有下电极柱4,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均为圆柱形结构,且凸出高度均为1.4mm;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镍层8,镍层8的厚度为7-15μm;上述上电极柱3的下表面以及下电极柱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数个网格凹槽5,网格凹槽5内填设有电子粉6(硅酸盐或金属氧化物等);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以及金属陶瓷管9所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充设有惰性气体7(为氖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氖气与氩气的体积比为96: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由无氧铜材质制成的上电极1和下电极2上镀上一层镍层8作为保护层,由于镍的熔点比较高,当雷击浪涌发生时,有效预防铜电极高温熔化,提高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抗浪涌等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可以有效预防铜电极高温熔化,提高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抗浪涌等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电子粉(6)、惰性气体(7)、镍层(8)、金属陶瓷管(9);金属陶瓷管(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电极(1)和下电极(2),上电极(1)的下表面下凸一体成型有上电极柱(3),下电极(2)的上表面向上一体成型有下电极柱(4),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镍层(8);上述上电极柱(3)的下表面以及下电极柱(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数个网格凹槽(5),网格凹槽(5)内填设有电子粉(6);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以及金属陶瓷管(9)所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充设有惰性气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层(8)的厚度为7-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陶瓷管(9)的高度为5.0mm,长度为5.0mm,宽度为4.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均为圆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的凸出高度均为1.4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