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灶具的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好稳焰效果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由顶壁、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构成,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主火孔,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仅仅包括有单排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主火孔燃烧方式,存在燃烧后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的不足,同时,单排火孔不仅使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而且使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为此为了稳焰主火孔,常常采用在主火孔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能拉住主火孔的稳焰孔,如本申请人的一专利号为zl201621024734.4(授权公告号为cn2059797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涉及一种包括有环状本体,所述本体的环状顶面与分别自该环状顶面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混气室,所述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混气室的主火孔,所述混气室的环状顶面具有内环部和外环部两部分,所述内环部的顶端高出所述外环部的顶层端,各所述主火孔沿周向布置在所述外环部上,所述内环部上沿周向布置有多个与所述混气室相连通的稳焰孔,所述稳焰孔的出口朝服向所述主火孔,并且所述稳焰孔的出口位于所述主火孔出口的上方,其中,稳焰孔对向主火孔,稳焰孔内的火焰对向主火孔火焰的根部燃烧,根除了回火的问题,并且能够和主火焰合并,提高加热效率,但火盖稳焰孔的孔较主火孔相对小,极易被汤汁溢液堵塞,且用户很难对稳焰孔进行彻底清洁,导致主火孔稳不住,长时间使用,常常出现意外熄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稳焰孔不易被溢液堵塞的燃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即使稳焰孔被溢液堵塞的情况下也容易清洗的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外环混气室,所述外环混气室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以及连接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的底壁,所述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环状顶面与分别自该环状顶面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向下延伸有与所述内圈壁面相抵的内环壁、与所述外圈壁面相抵的外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与所述外圈壁面在交界处形成与所述外环混气室连通、截面呈“v”型的稳焰通道。
为了防止溢液直接经稳焰通道进入外环混气室,所述外圈壁面的顶面形成有向下凹的环形凹槽,所述外环壁的下端面呈v字型,所述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局部伸入所述环形凹槽。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能阻挡溢液进入稳焰通道与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入气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v字型中邻近所述内圈壁面的内斜面自外向内斜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内斜面具有自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向上凹入、并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的稳焰子通道,所述稳焰子通道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相抵,以形成稳焰孔。稳焰孔非现有技术中的全通孔的形式,具有一旦溢液进入就易堵塞、并难以清洗的缺陷,本发明的稳焰孔为半封闭结构,通过内斜面具有自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向上凹入、并连通外环混气室的稳焰子通道与外环混气室的外圈壁面的环形凹槽相配合,从而形成稳焰孔,一旦溢液经稳焰通道进入环形凹槽时,能被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阻挡,而进入不了稳焰孔,从而确保稳焰孔的出气通畅,另外,要清洗稳焰孔时只需要拿取外环火盖,清洗稳焰子通道以及环形凹槽即可。
为了防止溢液进入稳焰孔,所述环形凹槽的中央位置自上而下逐渐向下倾斜,所述v字型中远离所述内圈壁面的外斜面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形成与所述稳焰孔连通的所述稳焰通道。
为了稳焰主火孔,所述外环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的主火孔,所述稳焰通道的出气口朝向所述主火孔。
为了防止进入主火孔的溢液进入稳焰孔而堵塞稳焰孔,所述稳焰子通道位于所述主火孔的进气端之下,并且所述主火孔的进气端具有与所述稳焰子通道相连通的缺口。
为了实现一旦的溢液进入主火孔内也能不堵塞主火孔,所述主火孔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的导流孔。这样溢液经主火孔的导流孔进入环形凹槽,以盛装溢液,需要倾斜溢液时,仅要拿开外环火盖即可对环形凹槽清洁,具有清洁方便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贯通所述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
为了防止溢液经稳焰通道于外环壁的出气口进入稳焰通道内,所述外环壁的外径更外凸于所述外圈壁面的外径。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溢液进入主火孔,所述外环火盖的环状顶面向外延伸出有一圈遮挡在所述主火孔之上的凸圈。该凸圈构成主火孔之上的保护伞。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混气室的底壁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燃气通过的通孔,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外环混气室之下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
为了便于将外环混气室固定在基座之上,所述底壁邻近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具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燃气通道内具有与安装孔相适配的竖向安装座。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与竖向安装座,以将外环混气室固定在基座之上,同时还能将螺钉隐藏在外环燃气通道内,使得燃烧器整体的美观性增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v”型的稳焰通道一方面能起到稳焰的作用,另一方面溢液进入稳焰通道易存留在稳焰通道的中间尖端部位,避免稳焰通道中与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入气口处的堵塞,以显著提高稳焰通道的稳焰效果,另外稳焰通道是由外环混气室的外圈壁面与外环火盖的外环壁相对接而成,具有方便清洗溢液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环混气室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环混气室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外环混气室1,外环混气室1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面11和外圈壁面12以及连接内圈壁面11和外圈壁面12的底壁13,内圈壁面11和外圈壁面12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2,外环火盖2包括有环状的本体21,本体21的环状顶面20与分别自该环状顶面20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向下延伸与内圈壁面11相抵的内环壁22、与外圈壁面12相抵的外环壁23,外环壁23与外圈壁面12形成与外环混气室1连通、截面大呈“v”型的稳焰通道3,“v”型的稳焰通道3一方面能起到稳焰的作用,另一方面溢液进入稳焰通道3易存留在稳焰通道3的中间尖端部位230,避免稳焰通道3中与外环混气室1相连通的入气口处的堵塞,以显著提高稳焰通道3的稳焰效果,另外稳焰通道3是由外环混气室1的外圈壁面12与外环火盖2的外环壁23相对接而成,具有方便清洗存留在稳焰通道3内的溢液的作用。为了防止溢液直接经稳焰通道3进入外环混气室1,外圈壁面12形成有向下凹的环形凹槽121,外环壁23的下端面呈v字型,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局部伸入环形凹槽121,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能阻挡溢液进入稳焰通道3与外环混气室1相连通的入气口处。另外,与稳焰通道3相连通的稳焰孔4具有特殊性,该v字型中邻近内圈壁面11的内斜面232自外向内斜向上延伸,并且内斜面232具有自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向上凹入、并连通外环混气室1的稳焰子通道2321,稳焰子通道2321与环形凹槽121的内侧壁1210相抵,以形成稳焰孔4,该稳焰孔4非现有技术中的全通孔131的形式,具有一旦溢液进入就易堵塞、并难以清洗的缺陷,本实施例的稳焰孔4为半封闭结构,通过内斜面232具有自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向上凹入、并连通外环混气室1的稳焰子通道2321与外环混气室1的外圈壁面12的环形凹槽121的内侧壁1210相配合,从而形成稳焰孔4,一旦溢液经稳焰通道3进入环形凹槽121时,能被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阻挡,而进入不了稳焰孔4,从而确保稳焰孔4的出气通畅,另外,要清洗稳焰孔4时只需要拿取外环火盖2,清洗稳焰子通道2321以及环形凹槽121即可。为了防止溢液进入稳焰孔4,环形凹槽121的中央位置自上而下逐渐向下倾斜,v字型中远离内圈壁面11的外斜面233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并与环形凹槽121的外侧壁1211形成与稳焰孔4连通的稳焰通道3,其中外侧壁1211也呈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
另外,为了稳焰主火孔231,外环壁23沿周向设有多个连通外环混气室1的主火孔231,稳焰通道3的出气口31朝向主火孔231。为了防止进入主火孔231的溢液进入稳焰孔4而堵塞稳焰孔4,稳焰子通道2321位于主火孔231的进气端2311之下,并且主火孔231的进气端2311具有与稳焰子通道2321相连通的缺口5。而为了实现一旦的溢液进入主火孔231内也能不堵塞主火孔231,主火孔231的底部还具有与环形凹槽121相连通的导流孔6,当溢液经主火孔231的导流孔6进入环形凹槽121时可盛装溢液,需要清洗溢液时,仅要拿开外环火盖2即可对环形凹槽121清洁,具有清洁方便的特点。优选地,为了进入主火孔231的溢液能更直接进入环形凹槽121,主火孔231底部的导流孔6贯通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为了防止溢液经稳焰通道3于外环壁23的出气口31处进入稳焰通道3内,外环壁23的外径更外凸于外圈壁面12的外径。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溢液进入主火孔231,外环火盖2的环状顶面20向外延伸出有一圈遮挡在主火孔231之上的凸圈201,该凸圈201构成主火孔231之上的保护伞。
最后,外环混气室1的底壁13沿周向开设有多个供燃气通过的通孔131,还包括有位于外环混气室1之下的基座7,基座7具有与通孔131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71。为了便于将外环混气室1固定在基座7之上,底壁13邻近于通孔131的位置具有安装孔132,外环燃气通道71内具有与安装孔132相适配的竖向安装座711,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132与竖向安装座711,以将外环混气室1固定在基座7之上,同时还能将螺钉隐藏在外环燃气通道71内,使得燃烧器整体的美观性增强。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外环混气室(1),所述外环混气室(1)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面(11)和外圈壁面(12)以及连接内圈壁面(11)和外圈壁面(12)的底壁(13),所述内圈壁面(11)和外圈壁面(12)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2),所述外环火盖(2)包括有环状的本体(21),所述本体(21)的环状顶面(20)分别自该环状顶面(20)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向下延伸有与所述内圈壁面(11)相抵的内环壁(22)、与所述外圈壁面(12)相抵的外环壁(2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23)与所述外圈壁面(12)在交界处形成与所述外环混气室(1)连通、截面呈“v”型的稳焰通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壁面(12)的顶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凹槽(121),所述外环壁(23)的下端面呈v字型,所述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局部伸入所述环形凹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型中邻近所述内圈壁面(11)的内斜面(232)自外向内斜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内斜面(232)具有自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向上凹入、并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1)的稳焰子通道(2321),所述稳焰子通道(2321)与所述环形凹槽(121)的内侧壁(1210)相抵,以形成稳焰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1)的中央位置自上而下逐渐向下倾斜,所述v字型中远离所述内圈壁面(11)的外斜面(233)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环形凹槽(121)的外侧壁(1211)形成与所述稳焰孔(4)连通的所述稳焰通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23)沿周向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1)的主火孔(231),所述稳焰通道(3)的出气口(31)朝向所述主火孔(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子通道(2321)位于所述主火孔(231)的进气端(2311)之下,并且所述主火孔(231)的进气端(2311)具有与所述稳焰子通道(2321)相连通的缺口(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火孔(231)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121)相连通的导流孔(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6)贯通所述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23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23)的外径更外凸于所述外圈壁面(12)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的环状顶面(20)向外延伸出有一圈遮挡在所述主火孔(231)之上的凸圈(201)。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混气室(1)的底壁(13)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供燃气通过的通孔(131),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外环混气室(1)之下的基座(7),所述基座(7)具有与所述通孔(131)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7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3)邻近于所述通孔(131)的位置具有安装孔(13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燃气通道(71)内具有与安装孔(132)相适配的竖向安装座(7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