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片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片一般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这种太阳能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电池片处理装置是对电池片加工过程中进行辅助的装置设备,但是,现有处理装置只是简便转移、存储,避免电池片在生产过程中堆积相互损坏,缺少对电池片本身加工完成后表面尘体的清理、排清湿气的功能,导致处理装置功能性较差,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处理装置的功能性一般,难以高效在包装前对电池片表面进行清除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处理装置的功能性一般,难以高效在包装前对电池片表面进行清除工作的问题,达到了清除效果好、简单实用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包括保护板、入管、上封弧盖、气压口、铰体、合板、清除机构、底板、主箱、槽钢和控制板,所述保护板底面贴合安装于主箱上,所述入管与上封弧盖密封对接,所述上封弧盖顶端面上贯穿设有气压口,所述上封弧盖底端水平安装于主箱上,所述上封弧盖通过合板与主箱转动连接,所述铰体插接于合板上,所述底板顶面焊接于主箱上,所述主箱侧面通过螺丝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槽钢贴面与上封弧盖侧端底面相贴合,所述清除机构位于保护板下方,所述清除机构包括壳体、通口、吸附槽、孔板、静电板、右支管、驱动组件、缸体、排出管、干燥室、转移管、过渡缸和左支管,所述壳体顶端贯穿有通口,所述壳体外表面嵌入安装于主箱内,所述通口位于上封弧盖下方,所述吸附槽两侧竖直架设有孔板,所述孔板位于静电板左侧,所述右支管左侧与过渡缸贯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左侧嵌入安装于缸体上,所述缸体左侧底端密封插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底端与干燥室相连通,所述转移管左侧顶端与过渡缸密封连接,所述过渡缸顶端与左支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密封板、往复杆、电机、环齿板和半齿轮,所述密封板沿缸体水平滑动,所述密封板右侧与往复杆左侧相连接,所述往复杆右侧焊接于环齿板上,所述电机正面嵌入安装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与环齿板相啮合,所述电机与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室包括干燥管、底静电板、干燥槽和转接头,所述干燥管架设于干燥槽两侧,所述底静电板水平安装于干燥槽底端,所述底静电板与转接头电连接,所述底静电板位于底板上方,所述转接头与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入管包括连口、胶环、柱筒和长筒,所述连口贯穿于胶环上,所述胶环背面与柱筒相粘合,所述柱筒卡接于长筒左侧,所述长筒插接于上封弧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管共设有2个,并且干燥管垂直设置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共设有2个,所述静电板共设有2个,所述孔板、静电板均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铸铁制成,支撑强度大。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杆采用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处理装置的功能性一般,难以高效在包装前对电池片表面进行清除工作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清除机构,在使用时,增强了对电池片表面尘体的引导性和清除效果,电机带动半齿轮往复啮合环齿板,缸体则会从左支管、右支管抽入气体,进而与上封弧盖内部连通的吸附槽则会从上封弧盖抽入气体,将电池片表面存在的尘体气体吸入,经孔板转移至静电板进行静电吸附,随后经过渡缸转移至缸体,最后经排出管进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简单实用,对电池片表面的清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入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保护板-1、入管-2、上封弧盖-3、气压口-4、铰体-5、合板-6、清除机构-7、底板-8、主箱-9、槽钢-10、控制板-11、壳体-701、通口-702、吸附槽-703、孔板-704、静电板-705、右支管-706、驱动组件-707、缸体-708、排出管-709、干燥室-710、转移管-711、过渡缸-712、左支管-713、密封板-7071、往复杆-7072、电机-7073、环齿板-7074、半齿轮-7075、干燥管-7101、底静电板-7102、干燥槽-7103、转接头-7104、连口-21、胶环-22、柱筒-23、长筒-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包括保护板1、入管2、上封弧盖3、气压口4、铰体5、合板6、清除机构7、底板8、主箱9、槽钢10和控制板11,保护板1底面贴合安装于主箱9上,入管2与上封弧盖3密封对接,上封弧盖3顶端面上贯穿设有气压口4,上封弧盖3底端水平安装于主箱9上,上封弧盖3通过合板6与主箱9转动连接,铰体5插接于合板6上,底板8顶面焊接于主箱9上,主箱9侧面通过螺丝安装有控制板11,槽钢10贴面与上封弧盖3侧端底面相贴合,清除机构7位于保护板1下方,清除机构7包括壳体701、通口702、吸附槽703、孔板704、静电板705、右支管706、驱动组件707、缸体708、排出管709、干燥室710、转移管711、过渡缸712和左支管713,壳体701顶端贯穿有通口702,壳体70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主箱9内,通口702位于上封弧盖3下方,吸附槽703两侧竖直架设有孔板704,孔板704位于静电板705左侧,右支管706左侧与过渡缸712贯通连接,驱动组件707左侧嵌入安装于缸体708上,缸体708左侧底端密封插接有排出管709,排出管709底端与干燥室710相连通,转移管711左侧顶端与过渡缸712密封连接,过渡缸712顶端与左支管713相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707包括密封板7071、往复杆7072、电机7073、环齿板7074和半齿轮7075,所述密封板7071沿缸体708水平滑动,所述密封板7071右侧与往复杆7072左侧相连接,所述往复杆7072右侧焊接于环齿板7074上,所述电机7073正面嵌入安装有半齿轮7075,所述半齿轮7075与环齿板7074相啮合,所述电机7073与控制板11电连接。

其中,所述干燥室710包括干燥管7101、底静电板7102、干燥槽7103和转接头7104,所述干燥管7101架设于干燥槽7103两侧,所述底静电板7102水平安装于干燥槽7103底端,所述底静电板7102与转接头7104电连接,所述底静电板7102位于底板8上方,所述转接头7104与控制板11电连接。

其中,所述入管2包括连口21、胶环22、柱筒23和长筒24,所述连口21贯穿于胶环22上,所述胶环22背面与柱筒23相粘合,所述柱筒23卡接于长筒24左侧,所述长筒24插接于上封弧盖3上。

其中,所述干燥管7101共设有2个,并且干燥管7101垂直设置安装,干燥效果好。

其中,所述孔板704共设有2个,所述静电板705共设有2个,所述孔板704、静电板705均为长方体结构,满足使用需求。

其中,所述密封板7071为圆柱体结构,使用效果好。

其中,所述底板8为铸铁制成,支撑强度大。

其中,所述往复杆7072采用铝合金制成,质量轻、硬度大。

根据上表所示,本实用新型往复杆7072采用铝合金制成,硬度大。

本专利所述的电机7073,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型号top-12a 220v,结构简单、噪音低;所述半齿轮7075为一种特殊的齿轮,齿边只有正常齿轮的一半。

工作原理:在使用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时,利用上封弧盖3将一定数量电池片整齐排列在密闭空间内空间底端连通通口702,此时开启电机7073,利用半齿轮7075往复啮合环齿板7074,使密封板7071在缸体708内产生往复运动的趋势,则缸体708则会从左支管713、右支管706抽入气体,进而与上封弧盖3内部连通的吸附槽703则会从上封弧盖3抽入气体,将电池片表面存在的尘体气体吸入,经孔板704转移至静电板705进行静电吸附,随后经过渡缸712转移至缸体708,最后经排出管709进入干燥室710中进行干燥,干燥室710内的干燥管7101能够有效将空气中的湿气进行清除,简单实用,对电池片表面的清理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包括保护板(1)、入管(2)、上封弧盖(3)、气压口(4)、铰体(5)、合板(6)、底板(8)、主箱(9)、槽钢(10)和控制板(11),所述保护板(1)底面贴合安装于主箱(9)上,所述入管(2)与上封弧盖(3)密封对接,所述上封弧盖(3)顶端面上贯穿设有气压口(4),所述上封弧盖(3)底端水平安装于主箱(9)上,所述上封弧盖(3)通过合板(6)与主箱(9)转动连接,所述铰体(5)插接于合板(6)上,所述底板(8)顶面焊接于主箱(9)上,所述主箱(9)侧面通过螺丝安装有控制板(11),所述槽钢(10)贴面与上封弧盖(3)侧端底面相贴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除机构(7),所述清除机构(7)位于保护板(1)下方,所述清除机构(7)包括壳体(701)、通口(702)、吸附槽(703)、孔板(704)、静电板(705)、右支管(706)、驱动组件(707)、缸体(708)、排出管(709)、干燥室(710)、转移管(711)、过渡缸(712)和左支管(713),所述壳体(701)顶端贯穿有通口(702),所述壳体(70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主箱(9)内,所述通口(702)位于上封弧盖(3)下方,所述吸附槽(703)两侧竖直架设有孔板(704),所述孔板(704)位于静电板(705)左侧,所述右支管(706)左侧与过渡缸(712)贯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707)左侧嵌入安装于缸体(708)上,所述缸体(708)左侧底端密封插接有排出管(709),所述排出管(709)底端与干燥室(710)相连通,所述转移管(711)左侧顶端与过渡缸(712)密封连接,所述过渡缸(712)顶端与左支管(7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07)包括密封板(7071)、往复杆(7072)、电机(7073)、环齿板(7074)和半齿轮(7075),所述密封板(7071)沿缸体(708)水平滑动,所述密封板(7071)右侧与往复杆(7072)左侧相连接,所述往复杆(7072)右侧焊接于环齿板(7074)上,所述电机(7073)正面嵌入安装有半齿轮(7075),所述半齿轮(7075)与环齿板(7074)相啮合,所述电机(7073)与控制板(1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710)包括干燥管(7101)、底静电板(7102)、干燥槽(7103)和转接头(7104),所述干燥管(7101)架设于干燥槽(7103)两侧,所述底静电板(7102)水平安装于干燥槽(7103)底端,所述底静电板(7102)与转接头(7104)电连接,所述底静电板(7102)位于底板(8)上方,所述转接头(7104)与控制板(1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管(2)包括连口(21)、胶环(22)、柱筒(23)和长筒(24),所述连口(21)贯穿于胶环(22)上,所述胶环(22)背面与柱筒(23)相粘合,所述柱筒(23)卡接于长筒(24)左侧,所述长筒(24)插接于上封弧盖(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7101)共设有2个,并且干燥管(7101)垂直设置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704)共设有2个,所述静电板(705)共设有2个,所述孔板(704)、静电板(705)均为长方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7071)为圆柱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保护板、入管、上封弧盖、气压口、铰体、合板、清除机构、底板、主箱、槽钢和控制板,该用于电池片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了清除机构,在使用时,增强了对电池片表面尘体的引导性和清除效果,电机带动半齿轮往复啮合环齿板,缸体则会从左支管、右支管抽入气体,进而与上封弧盖内部连通的吸附槽则会从上封弧盖抽入气体,将电池片表面存在的尘体气体吸入,经孔板转移至静电板进行静电吸附,随后经过渡缸转移至缸体,最后经排出管进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简单实用,对电池片表面的清理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蒋静;杨慧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海可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8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