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构及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升机构及堆垛机。



背景技术:

提升机构是进行工件或物料等转运的常用设备,例如堆垛机中设置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通过卷筒收放钢丝绳从而带动提升架升降,以实现放置在提升架上的物料的升降,从而便于进行物料的转运。

因此在提升机构的使用过程中,提升架应保持水平,以防止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提升架上滑落。现有的提升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当提升架偏离预设的水平度状态时,往往通过控制卷筒的卷绕实现提升架的水平调节,卷筒同时还承担了控制提升架整体升降的功能,调节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提升机构,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堆垛机,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构,其包括桥架、提升架、提拉绳、卷筒结构以及调节结构;所述卷筒结构设置在所述桥架上,所述卷筒结构用于绕卷所述提拉绳,以带动所述提升架靠近或远离所述桥架;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桥架或所述提升架上;

当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桥架上时,从所述卷筒结构绕出的所述提拉绳经过所述提升架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

当所述调节设置在所述提升架上时,从所述卷筒结构绕出的所述提拉绳与所述调节结构连接;

所述调节结构用于提拉所述提拉绳,以改变所述提升架与所述调节结构的对应位置处的高度。

可选的,上述调节结构包括构成丝杠机构的丝杆、传动件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丝杆螺接,所述提拉绳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提拉绳用于在所述丝杠机构的驱动下,拉动所述提升架,以改变所述对应位置处的高度。

可选的,上述传动件为从动齿轮;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可选的,上述调节结构还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桥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传动件、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桥架与所述提拉绳连接。

可选的,上述调节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连接。

可选的,上述提升机构还包括检测件和控制器;所述检测件和所述调节结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提升架的水平度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表征所述水平度的电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调节结构。

可选的,上述检测件为设置在所述提升架上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提升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表征所述夹角的电信号。

可选的,当所述夹角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结构;所述预设值为α,0.15°≤α≤0.25°。

可选的,上述卷筒结构包括驱动结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均与所述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提拉绳的数量为四根,其中两根所述提拉绳与所述第一卷筒连接,另外两根所述提拉绳与所述第二卷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堆垛机。该堆垛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提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升机构及堆垛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构,其包括桥架、提升架、提拉绳、卷筒结构以及调节结构。卷筒结构设置在桥架上,用于绕卷提拉绳,以带动提升架靠近或远离桥架,从而控制提升架的升降。调节结构设置在桥架或提升架上,且与提拉绳连接,通过提拉提拉绳,从而改变提升架与调节结构对应位置处的高度,实现提升架的水平调节。现有技术中通过卷筒结构实现提升架水平度调节,卷筒结构难以兼顾提升架整体升降以及提升架水平调节的要求,使用不便,该提升机构通过设置水平度调节专用的调节结构,使得提升架的水平调节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垛机,该堆垛机包括上述的提升机构,因此也具有能够兼顾提升机整体升降以及水平调剂的需求,使用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中提升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中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提升机构;110-桥架;120-卷筒结构;121-第一卷筒;122-第二卷筒;123-驱动结构;124-驱动电机;125-减速机;130-提升架;131-滑轮;132-检测件;140-提拉绳;141-第一提拉绳;142-第二提拉绳;143-第三提拉绳;144-第四提拉绳;150-调节结构;1511-第一调节结构;1512-第二调节结构;1513-第三调节结构;1514-第四调节结构;152-电机;153-主动齿轮;154-从动齿轮;155-丝杆;156-第一套筒;157-第二套筒;15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构100,其包括桥架110、提升架130、提拉绳140、卷筒结构120以及调节结构150。卷筒结构120设置在桥架110上,用于绕卷提拉绳140,以带动提升架130靠近或远离桥架110,从而控制提升架130的升降。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桥架110或提升架130上,且与提拉绳140连接,通过提拉提拉绳140,从而改变提升架130与调节结构150对应位置处的高度,实现提升架130的水平调节。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当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提升架130上时,“提升架130与调节结构150的对应位置处”指的是调节结构150与提升架130的连接位置;当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桥架110上时,“提升架130与调节结构150的对应位置处”指的是与调节结构150对应的提拉绳140与提升架130的连接位置。

下面以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桥架110上的结构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100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150和卷筒结构120均设置在桥架110上,桥架110与提升架130沿上下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提拉绳140的端部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后经过提升架130固定在调节结构150上,调节结构150通过改变提拉绳140与调节结构150的连接处的高度,从而对与该提拉绳140连接处的提升架130的部分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提升架130水平度的调节。进一步的,提升架130上设置有滑轮131,从卷筒结构120绕出的提拉绳140绕过滑轮131后与调节结构150连接,从而减小提拉绳140与提升架130连接处的摩擦,使得提升架130的调节更加顺畅。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架130为方形,其用于装载物料,并在卷筒结构120的带动下升降,进而实现物料的转运。提拉绳140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提拉绳140分别为第一提拉绳141、第二提拉绳142、第三提拉绳143和第四提拉绳144。滑轮131的数量与提拉绳140对应设置为四个,四个滑轮131分别为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四个滑轮131阵列分布在方形的提升架130的四个角上,即四个滑轮131构成矩形。四根提拉绳140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后,一一对应地绕过四个滑轮131向桥架110延伸,即第一提拉绳141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后,绕过第一滑轮向桥架110延伸;第二提拉绳142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后,绕过第二滑轮向桥架110延伸;第三提拉绳143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后,绕过第三滑轮向桥架110延伸;第四提拉绳144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后,绕过第四滑轮向桥架110延伸。当卷筒结构120运转时,卷筒结构120控制四根提拉绳140同时收放,从而带动提升架130整体升降。可选的,提拉绳140为钢丝绳。

需要说明的,此处并不对提拉绳140的数量以及提拉绳140的绕线方式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对提拉绳140进行具体设置,例如将提拉绳140的数量设置为三根或八根等,或者在桥架110和提升架130上均设置滑轮,从卷筒结构120绕出的提拉绳140依次绕过提升架130和桥架110上的滑轮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150与提拉绳140一一对应地设置为四个,四个调节结构150分别为第一调节结构1511、第二调节结构1512、第三调节结构1513和第四调节结构1514。四个调节结构150均设置在桥架110上,提拉绳140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并绕过滑轮131后一一对应地与四个调节结构150连接。具体的,第一提拉绳141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并绕过第一滑轮后连接在第一调节结构1511上,通过第一调节结构1511对提升架130与第一滑轮的连接处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二提拉绳142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并绕过第二滑轮后连接在第二调节结构1512上,通过第二调节结构1512对提升架130与第二滑轮的连接处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三提拉绳143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并绕过第三滑轮后连接在第三调节结构1513上,通过第三调节结构1513对提升架130与第三滑轮的连接处的高度进行调节;第四提拉绳144从卷筒结构120绕出并绕过第四滑轮后连接在第四调节结构1514上,通过第四调节结构1514对提升架130与第四滑轮的连接处的高度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150与提拉绳140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一个滑轮131与提升架130的连接处的高度均能够单独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调节结构150的数量,例如将调节结构150的数量设置为三个,其中一根提拉绳140经过滑轮131后直接连接在桥架110上,当需要对提升架130的水平度进行调节时,通过调节结构150对其他三根提拉绳140的调节实现。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卷筒结构120包括驱动结构123、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均与驱动结构123连接,四根提拉绳140中的两根与第一卷筒121连接,从而在第一卷筒121的作用下收放,另外两根提拉绳140与第二卷筒122连接,从而在第二卷筒122的作用下收放。由于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通过同一驱动结构123同步控制,能够保证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的工作同步性,进而有助于保证提升架130的升降平稳性,相较于通过卷筒调节提升架130水平度的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100的提升效果更好。进一步的,驱动结构123包括驱动电机124和减速机125,驱动电机124与减速机125传动连接,减速机125的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传动连接,从而实现通过同一驱动电机124控制两个卷筒同步运转。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100中提升架130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构100还包括检测件132和控制器(图未示出)。检测件132和调节结构15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件132用于检测提升架130的水平度,并将表征该水平度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电信号控制调节结构150。具体的,四个调节结构15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检测件132发送的表征水平度的电信号后,通过该电信号获得提升架130的四角高低情况,从而控制相应的调节结构150运转。通过设置检测件132对提升架130的水平度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提升架130的倾斜状况,确保提升架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检测件132为设置在提升架130上的倾角传感器,通过倾角传感器检测提升架13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从而获得提升架130的水平度,并将表征该夹角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当倾角传感器检测到提升架13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调节结构150对提升架130的水平度进行调节。预设值为α,0.15°≤α≤0.25°。可选的,预设值为0.15°、0.2°或者0.25°。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检测件检测提升架130的水平度,例如通过在提升架130上设置多个高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提升架130不同位置处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提升架130水平度的检测。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100中调节结构15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150包括构成丝杠机构的丝杆155、传动件和驱动件。驱动件与传动件连接,用于带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与丝杆155螺接,当传动件在驱动件的带动下转动时,丝杆155能够沿自身轴线的延伸相对传动件运动。提拉绳140固定连接在丝杆155的下端,丝杆155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当丝杆155在传动件的带动下沿自身轴线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提拉绳140与丝杆155的连接处升降,以对提升架130的水平度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提升架130上时,为了使提升机构100的结构更加合理,提拉绳140固定连接在丝杆155的上端。

进一步的,传动件为从动齿轮154,驱动件包括电机152以及与电机152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153,从动齿轮154与主动齿轮153啮合。电机152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电机152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转时,电机152带动主动齿轮153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154转动。从动齿轮154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丝杆155螺接于螺纹孔内,当从动齿轮154转动时,丝杆155沿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提拉绳140上下运动。通过齿轮传动以及丝杠机构实现调节,有助于提高调节精度。

进一步的,调节结构150还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套筒156和第二套筒157。第一套筒156与传动件连接,第二套筒157与桥架110固定连接,丝杆155依次穿过传动件、第一套筒156、第二套筒157和桥架110与提拉绳140连接。具体的,第一套筒156的开口朝下设置,其顶壁支撑在从动齿轮154的下方,与从动齿轮154抵接;第二套筒157的开口朝上设置,第二套筒157的底壁固定连接在桥架110上。第一套筒156套设在第二套筒157外,第一套筒156的内腔和第二套筒157的内腔连通。进一步的,调节结构15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套筒156和第二套筒157内的弹性件158,弹性件15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156和第二套筒157连接。设置弹性件158对第一套筒156与第二套筒157的相对运动进行缓冲,调节结构150的工作更加可靠。可选的,弹性件158为弹簧。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机构100,提升机构100的工作原理是:

该提升机构100通过倾角传感器检测提升架130与水平面的夹角,并将表征该夹角数据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夹角确定提升架130四角的高低情况。当该夹角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相应调节结构150运转,使得提升架130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在预设值范围内,从而保证了提升架130使用过程中的水平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机构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构100,其通过检测件132实时检测提升架130的水平度,从而能够及时对提升架130的水平倾角进行调节,保证提升架130处于水平状态,使用安全性更高。调节结构150和检测件132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检测件132的检测结果控制调节结构150,实现了提升架130水平度的自动调节,调节方便。由于该提升机构100设置有用于调节提升架130水平度的专用调节结构150,因此,通过卷筒结构120和调节结构150可以分别满足提升架130整体升降以及水平度调节的不同需求,使用方便,同时用于实现提升架130整体升降的卷筒结构120可通过同一驱动结构123驱动,保证了提拉绳140收放的一致性,提升架130升降更加稳定、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堆垛机,其包括上述的提升机构100。因此该堆垛机也具有升降平稳、使用效果好,能够实时检测提升架130的水平度,并对提升架130的水平度自动调节,调节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架(110)、提升架(130)、提拉绳(140)、卷筒结构(120)以及调节结构(150);所述卷筒结构(120)设置在所述桥架(110)上,所述卷筒结构(120)用于绕卷所述提拉绳(140),以带动所述提升架(130)靠近或远离所述桥架(110);所述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所述桥架(110)或所述提升架(130)上;

当所述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所述桥架(110)上时,从所述卷筒结构(120)绕出的所述提拉绳(140)经过所述提升架(130)与所述调节结构(150)连接;

当所述调节结构(150)设置在所述提升架(130)上时,从所述卷筒结构(120)绕出的所述提拉绳(140)与所述调节结构(150)连接;

所述调节结构(150)用于提拉所述提拉绳(140),以改变所述提升架(130)与所述调节结构(150)的对应位置处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50)包括构成丝杠机构的丝杆(155)、传动件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转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丝杆(155)螺接,所述提拉绳(140)与所述丝杆(155)连接,所述提拉绳(140)用于在所述丝杠机构的驱动下,拉动所述提升架(130),以改变所述对应位置处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从动齿轮(154);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152)和主动齿轮(153),所述电机(152)与所述主动齿轮(153)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齿轮(153)转动;所述从动齿轮(154)与所述主动齿轮(15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50)还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套筒(156)和第二套筒(157);所述第一套筒(156)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57)与所述桥架(110)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55)依次穿过所述传动件、所述第一套筒(156)、所述第二套筒(157)和所述桥架(110)与所述提拉绳(1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5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156)和所述第二套筒(157)内的弹性件(158),所述弹性件(15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156)和所述第二套筒(15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100)还包括检测件(132)和控制器;所述检测件(132)和所述调节结构(15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检测件(132)用于检测所述提升架(130)的水平度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表征所述水平度的电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调节结构(1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132)为设置在所述提升架(130)上的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提升架(13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表征所述夹角的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夹角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结构(150);所述预设值为α,0.15°≤α≤0.25°。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结构(120)包括驱动结构(123)、第一卷筒(121)和第二卷筒(122),所述第一卷筒(121)和所述第二卷筒(122)均与所述驱动结构(123)传动连接;所述提拉绳(140)的数量为四根,其中两根所述提拉绳(140)与所述第一卷筒(121)连接,另外两根所述提拉绳(140)与所述第二卷筒(122)连接。

10.一种堆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提升机构(1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构及堆垛机,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构包括桥架、提升架、提拉绳、卷筒结构以及调节结构。卷筒结构设置在桥架上,用于绕卷提拉绳,以带动提升架靠近或远离桥架,从而控制提升架的升降。调节结构设置在桥架或提升架上,且与提拉绳连接,通过提拉提拉绳,从而改变提升架与调节结构对应位置处的高度,实现提升架的水平调节。现有技术中通过卷筒结构实现提升架水平度调节,卷筒结构难以兼顾提升架整体升降以及提升架水平调节的要求,使用不便,该提升机构通过设置水平度调节专用的调节结构,使得提升架的水平调节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颜家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8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