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护理相关技术,具体是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状态,引起病人意识、痛觉暂时消失,而达到手术时无痛的目的。手术完毕,麻痹中止,但作用于病人的麻醉药物尚未完全消失,护理好全身麻醉术后的病人,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病人在全麻术后会出现口腔分泌物堵住气管,呕吐和舌后坠等现象,及时地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处理方式中,一般清理过程复杂,头部调节不便,缺少辅助功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辅助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包括枕座、底座、升降装置、折页、转动枕组件、口腔支撑组件和废液收集组件。所述枕座的上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转动枕组件,所述口腔支撑组件设置在转动枕组件上;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枕座的后侧设置有两个扳口,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枕座的前端面底部通过折页与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废液收集组件。
所述转动枕组件包括转动枕、枕垫和转动装置,所述转动枕的前后两端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由转轴、轴承和轴承盖组成,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转动枕前后两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枕座上开设的轴承孔座内,且转轴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枕上设置有枕槽,枕槽上设置有枕垫;
所述升降装置由顶杆、套筒座、弹簧、卡接头组成,所述顶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枕座上表面的沉孔中,所述套筒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下表面的沉孔中,所述顶杆两侧竖向设置有若干卡接头,所述卡接头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顶杆上开设的沉孔中,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卡接头和沉孔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座内腔开设有卡接孔,且卡接孔为球r型结构,与卡接头适配卡接;
所述口腔支撑组件包括口腔套、撑嘴钳、支撑板和固定夹,所述口腔套的结构和牙套类似,口腔套为上下两半,上半和下半的后部通过铰链铰接;在口腔套的一侧设置有撑嘴钳;所述撑嘴钳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后部通过定位销转动连接在转动枕的上表面,且位于枕槽的左侧;所述口腔套上还设置有固定夹;
所述废液收集组件包括清理泵、收集筒、筒固定套、排液管、接收斗、导流管、接收斗挂板和抽液管;所述清理泵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抽液管一端安装在固定夹上,另一端连接清理泵的进口;清理泵的出口通过排液管连接收集筒,所述收集筒放置在底座固定设置的筒固定套内;所述接收斗放置在口腔套的外侧,用于接收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不使用时,挂在接收斗挂板上;所述接收斗挂板与筒固定套连接;所述接收斗底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末端与收集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枕采用塑料材质,为一体成型结构,转动枕的底部为弧形;所述枕垫为棉布和海绵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折页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安装在枕座的前端面和底座的上表面,且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接收斗为漏斗型结构,接收斗为塑料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撑嘴钳由固定板、销轴和钳爪组成,所述钳爪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钳爪的前端两个钳头分别通过螺钉与口腔套的两个半边固定连接,所述撑嘴钳底部的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口腔套和撑嘴钳均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枕座和转动枕,实现了对转动枕的左右转动和枕座前后高度的调整,从而实现了对病人头部仰角和头部转向的调整,使得对病人头部位置调整更方便;通过设置的口腔套和撑嘴钳,实现了对病人口腔进行撑起和调整口腔开闭大小的功能;通过设置的清理管和清理泵,实现了对口腔分泌物进行及时抽取清理的功能;通过设置的接收斗和导流管,实现了对接收病人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k-k部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c-c部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中的枕座1和转动枕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中的口腔套13和撑嘴钳1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枕座1;安装槽1-1;扳口1-2;轴承孔座1-3;底座2;枕槽3;转动枕4;枕垫5;转动装置6;轴承6-1;轴承盖6-2;转轴7;升降装置8;顶杆8-1;套筒座8-2;弹簧8-3;卡接头8-4;卡接孔8-5;折页9;接收斗10;导流管11;收集筒12;口腔套13;撑嘴钳14;固定板14-1;销轴14-2;钳爪14-3;支撑板15;清理泵16;筒固定套17;排液管18;接收斗挂板19;抽液管20;固定夹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包括枕座1、底座2、升降装置8、折页9、转动枕组件、口腔支撑组件和废液收集组件。所述枕座1的上面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安装有转动枕组件,所述口腔支撑组件设置在转动枕组件上;枕座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枕座1的后侧设置有两个扳口1-2,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8;枕座1的前端面底部通过折页9与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底座2左侧设置有废液收集组件。
所述转动枕组件包括转动枕4、枕垫5和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枕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装置6由转轴7、轴承6-1和轴承盖6-2组成,所述转轴7固定设置在转动枕4前后两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轴承6-1固定安装在枕座1上开设的轴承孔座1-3内,且转轴7与轴承6-1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枕4上设置有枕槽3,所述枕槽3用于安放病人的头部,枕槽3上设置有枕垫5;
所述升降装置8由顶杆8-1、套筒座8-2、弹簧8-3、卡接头8-4组成,所述顶杆8-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枕座1上表面的沉孔中,所述套筒座8-2固定安装在底座2下表面的沉孔中,所述顶杆8-1两侧竖向设置有若干卡接头8-4,所述卡接头8-4通过弹簧8-3滑动连接在顶杆8-1上开设的沉孔中,所述弹簧8-3两端分别与卡接头8-4和沉孔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座8-2的内腔开设有卡接孔8-5,且卡接孔8-5为球r型结构,与卡接头8-4适配卡接;
所述口腔支撑组件包括口腔套13、撑嘴钳14、支撑板15和固定夹21,所述口腔套13的结构和牙套类似,口腔套13为上下两半,上半和下半的后部通过铰链铰接,上半和下半铰接的目的是方便对口腔套13的开口大小进行调整;在口腔套13的一侧设置有撑嘴钳14,所述撑嘴钳14设置在支撑板15上,所述支撑板15的后部通过定位销转动连接在转动枕4的上表面,且位于枕槽3的左侧;在使用口腔套13时把支撑板15扳到枕槽3的内侧,不使用时则把支撑板15扳到枕槽3的外侧;所述口腔套13上还设置有固定夹21;
所述废液收集组件包括清理泵16、收集筒12、筒固定套17、排液管18、接收斗10、导流管11、接收斗挂板19和抽液管20;所述清理泵1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抽液管20一端安装在固定夹21上,另一端连接清理泵16的进口;清理泵16的出口通过排液管18连接收集筒12,所述收集筒12放置在底座2固定设置的筒固定套17内;所述接收斗10设置在口腔套13的外侧,用于接收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不使用时,挂在接收斗挂板19;所述接收斗挂板19与筒固定套17连接;所述接收斗10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管11的末端与收集筒12连接。
所述转动枕4采用塑料材质,为一体成型结构,转动枕4的底部为弧形;枕垫5为棉布和海绵材质。
所述折页9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安装在枕座1的前端面和底座2的上表面,且数量为两个。
所述接收斗10为漏斗型结构,接收斗10为塑料材质,接收斗10用于承接病人口腔流出的呕吐物和其它分泌物。
所述撑嘴钳14由固定板14-1、销轴14-2和钳爪14-3组成,所述钳爪14-3通过销轴14-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4-1上,所述钳爪14-3的前端两个钳头分别通过螺钉与口腔套13的两个半边固定连接,所述撑嘴钳14底部的固定板14-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15上;所述口腔套13和撑嘴钳14均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病人把头枕在的枕槽3内,根据需要病人自由地在枕槽3内左右转头,在需要调整病人头部高度以方便病人进行呕吐时,通过双手托动枕座1后部的扳口1-2,在升降装置8的作用下,枕座1后部通过折页9进行转动,实现对病人头部仰角的调整;在需要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护理时,转动支撑板15,使口腔套13对准口腔,伸到口腔内部,然后控制撑嘴钳14,实现对病人口腔大小的调整,从而方便进行口腔清理和处理其它呕吐,气管堵塞等情况;根据需要启动清理泵16,通过抽液管20对病人口中的呕吐物及时清理,再由排液管18排到收集筒12;同时,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通过接收斗10进行接收,并通过导流管11进入收集筒12内。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转动枕4可使病人自由调整头部位置,方便病人呕吐和口腔清理;设置的扳口1-2用于配合升降装置8调节枕座1后部的高度,从而实现对病人头部仰角的调节,方便清理病人的口腔,以及方便处理病人呕吐和气管堵塞等情况;设置的清理泵16和抽液管20用于及时地抽出病人的口腔分泌物,防止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设置的收集筒12用于存放清理泵16抽出的口腔分泌物。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包括枕座(1)、底座(2)、升降装置(8)、折页(9)、转动枕组件、口腔支撑组件和废液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1)的上面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安装有转动枕组件,所述口腔支撑组件设置在转动枕组件上;枕座(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枕座(1)的后侧开设有两个扳口(1-2),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枕座(1)的前端面底部通过折页(9)与底座(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底座(2)左侧设置有废液收集组件;
所述转动枕组件包括转动枕(4)、枕垫(5)、转轴(7)和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枕(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装置(6)由转轴(7)、轴承(6-1)和轴承盖(6-2)组成,所述转轴(7)固定设置在转动枕(4)前后两端的中心位置,所述轴承(6-1)固定安装在枕座(1)上开设的轴承孔座(1-3)内,且转轴(7)与轴承(6-1)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枕(4)上设置有枕槽(3),枕槽(3)上设置有枕垫(5);
所述升降装置(8)由顶杆(8-1)、套筒座(8-2)、弹簧(8-3)、卡接头(8-4)组成,所述顶杆(8-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枕座(1)上表面的沉孔中,所述套筒座(8-2)固定安装在底座(2)下表面的沉孔中,所述顶杆(8-1)两侧竖向设置有若干卡接头(8-4),所述卡接头(8-4)通过弹簧(8-3)滑动连接在顶杆(8-1)上开设的沉孔中,所述弹簧(8-3)两端分别与卡接头(8-4)和沉孔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座(8-2)内腔开设有卡接孔(8-5),且卡接孔(8-5)为球r型结构,与卡接头(8-4)适配卡接;
所述口腔支撑组件包括口腔套(13)、撑嘴钳(14)、支撑板(15)和固定夹(21),所述口腔套(13)的结构和牙套类似,口腔套(13)为上下两半,上半和下半的后部通过铰链铰接;在口腔套的一侧设置有撑嘴钳(14);所述撑嘴钳(14)设置在支撑板(15)上,所述支撑板(15)的后部通过定位销转动连接在转动枕(4)的上表面,且位于枕槽(3)的左侧;所述口腔套(13)上还设置有固定夹(21);
所述废液收集组件包括清理泵(16)、收集筒(12)、筒固定套(17)、排液管(18)、接收斗(10)、导流管(11)、接收斗挂板(19)和抽液管(20);所述清理泵(16)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抽液管(20)一端安装在固定夹(21)上,另一端连接清理泵(16)的进口;清理泵(16)的出口通过排液管(18)连接收集筒(12),所述收集筒(12)放置在底座(2)固定设置的筒固定套内(17);所述接收斗(10)放置在口腔套(13)的外侧,所述接收斗挂板(19)与筒固定套(17)连接;所述接收斗(10)底部设置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管(11)的末端与收集筒(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枕(4)采用塑料材质,为一体成型结构,转动枕(4)的底部为弧形;所述枕垫(5)为棉布和海绵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9)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安装在枕座(1)的前端面和底座(2)的上表面,且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斗(10)为漏斗型结构,接收斗(10)为塑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麻后提高口腔舒适度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嘴钳(14)由固定板(14-1)、销轴(14-2)和钳爪(14-3)组成,所述钳爪(14-3)通过销轴(14-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4-1)上,所述钳爪(14-3)的前端两个钳头分别通过螺钉与口腔套(13)的两个半边固定连接,所述撑嘴钳(14)底部的固定板(14-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15)上;所述口腔套(13)和撑嘴钳(14)均为塑料材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