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吊专用卷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设备用卷筒,特别是应用在电磁吊上的专用卷筒。



背景技术:

起重机钢丝绳电动葫芦卷筒是起重机,及相关电动葫芦的重要配件;卷筒是起升机构中用来缠绕钢丝绳的部件,由卷筒、卷筒轴、法兰、卷筒毂、轴承、轴承座等组成卷筒组,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

但在某些工业应用领域,现在普遍在起重机的吊钩上安装电磁吸盘,来实现对散碎金属件的吊运转移;由于电磁吸盘需要通过控制通断电来控制工作状态,而长长的电缆会影响起重机的作业,故原来一般采用永磁吸铁石实现磁吸,但需要工人爬到电磁铁上方去进行操作,比较危险。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电磁吸盘的吊具,然后通过设置专门的电磁吸盘卷筒,来单独对电缆进行操作,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080824u的起重机电缆卷筒引导电缆定位装置,就是针对这种应用场景,而设置的专门的电缆卷筒。

这种独立设置的电缆卷筒,需要2套卷筒机构来实现收放电缆及吊索,而且相互之间要严密配合,防止电缆收放太快,导致设备损坏;在此情况下,出现了类似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188286u的吸盘式起重装置,在同一套驱动设备上,设置2个串联的卷筒,其中一个卷筒来实现对吊索的卷绕,另一个卷筒来实现对吸盘驱动控制线的卷绕,大大提高了效率。但这样设计的卷筒,针对吊索的承载能力有限,仅能用于小载荷场合的吊运。

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电磁吊专业的卷筒进行设计,以满足重型电磁吊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吊专用卷筒,以期满足重型电磁吊的使用需求。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电磁吊专用卷筒,包括圆柱形的卷筒体,及位于所述卷筒体两端的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体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吊索卷绕槽、电缆卷绕槽、及第二吊索卷绕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第二吊索卷绕槽分别位于所述卷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的起绕端部设有第一吊索固定孔,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的起绕端部设有第二吊索固定孔,所述第一吊索固定孔靠近所述第一法兰设置,所述第二吊索固定孔靠近所述第二法兰设置;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共同螺旋向内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的螺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起绕端部设有电缆穿线安装孔,所述卷筒体内设置有电缆穿线防护管;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的一端弯曲,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卷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的另一端平直,与所述卷筒体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平直端向外延伸,伸出所述第二法兰的端面;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为中空管,其内孔与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相贯通;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二法兰设置。

进一步,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的弯曲端,与所述电缆卷绕槽在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螺距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的螺距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螺距为变尺寸螺距;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螺距自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向外,逐渐加大。

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通过在卷筒体上设置2组吊索卷绕槽,能够同时布置2条吊索,从而提高了电磁吊的起重重量,提高了吊装效率。同时,在2组吊索卷绕槽中间设置电缆卷绕槽,同步实现电磁吸盘控制电缆的同步收放,进一步提高了吊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针对电磁吊的使用需求,进行特别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节约了绞盘的安装空间,同时节约了电机数量及相应的控制元器件;

(2)通过对电缆卷绕槽进行特别设计,一方面通过改进螺距设计,提高了控制电缆的收放效率;另一方面,防止控制电缆过度弯折,进一步提高控制电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端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电缆卷绕槽穿线安装孔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整体剖切结构示意图;包括圆柱形的卷筒体1,及位于所述卷筒体1两端的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卷筒体1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吊索卷绕槽11、电缆卷绕槽13、及第二吊索卷绕槽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第二吊索卷绕槽12分别位于所述卷筒体1的两端,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的起绕端部设有第一吊索固定孔14,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12的起绕端部设有第二吊索固定孔15,所述第一吊索固定孔14靠近所述第一法兰2设置,所述第二吊索固定孔15靠近所述第二法兰3设置;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12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12共同螺旋向内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12的螺距相同。

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起绕端部设有电缆穿线安装孔16,所述卷筒体1内设置有电缆穿线防护管4;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的一端弯曲,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卷筒体1的内壁上;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的另一端平直,与所述卷筒体1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平直端向外延伸,伸出所述第二法兰3的端面;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为中空管,其内孔与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相贯通。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靠近所述第二法兰3设置。

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的弯曲端,与所述卷筒体1的壁面相固定,且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的内孔与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相贯通,为了防止电缆从所述电缆卷绕槽13经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进入到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内时,反正过渡弯折,从而影响电缆的性能,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与所述电缆卷绕槽13在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35°;α角度越大,电缆越不弯折,但相应的电缆穿线防护管4会与所述卷筒体1的内壁发生碰撞;α角度越小,电缆弯折越厉害,但相应的电缆穿线防护管4的弯曲端尺寸越小。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吊专用卷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一吊索51卷绕在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第二吊索52卷绕在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12;所述第一吊索51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吊索固定孔14内,所述第二吊索52的末端固定在第二吊索固定孔15内;所述第一吊索51与所述第二吊索52经所述卷筒体1向下,垂吊有电磁吸盘54;所述电磁吸盘54的控制电缆53卷绕在所述电缆卷绕槽13内,所述控制电缆53穿过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及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4,延伸到所述卷筒体1的外侧,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第一吊索51与所述第二吊索52在所述电磁吸盘54内相贯通,从而可以调整因所述第一吊索51与所述第二吊索52卷绕不同步而发生的长度不同,影响所述电磁吸盘54的水平状态,及起吊受力性能。

当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螺距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的螺距相同时,由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12位于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两侧,故实际所述第一吊索51、所述第二吊索52的释放长度,与所述控制电缆53的释放长度会不同,为了防止所述控制电缆53在吊运过程中受力,就需要将所述控制电缆53预留一定长度在所述电缆卷绕槽13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螺距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11的螺距不同;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螺距为变尺寸螺距;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螺距自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16向外,逐渐加大;从而通过调节所述电缆卷绕槽13的螺距来补偿所述控制电缆53的长度。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贯穿本说明书的描述和权利要求,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它们的变型,表示“包括但不局限于”,不是用来排除其它的组成部分、附加、部件、整体或阶段。

贯穿本说明书的说明和权利要求,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的含义,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特别是,使用不定冠词的地方,要把说明书理解为预期复数以及单数,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

本说明书(包括附带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和/或所公开的任何方法或工艺的所有步骤可以任何组合方式组合,除这些特征和/或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排斥的组合以外。

本说明书(包括附带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公开的每个特征可被用于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可替代特征所替代,除非明确表示不是这样。因此,所公开的每个特征只是一通用系列的等同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例,除非明确表示不是这样。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任何前述实施例的细节。本实用新型延伸至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带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公开的特征的任何新颖的特征或任何新颖的组合、或所公开的任何方法或工艺的步骤的任何新颖的步骤或新颖的组合。


技术特征:

1.电磁吊专用卷筒,包括圆柱形的卷筒体,及位于所述卷筒体两端的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体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吊索卷绕槽、电缆卷绕槽、及第二吊索卷绕槽。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吊专用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第二吊索卷绕槽分别位于所述卷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的起绕端部设有第一吊索固定孔,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的起绕端部设有第二吊索固定孔,所述第一吊索固定孔靠近所述第一法兰设置,所述第二吊索固定孔靠近所述第二法兰设置;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共同螺旋向内设置。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吊专用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与所述第二吊索卷绕槽的螺距相同。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吊专用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起绕端部设有电缆穿线安装孔,所述卷筒体内设置有电缆穿线防护管;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的一端弯曲,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卷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的另一端平直,与所述卷筒体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平直端向外延伸,伸出所述第二法兰的端面;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为中空管,其内孔与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相贯通;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二法兰设置。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吊专用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穿线防护管的弯曲端,与所述电缆卷绕槽在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35°。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吊专用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螺距与所述第一吊索卷绕槽的螺距不同。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吊专用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螺距为变尺寸螺距;所述电缆卷绕槽的螺距自所述电缆穿线安装孔向外,逐渐加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吊专用卷筒,包括圆柱形的卷筒体,及位于所述卷筒体两端的第一法兰,第二法兰;所述卷筒体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吊索卷绕槽、电缆卷绕槽、及第二吊索卷绕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筒体上设置2组吊索卷绕槽,能够同时布置2条吊索,从而提高了电磁吊的起重重量,提高了吊装效率;同时,在2组吊索卷绕槽中间设置电缆卷绕槽,同步实现电磁吸盘控制电缆的同步收放,进一步提高了吊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约了绞盘的安装空间;并通过对电缆卷绕槽进行特别设计,一方面通过改进螺距设计,提高了控制电缆的收放效率;另一方面,防止控制电缆过度弯折,进一步提高控制电缆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超;陈成;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天利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8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