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养家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养诊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随着压力的增大和快速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多的人们由于缺少足够的运动而生病。在医院里,病人来问诊,一般都会被要求坐着问诊。现有的诊凳一般有三脚固定式落地诊凳和圆盘脚落地固定式诊凳等,如手动升降凳子或手掰气动动升降式凳子。通常,落地固定式凳子不方便患者移动看诊;手动式升降坐包凳子要求人不在上面坐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凳子高度的调整,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起来费劲,而且没有凳子自带的搁脚部位,不方便移动,不方便升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医养诊凳。该医养诊凳可任意移动,便于升降,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养诊凳,包括气压杆,套接于所述气压杆底部、且可活动的五爪底座,设置于所述气压杆顶端的旋转坐包,以及设置于所述五爪底座下方的脚踏板;所述旋转坐包通过支撑机构固定于所述气压杆的顶端;所述脚踏板通过控制机构连接于所述气压杆的底部,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所述气压杆的底端,所述脚踏板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螺丝,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三根弹簧,三根所述弹簧环绕所述几何中心均匀设置;所述气压杆底端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开关;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脚踏板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设置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旋转坐包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所述气压杆的顶端。通过支撑机构将旋转坐包固定于气压杆的顶端,气压杆可360度旋转,通过气压杆的360度旋转带动旋转坐包360度旋转,便于患者根据实际看诊要求调整检查坐姿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开关相匹配的第一圆孔;所述控制机构靠近所述气压杆底端的一面设置有五个第一螺钉,五个所述第一螺钉环绕所述第一圆孔均匀设置;所述气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钉过盈配合的螺孔。通过第一螺钉与螺孔的过盈配合,控制机构与气压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靠近所述脚踏板的一面设置有三个第三螺钉,三个所述第三螺钉环绕所述第一圆孔均匀设置,所述第三螺钉与所述第一圆孔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圆孔的距离;三个所述第三螺钉与三根所述弹簧过盈配合。第三螺钉与弹簧过盈配合是指第三螺钉可以插入所述弹簧内、并与弹簧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靠近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面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螺丝,所述脚踏板靠近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面设置有三根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五个所述第一螺钉相匹配的五个第二圆孔,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第三螺钉相匹配的三个第三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五爪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通过设置万向轮,患者在看诊时可以任意移动凳子来配合医生,方便轻松。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为圆形脚踏板。圆形脚踏板没有方向性,可以任意搁置,能够降低患者的疲劳感,增加患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为镂空设计的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坐包为圆形旋转坐包。圆形坐包没有方向性,可以任意落座,能够增加患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感。
气压杆的开关设置在气压杆底端的几何中心处,往下踩脚踏板时,脚踏板上的弹簧作用于第三螺钉,通过弹簧的弹性拉力拉动第三螺钉,进而拉动控制机构、气压杆同时向下运动,气压杆的开关穿过控制机构的第一圆孔向下运动,当脚踏板上的螺丝顶到气压杆的开关时,便可进行升降旋转坐包;当松开脚踏板时,弹簧失去向下的拉力而使得控制机构和气压杆同时向上运动,脚踏板上的螺丝不接触气压杆的开关,旋转坐包便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
脚踏板为圆形脚踏板,可在360度任意个角度往下踩,患者坐在凳子上就可以控制旋转坐包的升降,进一步便于患者根据实际看诊要求调整检查坐姿和方向。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可在脚踏板的任意个角度往下踩,患者坐在凳子上就可以控制旋转坐包的升降,进一步便于患者根据实际看诊要求调整检查坐姿和方向,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医养诊凳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医养诊凳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医养诊凳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医养诊凳的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医养诊凳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1-图4,一种医养诊凳,包括气压杆1,套接于所述气压杆1底部、且可活动的五爪底座2,设置于所述气压杆1顶端的旋转坐包3,以及设置于所述五爪底座2下方的脚踏板4;所述旋转坐包3通过支撑机构5固定于所述气压杆1的顶端;所述脚踏板4通过控制机构6连接于所述气压杆1的底部,所述控制机构6通过第一螺钉61固定于所述气压杆1的底端,所述脚踏板4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螺丝41,所述脚踏板4上设置有三根弹簧42,三根所述弹簧42环绕所述几何中心均匀设置;所述气压杆1底端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开关(未在图中标识);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脚踏板4与所述控制机构6之间设置有空隙(未在图中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5的一端通过第二螺钉51与所述旋转坐包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5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所述气压杆1的顶端。通过支撑机构将旋转坐包固定于气压杆的顶端,气压杆可360度旋转,通过气压杆的360度旋转带动旋转坐包360度旋转,便于患者根据实际看诊要求调整检查坐姿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6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开关相匹配的第一圆孔62;所述控制机构6靠近所述气压杆1底端的一面设置有五个第一螺钉61,五个所述第一螺钉61环绕所述第一圆孔62均匀设置;所述气压杆1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钉61过盈配合的螺孔(未在图中标识)。通过第一螺钉与螺孔的过盈配合,控制机构与气压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6靠近所述脚踏板4的一面设置有三个第三螺钉63,三个所述第三螺钉63环绕所述第一圆孔62均匀设置,所述第三螺钉63与所述第一圆孔6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钉61与所述第一圆孔62的距离;三个所述第三螺钉63与三根所述弹簧42过盈配合。第三螺钉与弹簧过盈配合是指第三螺钉可以插入所述弹簧内、并与弹簧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4靠近所述控制机构6的一面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螺丝41,所述脚踏板4靠近所述控制机构6的一面设置有三根弹簧42。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4上设置有与五个所述第一螺钉61相匹配的五个第二圆孔43,所述脚踏板4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第三螺钉63相匹配的三个第三圆孔44。
进一步地,所述五爪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通过设置万向轮,患者在看诊时可以任意移动凳子来配合医生,方便轻松。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4为圆形脚踏板。圆形脚踏板没有方向性,可以任意搁置,能够降低患者的疲劳感,增加患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4为镂空设计的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坐包3为圆形旋转坐包。圆形坐包没有方向性,可以任意落座,能够增加患者的体验感和舒适感。
本实施例的医养诊凳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气压杆的开关设置在气压杆底端的几何中心处,往下踩脚踏板时,脚踏板上的弹簧作用于第三螺钉,通过弹簧的弹性拉力拉动第三螺钉,进而拉动控制机构、气压杆同时向下运动,气压杆的开关穿过控制机构的第一圆孔向下运动,当脚踏板上的螺丝顶到气压杆的开关时,便可进行升降旋转坐包(气压杆开关控制旋转坐包升降是常见的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当松开脚踏板时,弹簧失去向下的拉力而使得控制机构和气压杆同时向上运动,脚踏板上的螺丝不接触气压杆的开关,旋转坐包便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
脚踏板为圆形脚踏板,可在360度任意个角度往下踩,患者坐在凳子上就可以控制旋转坐包的升降,进一步便于患者根据实际看诊要求调整检查坐姿和方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可在脚踏板的任意个角度往下踩,患者坐在凳子上就可以控制旋转坐包的升降,进一步便于患者根据实际看诊要求调整检查坐姿和方向,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压杆,套接于所述气压杆底部、且可活动的五爪底座,设置于所述气压杆顶端的旋转坐包,以及设置于所述五爪底座下方的脚踏板;所述旋转坐包通过支撑机构固定于所述气压杆的顶端;所述脚踏板通过控制机构连接于所述气压杆的底部,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所述气压杆的底端,所述脚踏板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螺丝,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三根弹簧,三根所述弹簧环绕所述几何中心均匀设置;所述气压杆底端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开关;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脚踏板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设置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旋转坐包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套接固定于所述气压杆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开关相匹配的第一圆孔;所述控制机构靠近所述气压杆底端的一面设置有五个第一螺钉,五个所述第一螺钉环绕所述第一圆孔均匀设置;所述气压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钉过盈配合的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靠近所述脚踏板的一面设置有三个第三螺钉,三个所述第三螺钉环绕所述第一圆孔均匀设置,所述第三螺钉与所述第一圆孔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圆孔的距离;三个所述第三螺钉与三根所述弹簧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靠近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面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螺丝,所述脚踏板靠近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面设置有三根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五个所述第一螺钉相匹配的五个第二圆孔,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三个所述第三螺钉相匹配的三个第三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爪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为圆形脚踏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为镂空设计的脚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养诊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坐包为圆形旋转坐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