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的燃烧器火盖大部分都是一槽铣通,即在火盖本体的顶部铣通有一条引火槽,这种燃烧器火盖由于火盖本体在引火槽处被断开,因而容易造成火盖本体变形,从而影响引火效果。如一专利号为201220464214.0(公告号为cn202813375u)的中国发明专利《具有传火装置及熄火保护功能的燃气炉头》其公开了类似的传火结构,其在外环喷火圈设有多个外环喷火孔,且在该外环喷火权上还设有外环传火装置,该外环传火装置是由装设在外环喷火圈内侧壁上的引火台、设在该引火台及外环喷火圈上的外环传火孔和外环传火槽构成,该外环传火孔与外环传火槽相连通,外环传火孔和外环传火槽与一个外环喷火孔相连通,能实现快速传火;该传火结构的传火槽为开放式,具有传火呈直线型即传火槽裸露在外环火盖表面,这样子的设计有一个好处,就是传火槽内二次空气的补给很充分,开放式传火槽可以保证传火槽内火焰燃烧时二次空气的补给,有利于火焰燃烧和传火,具有传火快速的特点,但是开放式传火槽却有两个不好之处,1、很容易造成传火槽堵塞,即从锅底流下的汤水很容易流入传火槽内,堵塞后影响传火性能,这也是当前传火槽堵塞维修的主要原因;2、开放式传火槽对灶具风门要求很高,因为风门开大后,一次空气量过多会造成气流速度过大,从而传火槽引火口处燃气被稀释而造成燃烧时离焰或者脱火,因此开放式传火槽的结构特点为稳焰特性较差,因此要保证开放式传火槽的传火性能,基本上都是将风门关的很小,但是风门关小不利于灶具的燃烧效率,也不利于烟气的排放,大大影响了灶具的性能;而另一种隐藏式传火槽,会容易因为传火通道内部缺氧,不能实现稳定的燃烧,而出现不间断的回火爆鸣现象,给用户造成恐惧感,为此,需要对燃烧器火盖的传火槽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引火成功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传火稳定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尤其适合隐藏式传火。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在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沿径向设有引火通道,所述引火通道开有连通所述混气腔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于所述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之下、朝向所述火盖本体的中心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u形的引火台。

其中,引火通道可为开放式引火通道也可以为隐藏式引火通道,优选地,所述的引火通道为引火孔。该引火孔为隐藏式,从进气孔流出的空气和燃气则速度相对较快,而从内侧开口流出的空气和燃气沿着引火台流动时,可适当减缓空气和燃气的速度,同时,还增加了引火台的燃气量,以确保引火成功率。

为了减缓燃气的出气速度,所述的引火孔的内侧开口具有倾斜端面,该倾斜端面的顶端比底端离所述火盖本体的中心更近,且所述倾斜端面的顶端与底端的连线与引火台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该倾斜端面一方面能增加燃气和空气的流动路径,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溢液进入引火孔内。

由于引火通道为隐藏式引火孔,一方面能将风门开大,使得进入进气孔的一次空气量增大同时速度变大,从而能更多将二次空气卷吸进入引火孔,燃气、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后能直接与引火孔的内侧开口的孔壁顶部撞击,提高了混合气中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又降低了流速,提高了稳焰性能,若该角度过大,则容易造成混合气与引火孔内侧开口顶部撞击的面积过小,若该角度过小,则容易造成进入进气孔的一次空气量的路径过长,不利于卷吸二次空气,优选地,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45°≤α≤80°。

进一步地,所述引火孔的内侧开口的孔壁顶部局部具有缺口。该缺口设计能强化对外界空气的抽吸作用,提高了供气速度,使外界空气供给得更迅速。

优选地,所述缺口呈横置的“v”字型。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朝向外环壁能够有效减少了传火距离,使得传火更快速。

为了对引火孔补充充分的二次空气,还包括有与所述的引火孔相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所述空气补充通道的进气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空气补充通道的出气端即所述入气孔与所述引火孔相连通。

为了确保燃气分布于引火孔的均匀性,所述进气孔具有两个,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空气补充通道两侧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孔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气孔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由于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位于补气通道的两侧,并且出气方向相反,则在进入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的一次燃气与一次空气的出气影响下,能于空气补充通道的入气孔处产生负压,继而能卷吸更多的二次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引火通道适用于开放式引火方式也可适用于隐藏式引火方式,内环壁于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之下、朝向火盖本体的中心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u形的引火台,该引火台能减短引火通道与内环火盖的传火距离,并且该引火台的横截面呈u型,能有效防止引火通道的燃气被外界的冷空气稀释,确保了引火台的燃气浓度,同时引火通道对风门开度的适用性增强,即在风门开度较大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传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火盖设于基座之上的整体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相对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在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沿径向设有引火通道,引火通道开有连通混气腔14的进气孔,进气孔可开设在引火通道的底部,该引火通道的外侧开口22位于外环壁13,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23朝向火盖本体1的中心,内环壁12于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23之下、朝向火盖本体1的中心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u形的引火台30。该引火通道更优选地适用于隐藏式引火孔2结构,该引火台30能减短引火孔2与内环火盖40的传火距离,并且该引火台30的燃气因空气充足,容易进入燃气的爆炸区间,点燃后形成类似的爆炸效果,爆炸的火焰向引火通道内传播,传火速度快;同时该引火台30能有效防止引火通道的燃气被外界的冷空气稀释,确保了引火台30的燃气浓度,另外,引火通道为隐藏式引火孔2结构,对风门开度的适用性增强,即在风门开度较大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传火性能。

为了减缓燃气的出气速度,引火孔2具有倾斜端面,该倾斜端面的顶端比底端离火盖本体1的中心更近,且倾斜端面的顶端与底端的连线与引火台30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同时还能防止溢液通过内侧开口23进入引火孔2。

由于引火通道为隐藏式引火孔2,一方面能将风门开大,使得进入进气孔的一次空气量增大同时速度变大,从而能更多将二次空气卷吸进入引火通道,燃气、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后能直接与引火孔2内侧开口23倾斜端面的顶端撞击,提高了混合气中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又降低了流速,提高了稳焰性能,若该角度过大,则容易造成混合气与引火孔2的内侧开口23顶部231的撞击面积过小,若该角度过小,则容易造成进入进气孔的一次空气量的路径过长,不利于卷吸二次空气。优选地,夹角α为45°≤α≤80°,本实施例中α为70°。而引火孔2的内侧开口23的孔壁顶部231局部还具有缺口2311,该缺口2311设计能强化对外界空气的抽吸作用,提高了供气速度,使二次空气供给得更迅速。其中,缺口2311呈横置的“v”字型,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朝向外环壁13,这样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朝向外环壁13能够有效减少了传火距离,使得传火更快速。为了对引火孔2补充充分的二次空气,还包括有空气补充通道3,该空气补充通道3可相对混气腔14隔离,空气补充通道3的进气端31与外界相连通,空气补充通道3的出气端即入气孔32与引火孔2相连通。同时,由于引火通道为隐藏式引火孔2,其为了确保燃气分布于引火孔2的均匀性,进气孔具有两个,包括有分别设置在空气补充通道3两侧的第一进气孔211和第二进气孔212,第一进气孔211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而第二进气孔212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由于第一进气孔211和第二进气孔212位于补气通道的两侧,并且出气方向相反,则在进入第一进气孔211和第二进气孔212的一次燃气与一次空气的出气影响下,能于空气补充通道3的入气孔32处产生负压,继而能卷吸更多的二次空气。最后,本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对隐藏式引火通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传火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在所述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沿径向设有引火通道,所述引火通道开有连通所述混气腔(14)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12)于所述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23)之下、朝向所述火盖本体(1)的中心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u形的引火台(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火通道为引火孔(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火孔(2)的内侧开口(23)具有倾斜端面,该倾斜端面的顶端比底端离所述火盖本体(1)的中心更近,且所述倾斜端面的顶端与底端的连线与引火台(30)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45°≤α≤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孔(2)的内侧开口(23)的孔壁顶部(231)局部具有缺口(2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311)呈横置的“v”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的引火孔(2)相贯通的空气补充通道(3),所述空气补充通道(3)的进气端(31)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空气补充通道(3)的出气端即所述入气孔(32)与所述引火孔(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具有两个,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空气补充通道(3)两侧的第一进气孔(211)和第二进气孔(2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211)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212)自外向内逐渐向上倾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在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沿径向设有引火通道,所述引火通道开有连通所述混气腔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于所述引火通道的内侧开口之下、朝向所述火盖本体的中心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U形的引火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引火台的燃气因空气充足,容易进入燃气的爆炸区间,点燃后形成类似的爆炸效果,传火速度快;同时该引火台的凸边能有效防止引火通道的燃气被外界的冷空气稀释,确保了引火台的燃气浓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王帅东;柯情;徐强;郑军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7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