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康复机构需要针对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的上肢和下肢康复训练器材进行康复训练,而传统的肢体康复训练器由于其结构相对复杂,训练效果单一,训练力量调整不灵活,并且市场上的产品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协调能力,适用性差。

中国专利“cn206837085u”公开了一种电动起立床。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床架、足踏板调节装置、电动推杆、控制装置、控制箱体、旋转轴、轮脚升降装置和平板,其足踏板调节装置能够通过上部足踏电动推杆长短来驱动足踏板的向上或者向下倾斜,使患者的脚可以做背屈和趾屈训练,也可以通过下部足踏电动推杆伸缩长短来驱动足踏板的内翻和外翻,使患者的脚可以做内翻和外翻训练,通过脚部矫正、站立,来实现反复训练达到站立、行走能力等。

上述的一种电动起立床,虽然可以通过下部足踏电动推杆伸缩长短来驱动足踏板的内翻和外翻,使患者的脚可以做内翻和外翻训练,通过脚部矫正、站立,来实现反复训练达到站立、行走能力等。但是,该电动起立床的足踏板只是起到支撑作用,足踏板的功能较少。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血管外科血管夹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包括:

电动起立床本体,其包括床架框和通过电动推杆与所述床架框转动连接的床身,所述床身靠近其一端的部位通过旋转立柱与所述床架框的一端铰接,所述床架框上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床身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橡胶支撑块;

四个减震行走机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框底部的四角处,所述减震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架框底部的支杆、设置在所述支杆下端的减震器、设置在所述减震器下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底部的万向轮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通过螺杆与所述横板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上端穿出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杆身上套设有调节螺母;

脚部康复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床身上并靠近其一端的部位,所述脚部康复组件包括靠近所述床身一端的安装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靠近所述床身一端的底挡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远离所述床身一端的固定轴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杆上的活动板以及均在所述底挡板和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多个回力弹簧,多个所述回力弹簧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杆的两侧,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床身另一端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凹槽,所述按摩凹槽内设置有按摩垫,所述按摩垫由内到位依次为内底层、中间磁片层以及外按摩层,所述外按摩层包括粘接在所述中间磁片层上的承载层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层上并用以按摩脚部的多个按摩凸起;

倒置的u型罩板,所述u型罩板倒置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u型罩板用以罩设所述底挡板、所述回力弹簧以及所述活动板,所述u型罩板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床身的长度方向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所述床架框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具有第一储存室和第二储存室,所述第一储存室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二储存室用于放置患者物品。

优选的是,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所述床架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所述内底层设为橡胶缓冲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所述中间磁片层粘接在所述内底层上,所述中间磁片层设为永磁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所述承载层设为橡胶承载层,所述按摩凸起内设置有按摩石。

优选的是,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所述万向轮设为带有刹车功能以及静音功能的聚氨酯包边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通过设置脚部康复组件,方便患者对脚部以及足踝进行活动锻炼,通过设置的按摩垫可以促进患者脚部和足踝的血液循环,可以减少病人的腿部以及足踝出现浮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脚部康复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中脚部康复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记:

1-电动起立床本体;2-床架框;3-电动推杆;4-床身;5-旋转立柱;6-支撑杆;7-橡胶支撑块;8-支杆;9-减震器;10-横板;11-万向轮;12-支撑脚;13-螺杆;14-安装板;15-底挡板;16-固定轴杆;17-活动板;18-回力弹簧;19-按摩凹槽;20-按摩垫;21-内底层;22-中间磁片层;23-外按摩层;24-承载层;25-按摩凸起;26-u型罩板;27-储物箱;28-第一储存室;29-第二储存室;30-蓄电池;31-负离子空气净化器;32-调节螺母;33-可调扶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包括:

电动起立床本体1,其包括床架框2和通过电动推杆3与所述床架框2转动连接的床身4,所述床身4靠近其一端的部位通过旋转立柱5与所述床架框2的一端铰接,所述床架框2上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床身4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端设置有橡胶支撑块7;

四个减震行走机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框2底部的四角处,所述减震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架框2底部的支杆8、设置在所述支杆8下端的减震器9、设置在所述减震器9下端的横板10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10底部的万向轮11和支撑脚12,所述支撑脚12通过螺杆13与所述横板10连接,所述横板10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13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杆13的上端穿出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12位于所述横板10上方的杆身上套设有调节螺母32;

脚部康复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床身4上并靠近其一端的部位,所述脚部康复组件包括靠近所述床身4一端的安装板14、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且靠近所述床身4一端的底挡板15、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且远离所述床身4一端的固定轴杆16、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杆16上的活动板17以及均在所述底挡板15和所述活动板17之间的多个回力弹簧18,多个所述回力弹簧18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杆16的两侧,所述活动板17朝向所述床身4另一端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凹槽19,所述按摩凹槽19内设置有按摩垫20,所述按摩垫20由内到位依次为内底层21、中间磁片层22以及外按摩层23,所述外按摩层23包括粘接在所述中间磁片层22上的承载层24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层24上并用以按摩脚部的多个按摩凸起25;

倒置的u型罩板26,所述u型罩板26倒置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所述u型罩板26用以罩设所述底挡板16、所述回力弹簧18以及所述活动板17,所述u型罩板26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床身4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框2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储物箱27,所述储物箱27具有第一储存室28和第二储存室29,所述第一储存室28内设置有蓄电池30,所述第二储存室29用于放置患者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框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30电连接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31。

进一步地,所述内底层21设为橡胶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磁片层22粘接在所述内底层21上,所述中间磁片层22设为永磁片。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层24设为橡胶承载层,所述按摩凸起25内设置有按摩石。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11设为带有刹车功能以及静音功能的聚氨酯包边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康复电动起立床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康复电动起立床使用时,患者使用电动起立床本体1,医务人员将患者的鞋子脱掉,可以将鞋子暂时放置在储物箱的第二储存室29内,再将患者通过电动起立床本体1将患者竖直站立起来,患者站在活动板17上,患者可以通过手臂用力扶着电动起立床本体1上的可调扶手架33和自身的重力,将左右脚来回的向下用力,将活动板17通过转动轴杆16左右向下按压,并通过多个回力弹簧18产生左右的支撑力,有助于活动板17的复位,这样患者通过活动板可17以活动脚部和足踝,活动板17上按摩垫20可以对患者的脚底产生按摩的效果,促进其血液循环,避免患者脚部甚至整个下肢出现浮肿情况;通过负离子空气净化器31可以净化改善空气质量,这样患者呼吸到良好的空气,有利于康复锻炼。

另外,医务人员可以将支撑脚12旋下,这样不仅可以稳固的支撑本康复电动起立床,还可以避免万向轮11因长时间的重压而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轴杆

电动起立床本体(1),其包括床架框(2)和通过电动推杆(3)与所述床架框(2)转动连接的床身(4),所述床身(4)靠近其一端的部位通过旋转立柱(5)与所述床架框(2)的一端铰接,所述床架框(2)上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床身(4)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端设置有橡胶支撑块(7);

四个减震行走机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框(2)底部的四角处,所述减震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架框(2)底部的支杆(8)、设置在所述支杆(8)下端的减震器(9)、设置在所述减震器(9)下端的横板(10)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10)底部的万向轮(11)和支撑脚(12),所述支撑脚(12)通过螺杆(13)与所述横板(10)连接,所述横板(10)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13)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杆(13)的上端穿出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13)位于所述横板(10)上方的杆身上套设有调节螺母(32);

脚部康复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床身(4)上并靠近其一端的部位,所述脚部康复组件包括靠近所述床身(4)一端的安装板(14)、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且靠近所述床身(4)一端的底挡板(15)、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且远离所述床身(4)一端的固定轴杆(16)、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杆(16)上的活动板(17)以及均在所述底挡板(15)和所述活动板(17)之间的多个回力弹簧(18),多个所述回力弹簧(18)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杆(16)的两侧,所述活动板(17)朝向所述床身(4)另一端的表面设置有按摩凹槽(19),所述按摩凹槽(19)内设置有按摩垫(20),所述按摩垫(20)由内到位依次为内底层(21)、中间磁片层(22)以及外按摩层(23),所述外按摩层(23)包括粘接在所述中间磁片层(22)上的承载层(24)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层(24)上并用以按摩脚部的多个按摩凸起(25);

倒置的u型罩板(26),所述u型罩板(26)倒置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所述u型罩板(26)用以罩设所述底挡板(15)、所述回力弹簧(18)以及所述活动板(17),所述u型罩板(26)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床身(4)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框(2)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储物箱(27),所述储物箱(27)具有第一储存室(28)和第二储存室(29),所述第一储存室(28)内设置有蓄电池(30),所述第二储存室(29)用于放置患者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框(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30)电连接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层(21)设为橡胶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磁片层(22)粘接在所述内底层(21)上,所述中间磁片层(22)设为永磁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24)设为橡胶承载层,所述按摩凸起(25)内设置有按摩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1)设为带有刹车功能以及静音功能的聚氨酯包边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电动起立床,包括:电动起立床本体,其包括床架框和通过电动推杆与床架框转动连接的床身;四个减震行走机构,其分别设置在床架框底部的四角处,减震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床架框底部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下端的减震器、设置在减震器下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横板底部的万向轮和支撑脚;脚部康复组件,脚部康复组件包括靠近床身一端的安装板、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且靠近床身一端的底挡板、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且远离床身一端的固定轴杆、转动设置在转动轴杆上的活动板以及均在底挡板和活动板之间的多个回力弹簧;倒置的U型罩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康复电动起立床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强军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7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