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修复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磨盘的磨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钣金修复领域通常会用到气动磨头对钣金表面进行打磨修复处理,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磨盘非常容易磨损,在更换磨盘时需要利用扳手将磨头内部转轴固定住,才能将磨盘拧下进行更换。由于磨盘与磨头本体之间的缝隙较窄,扳手伸入固定时非常困难,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磨盘的替换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磨盘的磨头结构,能快速实现磨盘的拆装替换,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拆装磨盘的磨头结构,包括磨头本体和转轴,转轴端部开设有固定磨盘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止位环,所述止位环上均匀开设多个止位槽;所述磨头本体侧壁上开设通孔,通孔内贯穿挡杆,挡杆顶端伸出通孔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与磨头本体之间固定有回位弹簧,按压定位扣能使挡杆上下移动;挡杆末端能插入止位环的止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两侧的磨头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卡槽,定位扣末端的磨头本体上铰接有挂环,所述挂环能卡在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止位环,所述止位环上均匀开设多个止位槽,同时在磨头本体上开设通孔,通孔内贯穿设置挡杆,挡杆能通过定位扣控制上下移动,按下定位扣时挡杆的末端能插入止位环上的止位槽内实现对止位环的锁定,从而实现转轴的锁定,此时旋转磨盘就可将磨盘轻松拆卸替换,无需扳手等复杂动作,非常的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扣两侧的磨头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卡槽,定位扣末端的磨头本体上铰接有挂环,所述挂环能卡在卡槽内,当磨头正常工作无需拆卸时,将挂环卡在卡槽内能防止操作者无意中触碰到定位扣造成磨盘失常脱落,从而引发意外危险,对整个磨头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止位环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向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磨头本体;2.转轴;3.止位环;4.止位槽;5.挡杆;6.定位扣;7.回位弹簧;8.卡槽;9.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磨盘的磨头结构,包括磨头本体1和转轴2,磨头本体1内的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止位环3,所述止位环3上均匀开设多个止位槽4。所述磨头本体1侧壁上开设通孔,通孔内贯穿挡杆5,挡杆5顶端伸出通孔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扣6,所述定位扣6与磨头本体1之间固定有回位弹簧7,按压定位扣6能使挡杆5上下移动;当回位弹簧7位于自然状态时,定位扣6位于原位,挡杆5末端脱离止位环3;当按压定位扣6时,挡杆5跟随定位扣6向下移动,挡杆5末端能插入止位环3的止位槽4中。
所述定位扣6两侧的磨头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卡槽8,定位扣6末端的磨头本体1上铰接有挂环9,挂环9上可设置多条限位条,挂环9能绕铰接点来回转动并能卡在卡槽8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施方式:
当磨头损坏需要拆卸时,打开挂环9使之脱离卡槽8,随后按动定位6扣使之向下移动,带动挡杆5向下移动,挡杆5插入止位环3的止位槽4内,挡住止位环3和转轴2的旋转,然后转动磨盘使之脱离转轴2,轻松实现磨盘的脱离。需要安装磨盘时同样操作。
更换磨盘完成后,松开定位扣6使之处于自然状态,然后将挂环9旋转扣合在卡槽8内,能防止操作人员不小心按动定位扣6,有效避免危险情况发生,保证了磨头使用的安全性。
定位扣6也可设置为与磨头本体1之间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更为符合按动定位扣6的操作角度,此时回位弹簧7采用扭转弹簧,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便于拆装磨盘的磨头结构,包括磨头本体和转轴,转轴端部开设有固定磨盘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止位环,所述止位环上均匀开设多个止位槽;所述磨头本体侧壁上开设通孔,通孔内贯穿挡杆,挡杆顶端伸出通孔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与磨头本体之间固定有回位弹簧,按压定位扣能使挡杆上下移动;挡杆末端能插入止位环的止位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磨盘的磨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扣两侧的磨头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卡槽,定位扣末端的磨头本体上铰接有挂环,所述挂环能卡在卡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