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神经内科有些中风或偏瘫病人落下的后遗症是下肢瘫痪,而偏瘫病人的下肢在康复之前是无法被大脑支配的,不能正常使用,需要做被动康复训练,以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器普遍需要患者站立后才能进行训练,多由人工搀扶着缓慢行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适合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患者早期没有行走能力时,只能由护理人员搬动其小腿,为其做屈膝运动,护理人员劳动量大而且效果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从而带动固定板移动至患者膝盖的下方,通过电机带动伞齿轮转动,使该伞齿轮带动另一个伞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在通过丝杆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柱上下移动,从而可通过支撑柱带动患者的膝盖反复进行弯曲伸直的运动,从而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板、一号滑轨、支撑柱、一号伞齿轮、二号伞齿轮、丝杆、导向柱和电机,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号滑块,该一号滑块滑动设置在一号滑轨上,两个一号滑轨的下表面分别固定有u型支架,两侧u型支架的内侧壁分别固定在病床床尾的两侧壁上,右侧u型支架的右侧悬设有一号伞齿轮,该一号伞齿轮的中心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该电机与控制开关连接,该控制开关设置在病床床头,电机固定在连接板上,该连接板固定在右侧一号滑块的右侧壁上,一号伞齿轮后侧的上端啮合有二号伞齿轮,该二号伞齿轮的中心插设有丝杆,该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固定板、支撑柱后,露设在支撑柱的上方,丝杆上的丝母固定在支撑柱中,支撑柱的左端套设在导向柱上,该导向柱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的左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中端上套设有海绵层。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中心的下方设有二号滑轨,二号滑轨固定在病床床脚上表面的中心上,二号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二号滑块的上表面上通过转轴旋接有脚部固定架,脚部固定架的前端与二号滑块前侧的上表面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伞齿轮的左侧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下端插设在一号伞齿轮左侧的中心内,且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前端的左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腿部自练器,所述的腿部自练器由竖向板、活动板和弹簧构成,竖向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的侧壁上,竖向板上端的左侧壁上通过合页旋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右侧壁上等距分布有数个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竖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壁上设有腿部固定带,该腿部固定带分别固定在活动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通过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从而带动固定板移动至患者膝盖的下方,通过电机带动伞齿轮转动,使该伞齿轮带动另一个伞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转动,在通过丝杆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柱上下移动,从而可通过支撑柱带动患者的膝盖反复进行弯曲伸直的运动,从而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腿部无知觉时使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腿部有知觉时使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固定板1、一号滑轨2、支撑柱3、一号伞齿轮4、二号伞齿轮5、丝杆6、导向柱7、电机8、一号滑块9、u型支架10、控制开关11、连接板12、海绵层13、二号滑轨14、二号滑块15、脚部固定架16、连接杆17、腿部自练器18、竖向板18-1、活动板18-2、弹簧18-3、腿部固定带1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板1、一号滑轨2、支撑柱3、一号伞齿轮4、二号伞齿轮5、丝杆6、导向杆7和电机8,所述固定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焊接固定有一号滑块9,该一号滑块9滑动设置在一号滑轨2上,两个一号滑轨2的下表面分别焊接固定有u型支架10,两侧u型支架10的内侧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病床床尾的两侧壁上,右侧u型支架10的右侧悬设有一号伞齿轮4,该一号伞齿轮4的中心与电机8的输出轴焊接固定,该电机8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1连接,该控制开关11设置在病床床头,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12上,该连接板12焊接固定在右侧一号滑块9的右侧壁上,一号伞齿轮4后侧的上端啮合有二号伞齿轮5,该二号伞齿轮5的中心插设有丝杆6,且焊接固定,该丝杆6的上端依次穿过固定板1、支撑柱3后,露设在支撑柱3的上方,丝杆6上的丝母焊接固定在支撑柱3,支撑柱3的左端套设在导向柱7上,该导向柱7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固定板1上表面的左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3的中端上套设有海绵层13,可增加患者腿部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1下表面中心的下方设有二号滑轨14,二号滑轨14通过螺栓固定在病床床脚上表面的中心上,二号滑轨14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15,二号滑块15的上表面上通过转轴旋接有脚部固定架16,该转轴焊接固定在脚部固定架16后端的下表面上,其两端均插设在轴承内,且与该轴承的内圈焊接固定,该轴承的外圈与二号滑块15的上表面焊接固定,脚部固定架16的前端与二号滑块15前侧的上表面接触设置,可防止膝盖在弯曲伸直的过程中,脚后跟在床垫上摩擦,对脚后跟的皮肤造成损害。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伞齿轮4的左侧设有连接杆17,该连接杆17的下端插设在一号伞齿轮4左侧的中心内,且焊接固定,连接杆17的上端焊接固定在固定板1前端的左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3的左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腿部自练器18,所述的腿部自练器18由竖向板18-1、活动板18-2和弹簧18-3构成,竖向板18-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3的侧壁上,竖向板18-1上端的左侧壁上通过合页旋接有活动板18-2,该合页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竖向板18-1的左侧壁上,其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板18-2的右侧壁上,活动板18-2的右侧壁上等距分布有数个弹簧18-3,且焊接固定,该弹簧18-3的另一端均焊接固定在竖向板18-1上,可在患者腿部有知觉后,通过腿部自练器18对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18-2的左侧壁上设有腿部固定带18-4,该腿部固定带18-4分别粘设固定在活动板18-2上,可通过腿部固定带18-4对腿部进行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患者双腿无知觉使用时,将支撑柱3前侧的腿部自练器18卸除,然后护士一只手将患者的双腿抬起,另一只手拉动导向柱3,带动其下方的固定板1向患者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患者膝盖的位置,放下双腿,膝盖的下侧面抵触在支撑柱3上的海绵层13上,将患者的双脚固定在脚部固定架16上,其脚面通过脚部固定架16上的绷带固定,然后控制开关11放置在患者的床头,可由患者自己控制,当需要活动膝盖时,患者自己按下控制开关11,控制开关11启动电机8,电机8带动一号伞齿轮4转动,一号伞齿轮4带动二号伞齿轮5转动,二号伞齿轮5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柱3向上移动,支撑柱3将患者的膝盖向上抬起,脚通过二号滑块15在二号滑轨14上滑动,从而可跟着膝盖移动,当膝盖移动至上方时,停顿一下,再通过控制开关11控制电机8反向转动,电机8带动一号伞齿轮4反向转动,一号伞齿轮4带动二号伞齿轮5反向转动,二号伞齿轮5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6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柱3向下移动,从而再将患者的膝盖向下移动,使双腿放平,如此反复运动,其在运动时,可经由患者自己控制,则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且省时省力,当患者病情好转后,双腿有知觉的情况下使用时,可将腿部自练器18装上,护士将患者的腿部抬起,再将本装置移动至患者膝盖下,将膝盖放置在固定板1的上方,小腿放置在活动板18-2上,再将腿部固定带18-4绑好,由于活动板18-2和竖向板18-1之间设有弹簧18-3,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弹簧18-3的弹力,然后自己控制双腿,使弹簧18-3被拉伸或被压缩,从而能达到训练腿部的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其通过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从而带动固定板1移动至患者膝盖的下方,通过电机8带动伞齿轮转动,使该伞齿轮带动另一个伞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杆6转动,在通过丝杆6上的丝母带动支撑柱3上下移动,从而可通过支撑柱3带动患者的膝盖反复进行弯曲伸直的运动,从而可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2、支撑柱3上可通过螺栓固定有腿部自练器18,其在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可通过腿部自练器18对腿部进行锻炼,从而可达到训练腿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板(1)、一号滑轨(2)、支撑柱(3)、一号伞齿轮(4)、二号伞齿轮(5)、丝杆(6)、导向柱(7)和电机(8),所述固定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号滑块(9),该一号滑块(9)滑动设置在一号滑轨(2)上,两个一号滑轨(2)的下表面分别固定有u型支架(10),两侧u型支架(10)的内侧壁分别固定在病床床尾的两侧壁上,右侧u型支架(10)的右侧悬设有一号伞齿轮(4),该一号伞齿轮(4)的中心与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该电机(8)与控制开关(11)连接,该控制开关(11)设置在病床床头,电机(8)固定在连接板(12)上,该连接板(12)固定在右侧一号滑块(9)的右侧壁上,一号伞齿轮(4)后侧的上端啮合有二号伞齿轮(5),该二号伞齿轮(5)的中心插设有丝杆(6),该丝杆(6)的上端依次穿过固定板(1)、支撑柱(3)后,露设在支撑柱(3)的上方,丝杆(6)上的丝母固定在支撑柱(3)中,支撑柱(3)的左端套设在导向柱(7)上,该导向柱(7)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板(1)上表面的左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中端上套设有海绵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下表面中心的下方设有二号滑轨(14),二号滑轨(14)固定在病床床脚上表面的中心上,二号滑轨(14)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15),二号滑块(15)的上表面上通过转轴旋接有脚部固定架(16),脚部固定架(16)的前端与二号滑块(15)前侧的上表面接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伞齿轮(4)的左侧设有连接杆(17),该连接杆(17)的下端插设在一号伞齿轮(4)左侧的中心内,且固定连接,连接杆(17)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1)前端的左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左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腿部自练器(18),所述的腿部自练器(18)由竖向板(18-1)、活动板(18-2)和弹簧(18-3)构成,竖向板(18-1)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3)的侧壁上,竖向板(18-1)上端的左侧壁上通过合页旋接有活动板(18-2),活动板(18-2)的右侧壁上等距分布有数个弹簧(18-3),该弹簧(18-3)的另一端均固定在竖向板(18-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疗下肢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8-2)的左侧壁上设有腿部固定带(18-4),该腿部固定带(18-4)分别固定在活动板(18-2)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