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光在硅表面的反射损失率高达35%左右,在硅表面镀减反膜可以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片对太阳光的利用率,pe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体沉淀技术)系统即是一种利用平行板镀膜石墨舟和高频等离子激发器以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硅片表面镀减反膜的系列发生器。在pecvd系统中,石墨舟是太阳能电池片中的硅片的载体,其包括作为硅片的承载板和射频电极的石墨舟片、用于将多片石墨舟片间隔固定的陶瓷环和陶瓷杆,以及用于将硅片固定于石墨舟片上的卡点等配件,其中石墨舟片上设置有用于穿设陶瓷杆和用于固定卡点的安装孔位。

在长期高温运行及搬运等工作环境下,石墨舟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变形、磨损甚至断裂等情况,使石墨舟片的形状尺寸、卡点和陶瓷杆的安装孔位出现偏差。石墨舟片出现形状、尺寸等结构偏差将直接影响硅片的镀膜效果,继而影响硅片的转换效率,卡点和陶瓷杆的安装孔位出现偏差则将会导致在石墨舟上线后硅片放置卡点时固定不良,造成硅片低效和暗电流,严重影响品质,若硅片未入卡点又将出现频繁掉片等情况,需要作业人员确认或手动放置硅片。

因此,在清洗维护石墨舟时,需要维护人员对石墨舟片进行检测,将损坏的石墨舟片部件进行校准或更换后再次上线使用。维护人员可直观地判断石墨舟片是否发生破裂或严重变形,但石墨舟片的细微变形以及卡点和陶瓷杆安装孔位的偏差则很难依靠肉眼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以解决肉眼无法精确检测石墨舟片是否出现结构偏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轮廓与被检测石墨舟片的外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上的通孔的位置及截面形状一一对应的定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包括两对分别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的其中一对耳片的外形相适配的耳槽部,两对所述耳槽部沿所述凹槽的中线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包括被检测的石墨舟片的卡点孔、陶瓷杆安装孔以及耳片连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顶端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自背离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至与所述定位柱相连接的一端截面积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定位柱平滑连接。

作为优选,所有所述定位柱的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有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基体呈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可以对石墨舟片是否发生结构偏差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只需作业人员观察被检测石墨舟片能否落入该检测工具的凹槽内即可,无需通过肉眼观察检测石墨舟片的细微结构,降低了检测难度,并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石墨片与下石墨片在上下对齐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上石墨片在上);

图3是图1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基体;11、凹槽;111、耳槽部;12、定位柱;121、导向部;

2、石墨舟片;201、上石墨片;202、下石墨片;21、卡点孔;22、陶瓷杆安装孔;23、耳片连接孔;4、耳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用于解决肉眼无法精确检测石墨舟片2是否出现结构偏差的问题。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3,其包括基体1,基体1上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与被检测石墨舟片2的标准外形相适配,即凹槽11的横截面与被检测石墨舟片2的标准形状、尺寸一致。凹槽11内设置有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2上的卡点孔21、陶瓷杆安装孔22以及耳片连接孔23等通孔的标准位置及标准截面形状一一对应的定位柱12。在对被检测石墨舟片2进行结构检测时,只需尝试将被检测石墨舟片2放入该检测工具的凹槽11,若该石墨舟片2并未发生轮廓变形、孔位错位等结构偏差,该石墨舟片2便可落入凹槽11。而当被检测石墨舟片2发生轮廓变形时,在尝试将该石墨舟片2放入检测工具的凹槽11时,该石墨舟片2的边沿则会与检测工具的凹槽11边沿部位发生干涉,无法落入凹槽11。如被检测石墨舟片2上的孔位发生错位和变形等结构偏差,在尝试将该石墨舟片2放入检测工具的凹槽11时,凹槽11内的定位柱12将无法穿过该石墨舟上的孔,使该石墨舟片2无法落入凹槽11。因此,通过该检测工具对石墨舟片2的结构偏差检测过程只需作业人员观察被检测石墨舟片2能否落入检测工具的凹槽11内即可,无需通过肉眼观察检测石墨舟片2的细微结构,降低了检测难度,并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请参阅图2,石墨舟片2一般分为上石墨片201和下石墨片202,将上石墨片201和下石墨片202上下对齐后,两者主体以及卡点孔21和陶瓷杆安装孔22对应重叠,不重叠的部分为便于使石墨舟的所有上石墨片201和下石墨片202能够依次交替设置地装配的耳片24,在装配后,上石墨片201和下石墨片202的耳片24位置上下分列。为便于能够直接对上石墨片201和下石墨片202进行检测,而无需在检测时对上石墨片201或下石墨片202中的一种进行翻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11可以包括两对轮廓分别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2的一对耳片24的标准外形轮廓相适配的耳槽部111,两对耳槽部111沿凹槽11的中线对称设置,以使其中一对耳槽部111与上石墨片201的耳片24对应,另一对耳槽部111与上石墨片201的耳片24对应。

请参阅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12的高度可以小于凹槽11的深度,即定位柱12的顶端不伸出凹槽11。借由该结构可以使得对石墨舟片2的检测过程分成先检测外形轮廓、后检测孔位置的两步,从而能够简化作业人员在尝试将石墨舟片2放入检测工具的凹槽11时须将石墨舟片2与凹槽11及定位柱12一一对正的难度,使作业人员只需石墨舟片2与凹槽11对正即可,在石墨舟片2下落的过程中各通孔可以自然地与定位柱12对正,提高检测效率。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12的高度还可以大于凹槽11的深度,即使得对石墨舟片2的检测过程分成先检测孔位置、后检测外形轮廓两步。更优地,所有定位柱12的高度可以一致,以使被检测的电池片不会因先落入具有结构偏差的定位柱12后发生倾斜等,不便于取出。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12的顶端可以具有导向部121,导向部121自背离定位柱12的一端至与定位柱12相连接的一端截面积逐渐增大。导向部121可以视为定位柱12的顶端部,其可以呈圆头状、棱锥、圆锥或锥台状等,以能够便于作业人员将被检测的石墨舟片2的孔位与定位柱12对应。更优地,导向部121与定位柱12之间为平滑连接,即无需人工再次调整的情况下,石墨舟片2可以自行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基体1可以由不锈钢等成型精度高、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锈蚀变形的材料制成。在成型过程中,所有定位柱12可以依靠机加工设备等与基体1的凹槽11结构一并成型,以使定位置和基体1呈一体式结构,保证该检测工具的结构精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上设置有与被检测石墨舟片(2)的外形相适配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2)上的通孔的位置及截面形状一一对应的定位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包括两对分别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2)的其中一对耳片(24)的外形相适配的耳槽部(111),两对所述耳槽部(111)沿所述凹槽(11)的中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被检测的石墨舟片(2)的卡点孔(21)、陶瓷杆安装孔(22)以及耳片连接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11)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11)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2)的顶端具有导向部(121),所述导向部(121)自背离所述定位柱(12)的一端至与所述定位柱(12)相连接的一端截面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21)与所述定位柱(12)平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定位柱(12)的高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定位柱(12)与所述基体(1)呈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由不锈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与被检测石墨舟片的外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被检测的石墨舟片上的孔的位置及截面形状一一对应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舟片检测工具,可以对石墨舟片是否发生结构偏差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只需作业人员观察被检测石墨舟片能否落入该检测工具的凹槽内即可,无需通过肉眼观察检测石墨舟片的细微结构,降低了检测难度,并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乔勇;孙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7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