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板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

但是现有的保温板安装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够灵活,在不能便捷的对保温板进行高度的抬升,同时,在抬升的过程中进行单一的抬升,不能同时进行多个保温板的成型固定抬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滑槽立杆,所述滑槽立杆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杆通过滑动柱与滑槽立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调节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立杆上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转动轴与滑槽立杆转动连接,所述滑槽立杆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配重底座固定连接,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上设置有拉索,所述拉索的自由端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设置有孔板,所述孔板上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套设有螺帽,所述螺纹柱的底端设置有拖板,所述拖板上安装有螺栓。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旋转螺栓来对放置的保温板进行固定,在完成固定后对螺纹柱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不同的保温板之间能够按照上下压紧的顺序从下至上排列,根据安放的角度来调整调节板的角度,从而使调节板能够与需要安放的角度对应,便于后续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重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配重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对电机进行操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拖板上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栓相匹配。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螺纹孔使得螺栓通过旋转可以对放置的保温板进行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孔板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孔板的组合体为一字型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孔板能够安装多个螺纹柱,从而便于对保温板进行夹紧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重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走轮,所述走轮共设置有四个。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便于对配重底座的位置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通过设置配重底座和滑动杆来对保温板进行安装抬升,通过设置的滑动杆能够自由的滑动,从而对保温板进行自动化的抬升,节省人力,同时,滑动底座便于移动,结构简易,便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保温板的提升作业;

该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通过设置调节板和螺纹柱来对保温板进行固定,通过螺纹柱的位置调整使得保温板能够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整体铺装固定,通过调节板的角度调整,能够便于将保温板安装在钢结构上,提升施工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调节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的侧视图。

图中:1、走轮;2、配重底座;3、收卷轮;4、滑动杆;5、固定螺栓;6、调节板;7、拉索;8、定滑轮;9、滑槽立杆;10、滑动柱;11、电机;12、操作面板;13、控制器;14、孔板;15、螺纹柱;16、螺帽;17、螺栓;18、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请参阅图1-3,包括配重底座2,配重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滑槽立杆9,滑槽立杆9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4,滑动杆4上安装有滑动柱10,滑动杆4通过滑动柱10与滑槽立杆9滑动连接,滑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6,调节板6上安装有固定螺栓5,调节板6通过固定螺栓5与滑动杆4固定连接,滑槽立杆9上安装有定滑轮8,定滑轮8通过转动轴与滑槽立杆9转动连接,滑槽立杆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与配重底座2固定连接,且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轮3,收卷轮3上设置有拉索7,拉索7的自由端与滑动杆4固定连接(见图1),通过电机11的运行使得收卷轮3能够进行转动,随着收卷轮3的转动使得拉索7进行收卷,从而通过拉索7拉动滑动杆4进行抬升,调节板6的一侧设置有孔板14,孔板14上安装有螺纹柱15,螺纹柱15上套设有螺帽16,螺纹柱15的底端设置有拖板18,拖板18上安装有螺栓17。

具体的,配重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配重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12,操作面板12和电机11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见图1);通过操作面板12进行操作指令的反馈,从而通过控制器13对电机11的运行进行控制。

具体的,拖板18上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栓17相匹配(见图3);通过设置的螺纹孔便于螺栓17转动,通过螺栓17能够对放置的保温板进行压紧固定。

具体的,孔板14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孔板14的组合体为一字型结构(见图3);通过设置的多个孔板14能够便于同时对多个保温板进行固定。

具体的,配重底座2的底端设置有走轮1,走轮1共设置有四个(见图1);通过设置的四个走轮1便于配重底座2的移动。

在使用时,将需要安装的保温板放置在拖板18的内侧,通过旋转螺栓17来对放置的保温板进行固定,在完成固定后对螺纹柱15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不同的保温板之间能够按照上下压紧的顺序从下至上排列,根据安放的角度来调整调节板6的角度,从而使调节板6能够与需要安放的角度对应,同时,通过操作面板12输入操控指令,通过操作面板12将指令反馈至控制器13,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机11的运行,从而使得电机11上的收卷轮3能够进行收卷,通过拉索7的收卷量来对滑动杆4进行拖动,从而使得调节板6上固定的保温板能够进行位置的抬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包括配重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滑槽立杆(9),所述滑槽立杆(9)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4),所述滑动杆(4)上安装有滑动柱(10),所述滑动杆(4)通过滑动柱(10)与滑槽立杆(9)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上安装有固定螺栓(5),所述调节板(6)通过固定螺栓(5)与滑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立杆(9)上安装有定滑轮(8),所述定滑轮(8)通过转动轴与滑槽立杆(9)转动连接,所述滑槽立杆(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与配重底座(2)固定连接,且电机(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轮(3),所述收卷轮(3)上设置有拉索(7),所述拉索(7)的自由端与滑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6)的一侧设置有孔板(14),所述孔板(14)上安装有螺纹柱(15),所述螺纹柱(15)上套设有螺帽(16),所述螺纹柱(15)的底端设置有拖板(18),所述拖板(18)上安装有螺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配重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12),所述操作面板(12)和电机(11)均与控制器(1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板(18)上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栓(17)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14)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孔板(14)的组合体为一字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2)的底端设置有走轮(1),所述走轮(1)共设置有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属于保温板装配领域,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滑槽立杆,所述滑槽立杆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杆通过滑动柱与滑槽立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调节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立杆上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转动轴与滑槽立杆转动连接;该钢结构保温板安装结构通过设置配重底座和滑动杆来对保温板进行安装抬升,通过设置的滑动杆能够自由的滑动,从而对保温板进行自动化的抬升,节省人力,同时,滑动底座便于移动,结构简易,便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保温板的提升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张胜利;胡瑞強;赵艳红;杨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市金星网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6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