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膝关节相关术后需要进行一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既要通过康复运动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各组织层次内的粘连等,同时逐渐增大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和纠正患者长期疾病所造成的不正常姿态,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这种状况下需要一个康复训练装置来帮助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可以针对膝关节功能出现问题的人进行训练,以帮助他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训练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现有技术中关于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将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等融合在一起,不能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导致康复训练效果差,患者疼痛感强,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体力负担。

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817341.8,申请日20151021,专利名称为:一种跪式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公开了一种跪式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气压顶、可移动座板、靠背和充气装置,所述底板中间带有两个圆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架、上连接架、下连接架和直线滚珠导轨;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直线滚珠导轨的滚珠滑块上;所述气压顶包括气缸、活塞和三通阀门;所述可移动座板由座板和调节装置组成,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折叠式摇手、直线滚轮导轨、齿带、齿轮轴和轴承组成;所述靠背固定在所述立架上,所述充气装置由导气管、气嘴、手压式气筒和气筒固定环组成。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跪式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具有设计人性化,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价格低廉等优势,能够适用不同康复阶段训练需求,尤其适用于膝关节后期康复训练。但是,关于一种便于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辅助装置,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便于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辅助装置,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康复训练装置,而关于这种康复训练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辅助装置,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康复训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大腿挡板、底座、支撑调节杆、防滑底板、牵拉机构;所述的大腿挡板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且大腿挡板与底座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底座的两侧边设有滑槽;所述的支撑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大腿挡板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上;所述的滑槽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限位锁定孔;所述的底座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防滑底板;所述的大腿挡板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大腿约束带;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设有牵拉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锁定孔共有三组,当限位锁定孔与支撑调节杆配合时,大腿挡板与底座2能分别形成90°、60°以及30°的角度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牵拉机构包括牵引带主带、调节扣、手柄、足踝套、定滑轮;所述的牵引带主带跨在定滑轮上;所述的牵引带主带一端滑动连接手柄,另一端连接足踝套;所述的牵引带主带上设有调节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调节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横向连接杆;所述的横向连接杆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固定第二支撑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底板上设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上设有橡胶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腿约束带为魔术贴的结构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牵引带主带采用非弹性材料制造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腿约束带共有两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腿挡板顶部为凹陷型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膝关节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中期功能康复,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辅助装置,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医护人员体力负担。

2、大腿挡板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且大腿挡板与底座铰接在一起;该设计方式的效果是:使得大腿挡板能够相对中心轴进行旋转,便于膝关节做伸直屈曲功能训练。

3、设有牵拉机构,牵拉机构主要用于辅助直腿抬高,调节位置,防止突发剧烈弯曲过大所致损伤及疼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底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牵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支撑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2中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大腿挡板2.底座

21.滑槽22.限位锁定孔

3.支撑调节杆31.第一支撑杆

32.第二支撑杆33.横向连接杆

4.防滑底板41.支撑脚

42.橡胶套5.牵拉机构

51.牵引带主带52.调节扣

53.手柄54.足踝套

55.定滑轮6.长度调节锁定螺丝

7.中心轴8.大腿约束带

9.金属支撑架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底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大腿挡板1、底座2、支撑调节杆3、防滑底板4、牵拉机构5;所述的大腿挡板1与底座2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7,且大腿挡板1与底座2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底座2的两侧边设有滑槽21;所述的支撑调节杆3的一端固定在大腿挡板1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21上;所述的滑槽21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限位锁定孔22;所述的限位锁定孔22共有三组,当限位锁定孔211与支撑调节杆3配合时,大腿挡板1与底座2能分别形成90°、60°以及30°的角度分布。所述的底座2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防滑底板4;所述的大腿挡板1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大腿约束带8;所述的大腿约束带8共有两组;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设有牵拉机构5。

请参照图3,图3是牵拉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牵拉机构5包括牵引带主带51、调节扣52、手柄53、足踝套54、定滑轮55;所述的牵引带主带51跨在定滑轮55上;所述的牵引带主带51一端滑动连接手柄53,另一端连接足踝套54;所述的牵引带主带51上设有调节扣52。

请参照图4,图4是支撑调节杆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支撑调节杆3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横向连接杆33;所述的横向连接杆33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杆31,另一端固定第二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与大腿挡板1之间的连接应为可转动式,随着大腿挡板1由水平到垂直可自动调节。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的大腿挡板1与底座2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7,且大腿挡板1与底座2铰接在一起;该设计方式的效果是:使得大腿挡板1能够相对中心轴7进行旋转,便于膝关节做伸直屈曲功能训练,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医护人员体力负担。

所述的大腿挡板1顶部应设计为凹陷型圆弧形,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应设置较柔软材质覆盖,如啫喱垫,泡沫垫等。

所述的支撑调节杆3对大腿挡板1起到调节支撑作用,重复性好,操作方便。

所述的防滑底板4与底座2连接处设有长度调节锁定螺丝6;所述的长度调节锁定螺丝6便于对防滑底座2进行锁定,使得防滑底座2的伸缩量可调,满足不同大腿长度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用范围广。

所述的底座2上设有滑槽21,滑槽21设计,为支撑调节杆3提供了滑动轨道,便于平稳滑动。

所述的底座2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角度标识块22,角度标识块22提供标记作用,便于迅速判定大腿挡板1的角度大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示例,所述的大腿挡板1的外表面为弧形状,该设计大腿的轮廓形状相吻合。

滑槽21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限位锁定孔22;所述的限位锁定孔22共有三组,当限位锁定孔22与支撑调节杆3配合时,大腿挡板1与底座2能分别形成90°、60°以及30°的角度分布,在该角度体位下,康复训练效果佳。

所述的牵拉机构5主要用于辅助直腿抬高,调节位置,防止突发剧烈弯曲过大所致损伤及疼痛。

所述的牵拉机构5包括牵引带主带51、调节扣52、手柄53、足踝套54、定滑轮55。其中,调节扣52的设置,便于对牵引带主带51的长度进行调整。所述的定滑轮55牵引带主带51进行收纳支撑。使用状态下,足踝套54固定在患者上,用手固定施加在手柄53上即可,就能实现对直腿抬高训练。牵拉机构5中的定滑轮5(固定或悬挂)方式有两种:1.配合骨科牵引床的床架自带滑轮2.采用单独设计带滑轮装置的支撑架。

所述的横向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横向连接杆33;所述的横向连接杆33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杆31,另一端固定第二支撑杆32。该设计方式的效果是:增加了其稳定性,能够实现稳定调节。因倘若不使用横向连接杆33,整个支撑调节杆3在调节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稳定性差。

所述防滑底板4上设有支撑脚41;所述的支撑脚41上设有橡胶套42。实现了对防滑底板4的支撑作用。且支撑脚41上设有橡胶套42,具有缓冲作用。

所述的大腿约束带8为魔术贴的结构形式。采用魔术贴的结构形式,能够迅速对患者大腿进行固定,固定方便。

所述的牵引带主带51采用非弹性材料制造而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收缩性好。所述的大腿约束带8共有两个。采用了开放式对患者大腿进行固定,固定效果确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1.平放于患者病床或者沙发,远端依靠床头或者墙面阻挡固定位置,距离可调节,然后锁定螺栓。

2.患者大腿放置于大腿挡板1之上,捆扎大腿约束带8,松紧度适宜,主动或者被动(牵拉)抬高,屈曲髋关节至90度,锁定支撑调节杆3。

3.屈曲膝关节,依靠小腿自身重力,或由牵引带保护,缓慢屈曲至正常角度或医生要求达到角度。

4.训练完成后,调节大腿挡板1角度,可调节范围:90度-60度-30度-0度,至水平位置。

5.如需要行股四头肌力训练,或下肢负重训练,可配合下肢负重训练带进行,减少髋部或下肢术后肌肉萎缩,肌力减弱等并发症。

实施例2

请参照图5,图5是实施例2中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设有金属支撑架,该金属支撑架配有滑轮,该设计的效果是牵拉牵引带时让牵引带有一个支点,此项为可选择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膝关节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中期功能康复,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辅助装置,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医护人员体力负担;大腿挡板1与底座2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7,且大腿挡板1与底座2铰接在一起;该设计方式的效果是:使得大腿挡板1能够相对中心轴7进行旋转,便于膝关节做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设有牵拉机构5,牵拉机构5主要用于辅助直腿抬高,调节位置,防止突发剧烈弯曲过大所致损伤及疼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大腿挡板、底座、支撑调节杆、防滑底板、牵拉机构;所述的大腿挡板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且大腿挡板与底座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底座的两侧边设有滑槽;所述的支撑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大腿挡板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上;所述的滑槽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限位锁定孔;所述的底座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防滑底板;所述的大腿挡板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大腿约束带;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设有牵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锁定孔共有三组,当限位锁定孔与支撑调节杆配合时,大腿挡板与底座2能分别形成90°、60°以及30°的角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拉机构包括牵引带主带、调节扣、手柄、足踝套、定滑轮;所述的牵引带主带跨在定滑轮上;所述的牵引带主带一端滑动连接手柄,另一端连接足踝套;所述的牵引带主带上设有调节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调节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横向连接杆;所述的横向连接杆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固定第二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板上设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上设有橡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腿约束带为魔术贴的结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带主带采用非弹性材料制造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腿约束带共有两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腿挡板顶部为凹陷型圆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大腿挡板、底座、支撑调节杆、防滑底板、牵拉机构;所述的大腿挡板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中心轴,且大腿挡板与底座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底座的两侧边设有滑槽;所述的支撑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大腿挡板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上;所述的滑槽的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限位锁定孔;所述的底座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防滑底板;所述的大腿挡板的远端和近端均设有大腿约束带;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设有牵拉机构。其优点表现在:用于术后早中期功能康复,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屈曲功能训练辅助装置,依靠患者自身重力作用来增大膝关节屈曲角度,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医护人员体力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汤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20646.html

最新回复(0)